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手机版
文科刍议——文科大师们的水平到底如何?
- 卢昌海 -
本文是对我数月前发表在网友茶室里的若干帖子的整理和修订。 收录于本文末尾的 网友讨论选录
中的某些网友讨论也来自网友茶室 (因此发表时间早于本文的时间)。 此外, 本文末尾还收录有一篇附录:
从唐德刚的《胡适杂忆》看胡适的大师地位。
我曾向网友推荐过一些回忆或介绍民国时期中国学术人物的书,
那些书大都只介绍文科领域的学术人物, 其中许多是被后世尊为大师的人物, 而我在讨论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由于文科的标准是中国自定的, 因此可以有大师之称”。 本文打算就这句有些 “大不敬” 的话稍稍聊聊, 也顺便求教于方家。
看那些书的时候, 我注意到民国时期那些最著名的文科大师多为 “海龟”,
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只在国外 (欧、 美、 日等) 留学过不太长的时间
(比如短短几年), 很多人连学位都没拿就回了国。 从入行到成名,
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总时间大概只相当于如今的本科或硕士生的学习时间,
回国后却大都立刻成了各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栋梁。 此后, 他们又几乎全都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战乱时期,
从事研究的条件极差, 文献极少, 时间极有限。 而就在那样的不利条件之下,
大师们还把相当比例的时间用于学术以外的东西, 比如参与政治或卷入人事及派系斗争。
但是, 他们偶尔发表的东西则几乎全被后人视为名篇,
甚至连他们留学期间的学位论文被译成中文后也往往被视为经典著作。
国共分治两岸后, 他们中留在大陆的那部分人受到了众所周知的耽误,
直至垂暮之年才重又回到学术上来, 有些人此后又发表了一些著作,
那些著作也几乎全都被视为名篇或经典著作。
总体来说, 我对民国时期的大师们是颇有好感的 (因而对那段历史也比较感兴趣), 觉得他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有一种今天的大陆学人们较少有的真诚。 用一句不中听 (但我用来表示褒义) 的话说, 是书呆子气比较重,
哪怕所作所为不无争议, 也大都出自真心实意, 而鲜有招摇撞骗之举,
也较少做沽名钓誉或虚伪之事——起码与今人相较可作如是观。
而那些在垂暮之年追补时光、 发奋写作的前辈, 我对他们的精神也深有好感。
不过, 好感归好感, 做研究毕竟是需要时间、 精力的投入, 以及大量文献, 并且还有年龄因素的。
那些从民国时期走出来的文科大师们纵然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 在文献如此匮乏、
精力如此耗散的年代里做出的成就难道真能达到很高的水准? 甚至能与国外同行对其本国文化所做的研究相比拟吗?
那些大师们的学术水平会不会其实只相当于他们曾经留过学的那些国家中的普通硕士生、
博士生的水平, 只是到了中国这么一个学术研究的低洼之地, 才成了举国尊崇的大师——就像山沟沟里的大学生?
那些留在大陆的大师们在被耽误了一二十年的宝贵时光后于垂暮之年发表的著作,
究竟是高屋建瓴的智慧结晶呢? 还是只不过是年轻时代甚至学生时代那点积累的迟到的整理?
垂暮之年从做研究的角度讲, 有点像篮球比赛里的垃圾时间 (这比喻很不中听, 但我没想出更贴切的),
要想做出真正的学术成果是很难的, 更遑论传世的成果。 这一点就连牛顿、
爱因斯坦那样的人物都未能打破。 当然, 例外也并非完全没有, 但例外难道果真落在那些文科大师们的头上,
且数量如此之众?
我的这些问题及想法自知是很冒昧的, 因为只是从投入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等角度出发进行推测和评论,
而并非基于对那些文科大师们的具体著作的研读。 但我总觉得, 第一流的人物谁也不比谁笨, 用远比别人 (比如国外同行)
少的时间和精力成为大师就算有也只能是罕有的例外, 而不可能成为一整群人的特点 (除非标准远比别人低)。
不知网友们怎么看? 如果哪位对中外文科领域都有一定了解、 且研读过大师们的著作, 则更欢迎谈谈看法,
比如读那些文科大师的著作是否真有高山仰止的感觉? 觉得他们选题很敏锐、 思路很高明、 论述很严谨、 研究很深入、
分析能力令人钦佩, 等等? 还是仅仅因为他们的辈分尊崇或人品高洁而敬他们为大师?
更具体地说, 那些文科大师成为大师的原因是以下哪一种 (或几种) 呢?
- 他们都是超级天才, 花在学术上的时间和精力虽少, 水平却并不比国外大师逊色。
- 当年的学术本身就浅, 他们所花的那点时间和精力就足够了。
- 他们的水平并不高, 但因为文科标准是中国自定的, 即便只有 “凤尾” 型的成就也可以成为 “鸡首” 型的大师。
- 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凭借率先引进西方学术方法这一先手之利, 才成为大师的。
- 他们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最早的教师群体, 后来的学人大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因而尊他们为大师。
- 其它原因。
当然, 这个话题仅供闲聊, 我也知道不同国家的文科水平是很难比较的,
因此恐怕连评价的标准都难有共识, 至多能谈些粗略感觉而已。 另外, 我们只讨论研究型的文科学者,
而不讨论作家或评论家, 后者的成就未必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书斋里, 或接受系统的教育。
二零一二年七月八日合并整理 二零一二年七月九日发表于本站 https://www.changhai.org/
唐德刚的名字以前就听说过, 他替若干名人记录过 “口述自传” 或 “回忆录” 等, 也撰写过自己的著作。
网上两位我比较欣赏的作者——金锁呐和芦笛——也对他有过评论 (前者的评论比较正面, 后者则比较不以为然)。
最近在上下班路上读了他的《胡适杂忆》, 发觉他的文笔出乎意料的生动——这种生动出现在当代作者笔下不足为奇,
但唐德刚在胡适面前虽是 “小朋友”, 对我来说则是老一辈, 甚至老 N 辈的人了, 有如此生动的文笔颇出意料。
另外, 我发现《胡适杂忆》中有些观点可视为对本文所提问题的一种回答 (基本上是 C 和 D), 针对的虽是胡适,
但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摘几段在这里:
胡适之就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非也。 他只是个近代中国的 “时势” 和勤劳伟大的老百姓所制造出来的、
文化交递时代里学术思想上的 “英雄”。
胡适倒……真是个百通一通的大才。 不过一个人的精力究竟有限。 在胡氏无所不通的学问里,
有许多方面在专业人士看来, 只不过是各该专业范围内相当高度的常识罢了。
早年的胡适之和李大钊诸先生有关 “问题与主义” 的辩论, 其关键亦在此。
他们辩者双方事实上都是以小常识谈大问题, 要不是那时是个 “启蒙时代”, 这批大教授的夸夸之谈,
实在是贻笑方家的!
老实说, 五十年来在科学挑战下的我国各项学术——尤其是行为科学——就始终没有脱离启蒙阶段。
这也是我们那些启蒙大师四十年称霸杏坛的道理, 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脱离他们成名的那个时代。
他们没有太大的进步, 时代也没有太大的进步啊。 时代和环境限制了他们的成就;
时代和环境也宠坏了他们, 没有逼着他们教而后知困, 自求上进……
做了几十年的齐天大圣, 说穿了其实只是个癞和尚的保镖!
这……是我国学术界整体的悲哀。 形势比人强, 个人是跳不出去的。 一个大学者的成就,
是建立在无数小学者的牺牲之上的。 没有那样的土壤就结不出那样的瓜。
我们的菜园里既然找不出几个十斤二十斤的冬瓜, 要胡适一个人变成个六十五斤的大冬瓜, 那就不可能的了。
在过去五十年我国落后的学术环境里, 能出了个胡适, 我们已很足自豪的了!
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 那他便一无是处。 连做个《水经注》专家, 他也当之有愧。
需要说明的是, 没读过《胡适杂忆》的网友可能会从上述摘句中误以为唐德刚对胡适的看法很负面。 其实不然,
唐德刚对胡适总体上是非常推崇的。 因此以上引文的正确与否且不论, 起码绝不是论敌的刻意抹黑。
二零一三年二月十九日写于纽约
-
网友: 大漠孤狼 (发表于 2012-03-05)
我的感觉是: 胡适基本是 B、 C、 D、 E, 鲁迅的研究类成就也基本是这些类型。
鲁迅自己给自己定位为战士而非思想家, 很有自知自明; 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提及胡适也有类似的想法。
-
网友: lifubo (发表于 2012-03-05)
有段时间, 我想到底民国国学大师们都有些什么成就呢? 于是就搜索了一下很多大师的生平成就。 首先,
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如果有某个人有某项重要的成就, 应该能够在网上找到相应的介绍。 检索的结果, 简直大失所望。
我几乎没有看到什么深刻的思想、 理论、 体系。 当然, 也可能是某些当时的创建现在已经被当做常识了。
还有些简直不可理喻的人也被称为大师了。 当然这个可能有一些偏见, 但是我也不知道偏见在哪里。
另外, 文科的东西本质上还是都比较简单的, 一般来说, 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就可以搞懂其基本思想,
所以估计理工科人士对文科及其大师的评价都不会太高, 总觉得太简单了。
比如, 波普尔的证伪论。 虽然可以洋洋洒洒写一大本书, 但是其基本思想只要一段话就描述清楚了, 何其简单。
估计搞懂证伪论的时间还不足以做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微积分题目。 尽管简单, 我想多数人都会认同波普尔是思想史上的大师,
他的确是在科学哲学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大师, 而证伪论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思想。
所以我觉得难以评价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还有就是不熟悉历史也使得评价变得困难。
-
网友: 权权 (发表于 2012-03-05)
站长的话题引出了很多头绪, 期待看到大家的讨论, 我且说几句, 想到其他的再补充。
我对中国传统学术中的 “考据学” 这一分支一直很有兴趣, 这一脉学术分支源流甚远, 在清代乾嘉之世尤为兴盛,
而民国时代比以往更加关注出土文物, 又给考据学注入了活力。 民国时代很多学者从事于此, 比如王国维、
罗振玉, 以及后来的陈直对甲骨文、 金文、 封泥和竹木简的整理。 王国维提出了所谓的 “二重证据法”,
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相互印证, 为古老的考据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没有直接阅读过王国维的著作,
不过从平时常读的杨树达《漢書窥管》和陈直《漢書新证》两部书中经常能看到王氏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论。
乾嘉时代的考据学偏重于传世文献, 那时的学者为了考订一条史料, 可以从历代古籍中抽丝剥缕, 找出相关的蛛丝马迹。
民国时代的学者既有深厚的旧考据学功底, 又有新思路的指引, 如果 “考据学” 也属于站长所谓的 “文科” 学术分支,
那这一分支在民国时代涌现出一批所谓大师级的学者的原因, 也许比较接近站长的 D 选项——凭借率先引进西方学术方法占先手之利,
但同时代的西方学者应该不具备对中国传世古籍同等的熟悉程度。
另外补充一句, 中国传统的 “文科” 学术并非只有空泛的思辨, 也有强烈的实录精神和扎实的 “技术活儿”。
-
网友: zhangqq (发表于 2012-03-06)
葛剑雄在回答现在为什么没有大师的时候, 也触及了这个问题, 他含糊其辞地说现在整体学术水平也高了, 不容易了云云,
似乎是说以前整体都低, 容易显出, 其实也只是个相对高度, 放到世界范围比较绝对高度就玩完了。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2-03-06)
我忽然想起去年午饭时在餐馆看到的一段央视系列片, 有些离题, 也跟大师无关, 不过我对文科研究的情形知道得很少,
哪怕只见到一丁点也值得跟茶友们汇报一下。:-) 那可能是探索发现系列中的一集, 讲到专家们对丝绸之路
(或另外某条古代路径) 上的某个地点的具体所在有争议。 片子插入了一段有关这一争议的研讨会片段。
片段中两位头发花白 (可能都在此问题上浸淫过多年) 的老专家展开了争论: 一位专家认为是在某个地点,
另一位专家插话说这个地点说不通, 因为……(对圈内者来说众所周知的某个反对理由) 前一位专家不理,
继续重复自己的观点, 那另一位专家也不依, 继续打断, 这样打断几次之后前一位专家恼了, 怒道:
那你说在哪里?
插播到这里就结束了, 可能目的是要说明争论很激烈, 我看了却直摇头。 那专家的样子让我想起小孩子玩积木,
原本打算一个人玩的, 怎奈老有人在旁边多嘴, 一怒之下就把积木一推: 那你来玩好了!
-
网友: chang905 (发表于 2012-03-06)
我觉得 “大师” 一词也是最近这些年才被用多了, 以至用烂了。 岳南的书因为搜集了许多一手的资料,
所以算是很不错的传记文学作品。 但是, 他也和这些年的传记作家一样, 脱不了煽情的笔调, “大师” 一词就是最典型的。
我们在台湾小时候, 傅斯年、 胡适、 李济、 董作宾这些人名大家是都知道的。 长大了点, 也知道李济、
董作宾在考古学和甲骨文上的开创性研究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 却也从没有人说他们是什么 “大师”。
至于胡适和傅斯年是 “大师” 就更不知道是何说了。 最近这些年一般人常说, 似乎公认的大师陈寅恪,
我没有读过他的学术著作, 但是, 仰其大名,
网上找来了据说是他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柳如是别传》——一本将近一千二百页的大书。
写作的时候, 眼睛已经看不见了, 靠着助手完成。 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博学和强记。
但是这本书用了全部的篇幅做的考据, 几乎没有提出几条直接证据, 所有的都是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尤其这些证据多是来自本就十分隐晦诗词, 花这么多篇幅, 打个哑谜, 我无法理解这算是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
相比之下, 董作宾、 李济的学术水平是要高多了, 但是又何说大师呢?
-
网友: 权权 (发表于 2012-03-06)
作为外行人围观, 感觉胡适在学术上好像是比不上同时代的陈寅恪、 王国维等人。
我中学时候读过胡适的一小册子杂文集, 他的学术著作完全不了解, 据说他有一些中国哲学史、
文学史之类的著作。 仅凭人云亦云的口碑印象, 我觉得胡适在那个时代得大名, 其学术成就反而是其次,
他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贡献倒是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据说陈寅恪很尊敬胡适, 写过一句诗 “鲁连黄鹞绩溪胡,
独为神州惜大儒”, 说的是胡适任北大校长时聘请王国维任教的事情。 另外以前读过一本江才健写的《吴健雄传》,
吴健雄学生时代听过胡适的课, 也对胡适无比尊敬。
陈寅恪的著作我虽然完全没有读过, 但要说《柳如是别传》是其最有影响力的著作, 好像说不过去。
这部书选题很独特, 比较抢眼球, 比较出名。 但说到在学术界的地位,
估计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比《柳如是别传》应该更高。
而且《柳如是别传》成书于晚年, 听说陈寅恪写这部书的动机也有很多时代原因。
站长提到的那个古代路径的某个地点的研讨会云云, 口头讨论总归会有这样的弊病。 曾经读过的一本 Julian Schwinger
的传记里描述当年 Schwinger 和 Feynman 等人最初做关于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问题的学术报告的时候, Feynmann
也是不断地被下面的 Dirac 和 Bohr 等人提问打断, 想必各位都看到过这段记载。 Feynmann 当时也觉得虽然都是
nothing personal 的学术争论, 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熟悉的框架下提问, 而不是顺着对方的思路。 这其实难免,
因为口头讨论有时候确实没有办法一下子理解对方的论点, 所以才需要写下来发表出来。
我提到这个桥段是为了说明, 口头争论有其弊病, 不仅限于文科学术。 如果考虑到的讨论双方的性格脾气,
出现口角之争并不奇怪。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2-03-06)
Feynman 那个例子我觉得可比性不大, 首先, 如果 Feynman 最后的回应是: 那你说该怎么做? 他就不是 Feynman 了。
其次, 那研讨会中的反对意见是逻辑上极其简单的, 无非是说另一种古籍的说法与前一位专家的说法矛盾,
这对圈内人来说应该是常识 (解说词给我的印象也是如此)。 照说无论持什么观点,
形成自己的看法时对公认的主要反对理由总该有所了解, 甚至应该主动有所解释的
(哪怕这个解释不足以说服所有人), 怎么可以象从未碰到过那样拼命躲闪, 甚至用上小孩耍赖皮似的回应呢?
-
网友: afeibfp (发表于 2012-03-07)
冒昧讲点我的理解, 民国很多留洋回来的大师, 正是因为在国外学到了一些做学问的新方法, 回来把那些老材料重新整理、
发掘了一下, 因此得出了新的东西, 个个成了大师。 要把他们请到这个时代就未必了。
-
网友: 权权 (发表于 2012-03-07)
但当代的学者具备那个时代的 “大师” 们对所谓的 “老材料” 的熟悉和理解的深度吗?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2-03-07)
权权说得有道理。 其实我前面离题地讲述那个电视片段, 有一个想法就是现在的文科学者虽然条件好了,
但人心或许也浮躁了, 心术或许也 “活跃” 了, 除去 “站在巨人的肩上” 这一先天有利条件外,
学术水平恐怕还不如那些大师。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 afeibfp 网友的结论也对, 只是原因恐怕不在于学术水平的高低,
而在于那些大师根本不具备跟今人争资源的能力。 象陈寅恪那样文凭都没有的人恐怕到三流高校当个讲师还得走后门才行;
而胡适则多半会因学位问题被老方放倒在地, 起码惹上一身腥。
-
网友: 星空浩淼 (发表于 2012-03-08)
要是俺是版主, 就给昌海兄此文加精了。:-)
此文修改修改, 扩充扩充, 题目换一下, 可以拿去发表。 只是现在是网络时代, 很多文章就这样沉寂在网络大海之中。
我的看法是: 物以稀为贵, 时势造英雄。
在当年, 读书的人少, 出国留过洋的就更少, 然后他们就形成一个少数人的圈子, 掌握话语权的也是社会上的少数人,
他们左右着社会舆论和评价体系, 他们的价值观引导着社会的价值观。
老毛是师范毕业, 相当于现在的中专, 但是当年的这种师范生远比现在的博士金贵 (而且我认为如今同等专业的博士,
其国学功底也不如当年的师范生。 我作为工科博士, 我的国学——包括历史等, 更是远不及我父亲这个民国时期的师范生)。
不要说那个时候, 即使是现在, 国外引进回来的, 不管是真有才, 还是水货, 一旦引进回来, 成长轨迹是: 刚回来,
二三十岁就是教授博导; 第二年申请 “新世纪人才” (五十万科研经费, 不知现在涨没有, 下同),
基本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申请凭借的资格就是 “留洋博士+年轻的教授博导”; 接着就是申请 “国家杰青” (200 万科研经费),
凭借的资格就是 “留洋博士+年轻的教授博导+新世纪人才”; 接着就是申请 “长江学者”, 凭借的资格就是
“留洋博士+年轻的教授博导+新世纪人才+国家杰青”; 最后就是院士了, 申请的资格就是前面那一系列学术光环。
因此, 完全可以是空手套白狼地混到院士, 凭借一个又一个的光环拿到科研项目,
然后这科研项目又成为下一次申请更大项目的资本, 就这样滚雪球。 至于实际能力与贡献如何,
那些贡献是不是他本人做的, 都不要紧, 只要那些项目都是他拿的, 他就是牛人。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2-03-08)
“我作为工科博士, 我的国学——包括历史等, 更是远不及我父亲这个民国时期的师范生”——这个可能跟现在视野广了,
要学的东西多了, 以及你的主要兴趣不在文科上有关。 如果你是国学或历史爱好者、 甚至那些专业的学生,
情况可能大不相同。
不过说到这个, 倒让我想起另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现代文的普及仿佛拆掉了一座通往中国古籍的桥梁。
当然, 它同时有可能建立起了一座通往现代文化的桥梁。
-
网友: exaos (发表于 2012-07-09)
赞成站长的话, 我认为现代汉语的普及是主要原因。 经过新文化运动及多次的汉字简化运动,
现代汉语与文言之间的间隙已经很大, 普通人基本没有必要再去学习那些古代的表述方式。 古代学子五岁能诗的很多,
因为文言既是交流的工具, 也是抒发感情的寄托, 现代的孩子可以方便地绘图、 拼音、 录音等等,
文字的需要不是那么强烈, 使用文言的需要更是为零。 如何进行古今 “文科” 大师的水平对比,
我觉得主要还是在思想及方法上进行对比, 同时兼顾其时代发展的水平, 才算客观。
-
网友: lake (发表于 2012-07-09)
这里我就发表一个不同的观点吧。 我以前总是幻想了不起的成就是把自己像苦行僧关在一个什么清静的地方孤独思考数载而得的。
可是阅读科学发展史, 不难看到, 很多伟大的和具有突破性的发现是在外部社会发生激烈动荡的时候产生的。 环境的激荡,
社会的变革也许可以引发超出常规的思考。 我对文科研究所知甚少。 但民国时候的中国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历史上最剧烈的变化之时,
可能这激发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
来自 60.191 的游客 (发表于 2012-07-09)
一个一个说:
- 胡适, 学术成就零, 唯一的贡献是把自由主义思想引入中国。 还有推广白话文。
- 鲁迅, 开创中国小说史, 让小说这种流行很广但没名分的体裁登上大雅之堂, 同时也介绍国外的小说。
- 陈寅恪, 以新眼光看待中国古史, 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 蔡元培, 自己不是大师, 不过给大师提供了环境。
- 章太炎, 乾嘉学派路子的最后一人。
总体上来说, 这些人学术功底一般都是很强的, 即使是毛泽东, 他的书法和国学水平也能横扫 90% 的北大文科生。
另外根据《三体》的接触符号理论, 在中西学术冲击碰撞的时候容易出一些新奇的观点和视角, 这塑造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
而这远远比学术要重要的多。 大体来说他们在思想史的地位上高于学术史的地位, 如法国的伏尔泰、 卢梭之类。
说到底, 文科的大师不是光光皓首穷经能产生的。 他们的实验室是整个社会。
-
网友: 树梢 (发表于 2012-07-13)
胡适的学术成就以介绍性为主, 或曰 “占坑蹲坑”。 鲁迅或者陈寅恪的原创性很强,
前者的《野草》、《故事新编》的文学技巧、 想象力及体裁创新;
后者的以诗治史, 传承自考据学, 与同期年鉴学派的重视 “无意” 的史料思路暗合;
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创性都是有竞争力的。
-
来自 222.95 的游客 (发表于 2012-07-13)
就我的阅读面来理解问题, 原因很接近 D, 这批人他们留学的时间虽短, 但足够他们掌握较现代的研究方法,
他们用新的方法研究旧有的中国问题, 自然很容易出成果。 像历史这样的学科就很明显, 前人已经有很多成果,
只是没有用现代的方法整理过, 这批民国的学者完成了最后的整理工作。 可以说他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工作。
他们的成果确实是有很大的机遇的成分。
您可在每月前七天参与对本站所有文章的讨论 目前距本文的讨论期满尚有 4 天, 欢迎您
>>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