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观星楼 (自然科学论坛) -> 转一篇文章 | November 1, 2024 |
转一篇文章
用户登陆 | 刷新 | 本版嘉宾: sage yinhow |
yinhow 发表文章数: 727 |
转一篇文章 未征得原作者的同意, 请多包涵: 更多文章请见 http://kacmoody.tianyablog.com/ 从Laughlin的经历说起(Kac Moody) 2004-4-4 星期日(Sunday) 阴 Bob Laughlin因为成功地解释了整数和分数量子Hall效应,与发现分数量子Hall效应的实验学家崔琦和Stormer分享了199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自传里回忆了他做出这些重要发现时的情景。1982年,Laughlin在Bell实验室做研究,但由于工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被解雇。就在这个时候,德国科学家von Klitzing发现了整数量子Hall效应,之后不久Laughlin就写了一篇只有两页纸的论文,漂亮地利用规范不变性解释了这个实验发现。这篇极为重要的论文奠定了整数量子Hall效应的理论基础,也是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工作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篇论文却并没有改变他必须离开Bell实验室的命运。他随后接受了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的一个职位,在那里从事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是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的工作。不久之后,崔琦就和Stormer发现了分数量子Hall效应,他们把实验结果寄给了Laughlin,Laughlin很快就意识到了必须引入分数电荷的概念,并成功地得到了该体系的基态波函数。这是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极为出色的工作。Laughlin做出这些成果的时候,正赶上他第一次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并且第一次做了爸爸,他还记得他的妻子临产前在家里刷房子的情形。这两件都是一个男人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对人的精力的牵扯毫无疑问是非常大的。Laughlin在极其不利于安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处境下,仍然做出了非常优秀的工作,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Poincare猜想是一个困扰了数学家很多年的问题,2002年俄国人Perelman的三篇文章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Perelman曾经在1992到1995年在美国访问,当时已经能在美国得到一个不错的职位,但是他深知美国学术界竞争激烈压力大,为了安心地投入科学研究,他回到了俄国。在每个月只有一百美元工资的情况下,依靠他在美国访问时的一点积蓄,默默坚持了八年之久,最终在2002年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他的论文引起了全世界第一流几何学家的关注,并收到美国很多大学的聘任邀请,包括MIT。跟他情况类似的是解决了Fermat大定理的Wiles,为了证明该定理,他默默探索了七年。还有爱因斯坦,他做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只是个身份普通的专利局职员,而且妻子刚刚生了小孩,他常常需要一手怀抱小孩,一手用来进行理论研究。 现在学术界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先做比较容易出成果的问题,多发论文,拿到了终生职位,衣食无忧之后再安下心来做科研工作。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完全不对的,要做一流的研究工作,就必须下定决心,完全投入到研究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管处境如何,都不可以有一点放弃的念头。凡是持上面那个观点的人,都绝不可能是意志坚定的人,他们也许能坚持研究一段时间,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也许还能做出一些不错的工作,但是一旦遇到真正的挫折,必然会选择退缩,不可能像Perelman和Wiles那样在艰苦的处境中冒着失败的危险坚持研究一个问题七八年之久。而真正重要的问题显然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此持这一观点的人绝不可能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只能做一些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工作,或者干脆放弃学术研究。当然我所说的坚持并不是固执,并不是盲目地在一个方向上一直走下去,我想有智慧的人自然能够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一个人在开始学术工作之初,必须选择艰难的课题去研究,选择重要的问题去思考,并且大量地学习有关的工具。那些只做很简单题目的人,一直在比较低的层次上思考问题,他们永远无法取得具有原创性的成果。看看古往今来的优秀科学家,都是在进入研究之初就开始思考某个或者某几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不懈的努力加聪明才智再加上一点运气,才造就了传世的成功。如果因为一时的经济困难或者因为对于名誉和利益的追求,不去思考艰难的问题,而从事比较容易出成果的低水平研究,那么就很难很难再回头了,一旦失节,就很难再保持清白,呵呵。
|
||
yinhow 发表文章数: 727 |
他山之石 kacmooy's Tale before sleep: 文小刚[1]有次跟学生们座谈,他说他出国前准备了一坨量子场论和统计力学书要带, 吴杭生告诉他不要带那么多。文小刚听了他的建议,准备只带少量几本,吴杭生 说一本都不要带,过去后肯定不会看的。文小刚想了想还是带去了几本。他自己 回忆说去了Princeton之后果然没有看过。 据胡老师[2]说,他去文小刚那里,在他书架上只有很少几本书,包括朱洪元的量子 场论,但是从来没见他看过。他学习的方法是不停地找人讨论,如果发现某人做 的东西比较有用,就缠住他问,一直到弄明白。 [1]http://dao.mit.edu/~wen/ [2]胡森
|
||
群 发表文章数: 252 |
Re: 转一篇文章 “我认为一个人在开始学术工作之初,必须选择艰难的课题去研究,选择重要的问题去思考,并且大量地学习有关的工具。那些只做很简单题目的人,一直在比较低的层次上思考问题,……不去思考艰难的问题,而从事比较容易出成果的低水平研究,那么就很难很难再回头了,……” 到这时我总算对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些的肯定,大学读了半天,一直做书后的习题,而且还只做布置的简单作业,直到上学期,统计物理课来了一位好老师,强迫我们寻找课题作ppt,不要求自己写新东西,但要把理论及发展解释清楚。我当时选了超流,开始觉得特别难,几乎什么都不懂,landau之前的理论就看了很长时间。可是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感觉收获特别大,也意识到可能这样才能提高得快一点。只是后来考试不断,疲于应付,又一直心存疑虑,因为几乎接触的人都不支持,说学这么一点,做不出东西的。 现在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只跟着课堂学习,的确有很大的惰性。 感谢yinhow发这篇文章 爱上了拥有点点繁星的天空
|
||
stefanzhang 发表文章数: 83 |
Re: 转一篇文章 第一个故事表明物理上的洞察力非常重要,这往往和物理学家平时的深思熟虑有关. 俄国人的故事在我看来恰恰证明了稳定生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而作一些二三流的工作恰恰可以保证经济来源.
|
||
stefanzhang 发表文章数: 83 |
Re: 转一篇文章 如果世上只有一流工作以及只做一流工作的人,那么这个世界想必会无趣的很.
|
||
wolf 发表文章数: 68 |
Re: 转一篇文章 很佩服这些科学家,我觉得这就是个人兴趣,如果喜欢,再难也可以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