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烽火台 (时事见闻论坛) ->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 November 22, 2024 |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用户登陆 | 刷新 | 本版嘉宾: M31 like |
No-go 发表文章数: 369 |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我为何不指责杨振宁祖孙配中的翁帆---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我在几篇评述杨振宁祖孙配的系列文章中(尤其是在《杨振宁祖孙配----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羽毛》一文中)对杨振宁朝秦暮楚、有奶就是娘的糟糕的政治操守、嘴至实不至的哗众取宠的虚伪的“爱国壮举”、对中国的建设寸功未立却恬着脸在过了气、没人要、爬不动的七老八十的退休之年到中国来捞厚票子、大房子、高帽子、神位子、小婆子的“五子登科”(事实上他也确实捞到了中国冤大头白送的厚厚的人民币票子、数千万元的“归根居”别墅楼的大房子、“为人师表”的高帽子、“爱国学者”的神位子、28岁重孙女辈的小婆子)”的贪婪丑行以及他的看家本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上采取的颠倒黑白、恩将仇报的卑劣剽窃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揭露,并揭示了杨振宁祖孙配对我们的社会道德基础造成的影响深远的巨大损害。我对眼下轰动一时的杨振宁祖孙配现象已经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 但就在我准备在杨振宁祖孙配这个话题上收笔的时候,有许多朋友问我:“你为什麽在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中始终不指责另一个主角----28岁的女硕士生翁帆,难道翁帆在这场祖孙配的闹剧中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难道翁帆在这场祖孙辈的婚姻交易中就没有出于贪图巨额遗产、虚荣风头、出国移居的目的而以自己的肉体作筹码的嫌疑吗?” 针对朋友的疑问,我就把原想在这个话题上收回的笔再略微挥洒一下,在答疑解惑的同时,顺带着就把此文作为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的终结篇罢。 我首先要指出的是,那些朋友的上述问题的提法并不准确。我认为在杨振宁祖孙配闹剧中翁帆始终是配角而不是主角,更重要的是翁帆还始终是一个对该闹剧的发生、发展及结局没有任何责任的配角。说句公道话,世上的女人要嫁给男人,总得图点儿什麽吧----或英俊帅气,或情意相投,或志同道合,或仰慕才华,或荣华富贵,或寻求保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满足了上述所有或部份条件而该男人又愿意娶她,该女人和该男人的婚姻就可成立,至于是男人向女人求婚、还是女人向男人求婚这倒无关紧要,人家两口子的事儿旁人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的。有鉴于此,具体到这桩由杨振宁和翁帆上演的祖孙配闹剧上,翁帆即使出于贪图巨额遗产、虚荣风头、出国移居的目的而以自己的肉体作筹码在这场婚姻交易中博弈,那也是完全合理、无可厚非的。我们对翁帆不考虑与杨振宁之间的54岁的巨大年龄差距而和一个可以当自己爷爷的老人扯上有悖伦常的婚姻关系当然不赞成,但翁帆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子这只是她个人的道德水平、价值观念的问题,对社会风气、社会道德观念即使有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在那些偏乡僻壤中百岁人瑞娶十来岁小姑娘的事也时有所闻,人们对此只是当作饭后茶余的谈资,一笑置之而已,并不会对社会风气、社会道德观念产生什麽实质性的影响。反观作为中国政府大肆推崇的政治、学术、道德偶象的公众人物杨振宁在祖孙配闹剧上对社会风气、社会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就与一介平民百姓产生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公众人物无隐私,作为政府大肆推崇的政治、学术、道德偶象的公众人物就更是无隐私了。唯因如此,公众人物尤其是作为被政府大肆推崇的政治、学术、道德偶象的公众人物在个人方方面面的道德操守上就必须处处作社会的表卛,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不违法就行了,而是应该在满足个人正常欲望的同时对自己的欲望进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的必要的节制,这对公众人物来说并不是非份的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而必须履行的义务。若公众人物非要纵欲妄为也并非不可以,但条件是不再作公众人物:就像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英王爱德华只能选择退位、不爱老婆爱泡妞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避免下台只好向全国道歉、不爱圣经爱娈童的主教只好辞去教职......如此而已,岂有他哉。说得好听点儿这叫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得不好听这叫作“既然想当婊子就别想再立牌坊”。一句话----杨振宁在这场祖孙辈的婚姻交易成交后作为一个平民百姓逐渐被人们淡忘是可以的,但还想作为政府大肆推崇的政治、学术、道德偶象的公众人物供人们顶礼膜拜可就是万万不能了。 不能不指出的是,在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的杨振宁祖孙配闹剧里中国新闻媒体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它们出于媚权媚势媚钱媚名的目的,用生花妙笔肉麻地将这种违悖伦常、低俗不堪的祖孙辈的婚姻交易吹捧成什麽“杨振宁的老少恋散发着人性光辉”、“充满着超越世俗的勇气”、“洋溢着知性之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种荒谬绝伦、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昏话充斥报端,竟形成了万报一腔的奇特景观,以至于该闹剧主角杨振宁在读这些报章的陈词滥调时竟像当年袁世凯称帝天下一片唾骂,但老袁被手下人蒙蔽而只能看到一份伪造的拥护帝制的《顺天时报》而沾沾自喜一样,杨振宁竟连声说“既然大部份舆论的反应是正面的就好”,这就很有些滑稽了。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新闻媒体早已堕落为权势金钱的奴仆和喉舌,被誉为“无冕皇帝”的新闻工作者早已堕落为在权势金钱面前摇尾乞怜的识字的动物的令人痛心不已的现实。至于在中国大陆“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道德沦丧殆尽的社会风气大环境下,翁帆的父亲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对自己的女儿嫁给爷爷辈的阔老而脸不改色心不跳地欢呼雀跃就一点儿也不令人奇怪了。 说实在话,从感情上说,我最反感、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杨振宁不顾及最起码伦常以82岁高龄娶28岁重孙女辈女郎时说的那句亵渎上帝的胡言乱语“这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杨振宁,你作为有过八十二年人生阅历的老人在自己生命即逝的时候怀着对尘世虚名的无限贪婪假借上帝的名义来干出这种对他人生命极端漠视和极端不负责任的违悖伦常、伤天害理的事情难道不怕天谴吗?! 从宗教的角度来讲,上帝有好生之德,这种好生之德正体现在对他人生命百般呵护和极端负责任的行动中。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西部歌王”王骆宾老人和台湾青年女作家三毛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论名气,“西部歌王”王骆宾老人有名气,在现代社会中台湾青年女作家三毛更有名气;论有钱,身在大陆的“西部歌王”王骆宾老人有钱,身在台湾的青年女作家三毛更有钱。他(她)们之间的恋情才是完全脱离了名利地位的三毛仰慕王骆宾、王骆宾倾慕三毛的纯真的忘年恋。但即使如此,王骆宾老人并没有假借上帝的名义将送上门来、唾手可得的“美女礼物”纳入私囊,而是出于对三毛的年青生命悉心呵护和极端负责任的考虑,委婉地向三毛表示:“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而理智地在感情的临界点止住了脚步;而三毛也在自己心目中为王洛宾定了位:一位饱经磨难的民歌大师,一位尊敬的老者、前辈。人们至今还在为王骆宾老人和三毛之间的这段起于情、止于礼的纯洁高贵的柏拉图式的忘年恋情所震撼、所感动。 王骆宾老人所以能够作到坐怀不乱决不是偶然的。他在青年时期在青海高原为牧民放映电影时结识了一个美丽的藏族姑娘,这个一贫如洗的青年人出于经济原因不可能将那个姑娘带回内地,他出于对那个美丽的藏族姑娘的年青生命悉心呵护和极端负责任的考虑,没有放纵萌动的春情而搞春风一度的一夜情,而是把这段美好的青春记忆永远铭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永葆青春,永远不会抱怨自己的灵魂衰老而乞求上帝送个“美女礼物”来“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这就是人与兽所以不同的根本原因。 就让我用王骆宾老人根据他铭刻在自己灵魂深处的青年时期结识那个美丽的藏族姑娘的美好回忆谱写的名闻遐迩、脍炙人口、旋律优美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本文的结尾,以此来歌颂纯洁爱情的美好,并以此来反衬违悖伦常、低俗不堪的祖孙辈的婚姻交易的丑恶。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流浪在草原随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
||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1743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虽然此文文笔不错,虽然我因此事对杨教授也有些看法,但从道理上讲,此文实乃谬劲十足,左的思维十足! 那位姑娘明显有刻意为之的倾向,想以这种手段一步登天。什么爱情不爱情,我十分怀疑. 作者逻辑无非就是,女的有正当工作不作偏要去卖淫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如果有男的来嫖娼则是十恶不赦的。那杨钰莹也是好样的。有些女人弃老公而去,去傍大款甘愿去做二奶;某些北大清华女学生在外面陪有钱老板睡觉贪图金钱虚荣,照作者观点都是合理的,应该的。但是如果是你的女友弃你而去跟有钱的丑老头跑了,你就不会这样想了。你长得帅又怎么样,有几百万能够养活她又怎么样,人家可以贪图几千万的,上亿的,这是个无底洞,今天你能让她有所图,能满足她的要求,明天她要求可以更高。讲爱情和感情、讲传统美德是重要的,是任何人都应该遵守的,而不是男的遵守女的可以不遵守,名人遵守普通人可以不遵守。如今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都快要变得猪狗不如了。 杨教授夫人跟他一辈子患难与共,如今她尸骨未寒,杨教授以如此大一把年纪就如此等不及了,实在有些对不起他的夫人。在诺贝尔奖方面,即使他贡献大些,他如此争功也是无耻的,何况这本来就说不清到底谁贡献大。他不争这个功劳,也不会有丝毫损失,大家只用知道他们两个得诺贝尔奖了,很了不起,这就够了,至于到底谁贡献更大一点,纯属画蛇添足,自寻烦恼,让外人看笑话。百年之后,他们得名字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我倒觉得李政道做人要憨厚一些,他是被动反击而已。 但总的来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他人屁事!杨教授虽然作为人是过气了,不能再在物理上搞出什么明堂,但他的名望还在,他的贡献是永恒的,他已经变成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东西,一种象征,对他人是一种精神鼓励和榜样,有精神领袖的含义。所以如今他在国内的待遇什么的,完全是社会之常情,马太效应规律所致,没有什么值得作者如此恶毒攻击的,除非是嫉妒,有本事你也去拿个诺贝尔奖回来,别人给你几十亿我也不说什么。老毛尽管犯了那么大错误,而且如今早已不在人间(远不止是“过气”了),但提起他来,不照样有许多人敬仰?所以道理不是这样讲的! 唯有与时间赛跑,方可维持一息尚存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1617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杨翁配虽不是什么值得赞美提倡的事情,但那是他们的自由选择,谈不上是“对他人生命极端漠视和极端不负责任”。“伤天害理”、“不怕天谴”云云更是无从谈起。看了这一阶段网上对杨翁配的刻薄(乃至刻毒)的口诛笔伐,更能体会到为什么象文革这样的运动在中国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和彻底了。若没有一种普遍的内斗传统与之匹配,虽有“四人帮”的煽风,有伟大领袖的点火,只怕也烧不成如此惊人的燎原之势。今天若还允许大家来打倒反动学术权威的话,杨振宁怕是早被这些号称关心中国社会风气及道德观念的卫道士们砸烂狗头了。中国人若不懂得尊重他人的选择、不懂得宽容,只知道以充满戾气和偏见的一己好恶来相互倾轧、诋毁、谩骂、攻击,民主和自由这些东东恐怕永远都只会是水中花、镜中月。中国人数量再众,也终将只是一盘散沙。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
||
No-go 发表文章数: 369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來個更左的, 呵呵。 爱国教授杨政宁理应受到祖国的款待 在82岁的杨政宁教授即将迎娶28芳龄的翁小姐之际,海外忽然刮来一阵不和谐的妖风,对杨翁之间的纯洁爱情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我们的统战工作向来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爱国不分先后,爱国者必得礼遇。 40年前,74岁的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在敬爱的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之下迎娶了26岁的未婚女青年胡友松,虽然年龄也相差48岁,也属于祖孙配的「梨花伴海棠」婚姻,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婚姻的美满。虽然李宗仁先生婚后仅3年多就不幸去世了,但给他留给了胡友松女士美好的回忆,胡友松女士也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交给的统战任务。 杨政宁教授并不是年逾古稀,老不中用来才开始爱国的。他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就于1971年文革期间回祖国大陆参观访问,足踏祖国大江南北。目睹了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高潮后,将所见所闻拍成幻灯片,并利用他的名人效应在美国,在欧洲到处演讲,向西方世界展示祖国的伟大建设成就。 翁帆父亲翁云光接受采访时说:小帆愿意为照顾杨教授的晚年生活作出牺牲,这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翁云光说,杨教授不仅在物理学方面有伟大的学术成就,而且十分博学,精通中国文学,十分爱好古诗词和音乐;杨教授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是一位知名的爱国人士。翁帆毫不顾虑年龄上的巨大差异而选择作为杨教授的伴侣,照顾他的晚年生活,协助他的工作,是一种美德,“就算作出一些牺牲也是光荣的”。 1965年6月,在周总理的亲自争取和安排下,在程思远先生的亲自操办下,李宗仁先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当李宗仁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时,立即受到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和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热烈欢迎。11时抵上海时,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偕上海市委陈丕显等领导人到机场迎接。李宗仁说他受到如此礼遇,感动极了。 周总理对接待李宗仁返国异常重视,指定中央统战部成立接待办公室,整个接待工作是在总理直接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1965年9月26日李宗仁在北京招待中外记者,歌颂祖国的伟大成就。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行这样大规模的记者招待会, 可惜的是,李宗仁先生回国还不到一年,陪伴他42年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于1966年3月在北京医院逝世。没了夫人陪伴的李宗仁先生一面感叹祖国的山河壮丽,一面又唏嘘身边无手可执。李宗仁先生低落的情绪,敬爱的周总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件事在当时不但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也成为了国家统战部关心的问题。为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有关组织部门先后物色了60多位年轻美貌的女青年,虽然60多位女士的照片资料摆在了李宗仁的面前,都没能打动他的心,但当一个叫胡友松的女孩子的照片摆在他的面前时,偏偏这个浓眉大眼的女孩子让李宗仁产生了好感,于是年轻貌美的胡友松被李宗仁一眼看中。很快二人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於当年7月正式结婚。 据胡女士回忆,起初李宗仁只是想找一个秘书。后来周恩来总理找李宗仁谈话,建议他们正式结婚,李宗仁当然无异议,只是担心比他小48岁的胡友松不同意,为此有关领导专门找胡友松做思想工作。尽管是白发配红颜,但对方是自己崇拜的李宗仁将军,胡友松很快同意了这桩婚事,她说:「和李先生结婚,一方面是出於我本身的政治压力,都说我是国民党大军官的女儿,在原单位很压抑。另一方面主要是我觉得李先生是历史人物、爱国人士,我很敬佩他。」 胡友松是一代影后胡蝶的女儿,解放后她和养母搬到北京居住。1959年从医专毕业后胡友松就一直在北京复兴医院当护士,她不仅人长得漂亮、气质好,又正好从事医护工作,最符合照顾李宗仁的条件。一天,一辆高级红旗轿车突然停在医院的门口,她马上就被请到了李公馆与李宗仁共进晚餐。李宗仁对这个落落大方、聪明伶俐的女孩子一见倾心。 胡友松回忆说:当她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头一炸,她要求考虑半个月。能够照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李宗仁已经74岁了,还有几年寿命尚不可知,如果成为他的妻子虽然生活上再也不用发愁,但将来的日子怎么办?胡友松陷入了深深的犹豫。李宗仁和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她那么多考虑的时间,刚刚四天他就把胡友松接到了官邸。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胡友松服从了。1968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宗仁和胡友松在北京西总部胡同51号李宗仁的官邸结了婚。胡友松与李宗仁的结合应该说是一种政治婚姻,从统战角度上考虑,胡友松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新婚伊始,胡友松陪同李宗仁去北戴河游玩,李宗仁对这位新娶的妻子呵护有加。胡友松不会游泳,他教她游泳;胡友松夜里容易醒,李宗仁就不穿拖鞋光着脚起夜……那段时光是最轻松的。 可是,当社会环境日益紧张起来,李宗仁的身体情况伴随着他情绪的低落很快恶化起来,他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医院不可能给他什么精心的护理,胡友松只能凭借自己的医护本领照料李宗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三年。李宗仁掉眼泪了,他说这一生就只掉过两次眼泪,一次是他妈妈死时,这一次是他觉得活的期限到了。1969年1月29日下午12时50分,李宗仁因病逝世。弥留之际他对胡友松说的最后的话是:每年清明别忘了给我扫扫墓,让人知道我还有一个年轻的妻子。 没有了李宗仁的胡友松很快被赶出李府、隔离审查了起来。之后她又被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参加劳动,等她再回到北京,组织上安排她当了工人,之后又把她调入了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胡友松为了避人耳目改名叫王曦,一个晨曦的曦字让她觉得自己还有光明。 1999年胡友松在没有男伴的情况下拍摄了一组婚纱照。她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只有一声叹息。这一声叹息包含的不仅是自己的艰辛和磨难,还有对李宗仁先生的缅怀和思念。 当时,就象翁小姐嫁杨教授一样,社会上对胡友松有不一样的看法,大多数人以为她贪财,说李宗仁带回许多的美元钞票、金银财宝。 李宗仁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曾经批示:李宗仁的遗产上缴国库,郭德洁的遗物由胡友松继承。从1969年至今,胡友松先后把李宗仁留下的20余万元现金上缴国库,并把李宗仁的大量遗物捐赠给中国历史档案馆、广西李宗仁官邸和山东台儿庄史料馆 为感谢胡友松的无私捐助,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聘其为名誉馆长。台儿庄区政府还投资50万元,在李宗仁史料馆旁为其建了一栋别墅,因交通不便,胡买了一辆二手汽车,闲暇时在阳台上画画,或开车去兜兜风,生活倒也惬意。 最后,请求所有中国人给爱国的杨教授一些理解和宽容,并祝愿翁帆小姐也能想胡女士那样安享晚年,好人一生平安。 流星雨72 2004年12月20日。
|
||
like 发表文章数: 526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关键在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羽毛或稻草”:杨李之争对一般人来说多少仍有悬疑,单单这件奇事也说明不了什么,但两件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只能凸显当事人不光彩的一面.
|
||
权权 发表文章数: 92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hoho... 我们还是祝杨长寿吧,看看他能不能活到陈省身的岁数^O^ 不忧不惧
|
||
No-go 发表文章数: 369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还有补充材料 翁帆,你连累死我们这些姑娘了! 奇谈怪论 我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生活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里。爷爷(奶奶巳去世)、爸爸、妈妈和我。从我小的时候起,由于爸妈的工作忙,几乎是爷爷奶奶把我照顾大的,所以和他们的感情很深。一年前,奶奶去世了,我非常伤心。爷爷就更不用说了,失去了数十年相濡以沫的老伴令他受到很大的打击,我们都知道,奶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能替代的。为了多安慰他,已经参加了工作的我尽量在晚上不安排活动,争取在晚饭后多陪爷爷出去散步,代替了这个原本属于奶奶的职责,令他减轻点丧偶的哀伤。不料,当报纸报道了28岁的翁帆爱上82岁的杨振宁老爷爷的消息,并在一夜间传遍大江南北,弄得家喻户晓后,我们刚刚平复的宁静被打破了!在灯火阑珊的夜色中,当我挽着爷爷的胳膊又一次走在马路上漫步时,周围行人投来那种怪异的眼光令我们不知所措,那眼光中有怜悯、有鄙夷、有冷笑、有不屑……爷俩正茫然间,身后传来窃窃的议论声:“你们看看这老不要脸的”!“那也是个小骚货”!“原来现今还真流行老少恋哪﹖这世道真变了”!“杨振宁老先生是名人教授,他做的事不会有错”!“对!那肯定是党的政策允许的”!“人家婚姻恋爱自由,咱管不着。不过这两人睡一张床上算怎么回事啊﹖总觉得恶心”! “两人爱干嘛干嘛,但这事儿就不应该上报公开,这不教坏年青人吗﹖我呸!”“要亲热回家亲热,满大街溜达现眼个啥﹖”…… 我和爷爷慌不择路地逃回家去,一路上头也不敢抬,真觉得自己是做了亏心事似的。爷爷忍不叹息道:这杨老先生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住久了,人情也淡薄了。那有老伴刚死就急着找女人结婚的,还是个小姑娘……我说:那翁帆更不象话!因十年前工作上接待了几天,就爱上这个82岁的老头﹖谁信﹖把中国女孩的形象都毁了!甫入家门,就看见爸爸带着讪讪的笑容迎上来说:“爸爸,我看以后我陪您去散步好吗﹖孙女大了,还是让她多和年青人在一起玩玩吧,单位的人都在议论现在年青人的心态健康问题呢,我觉得有道理。”爷爷没搭理,沉重地叹息了一声径自回房去了,一晚上再没出来。 翁帆,你连累死我们这些姑娘了!
|
||
不再空虚 发表文章数: 333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只要他们真心相爱,杨的智慧足以弥补这年龄的巨大差异,谁让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呢?但诺贝尔一辈子也没有成家,牛顿也是,他们都把毕生的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中了(: 忘记背后,努力向前,朝着标竿直跑
|
||
追忆 发表文章数: 693 |
Re: 杨振宁祖孙配系列评述终结篇 前不久在网上也看到关于“杨翁配”的消息:报道了二人从“很多年前的一次相遇”到“现在的情头意和”的事情........82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将“翁帆的到来”看成是“上帝赐给他的最后礼物,给他的“老灵魂”一次回返青春欢喜” 其实整个事情中好象翁帆应是个“主角”才对,而且还是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而并非像“贴”中所说的那样是没有任何关系与责任的!!---因为爱情单凭“年龄”是无法限制什么的,历史上的确有些人,尽管年龄相差悬殊,但因为真心相爱还是走到了一块,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感情是否“属实”!............不过”杨翁配“似乎看来就并非如此了(当然,此完全出乎我个人意见) 事情是:28岁的翁帆在很多年前因为一次“接待”结识了年入古稀的杨先生,由此以后便使两个相差甚远的人(无论是年龄、思想还是学历都是相差非常悬殊的)走到了一起。几年后便听到他们定下婚约的消息........ 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内幕情况如何,这也纯属人与人之间的私事,旁人无权过问。不过就我个人一个最”平常“的直觉就是:好象不太可能......------翁帆似“有意为之”,根本无心“谈心”,在她那里爱情根算不上是什么”东西“(或许会保存那能对一位年老体弱的”伟人“的一点敬仰,不过这也是能够使”杨翁配“进行的最低的一点的限度与保证,否则的话以翁帆这样的条件--至少不算差,要想找一个年轻的人来弥补与杨在”地位与金钱“上的差距是完全可能的,长景看来,甚至还可以好过!)........翁帆完全有权利选择“不接受”... 杨先生一方面“很简单”,在刚刚失去了原配不久时就再婚,的确很不应该,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将他理解为个人的“选择",给予其”祝福“---------(中国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过如今社会“淫稅泛滥”也的确有很多比杨先生地位低上很多辈的人有“二妻”,没必要追究杨先生一个人,可能最大的因素是因为他是学术界的“带头人”,而且年入古稀,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面貌”,地位悬殊!) “周俞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管不了; 那换句话说:“黄盖”若不主动接收的话,可能周俞也没有太好的“计量“使”问题成型“! 一句话:翁帆若自己不主动的话,根本就不会让其成为可能!------除非他们用的是真情!
|
||
zhang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