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烽火台 (时事见闻论坛) -> 伪书泛滥调查:书商炮制九成伪书 November 22, 2024

伪书泛滥调查:书商炮制九成伪书

用户登陆 | 刷新 本版嘉宾: M31 like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1200
武功等级: 天山折梅手
     (第五重)
内力值: 546/546

伪书泛滥调查:书商炮制九成伪书



  南方网讯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制止虚假图书,营造诚心出版环境”的会议,有关部门领导及近30家出版社代表出席座谈会,并起草了“制止虚假图书、提倡诚信原则、多出精品”的倡议书。如今,东拼西凑、虚构作者、夸大宣传的“伪书”成了出版界和各种媒体上的流行词语。为揭示“伪书”背后的秘密,记者就其畅销及制作进行了调查。

 
  核心事件

  《执行力》作者是“假人”

  ●哈佛回信称:“无论现在或是过去,我们都没有保罗·托马斯教授这个人。”

  近日,一封哈佛商学院对北京锡恩咨询公司求证《执行力》系列丛书作者的回信真正揭开了伪书的面纱。近年十分畅销的《执行力》系列丛书的主要作者之一保罗·托马斯,被赋予了“哈佛商学院管理学、哲学博士,曾就职于多家跻身于世界500强的公司,全球知名组织管理顾问、咨询专家”的身份。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一本热门图书在美国亚马逊书店网站上却查不到任何踪影。面对媒体的质疑,出版方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回答是“这可能是翻译上的错误”。

  美国哈佛商学院在回复中指出:“无论现在或是过去,我们都没有保罗·托马斯教授这个人。”这一回复揭开了西方管理类“伪书”在中国图书市场盛行的主要原因——“假人”写书。

  据北京锡恩咨询公司总经理姜汝祥介绍,如今出版界伪书盛行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伪书出版商除了掌握“假人”写书、夸大宣传、迎合读者三大法宝,还用与名人同名的人为“伪书”署名的方式占领市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赢在执行》作者署名是余世维,但这个余世维并非众所周知的美国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哈佛大学企管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余世维,而是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居民余世维。

  市场调查

  管理类图书销售受冲击

  ●为避免买伪书,读者购买此类图书前不仅要上网查资料,还要自备详细的清单。

  为了解北京图书市场伪书的情况,记者昨日走访了11家书店,发现很多相同或类似书名的管理类图书被摆放在同一位置出售,封面上多会注明“美国500强企业员工必读”等字样,作者基本是外国人。

  据亚运村某书店老板潘先生介绍:“管理类和励志类的外版图书以前特别畅销,一天能卖出上百本。现在由于媒体天天曝光,这类书好几天才能卖一本。”在记者随后走访的几家书店里,管理类、励志类图书的销售情况都呈大幅下滑趋势。

  在潘老板的书店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位挑选管理类书籍的青年读者,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与选好的几本书进行核对。询问之下得知,该青年叫姚强,是一家外企的中层干部。

  姚强告诉记者:“最近看见媒体上伪书的报道后,才发现此前买的不少管理类畅销书都是伪书。你看伪造的《没有任何借口》,书中宣讲的是员工如何服从老板,这是典型的权力至上观念,而正版的《没有任何借口》,讲的却是在规则和人性的范围内服从,二者的观念背道而驰……现在,我买这类书籍时,会事先到国外的图书网站查看相关的资料,然后列出引进情况和内容介绍等详细的清单,再到书店购买。尽管很费事,但为了不买伪书,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内幕调查

  “伪书”写手也分等级

  ●一等写手每本伪书挣4万元,二等写手每本2万元,三等写手月薪1000元。

  为了弄清楚“伪书”制造的内部情况,记者辗转找到了曾成功制作出数本管理类畅销“伪书”的某文化公司的图书编辑室主任乔丽。

  记者:“这些畅销书稿都有哪些来源?”

  乔丽:“都是我们组的稿。”

  记者:“语句挺连贯的,是作者写的还是根据资料编辑的?”

  乔丽:“只有那些没有实力的公司才会用拼凑的方法做书。这些书段落章节很不连贯,甚至会脱节和矛盾。我们的书都是作者自己写的,从语句到段落章节都是一个十分连贯的体系。”

  记者:“写和编,作者的收入有差别吗?”

  乔丽:“差别大了。根据资料编辑书的作者,每月收入1000元至1800元不等。这类书很容易惹上官司,只有初入行的公司才会冒险,编辑一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据资料重新写书,需要作者对资料消化融会后再进行创造。因此一本20万字的书,作者一般能挣2万元左右。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书过半都是这样出来的,职业写手平均10天左右就能写出一本两三百页的书。不过,现在的读者鉴别能力越来越强,这样的书只能骗那些‘向往当管理者’的读者,对真正的管理者很难起作用。”

  记者:“你们公司还做类似的书吗?”

  乔丽:“做肯定得做,但做法大不一样了。我们目前做书,都要求作者在融会原著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独立创作出另一本书。由于这些人对国情的熟悉,所写的东西更适合于中国读者。除署了外国人名外,这些书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记者:“这些作者稿酬多少?”

  乔丽:“每本3万至4万元,一般按20万字计算,活急的话,字数在10万字左右也可以。作者一般是管理学在校研究生。”

  记者:“做这类书有什么秘诀?”

  乔丽:“我们的书要进行信息收集和写作,因此得随时留心国外的图书出版行情,宣传上也要舍得花钱。”

  记者:“有多大的利润?”

  乔丽:“每本书都不一样。炒作成功的话,除掉被盗版的部分,一本书一般可以销一二十万册,每本书的利润大体在其定价的三分之一。”

  ●相关链接

  伪书出版三条路

  某著名出版社的向社长告诉记者:“目前在市场上畅销的伪书,超过九成出自书商之手。”

  向社长告诉记者:“这些伪书的制造已不再是简单的买卖书号,而是书商与出版社的‘合作’。目前,具体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书商负责组稿和制作的前期成本,出版社负责出书号,印刷成本按照自己的实际印刷数量支付;

  2、前期成本和印刷成本都由书商负责,出版社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目前的大体价位从5000元至30000元不等;

  3、组稿和制作胶片等前期成本由书商负责,出版社负责出版印刷,然后由书商按照略高于印刷成本的价格包销一定数量的书,各出版社包销的册数不一样,但至少得5000册以上。”

  而据乔丽介绍,在上述几种方式里,包销的方式我们最欢迎,“这让我们多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比如我们从出版社包销10000册,其成本并不高,但这类书籍一旦上市,至少都是数十万册。只要出版社的条形码一出来,我们就会在别的印刷厂大量印刷,由于不在同一个厂印刷,出版社是很难控制住实际印数的。有时候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出版社的包销压力。”

  ●权威说法

  职能部门已行动

  记者就伪书现象采访了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司副司长许超,许超告诉记者:“这些出版社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出版界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出版界不守诚信,将会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严重的损害。”

  目前总署对伪书现象相当重视,已经开始拟定相关的条文规范,下一步将根据这些条文规范对伪书市场展开大规模的治理整顿。希望那些制造伪书的出版社能加强行业自律。

  ●头条链接

  三种方式识别伪书

  据北京锡恩咨询公司总经理姜汝祥介绍,判断一本书是否是伪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首先,版权页英文版权说明不完整的书,很有可能是伪书。版权页说明通常应包括英文书名、英文作者、英文版权时间、归属以及著作权登记号;

  其次,书的英文原名与作者在亚马逊网站上查询不到的,很有可能是伪书。

  此外,引进一本外版书需要繁琐的手续和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引进外版书至少需要六个步骤:首先要和原出版商谈判购买版权,这一过程通常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然后是起草、签订引进书出版贸易合同;在接下来的翻译过程中也需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以一本30万字的书为例,翻译至少要半年左右;再经出版社三审三校;还要进行设计、印刷、发行;并须取得在新闻出版署登记的版权合同登记号。因此即使一本书在国内外同步出版,在国内出书仍然要比国外晚上数个月。(编辑:林湄)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发表时间:2005-03-29, 07:32:32  作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