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花 圃 (诗词散文论坛) -> 传统诗词“断层”之忧 | November 22, 2024 |
传统诗词“断层”之忧
用户登陆 | 刷新 |
雪云居 发表文章数: 205 |
传统诗词“断层”之忧 文章提交者:李贵仁 加贴在 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传统诗词“断层”之忧 陈章 -------------------------------------------------------------------------------- 本文要说的是古典诗词。 晏几道《鹧鸪天》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集拟人、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于一联,清新雅丽、平仄和谐,几乎是历代宋词选本必选之作。遗憾的是,某杂志今年第2期《尚留微命作诗僧》一文中引用时,将上联错为“舞低楼心杨柳月”,“杨柳”与“楼心”位置互调,全联音韵、对仗美感尽失。 3月10日某南方大报刊登的《陈寅恪的港穗因缘》一文,将陈君葆两首不同韵脚的七绝排在一起,称为“一首赠别诗”。 3月23日发表于广州某报的《早春说梅》一文引用秋瑾一首写梅的七绝: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其中第一句的“雪”字错为“雨”,第二句的“岑”字错为“岭”。某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一本杂文选中引用一首宋诗:一曲菱歌值万金,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里,多少功夫织得成。该诗是寇准家婢茜桃所作,题为《呈寇公》,《唐宋诗一百首》里有选,典出《茹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十。该诗应为: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毛泽东曾说宋诗不讲形象思维,所以味同嚼蜡。这里将“几度抛梭”错为“多少功夫”,把难得的一点形象思维也弄丢了。 4月28日《××都市报》刊《小校友为老校友吟诗》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小校友吟起了贺知章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算一字不错了,但它是一首完整的七绝——《回乡偶书》。称为“名句”,不知者会误以为是一首长诗中的四句。 这些只是笔者最近浏览书报时发现的错误。实际上,10多年来古典诗词几乎到了一引就错、惨不忍睹的地步。 其实,只要稍有一点诗词格律常识,这类错误是很容易校正的。如上述《呈寇公》诗中的“金”字属诗韵“十二侵”部,轻、成二字则归“庚青”韵,不能通押;“舞低楼心杨柳月”第二字至第五字连续四个平声字,也是容易纠错的。至于秋瑾咏梅中的“岑”字被错为“岭”字,就更不应该了,“岭”是仄声字,七言绝句哪有平仄混押的。然而,如今还有几位文章作者、编校人员粗通诗词格律?正如《欧阳海之歌》的作者金敬迈所言:“中国的古典诗词之美,早已为中外学者所公认。遗憾的是恰恰在中国在今天,它遭到冷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担心,这一文学传统可能出现断层。担心晚了,断层已经出现。”(《羊城晚报·花地·一点建议》) 5年前,一些诗词行家、有识之士汇集深圳,商讨诗词格律进入中学课堂事宜,未果。诗词格律至今进不了课堂,倒是“‘东方不败’伸出手掌一发功,十几里外一座大山轰然倒塌”的武侠小说进了中学课本…… 如此冷落,传统诗词能不断层? 终于,月落“鸟”啼霜满天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毛主席诗词”了;郁达夫名诗“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变成为一联“古诗”被随处引用了;无论平仄,不讲对仗,只要7字8行便是“七律一首”了……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05年6月21日 数学和物理学的精确与深邃,历史的变幻,唐诗宋词的典雅,中国古代哲人的睿智,都是我内心渴望追求的。 知无可奈何而安之若素,德之至也!
|
||
萍踪浪迹 发表文章数: 1983 |
Re: 传统诗词“断层”之忧 诗词从明清开始就断层 现在加一重断层,就是现代人人文兴趣的断层 漫漫长夜不知晓 日落云寒苦终宵 痴心未悟拈花笑 梦魂飞度同心桥| -------------------------------------------------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
||
Al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