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听雪轩 (教育哲学论坛) -> 科学是什么(2),和尚、诡辩家与先验假设 | November 22, 2024 |
科学是什么(2),和尚、诡辩家与先验假设
用户登陆 | 刷新 | 本版嘉宾: 快刀浪子 星空浩淼 XXFF |
trustno1 发表文章数: 78 |
科学是什么(2),和尚、诡辩家与先验假设 科学只是一种说话的方式,但相对于其他说话方式,科学显然赢得了最大的信任份额。尤其在一个没有信仰传统,或信仰体系已遭彻底破坏的社会里,科学的市场地位就近乎垄断性的了。而无论我们对此是欢呼雀跃还是忧心忡忡,都很难否认,它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还将继续改变下去。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而科学这东西,既讲事实,又讲雄辩;不仅两手抓,而且两手都非常的硬——在内容上,它是关于事实和事实关系的陈述;在形式上,它使用了最彻底的数理逻辑系统。 然而,科学并不一定能让所有人彻底皈依。信任科学是人的一种选择,每个人既有信奉科学的权利,也有质疑科学的权利。这里所说的“质疑”,不是对某种科学门类的质疑,更不是对科学理论的某个细节的质疑,而是对整个科学体系的质疑。这种质疑之所以可能,源于科学自身的两个特点。其一是,一切科学体系都必然以某种假设为前提;其二是,任何科学理论,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假说。 爱因斯坦是一个有自豪感的科学家,从不掩饰他本人对物理学的偏爱。按照这位大佬的说法,一种理论所依靠的假设越少,而所能解释的事实越多,这种理论就越好。至于物理学,那显然是“好”理论的模范代表。但提醒各位,爱因斯坦在这句话中已经承认,即使对于物理学,假设也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不是有和无的问题。 一切理论都有其假设前提,这不是理论本身的局限,而是语言的局限。理论必然存在于某种语言之中,但离开假设,语言本身将变为不可能。科学是谈论事实的,但如果我们抛开一切假设,则事实本身就将无法加以任何谈论。 中国古代有个和尚,靠一段二十字的顺口溜赢得了禅宗正统传人的地位。而在一些武侠小说和电影中,这位仁兄还是一位身负绝世武功的佛门好汉。通过打打杀杀的大肆渲染,这篇顺口溜也变得尽人皆知: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要把这二十个字当成简单的语言游戏,善于发挥的人,可以从中发现极其深厚的哲理。我们要谈论事实,必须对经验世界进行切分,将一个本来混混沌沌的宇宙,切分成一个一个的“物”,或者一件一件的“事”,然后我们才能分门别类,用语词或者其他记号给他们贴上标签。 但这种切分本身有什么依据,是否可靠?没有任何理论能够反过来予以证明。事实可以被描述,世界可以被指称,这是一切科学理论所必须依赖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而“本来无一物”的意思,就是根本不承认这种切分,认为世界就应该是浑然一体的,任何描述、指称,都不过是假相而已。 碰到这样的仁兄,再伟大的科学家、再严密的科学理论也是白搭。你绝不可能说服他,更不可能驳倒他。你充其量只能指出,跟这种人已经无话可说。而这句话也未必有多大效力,对方大可以效仿其祖师爷,对着光秃秃的石壁一坐就是几个年头。对于足下是否有话对他说,该仁兄显然未必在乎。 东方的和尚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无欲则刚”的道理。这位光头先生之所以能够金刚不坏,让一切科学理论无所用于其身,是因为他可以屏息自己的一切求真意志,而且非常耐得住寂寞。而在更早之前的古希腊,则有另外一位仁兄,虽然做不到后一点,但他同样成功地将一切求真理论拒之门外。 这位兄台名叫普罗泰戈拉,有人认为他是经济学的鼻祖,当然这并不是他牛逼的主要原因。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是古希腊最著名的职业诡辩家。此公大开学馆教人讲歪理,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从而搞得四海扬名。该仁兄有一句名言,叫做“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说,万事万物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于另一个人。这就否定了一切科学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假设——科学所谈到的事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一致的。 鉴于普罗泰戈拉狼藉的名声,这很容易被人看成诡辩家的伎俩。遗憾的是,这句话不可能被驳倒。认为一些基本事实对于众人都具有普遍性,在黑话里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无关性”,这个东西是一切公共话语体系的基石,但它本身无法得到证明,而只能是一个假设。近人尼采在其《权力意志》中,将对主体间无关性的怀疑发挥到了极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 科学所谈论的不仅是事实,更重要的是事实之间的关系。而要谈论这一点,有一个必需的前提是,事实之间确实有关系。在这里面,又包含着两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就是规律性和因果性。 规律性假设是科学理论的强前提。就是说,如果连规律性都不承认,科学根本无从谈起。所谓规律性,就是说某些事实的出现伴随着另一些事实的出现或不出现,这一伴随关系具有一定稳定性,过去出现过,以后还将出现。这样的发现及其描述,可以称之为“自然律”。虽然科学的内容以对事实的陈述为基础,有一些科学门类甚至绝大部分内容就是对事实的罗列(比如基础生物学、地理学),但科学的精髓在于自然律。发现并描述自然律,是科学家真正的使命。 因果性假设是科学理论的弱前提。最“完美”的科学理论,应该符合因果律的形式,即所有事实的出现都是必然的,世界就像一台丝丝入扣的机器,一环紧扣一环,任何结果早已由其原因所决定。但对于“偶然”、“随机”的事情究竟有没有,也就是说上帝究竟掷不掷骰子,在科学家内部存在争议。一些科学家认为,对概率和统计规律的承认,可以甚至应该取代因果性信念,成为科学体系的基石。 到此为止,我们罗列了一切科学体系赖以立足的最重要的几个假设前提:事实是可以被指称的;至少一部分事实是具有主体间无关性的;自然律是可以被发现的;自然律是因果律形式或者概率论形式的。 上面几条基本假设,是一切科学理论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而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科学门类,往往还存在着更多的追加前提。比如物理学,根据爱因斯坦的描述,它的概念是以量度作为依据的,而且其概念和命题可用数学公式来表达。这句话中包含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物理学作为“精密科学”所必需的一个假设前提:事实具有“可度量性”。而卡尔纳普的表述更为全面。这位仁兄在《科学哲学导论》中指出,物理学中的概念可以分为三个总体类别:分类概念、比较概念和定量概念。而这三个概念之所以成为可能,分别对应着物理学赖以立足的三个基本假设:事实的可集合性、可比较性和可度量性。 以上种种假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成立与否,只是我们的一种信念,一种选择。它是不可能在现实中进行验证的,这些假设本身永无对错可言,无论正过来说还是反过来说都是如此。但关键在于你永远只能执其一端,必须在正反两个方向上选择一个。否则的话,就变成自相矛盾了。 这一类假设,可称之为“先验假设”。必须指出的是,“先验”的意思是脱离于经验,与经验无关,而绝非“不证自明”之类的先天性正确。任何一个先验命题,其“正确”程度与其否命题是平等的。用黑话来说,这个就叫做“二律背反”。 先验假设对于理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离开这些假设,我们彼此之间就无话可说,世界也没有任何确定性可言。所以,先验假设是一切理论成为可能的基石。但另一方面,先验假设本身没有任何反驳能力,它不能规定或禁止任何东西。我们不能用“世界是可以指称的”来反驳“本来无一物”,而和尚兄也不能倒过来反驳我们。 进一步说,先验假设只能为理论划定边界,对于边界之外的东西,我们承认那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谈论的范围;而在边界之内,我们不允许对这一假设提出怀疑。但先验假设本身不可以作为演绎推理的起点,单凭一组先验假设,不可以用来解释世界。 对此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一看如果允许用先验假设解释世界会搞出什么结果来。现在我提出一套理论,它只有两个假设:第一,上帝全知全能(4);第二,世间万事皆服从上帝的安排。而这两个假设足以解释一切事情。为什么天上会下雨?答曰:这是上帝的安排。为什么有人富有人穷?答曰:这是上帝的安排。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答曰:这还是上帝的安排。 套用爱因斯坦的标准,这套说法的假设如此之少,而可以解释的事情如此之多,岂非世间最完美的理论体系?而且这套理论确实是不可能被驳倒的。 但是且慢,“上帝理论”虽然不可能被反驳,却很容易被嘲讽。反对“上帝理论”的人,可以轻易地鼓捣出大量类似的“体系”来。比如我假设:第一,上帝全知全能;第二,世间万事都与上帝的安排背道而驰。或者假设:第一,撒旦全知全能;第二,世间万事都服从撒旦的安排。同样可以解释一切。——可见用先验假设去解释世界,只能从煞有介事中得出啼笑皆非的结论来。
|
||
Al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