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听雪轩 (教育哲学论坛) -> 是谁扼杀了学术自由? from xys.org November 22, 2024

是谁扼杀了学术自由? from xys.org

用户登陆 | 刷新 本版嘉宾: 快刀浪子 星空浩淼 XXFF

sage

发表文章数: 1125
武功等级: 天山六阳掌
     (第六重)
内力值: 535/535

是谁扼杀了学术自由? from xys.org



  是谁扼杀了学术自由?

  作者:不懂就问

  陈丹青得了,贺卫方火了,茅广军梗了,王垠颠了……当今中国,在强大的
制度(赋予朱苏力先生权力的“制度”)面前,弱小的个人为了自身的学术自由
似乎只剩下这些迫不得已的选择了。有人说,我不追求人身的自由,我只希求心
灵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但是在这个没有窗户的铁屋一样的学术圈中,连空气的
自由都没有,还谈什么心灵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更何况,一直以来,我们就生
活在这样的铁屋中,被奴化的我们根本没有见过自由是什么样子,还奢谈什么追
求自由。李敖来了,我们首先明白了:如同他的过去,我们现在是没有自由的。
于是,我们要在这铁屋中呐喊一声:是谁扼杀了我们的学术自由?!

  有人说是学术评价制度。现在规定每个研究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
的成果目标。对于学术研究,最容易量化的目标就是学术论文,包括SCI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近年来,科研人员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名字在SCI刊物上
露脸。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被SCI、EI、ISTP收
录的论文共有93352篇,比2002年增加了15957篇,增长率为20.6%。重赏之下必
有勇夫。宁波大学郑岳青教授2002-2004的3年间就发表了82篇SCI论文,仅2004
年一年就可因SCI论文而额外得到16万8千元奖金。黑龙江大学高山教授在2004年
出版了105篇SCI论文,平均3天出版1篇,每年论文奖金可能高达上百万。由此可
见,现在的学术评价制度在中国科研“走出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一部分
科研人员先富了起来。大家都明白,发表SCI论文没有想象的那么难。SCI垃圾刊
物有的是,只要想办法,发表一定数量的SCI论文不是难事。有一些方法大家都
知道,例如花钱雇别人写、自己先写然后雇老外修改、和老外合写、招聘个能写
的留学生等等。因此,这样的学术评价制度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不会感到学术
自由受到了束缚。即使是老外,不也是published or perished吗?

  能要科研人员“命”的是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的大部分工资、奖
金及博士生、硕士生的津贴等均从其科研项目中开支。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项目,
研究人员会很惨,要么去给有巨额经费的研究员打工挣些辛苦费,要么变相下岗,
更不要说招什么博士生、硕士生了。争取经费成了研究人员的第一要务。他们削
尖脑袋往经费管理部门钻,靠水平也好,靠吹牛也好,靠回扣也好,靠美人计也
好,只要能拉到经费,什么方法都可以用。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着科研经费
呢。只要有了研究经费,SCI论文就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无论是那个研究所,
总会有这样的一批人,学问公认不怎么样,但是研究经费比谁都多,活的比谁都
滋润。项目经费是考核科研人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只要有充足的经费,没有SCI
也可。有研究经费,还怕找不到人干活?还愁发表不了论文?有些人太认真了,
那么辛苦做科研,就为了几篇影响因子高一点的论文,不值。大家都在混饭吃,
何必太认真呢。

  经费不是谁争就能争得到的,经费分配的背后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现
在的学生贼精明,要么考院士、牛人的博士,要么考当官的博士。院士、牛人、
官员都是学术圈的强势群体,有覆盖全国的关系网,有参与分配科研经费的权利,
有与他人“礼尚往来”的资本。所以,一个所长、一个院士带三四十个学生是众
所周知的现象。在中国搞科研,你得找大树,你得进入强势群体的圈子,知道这
些人在想什么,在追求什么,搔他们哪儿他们会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
一个网络时代,离开关系网这个网络,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但是,即使你已经
深入到这个网络,成为网络的一个节,你也不能掉以轻心,你得煞费苦心经营这
个网络,不要指望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

  处在这张关系网核心的是科研管理行政机关。他们需要通过这张网来实现自
己的宏图大志——向上爬、富起来,他们需要通过这张网来展现自己的管理成就
——名利双收,他们需要通过这张网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发号施令。他们
是关系网中的精英,精通的是关系,不懂的是管理。他们以国家科学研究为幌子,
从事着以名、权、利为中心的个人事业。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人们不难看出他
们的无知和无能。不信,我们信手拈来——

  (一)中国科学院提出“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说
了,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如果没有量变,就谈不上质变,也
就是说量变是不可跨越的。科学也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从一点一滴做
起,一点一滴积累,在循环往复中盘旋上升,发现隐藏在复杂现象后的规律。请
问中国科学院,你所说的跨越是跨越什么?如何跨越?

  (二)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明白,科学
研究就是求知,探索未知,发现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所发现的规律,应该也算知
识。规律是不能创新的,是发现的。“知识创新工程”本身就是个错误的名次,
怎能指望在这个名字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呢?中国以前没有搞过知识创新工程,知
识也并没有停止过更新。如果“知识创新工程”搞到第五期不搞了,知识还更新
不更新?

  (三)科研行政管理人员兼科研人员兼评审人员。最近,国务院勒令政府机
关人员从煤矿撤资,大快人心。我们强烈建议国务院,查一查中国科学院、教育
部、科技部有多少官员在主持科研项目,在这些官员名下有多少科研经费,有多
少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流向官员的嫡系。

  (四)以官为本。一个科研体制应该有多种晋升渠道,当官当的好的可晋升
为更大的官,学问做的好的可以晋升为更高一级的科研人员,搞后勤搞的好的可
以晋升为副经理、经理……但是,在中国只有一条晋升渠道:当官。例如,中国
科学院物理所有个搞激光在国际上都有名的人,叫张杰,现在已晋升为中国科学
院基础科学局局长。中国不缺当官的,缺的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发表时间:2005-10-05, 22:48:54  作者资料

THANX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