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观星楼 (自然科学论坛) -> 物理学未决问题浅说:M理论 (ZZ) | October 31, 2024 |
物理学未决问题浅说:M理论 (ZZ)
用户登陆 | 刷新 | 本版嘉宾: sage yinhow |
那一剑的寂寞 发表文章数: 148 |
物理学未决问题浅说:M理论 (ZZ) 李新洲 1984—1985年,弦理论发生第一次革命,其核心是发现“反常自由”的统一理论;1994 1995年,弦理论又发生既外向又内在的第二次革命,弦理论演变成M理论。第二次弦革命 的主将威滕(EdwardWitten)被美国《生活》周刊评为二次大战后第六位最有影响的人物 。 M理论的“M”指什么 威滕说:“M在这里可以代表魔术(magic)、神秘(mystery)或膜(membrane),依你 所愿而定。”施瓦茨则提醒大家注意,M还代表矩阵(matrix)。 在围棋游戏中,只有围与不围这样很少的几条规则,加上黑白两色棋子,却可以弈出千变 万化的对局。与此相似,现代科学认为,自然界由很少的几条规则支配,而存在着无限多 种这些支配规律容许的状态和结构。任何尚未发现的力,必将是极微弱的,或其效应将受 到强烈的限制。这些效应,要么被限制在极短的距离内,要么只对极其特殊的客体起作用 。科学家非常自信地认为,他们发现了所有的力,并没有什么遗漏。但是,在描述这些力 的规律时,他们却缺乏同样的自信。20世纪科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 ——居然是不相容的。广义相对论在微观尺度上违背了量子力学的规则;而黑洞则在另一 极端尺度上向量子力学自身的基础挑战。面对这一困境,与其说物理学不再辉煌,还不如 说这预示着一场新的革命。 萨拉姆(A.Salam)和温伯格(S.Weinberg)的弱电统一理论,把分别描述电磁力和弱力的两 条规律,简化为一条规律。而M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用一条规律来描述已知的所有力( 电磁力、弱力、强力、引力)。当前,有利于M理论的证据与日俱增,已取得令人振奋的 进展。M理论成功的标志,在于让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在新的理论框架中相容起来。 同弦论一样,M理论的关键概念是超对称性1。所谓超对称性,是指玻色子和费米子之 间的对称性。玻色子是以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物理学家玻色(S.N.Bose)的名字命名的;费 米子是以建议实施曼哈顿工程的物理学家费米(E.Fermi)的名字命名的。玻色子具有整数 自旋,而费米子具有半整数自旋。相对论性量子理论预言,粒子自旋与其统计性质之间存 在某种联系,这一预言已在自然界中得到令人惊叹的证实。在超对称物理中,所有粒子都 有自己的超对称伙伴。它们有与原来粒子完全相同的量子数(色、电荷、重子数、轻子数 等)。玻色子的超伙伴必定是费米子;费米子的超伙伴必定是玻色子。尽管尚未找到超对 称伙伴存在的确切证据,但理论家仍坚信它的存在。他们认为,由于超对称是自发破缺的 ,超伙伴粒子的质量必定比原来粒子的大很多,所以才无法在现有的加速器中探测到它的 存在。局部超对称性,还提供将引力也纳入物理统一理论的新途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是根据广义时空坐标变换下的某些要求导出来的。在超对称时空坐标变换下,局部超对 称性则预言存在“超引力”。在超引力理论中,引力相互作用由一种自旋为2的玻色子( 引力子)来传递;而引力子的超伙伴,是自旋为3/2的费米子(引力微子),它传递一种短 程的相互作用。 历史的玩笑:回到11维 广义相对论没有对时空维数规定上限,在任何维黎曼流形上都能建立引力理论。超引力理 论却对时空维数规定了一个上限——11维。更吸引人的是,已经证明,11维不仅是超引力 容许的最大维数,也是纳入等距群SU(3)×SU(2)×U(1)的最小维数。描述强力的标 准模型,即量子色动力学,是基于定域对称群SU(3)的规范理论,它的量子叫做胶子,作 用于一个叫“色”的内禀量子数上。描述弱力和电磁力的温伯格-萨拉姆模型, 是基于 SU(2)×U(1)的规范理论。这个规范群作用在“味道”上,而不是在“颜色”上。它不 是精确的,而是自发破缺的。由于这些理由,许多物理学家开始探讨11维的超引力理论, 期望这就是他们寻求的统一理论。然而,在手征性面前,引力理论的一根支柱突然倒塌了 。手征性2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自然对象都有类似于人的左手与右手那样的对称 性。像中微子的自旋,就始终是左手的。20世纪20年代,波兰人卡卢扎(T.Kaluza)和瑞 典人克莱因(O.Klein),发现从高维空间约化到可观测的4维时空的机制。若11维超引力 中的7维空间是紧致的,且其尺度为10-33厘米(缘此其不被觉察),就会导出粒子物理标 准模型所需的SU(3)×SU(2)×U(1)对称群。但是,在时空从11维紧致化到4维时,却 无法导出手征性来。到了1984年,超引力丧失领先理论地位,超弦理论取而代之。当时, “让11维见鬼去吧!”——“夸克之父”盖尔曼(M. Gell-Mann)的这句名言,表达了不 少物理学家对11维的失望情绪。从1984年起,人们认定10维时空是最佳选择,10维时空的 弦论替代了11维时空的超引力理论。曾流行过五种弦论,其不同在于未破缺的超对称性荷 的数目,以及所带有的规范群。在10维时空中,最小的旋量具有16个实分量,有三种弦论 的守恒超荷恰巧对应于这种情况,它们是类型Ⅰ、杂优弦HE和HO。其余两种弦论含有2个旋 量超荷,称为类型Ⅱ弦。其中,类型ⅡA的旋量具有相对的手征性,类型ⅡB的旋量具有相 同的手征性。HE和HO二种杂优弦,分别带有E8×E8规范群和SO(32)规范群。类型Ⅰ弦也具 有SO(32)规范群,它是开弦,而其余的4种弦是闭弦。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反常自由的,即 弦论提供了一种与量子力学相容的引力理论。在这些理论中,HE弦至少在原则上能解释所 有已知粒子和力的性质,当然也包括手征性在内。然而,弦论绝非美仑美奂,至少可从四 方面对它诘难。首先,人们本将弦论当作物理统一理论来追寻,它的五种不同理论却又给 出了五种不同的宇宙,若人类生活在其中的一种宇宙之中,那么其余四种理论描述的宇宙 ,又是何等样的生物居住其中呢?其次,若将粒子看作弦,那为什么不将它们看作膜,抑 或看作p维客体——胚(brane)呢?再者,关于弦论的实验验证,传统的粒子加速器方法, 显然受到技术和经费两方面限制,然而新的方法又在何处?最后,超对称性容许时空的最 大维数是11维,为什么弦论只到10维就戛然而止了呢?余下的那一维是逃逸了,还是隐藏 起来了呢? 历史真会开玩笑,在人们让11维“见鬼”十年之后 ,1994年开始了弦论的第二次革命 。此后,五种不同的弦论在本质上被证明是等价的,它们可以从11维时空的M理论导出。经 历了十年艰苦卓绝的辛劳,人们居然又回到了原来的时空维数,否定之否定实在是条奥妙 的哲理。 对偶性与M理论 M理论的11维真空,能用一个称作11维时空普朗克质量mP的单一标度表征。若将11维时空中 的一个空间维度,取成半径为R的圆周,就可以将它与类型ⅡA的弦论联系起来。类型ⅡA弦 论的一个无量纲的弦耦合常数gs,它由膨胀子场Φ(一种属于类型ⅡA超引力多重态的无质 量标量场)的值决定。类型ⅡA的质量标度ms的平方,给出基本ⅡA弦的张力,11维与10维的 ⅡA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略去数值因子2π)ms2=RmP3,gs=Rms。ⅡA理论中经常使用的微扰 分析,是将ms固定而对gs展开。从第二个关系式可见,这是关于R=0的展开,这也就是为什 么在弦微扰论中没有发现11维解释的原因。半径R是一个模(modulas),它由带有平坦势的 无质量标量场的值确定。若这个模取值为零,对应于ⅡA理论;若取成无穷大,则对应于11 维理论。杂优弦HE与11维理论也有相似的联系,差别在于紧致的空间不再是圆周,而是一 条线段。这个紧致化会产生两个平行的10维切面,而每一面又对应于一个E8规范群。引力 场存在于块中。从11维时空更能说明,为什么采用E8×E8规范群才会是量子力学“反常自 由”的。早在本世纪初,德国女学者诺特(A.Noether)证明了一条著名定律:对称性对应于 某一种物性守恒定律。电荷、色荷,以及别的守恒荷,都能看成是诺特荷。某些粒子的特 性在场变形下保持不变,这样的守恒律称为拓扑的,其守恒荷为拓扑荷。按照传统观点, 轻子与夸克被认作是基本粒子,而单极子等携带拓扑荷的孤子是派生的。是否能颠倒过来 猜想呢?即猜想单极子带诺特荷,而电子带拓扑荷呢?这一猜想被称作蒙托南-奥利夫 (Montonen-Olive)猜想,它给物理计算带来了意料不到的惊喜。带有e荷的基本粒子等 价于1/e的拓扑孤子,而粒子的荷对应于它的相互作用耦合强度。夸克的耦合强度较强, 因而不能用微扰论计算,但可用耦合强度较弱的对偶理论计算。这方面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是由印度物理学家森(AshokeSen)取得的。他证明,在超对称弦论中,必然存在既带电 荷又带磁荷的孤子。当这一猜测推广到弦论后,它被称作S对偶性。S对偶性是强耦合与弱 耦合之间的对偶性,由于耦合强度对应于膨胀子场Φ的值。杂优弦HO与类型I弦可通过各自 的膨胀子场联系起来,即Φ(I)+Φ(HO)=0。弱HO耦合对应Φ(HO)=-∞,而强HO耦 合对应Φ(HO)=+∞。可见,杂优弦是I型弦的非微扰激发态。这样,S对偶性便解释了一 个长期令人疑惑的问题:HO弦与I型弦,有着相同的超对称荷和规范群SO(32),却有着非 常不同的性质。在弦论中,还存在着一种在大小紧致体积之间的对偶性,称作T对偶性。举 例来说,ⅡA理论在某一半径为RA的圆周上紧致化和ⅡB理论在另一半径为RB的圆周上紧致 化,两者是等价的,且有关系RB=(ms2RA)-1。于是,当模RA从无穷大变到零时,RB从零 变到无穷大,这给出了ⅡA和ⅡB之间的联系。两种杂优弦间的联系,虽有技术细节的不同 ,本质却是一样的。弦论还有一个定向反转的对称性,如将定向弦进行投影,将会得到两 种不同的结果:扭曲的非定向开弦和不扭曲的非定向闭弦。这就是ⅡB型弦和I型弦之间的 联系。在M理论的语言中,这一结果被说成:开弦是狄利克雷胚的衍生物。 p胚的分类与对偶 众所周知,有质量的矢量粒子有3个极化态,而无质量的光子只有2个极化态。无质量态可 以看作是有质量态的临界状态。在4维时空的庞加莱对称性中,用小群表示描述光子态。小 群表示又称短表示,这一代数结构可以推广到11维超对称理论。临界质量也会在M理论中重 现。由诺特定理,能量和动量守恒是时空平移对称性的推论。超对称荷的反对易子是能量 和动量的线性组合,这是超引力的代数基础。然而,两个不同超对称荷的反对易子,却可 生成新的荷。这个荷称作中心荷Q。对于带有中心荷的超代数也有一个短表示,它将与M理 论的非微扰结构密切相关。对于带有中心荷的粒子态,代数结构蕴涵着物理关系m≥|Q|, 即质量将大于中心荷的绝对值。若粒子态是短表示的话,该关系取临界情形m=|Q|,通常称 为BPS态。这一性质的最初形式由前苏联学者博戈莫尔内(E.B.Bogomol'nyi)、美国学者 普拉萨德(M.K.Prasad)和萨默菲尔德(C.M.Sommerfield)在研究规范场中单极子时发 现的。如果将BPS态概念应用到p胚,这时中心荷用一个p秩张量来描述,BPS条件化作p胚的 单位体积质量等于荷密度。处于BPS态的p胚将是一个保留某种超对称性的低能有效理论的 解。Ⅱ型弦与11维超引力都含有两类BPS态p胚,一类称为电的,另一类称为磁的,它们都 保留了一半的超对称性。 在10维弦论中,据弦张力Tp与弦耦合常数gs的依赖关系,p胚可分成三类。当Tp独立于gs, 与弦质量参数的关系为Tp∽(ms)p+1,则称胚为基本p胚;这种情形仅发生在p=1时,故 又称它为基本弦;这又是在弱耦合下仅有的解,故它又是仅可使用微扰的弦。当弦张力Tp ∽(ms)p+1/gs2,则称胚为孤子p胚;事实上这仅发生在p=5时,它是基本弦的磁对偶, 记作NS5胚。当Tp∽(ms)p+1/gs,则称胚为狄利克雷p胚,记作Dp胚,其性质介于基本弦和 孤子之间。通过磁对偶性,Dp胚将与Dp′胚联系起来,其中p+p′=6。 在11维时空中,存在两类p胚:一类是曾被命名为超膜的M2胚,另一类称为M5胚的5胚,它 们互为电磁对偶。11维理论仅有一个特征参数mP,它与弦张力Tp的关系为Tp∽(mP)p+1 。将 11维理论通过其中1维空间作圆周紧致化,能导出ⅡA型理论。那么,p胚在这个紧致 化过程中 将做出什么变化呢?p胚的空间维数可以占据或不占据紧致维。倘若占据,M2胚 将卷曲成基本弦,M5胚卷曲成D4胚;倘若不占据,M2胚化作D4胚,M5化作NS5胚。 将掀起一场宇宙学风暴吗 当年,许多物理学家之所以舍弃11维超引力,无情地让它“见鬼”去,乃因威滕等人认为 ,在将11维紧致化到4维时,无法导出手征性。十年后,威滕又否定了自己,这一否定正是 威藤雄浑浩博哲学气息的表露。事实上,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外部世界,就像一个巨大而 永恒的谜,对这个世界作凝视沉思,就像寻求解放一样,吸引着每一个具有哲学气息的物 理学家。威滕和荷拉伐(PeterHorava)发现,从11维的M理论可以找到手征性的起源。他 们将M理论中的一个空间维数收缩成一条线段,得到两个用该线段联系起来的10维时空。粒 子和弦仅存在于线段两端的两个平行的时空中,它们通过引力彼此联系。物理学家猜测, 宇宙中所有的可见物质位于其中的一个,而困扰着物理学家的暗物质则在另一个平行的时 空中,物质与暗物质之间仅通过引力相联系。这样,便可巧妙地解释宇宙中为什么存在看 不到的质量。这一图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物理意义,可用来检验M理论。70年代,物理学家已 认识到,所有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随能量变化,即耦合常数不再是常数,而是能量的函数 ,并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称——跑步耦合常数。90年代,物理学家又发现,在超对称大统 一理论中,电磁力、弱力与强力的耦合强度,会聚在能量标度E约为1016吉电子伏的那一点 上。物理学家们为这一成功喝彩不已,一些带有浪漫情结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超对称已取 得最终的胜利,不必再等待2005年在LHC对撞机上的检验实验。 然而,这里只统一了宇宙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中的三个,还有一个引力。对这个人类最先认 识的引力,又将如何处置呢?给人启迪的是,上述三力统一的耦合强度与无量纲量GE2(G 为牛顿引力常数)相近,而不相等。在威滕-荷拉伐方案中,可选择线段的尺寸,使已知 的四种力一起会聚在同一能量标度E上。这就是说,引力的量子效应,将在比普朗克能量标 度低得多的标度(E≈1016吉电子伏)上起作用,这无疑将对宇宙学产生全面的影响。如果 宇宙学家们抬头看看自己的窗外,也许会警觉到暴风雨正在酝酿,但是绝大多数人仍继续 沉溺在庆祝标准宇宙模型的杯光酒影之中。 黑胚:M理论的卓越成就 当其他类型的力不存在时,所有受引力作用的系统都会坍缩成黑洞。地球之所以没有被它 自身的重量压垮,是因为构成它的物质很硬,这硬度来源于电磁力。同样,太阳之所以没 有坍缩,也只是因为太阳内部的核反应产生了巨大的外向力。假如地球和太阳失去这些力 ,就会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收缩,且越缩越快。随着收缩,引力会增加,收缩的速度也随 之加快,从而将它们吞没在逐步上升的时空弯曲里,变成黑洞。从外部看黑洞,那里的时 间好像停止了,不会看到进一步的变化。黑洞所代表的,就是受引力作用系统的最终平衡 态,该态相当于最大的熵。尽管目前对一般的量子引力尚不明了,霍金(StephenHawking )却利用量子论,成功地对黑洞提出了一个熵的公式。这个事实,有时被叫做黑洞悖论。 在廿多岁就解决规范场量子化问题的荷兰理论物理学家胡夫特(G.t'Hooft),曾向弦学者 提出关于弦论为何没能解决黑洞问题的质询。当时人们并不明白,这究竟是诘难,还是鼓 励。然而,在弦论演化成M理论之际,所有的疑问很快消散了。胡夫特这位物理感觉十分敏 锐的天才,在山雨欲来之际听到了雷声,但他也没能预见到,来的是何等样一场风暴! 在某些情形下,Dp胚可以解释成为黑洞,或者更恰当地说是黑胚,即是任何物质(包括光 在内)都不能从中逃逸的客体。于是,开弦可以看成是有一部分隐藏在黑胚之中的闭弦。 可以将黑洞看成是由7个紧致维的黑胚构成的,从而M理论将为解决黑洞悖论提供途径。霍金 认为黑洞并不是完全黑的,它可以辐射出能量。黑洞有熵,熵是用量子态数目来衡量的一 个系统的无序程度。在M理论之前,如何清点黑洞量子态数目,人们束手无策。斯特龙明格 (AndrewStrominger)和瓦法(CumrunVafa)利用Dp胚方法,计算了黑胚中的量子态数目 。他们发现,计算所得的熵与霍金预言的完全一致。这无疑是M理论取得的又一项卓越成就 。10维弦论紧致化到4维的方式有成千上万种,不同方式产生出4维世界中不同的运行机制 。于是,不信弦的人认为,这根本就没作预测。然而,在M理论中,黑胚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现在证明,当黑胚包绕着一个洞收缩时,黑胚的质量将会消失。这一性质将对时空本身 产生绝妙的影响,它将改变经典拓扑学的法则,使得时空拓扑发生变化。一个带有若干洞 的时空,可以想象成一块沪上的早点——蜂糕。在黑胚作用下,它变成了另一块蜂糕,即 变成了另一带有不同数目洞的时空。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把所有不同的时空联系起来。这 样,对弦紧致问题的诘难,就容易解决了。M理论最终将依照某种极值原理,选择一个稳定 的时空,弦就在这个时空中生存下来。接下来便是,振动着的弦将产生人类已知的粒子和 力,也就是产生出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 仍然是个未决问题 尽管M理论已取得累累硕果,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已经窥见的不过是些“雪泥鸿爪”而 已,最深层的奥秘尚待揭示,什么是M理论的真面貌,仍然是一个未决问题。尽管M理论的 成功,使弦论学家摆脱了昔日的困境,但他们必将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来勉励自己3,希望在今后几年中发现M理论的真面目。 美国学者苏什金(LeonardSusskind)等人,进行了一次新尝试,他们称M理论为矩阵理论 (英语中矩阵一词,也是以M开头的)。试图给M理论下一个严格的定义。矩阵理论的基础 是无穷多个0胚(也就是粒子),这些粒子的坐标(即时空位置)不再是通常的数,而是相 互之间不能对易的矩阵。在矩阵理论中,时空本身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一方法使物理 学家大为振奋。施瓦茨呼吁大家关心这些研究,同时指出矩阵理论含有一个重要的未决问 题:“当多个空间紧致维数出现时,在矩阵理论中用环面Tn紧致化将会遇到困难,或许会 找到更好的紧致化方法,否则新的研究是必要的。” 爱因斯坦说:“关于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是,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今天,对于M 理论,最不可理解的是,它居然已经把理解世界推进了一大步。 校后附记: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一个研究组,只装备与因特网相连的微机,花上少量的经 费,就可以投入到M理论的研究中去。与那些耗资巨大的“大科学”项目相比,这是一个适 合于发展中国家科学家施展才干的“大科学”项目。 1关于超对称性和时空紧致化,可参阅:李新洲,徐建军.超对称物理引论.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1992;李新洲,史新,周海云.时空的维数.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关于M理论,可阅读:WittenE.PhysToday,1997,50(5):28;BanksT,etal.PhysRev,1997,D55 :112 SchwarzJH.APCTPBulletin,1998,1:12。 2在物理学中,与“手”有关的基本概念有几个,如手征性(chirality)、螺旋性(helicity )、手旋(handedscrew)等,它们相关但又有区别。 3(1061年),苏东坡收到弟弟苏辙寄来的一首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东坡感慨 万千,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完全依照苏辙的原韵,其中有“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 偶然留指爪”,“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等句。诗中忆及的是苏氏兄弟早年 路过崤山之事:他俩在二陵之间颠簸行走,不料坐骑累倒,只好改赁驴子,路长人乏,跛 驴又在不停地叫。而写诗时,苏氏兄弟双双中了进士,提起往事,无非是要进一步鞭策自 己奋发向前。对弦论的“始作俑者”施瓦茨来说,今天的心情不是和昔日的苏氏兄弟一样 么!
|
||
sage 发表文章数: 1125 |
Re: 物理学未决问题浅说:M理论 (ZZ) where do you get all of these ZZ?
|
||
yinhow 发表文章数: 727 |
Re: 物理学未决问题浅说:M理论 (ZZ) 水木清华BBS科学版的精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