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听雪轩 (教育哲学论坛) -> 院士制度应该远离官本位文化 | November 22, 2024 |
院士制度应该远离官本位文化
用户登陆 | 刷新 | 本版嘉宾: 快刀浪子 星空浩淼 XXFF |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1200 |
院士制度应该远离官本位文化 院士不该成为“官” 曹聪 200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随着新院士的当选而结束,但是对中国院士制度的讨论方兴未艾。特别是去年底,中科院前院长周光召“领衔”炮轰院士制度,甚至提出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院士制度怎么了? 我认为,最值得商榷的是,院士享有的特权是否合理?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时,国家规定给当选的学部委员每月100元的补贴(1998年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后,资深院士每年从求是基金会获得1万元津贴)。1993年10月,在“学部委员”改称“院士”时,国家规定每月发给院士津贴200元。虽然国家没有明确规定,但院士们事实上享受了相当于副部级的住房、医疗保健和乘车等待遇。这本身就是官本位的体现了。而一些省市和高校、研究院所为了吸引院士,不惜开出更高的价码,包括科研启动费、安家费、高额年薪、住房等。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中国院士的国际同行不但不享有任何物质利益和特权,而且必须缴纳年费才能保持其院士的荣誉称号。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之初就规定,每个会员有责任缴纳入会费,并鼓励其会员捐资作为专门活动的费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如果连续三年拖欠年费,将会自动转为荣誉院士,从而失去选举院士等权利。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在国外也不见得高人一等。比如在美国加州大学系统,他们仅有一个永久停车位。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现在,院士头衔其实代表了一种权力。院士往往会被选入各种专家委员会,主持国家级的研究项目,控制虽然不断增加但仍然紧缺的科研资源。由于院士事实上在科学界权高位重,拥有与其称号相联系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院士热”。新闻报道把地方和单位为吸引院士而竞相抬高待遇的做法当成对院士的尊重而加以赞扬。当选院士更一度被比喻成“中举”。受利益驱动,有些院士候选人更是自我吹嘘,与院士拉关系,还美其名曰“让院士了解自己”,从而在对他们来说是被动的推荐的过程中反客为主,充当主角,使院士评选成为院士“选战”。有些单位也为候选人“拉票”。所以,院士制度一方面强化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科学家的学术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有些院士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寻租,从而影响到他们在科学共同体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对于这些现象的出现,一些院士也难辞其咎。比如,有些院士不是专心做学问,而是热衷于对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领域随心所欲地发表见解;有些院士花时间与负责研究经费拨款的人员拉关系,利用院士地位和特权为自己、学生和所在的单位争利益;有些院士到处兼职,并对兼职单位的福利待遇处理不当;有些院士参加评审和社会活动过多过滥,乐于充当“花瓶”和“明星”;有些院士在院士评选时过分褒扬自己的学生和同事,贬低其他候选人;个别院士将院士选举的信息透露给候选人;更有极少数院士参与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比如充当伪科学的传声筒,涉嫌学术腐败。这些院士的不负责任的言行,已经带来了不小的负面的社会影响。 让行政的事归行政,让学术的事归学术,院士制度应该远离官本位的文化。如果要改革现行的院士制度,我以为这是问题的关键。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
||
西门吹牛 发表文章数: 469 |
Re: 院士制度应该远离官本位文化 官本位文化,是带有封建主义性质的政体的必然产物。要打破官本位文化,唯有政治体制改革。 如今私营的和外企的除外,其他各个行业,业务干得再好的人,也不如有个一官半职的人混得好,哪怕后者狗屁都不是。因此,提拔作官,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一种论功行赏的手段,“官阶”成为一种奖赏,是地地道道的封建做法。 但是许多人干业务在行,却不是当官的料,因此提拔有功有能力的人做官,可能牺牲了一个优秀专业人才,却多了一个庸官,造成双重损失。但是如果不提拔有功有能力的人做官,待遇死活上不去,撑死了不如有个一官半职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最终损失惨重。 因此导致官本位文化的根源在于:当官的权利太多,特权太多,得到的太多,反之百姓权利太少,得到的太少。因此,白痴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落后的,最封建的,最反动的,最剥削人民的体制下的产物。 一舞剑气动四方,天下英雄莫能挡 形踪飘忽疑无影,冷面郎君傲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