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观星楼 (自然科学论坛) -> 关于双缝干涉 | November 22, 2024 |
关于双缝干涉
用户登陆 | 刷新 | 本版嘉宾: sage yinhow |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1200 |
关于双缝干涉 一般认为电子衍射图像不是由于诸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为即使一个一个地发射电子,仍然会形成干涉条纹。 觉得这好像仍然不能否定干涉条纹是由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除非在一个电子落到屏上后,再发射第二个电子。不知有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
||
kiki 发表文章数: 3 |
Re: 关于双缝干涉 不是吧,这算是量子力学最基本的原理了 让电子一个一个过的实验没有听说过,估计会很难做吧 不过我听说过用C60做这个实验的,一样的结果,这个就不存在电子之间那么强的互相作用了
|
||
元江 发表文章数: 228 |
Re: 关于双缝干涉 有这个实验。 http://www.hqrd.hitachi.co.jp/em/doubleslit.cfm 我也是看了这个实验后才知道的。非常奇怪, 如同费曼所说:“绝对无法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
duality 发表文章数: 29 |
Re: 关于双缝干涉 It seems that it 's very strange I do not understand this experiment at all.
|
||
semi 发表文章数: 121 |
Re: 关于双缝干涉 也许用玻姆的量子势概念可以理解一些:电子与双缝共同形成一个势场,电子就在此势场中运动.并且势低的地方虚正负电子对的密度大,反之势高的地方虚正负电子对的密度小,则电子在虚正负电子对海中运动,电子的运动以正负电子对湮灭、产生的方式前进,最后的结果是电子趋向于势低的地方,更严格说法是势低的地方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反之势高的地方电子出现的几率小。 物理方程之美,是一种极致悠远之美。
|
||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1743 |
Re: 关于双缝干涉 觉得这好像仍然不能否定干涉条纹是由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除非在一个电子落到屏上后,再发射第二个电子。不知有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 这种实验早就做过,不过主要是用光子不是用电子做的。光子与光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至少在双峰干涉实验的情形下没有)。量子力学叠加原理,不是用粒子之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如果是相互作用,那么从一开始的物理理论描述就完全不同。 量子势观点,在相对论量子力学那里似乎有些行不通。例如光子的量子势为零。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
||
kanex 发表文章数: 860 |
Re: 关于双缝干涉 其实有一个白痴问题我一直想问:譬如拿这个实验来说,应该是有某些电子打到阻碍物上从而不会在屏幕上显像的吧。 Récoltes et semailles
|
||
dolphin 发表文章数: 179 |
Re: 关于双缝干涉 电子打到阻碍物上不算数,重打 :)
|
||
henring 发表文章数: 159 |
Re: 关于双缝干涉 让一个一个粒子通过双缝的实验已经做出来,不单单电子/光子/还有中子等,这些粒子一个个通过双缝的实验称为"积累",因为干涉条纹是在一段时间后显现的,实验物理学家作了很大的努力才实现这一点,有不少书有介绍,比如清华学术专著中的量子力学前沿 张礼 葛墨林 著就有介绍 第一章就讲这个,此外还可以在Zeilinger在维也纳大学的网站找到相关信息 http://www.quantum.univie.ac.at/zeilinger/ 所谓干涉图象是各粒子在屏上形成疏密区域造成的 ,这跟单缝形成的所谓衍射图像——粒子分布从中间向四周散成一片,逐渐稀疏的图样形成对比。我有个 想法,从测不准关系(我比较喜欢称之为关系而不叫原理,理由如同快刀浪子 前辈在另一个帖子说的是量子力学原理的一个推论)看单缝比双缝在空间尺度上的“测定”要小一倍,这就是说通过单缝后的粒子的动量分布要比通过双缝的 动量分布“分散一些”,因而双缝试验形成的是相对“集中”的干涉条纹,而单缝是散成一滩的图像。这种结果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粒子本身的行为,还要考虑测量方式(单缝还是双缝)作造成的影响。你们看从这个角度思考会有什么有益的结论: 首先我们承认几率描述是量子世界的本性描述,这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完全因果关系。接着我们作如下考虑:测量的方式与产生粒子源的装置共同决定每一个具体观测到的“态”——某本征态在大量测量后的频度,即该本征态的几率。在这里双缝造成的影响是使得某些动量值在通过双缝后很少有粒子取该值,注意这里说的动量是完整的动量信息,是一个矢量,有三个线性无关分量,因为每一条缝是一个具体的空间区域,有三个维度,必须同时考虑三个维度的不确定关系。而正是粒子们在取动量值上有“不均匀、不连续”,形成了疏密分布的“干涉条纹” 。单缝当然取值也不均匀,但关键是它的动量取值“连续”,没有出现反复地某些值取值很少,另一些值取值很多…… 呵呵 ,胡说八道了一会,希望各位前辈指教。 以上是从不确定关系来理解干涉条纹的产生,不走“粒子与自身干涉”这样离奇的picture。但双缝实验存在远远超出人类想象的奇妙,有人做了避过不确定关系而形成干涉条纹的实验,不按原来理解的,如果我们获取粒子通过哪个缝的信息就丧失它原来的动量信息,他们用粒子的内部态形成一种信息关联,某种程度上再现了Feynam的理想实验。 Love is patient and kind ;it is not jealous or conceited or proud;love is not ill-mannered or selfish or irritable;
|
||
江天暮雪 发表文章数: 17 |
Re: 关于双缝干涉 根据狄拉克的解释,如果认为两个电子之间发生干涉,就会严重地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存在两个电子之间的干涉,每一个电子只与它自己发生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