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镜 厅 (人物传记论坛) -> 寻访高尔泰 | November 22, 2024 |
寻访高尔泰
用户登陆 | 刷新 |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
寻访高尔泰 寻访高尔泰 作者:苏小河 2003年初,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午后,去寻访高尔泰。 车从新泽西收费高速公路上下来,转向一条乡间小道,那个在大西北的戈壁、黄沙、落日中的踽踽独行者,那个沉迷于思辨世界的哲人,在这里深居简出,杜门谢客,几乎销声匿迹了。 不少朋友曾力劝他搬到纽约去住,但他不肯,他说他喜欢山野。他对我们说,他不是耐得住寂寞,他是喜欢寂寞。 传说中,高尔泰“像个农民”,这次见了,觉得是有点儿像。他衣着随便,言辞木讷,状貌粗犷结实,不大像学界中人。过肩的白发扎在脑后,黄一知建议他放下来,他说不行不行,放下来就像“东邪西毒”了。满堂大笑。 在思想上、艺术上是位探索者,在生活中是个老顽童;性情直爽、畅快,甚至带几分天真;远离世俗,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这就是我认识的高尔泰。 高尔泰,1962年起,先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工作。 他的一生充满曲折。正如学者曲选所说:“不幸铸就了他宁折不弯的性格,这性格又使他更加不幸,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备尝苦辛,是一个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不理解的孤独者……正是在这种不幸的氛围中,高尔泰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批评家》1987年第三卷第6期) 高尔泰一开始就是其命运的一叶孤帆,历史的风暴把它扫向了荒野,他几乎是以年轻的心和孤单之力平衡着整个文化语境中不对称的‘对话’。”在高尔泰著作几遭封杀的中国大陆,这一专栏为人们窥知高尔泰提供了一扇窗口。 高尔泰的朋友和熟人则为我们了解他提供了一些细节。 很有影响的星云大师在公开发表的日记中提到高尔泰说:“他在青年时代颠沛流离,但侥幸存活。虽然如此,他却非常感激命运。因为在他遍满创伤的躯体里,仍然留下一个不屈的灵魂,得以从旁观察和思考他所经历的人生过程。来自这种观察与思考的勇气与自尊,使他的生活过得充实而且丰满。在人生的旅程当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谁没有遭遇过艰辛困难?谁没有尝过挫折打击的滋味?但是,有几个人能像高尔泰先生这样豁达开朗,又心存感激呢?想必是有思想智慧的人才能如此吧。”(《普门》杂志) “避开政治漩涡,政治漩涡却屡屡将他吞噬;想远离尘世喧嚣,尘世喧嚣却往往挥之难去。然而,迭遭时代翻覆身世甘自,却能童心未凿一派天真;受尽挫折频遇算计,却能葆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激情……他就是高尔泰。” 一位业余作者到伦敦回来后写了篇散文,高尔泰从朋友处看到后,兴奋地给朋友打电话,并且立即给素昧平生的作者写信说:“我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读到过这样的好文章了。我相信,你有那样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是伦敦的建筑,任何一个荒凉的海边小镇或者平凡的路边田野,在你的笔下都会透露出一股子土厚水深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无须辞藻的渲染,自然感人.”。 在异国寻找家园 高尔泰夫妇初到美国时,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星云大师提议,请他们到西来寺蒙地可精舍去画百幅《禅话禅画》,当时还有另一个机会,是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经过考量,他们选择了前者,这一初到美国的第一个选择,决定了此后很多年他们生活的道路。 现在,被风涛追逐的一叶扁舟终于驶进平静的港湾,用曲选先生的话说,他终于有了“一张平静的书桌”,尽管是在异国的土地上。 平静的生活使高尔泰得以潜心创作,成果甚丰。他创作了大量书画作品,《美的抗争》,《美的觉醒》,《美是自由的》,他的长篇著作《寻找家园》,第一卷《梦里家山》和第二卷《流沙坠简》,都已完成,共约三十万字。 评论家一平更说:“这些文字给予我们一种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家园》,《今天》1997年第三期)。 拉斯维加斯是著名的赌城,现代生活的海市蜃楼,弥漫万丈红尘。当年,高尔泰在中国西北的沙漠中,厮守的是千年石窟、壁画;不久他就要在北美的绿洲中,直面灯红酒绿、百变人生,在一片喧嚣中沉静思索──这也许正应了一句古语:“大隐隐于市”。 识之者谁耶 1997年10月,纽约曼哈顿的日本画廊举办了高尔泰、浦小雨双人联展,这是该馆近百年历史上第二次为中国画家举办画展。 1999年4-6月,高尔泰夫妇再次应星云大师的邀请,前往台湾佛光山兰阳别院。在不到50天的时间里,两人合力创作了一幅巨型壁画。这幅壁画高5.5米、长30米,绘有神怪人物300多身,走兽飞禽难以尽数,被台湾媒体誉为“宏伟壮观,如临佛国”,“速度之快,也显示出深厚的功力”。 纽瓦克博物馆将于4月23日至7月23日举办展览《历史的笔墨:当代艺术家和中国传统》,参加这次《历史的笔墨》展览的华裔艺术家有四位──高尔泰、季云飞、张宏图和Nina Kuo,他们有的生于中国,有的生于美国,现均居住在美国。《历史的笔墨》的目的之一是向观众表明:背景各异的艺术家是怎样以及为什么如此钟情于中国传统。展览的说明介绍说:“四位艺术家风格各异:高尔泰沉醉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抽像,将敦煌艺术的传统和技法推陈出新;季云飞娴熟运用传统技法和形式来表现风云壮观的中国现当代史,张宏图和Nina Kuo则幽默地融通中国和西方的艺术素材,激励受众去探索各自文化的本质。” 在纽瓦克博物馆选中展出的高尔泰作品中,有一幅名为《北方的河》,画面苍凉寂寥:远山,近水……在画的左上角,高尔泰写有三、四百字的题辞,而结以 “想当年,迁客一舸,白日依山,寥云接地,万里西风瀚海沙,感何如耶? 此画用唐人笔法,忽得汉魏遗响,大音稀声,识之者谁耶?” 我提了几个问题,他的回答别致有趣,照录于下。 问:读你的著作,我觉得你的观点,从“美是主观的”到“美是自由的”,无不独辟蹊径,与主流思潮格格不入。请问,它们是怎样影响了你的创作生涯? 答:谈不上创作生涯,我不过是随遇而安。当然也不是很安。性格就是命运嘛。 问:有种说法:从专制束缚之下来到自由世界,对于深受民族文化熏陶、具有独立意识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得到了天空,失去了土地”。你是否有这种得失的感受? 答:很难说,这要看“天空”和“土地”具体是指什么。如果是从未拥有的东西,我想我不会感到失去。 问:你对中国艺术史、中国书画有深入研究,出国十年又接触了许多西方艺术,能否谈谈您的有关感触? 答:不同文化是不同的精神生态环境,生长不同的动物和植物,这是一种历史中的自然,我只能听其自然,观其自然。 品味这些回答,亦庄亦谐。 告别高尔泰时,已经是薄暮四围,而且飘起雪花。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谈论著各自的感慨,我们竟然在乡野林间迷失了归路……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开心!
|
||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
Re: 寻访高尔泰 我提了几个问题,他的回答别致有趣,照录于下。 问:读你的著作,我觉得你的观点,从“美是主观的”到“美是自由的”,无不独辟蹊径,与主流思潮格格不入。请问,它们是怎样影响了你的创作生涯? 答:谈不上创作生涯,我不过是随遇而安。当然也不是很安。性格就是命运嘛。 问:有种说法:从专制束缚之下来到自由世界,对于深受民族文化熏陶、具有独立意识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得到了天空,失去了土地”。你是否有这种得失的感受? 答:很难说,这要看“天空”和“土地”具体是指什么。如果是从未拥有的东西,我想我不会感到失去。 问:你对中国艺术史、中国书画有深入研究,出国十年又接触了许多西方艺术,能否谈谈您的有关感触? 答:不同文化是不同的精神生态环境,生长不同的动物和植物,这是一种历史中的自然,我只能听其自然,观其自然。 品味这些回答,亦庄亦谐。 告别高尔泰时,已经是薄暮四围,而且飘起雪花。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谈论著各自的感慨,我们竟然在乡野林间迷失了归路……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