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墅 园 ->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 November 21, 2024 |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论坛嘉宾: 彼黍离离 |
学佛学科学 发表文章数: 224
|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混合]
我喜爱的那些学科伴我度过了朦胧憧憬的小学和中学的时光, 伴我度过了在北国冰天雪地里摔爬滚打的军训生涯, 也伴我度过了大学校园里的那些个日日夜夜。 随着岁月的流逝, 外在的世界一天天地变化着; 随着小学中学的毕业, 童年的玩伴一个个地离去, 随之带走了许多快乐和记忆。 我怀念过去, 伤感时光的流逝, 但我的内心世界始终宁静如昔。 因为我所深爱的那些学科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最深沉的秩序和美丽, 那种美丽是尘世间的任何喧嚣和变化都无法掩去的。 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我有时会问自己: 如果我注定要孤独地度过一生, 那会怎样? 这时候我总会想到那些学科, 纵然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起码我还可以有一个内在的世界, 起码我还可以欣赏和思考自然界最动人心魄的美。 静静的人生、 淡淡的思绪未尝就不是一种体验和境界。 虽然我从来也没有超脱到去选择永久地体验这样一种寂寞的境界, 但不可否认, 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使我的内心能够用更大的平静来看待外界的波澜。 对自然科学所展现出的表象世界背后的壮丽秩序的欣赏, 让我看到了世上的美是多层次的, 世上值得追求的东西、 人生可以找寻的道路并不限于那些表面上看来很风光, 实则充满了世俗的东西。
昌海先生的这段日记我看过(朗诵过)好多次,也被我多次转发到别的论坛上。我很喜欢这段文字,它真的可以和罗素先生的《我为什么活着》相媲美!!!这两段文字我已把它们作为我的座右铭。 让我们再来重温这段文字吧!
|
||
gauge 发表文章数: 596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建议抄下来贴在床头:)
|
||
学佛学科学 发表文章数: 224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我把它们(包括罗素的 我为什么活着 )抄在我的随身笔记本上
|
||
木木 发表文章数: 159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给人种智者的沉静恬淡之感。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
||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昌海兄的文笔的确是不错,很清爽,还没来得及看完他的一半文章。他那篇《追寻引力的量子理论》写得非常清晰易懂。
他给偶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江湖越走越心凉”:)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
木木 发表文章数: 159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有些东西确实是天生的,外在的因素根本不能改变,我切身的感受:阅读能提高人的写作能力=放P。我的阅读量能算得上非常大,很小的时候家里就经常给买书。但从小时到现在,一直的情况都是竟然连写稍微长一点的信都犯难。。。,难道是语言中枢哪地方出毛病了?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
||
Undine 发表文章数: 202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有些东西确实是天生的,外在的因素根本不能改变,我切身的感受:阅读能提高人的写作能力=放P。我的阅读量能算得上非常大,很小的时候家里就经常给买书。但从小时到现在,一直的情况都是竟然连写稍微长一点的信都犯难。。。,难道是语言中枢哪地方出毛病了?
--------------------------------------- 引用一句"想起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天才在支撑着,顿感安全":) ^_^为自己是个笨蛋而感到开心. On the Fourth of July I like you because
|
||
木木 发表文章数: 159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想起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天才在支撑着,顿感安全":)
^_^为自己是个笨蛋而感到开心. ====================== 作为一个可爱MM,你可以很口耐的享受一下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雄壮的男子汉,恐怕就不太能很投入的享受这种感觉了。哈哈,玩笑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
||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望昌海,还有大家,能越走越心暖:)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
Undine 发表文章数: 202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_^TO 木木:难得糊涂。
On the Fourth of July I like you because
|
||
kanex 发表文章数: 447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原创]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种超脱与厌世的情绪。在“聪明人”上尤甚。
阅读能提高人的写作能力=放P ========================== 写作提高人的写作能力。如果你只是读,而不去思考作者的遣词造句与情节安排,那么还有什么收获呢?一开始应该多仿写。多试着和作者的思想交流。 Récoltes et semailles
|
||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484
|
Re: 我最喜欢的文章 摘于昌海先生的日记 [文章类型: 转载]
类似的文章中,我印象较深的还有爱因斯坦的《探索的动机》
----------------------- 探索的动机 ——爱因斯坦的一次演讲 ·编译:朱长超 · 这是爱因斯坦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纪念麦克斯·普朗克60岁生日演讲会上的演讲。 ——编者注 在科学的神殿里有许多楼阁,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神殿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到祭坛上的。如果上帝的一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神殿,那么集结在那里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我很明白在刚才的想象中被轻易逐出的人里面也有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在建筑科学神殿中做出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以决定谁该不该被赶走。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神殿里只有被驱逐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神殿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碰上机会,任何人类活动的领域都是合适的: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得到天使宠爱而留下来的人吧。 他们大多数是沉默寡言的、相当怪僻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他们之间却不像那些被赶走的一群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引到这座神殿中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由变化不定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熙来攘往的环境,而到高山上享受幽寂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净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沉醉地欣赏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合于他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后者。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在所有可能的图像中,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占有什么地位呢?在描述各种关系时,它要求严密的精确性达到那种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的最高的标准。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必须极其严格地控制他的主题范围,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对于一切更为复杂的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上的完备性把它们重演出来,这就超出了人类理智所能及的范围。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但是当人们胆小谨慎地把一切比较复杂而难以捉摸的东西都撇开不管时,那么能吸引我们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渺小部分的,究竟又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谨小慎微的努力结果也够得上宇宙理论的美名吗? 我认为,够得上的。因为,作为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有了它们,就有可能借助于单纯的演绎得出一切自然过程(包括生命过程)的描述,也就是它们的理论,只要这种演绎过程并不超出人类理智能力太多。因此,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则问题。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没有逻辑推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建立在经验的同感的理解之上的那种直觉。由于这种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将认为这样就会有多种可能同样适用的理论物理学体系,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在某一时期里,在所有可想到的解释中,总有一个比其他的一些都高明得多。凡是真正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不会否认唯一决定理论体系的实际上是现象世界,尽管在现象和他们的理论原理之间并没有逻辑的桥梁;这就是莱布尼茨非常中肯地表述过的“先天的和谐”。物理学家往往责备研究认识论的人没有足够注意这个事实。我认为,几年前马赫和普朗克的论战,根源就在这里。 渴望看到这种先天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们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而不是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的人。我常常听说,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和修养,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宗教信奉者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日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我们敬爱的普朗克今天就坐在这里,内心在笑我像孩子一样提着第欧根尼的风灯闹着玩。我们对他的爱戴不需要作老生常谈的说明,我们但愿他对科学的热爱将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理论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这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并且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祝他成功地把量子论同电动力学、力学统一于一个单一的逻辑体系里。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