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从北大穷学生到青年“导师”
从北大穷学生到青年“导师”,《美的历程》作者追忆50年学术路途
2005年09月28日08:45
【照片】李泽厚外表不修边幅,显得有些木讷,内心却很自负。
■人物
李泽厚,启迪一代人的美学大家。
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李泽厚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成名于五十年代,独树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主要著作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
■记者手记
去见李泽厚之前,我心里一直嘀咕,他现在是什么样子?他的影响之大,曾经无出其右者,后来也沉寂多年,还因为《浮生论学》等书而备受争议。关于他的段子还有一个,某一年李泽厚南下应邀做客一家开在大学附近的民营书店。书店老板是个做事低调的人,对此并未大事张扬,只不过在店门口贴了一张不起眼的小告示,却也引得一群青年学子注目。他们兴高采烈地指指点点奔走相告:太好了!李泽楷要来了!
果然,记者一见到他,李泽厚就说:你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大概不知道我了。神情中有几分落寞。李泽厚是个不善言谈的人,我问,他答,很长时间里,我和他处于一种有点尴尬的境地。后来采访结束了,我们在一起闲聊,碰巧我的好多看法跟他出国以后在外面发表的文章观点很相近,以至于他总是问我:我某年发表的某一篇文章,你看过没有?我摇头。他一下子来了兴致,“你等一下,我送你一本书。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短短时间内认识一个人是困难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想试着为李泽厚画个像:他外表不修边幅,显得有些木讷,内心却很自负。这种自负,是建立在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负责任”的基础上。单凭这一点,让我对李泽厚保持了自始自终的敬意,观点的是否相同,反倒退而居其次了。
标准的四年,不标准的大学
我在北大读书是在1950年到1954年,标准的四年。那四年,学校里运动不断。如果用现在的学分和学时制的标准,我是没法毕业的。我入学之后先是抗美援朝,后来三反五反,等等。而且当时我的身体也不好,肺结核。1950年的时候,学校对于肺结核的学生还是蛮照顾的,进行化验之后,把肺结核的同学分到一起住,有另外自己的食堂。
后来病治好了,我就自己跑到图书馆看书,从那时候起开始积累一些原始资料。所以可以说我的研究工作开始得比较早,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了。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也不喜欢向人请教,所以走了不少弯路。
大学的生活过得很平淡,生活也很困苦,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在同学当中算是最穷的,而且还要负担一个上学的妹妹。
当时北大还有很多老先生在,但是我跟他们联系很少。我记得曾经给冯友兰先生写过一封信,他很称赞我。但是一方面他们都在“学习”,在运动中做“运动员”,另一方面我也不喜欢交往。倒是在毕业之后我跟冯友兰先生联系比较多。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发表文章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发表文章的时候是25岁。不过即使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我思想上的独立意识已经比较强了,对于那些老先生,既没有盲目的崇拜,也没有盲目的批判。那些老先生当时都是所谓的“旧知识分子”,被崇拜的不多,挨批判的倒是不少。
“美学大讨论”,和朱光潜论战
我常常说我的经历非常简单,如果填表的话,两行就够了:1950年到1954年在北京大学学习,1955年之后一直到现在,在中国社科院(当时还叫科学院)哲学所工作。
我刚到哲学所的时候,哲学所还在中关村,离北大很近,我偶尔去北大,到冯友兰先生那里去看他。当时我稿费很多,买了一个唱片机,电动的,不用手摇,但是唱片很不容易找,我从冯先生那里借了很多唱片。后来“文革”开始,冯先生在学校里受到批判,哲学所也已经从中关村搬到城里,和冯先生来往就少了,中间也曾经去看过他几次。到了80年代的时候冯先生给我写了一幅条幅,让他的女儿宗璞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拿,不久后冯先生就去世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你刚才说我在美学大讨论中一举成名,其实在那以前我就已经很有名了,当时发表文章不像现在这么容易,美学大讨论之前我发表了几篇文章,第一篇是在 1955年4月份发表的,内容是关于康有为的《大同书》,跟美学无关。一些老教授看了我的文章,都很吃惊,不知道这个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现在看我50 年前的文章,还感觉很欣慰,因为不管是内容,还是论断,都是对的。我觉得学问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本书,一篇文章,轰动一时不算什么,如果过了20年、50年还有人看,还有人买,那才是值得高兴的事。
说到当年的美学大讨论,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朱光潜发表了一篇自我批判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后来周扬提出美学思想可以自由讨论,紧接着蔡仪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批判朱光潜,黄药眠也发表了文章。我很早就对美学比较感兴趣,所以也写了一篇,一方面批评了朱光潜,另一方面也批评了蔡仪。朱光潜的文章大概是1956年下半年发表在《文艺报》上的,我的文章是在 1957年1月份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当时正在提倡百家争鸣,所以美学讨论在当时非常热闹,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查查当年的报刊。之前我曾经在《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副刊上发表过其他方面的文章,当时国内能够发表学术文章的杂志只有《文史哲》和《新建设》,报纸则只有《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