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态艺术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刷新
论坛嘉宾: Omni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朴态艺术 [文章类型: 转载]

朴态艺术

熊秉明



今年4月到6月巴黎应用美术馆举行了一个不平常的展览会,名作Art Brut。Brut是未经加工,未经打磨的意思。中文“璞”是未剖的玉,“朴”是未完成的器,所以作一兼及意义的翻译,可称作“璞态艺术”或“朴态艺术”。这展览会在艺术界引起不少骚动。为什么叫“朴态艺术”呢?这相对于通过艺术学校训练,通过艺术传统修养,通过美术史的认识而创造出来的作品而言的。“朴态艺术”的作者远离这些“文化遗产”、“文化教养”。谁是“朴态艺术”的作者呢?是精神病院的病患者。他们在病前不曾进过一次美术馆。有的文化水平极低,大概达·芬奇、米格朗基罗等名字也没听到过,也不曾想到过要画一张画。他们是瑞士山上种葡萄的工人,法国北部煤区的矿工,西班牙什么小镇上的理发师……精神病发作后,住在病院里,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画起来了。开始也许画了藏在衣装里,后来被发现,得了医生的允许的鼓励而大量制作起来。这制作活动对病人说,虽发泄积郁,是一种精神的解放,对病本身有相当治疗作用。对医生说,通过画的了解,可以更深切地认识病患者的病情,在诊断上获取宝贵的材料;而通过画风的发展,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在心理学、精神病学方面引起的问题非常多,这里我们且看在艺术方面引起的问题。

二 为什么展览会不直截了当称“狂人艺术”呢?

因为称用“狂人艺术”就不免暗示这是“病态的”、“不正常的”。观众会带着另一种眼光去看了。展览会主要组织人杜布菲(Dubuffet)在介绍文里,就特别写道,把病态艺术和健康艺术或常态艺术对立起来是毫无根据的。本来什么算是健康的艺术呢?美术史上可有找出一种作为标准的常态艺术么?在信伦理美学家眼里,颓废主义是病态的。在传统艺术家眼里,现代的超现实主义、机械主义等等都是病态的。在18世纪欧洲人眼里,黑人艺术,红种人的艺术乃至东方艺术,虽非病态,至少是心理发展尚未全备的。
我们要求于艺术的显然不是要它“常态”、“循规蹈矩”、“合标准”。相反的,我们要求艺术痛快透彻地表现。李白“白发三千丈”,杜甫的“但觉高歌有鬼神”岂属常态呢?所谓“夸张”、所谓“浪漫”,所谓“悲歌慷慨”,所谓“放浪形骸”,所谓“解放的”、“反抗的”、“前哨的”,不都正是要从“常态”中跨出去的要求么?
天才的艺术家因为神经的敏觉,与社会成见相冲突,不是往往走在疯狂的边缘么?并且甚至真变为疯狂的么?像画家梵高,诗人诺凡利斯,音乐家舒曼,袁宏道为他写下一篇著名的传记的诗人兼画家徐文长。
“朴态艺术”与艺术家的区别只在“朴态艺术”不受他人艺术的影响。“朴态艺术”在创作方式上,是一独白。一个精神病患者与外界失去正常的交往关系,他把自己关闭在自己幻造的世界里。说“作茧自缠”似乎是一好的比喻,其实也并不完全切合的。因为在这世界里,他作画、塑造、刺绣(在展览会中这三类作品都有)的时候,是不再有任何顾忌了。不再有人来干扰他,威胁他,指使他。他只觉得完全自由,随心所欲。“一切都成为可能”,并无自我关闭的感觉。一个正常的艺术家工作的时候,尽管“纵横恣肆,淋漓磅礴”,其实他的理智活动并未停止,向来的艺术修养暗暗在规范,年长月久的技巧必然要流露的。所谓“寓有法于无法”。他的酣醉是明智的。而这酣醉中,下意识里,他仍然要求别人的了解,共鸣。他不是纯然的自由的活动。原始艺术也不是“朴态”的。非洲黑人艺术也经师徒相传授。每一部落有一套传统的神话,宗教仪式,图腾象征。这象征有一定的样式,制法。面具与图腾的制作者是小心翼翼地遵守这些规定的。和“朴态艺术”相仿佛的恐怕只有六七岁以前儿童的自由画。那也是不受“文化”影响而自发的创作。但儿童心理当然与成年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是大不同的。儿童开始和外界发生关系,学着认识外界,意识逐渐和潜意识分化开来,而成年的精神病患者走着相反方面的路。精神病患者在外在生活中遇到阻障,遁逃到潜意识的世界里去,在那里,找到掩护、安顿。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他们制作的“艺术”给我们透露消息。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6-12-10, 23:56:47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朴态艺术 [文章类型: 转载]

(续上)
三 展览会搜集了七十余人的作品,我们试举二三例介绍给读者。

展览会的第一室陈列一个瑞士妇人的作品,名亚洛伊丝,1886年生于洛桑。中学读完之后,在瑞士、德国做管家女。27岁开始患精神分裂症,33岁进入瑞士南省的精神病院,于是开始画画。55岁后画得更勤,在病院兼做熨衣服的工作,也很勤快,1964年故于病院。作画工具是彩色铅笔和水粉。每幅颇不小,往往有半平方米。色调以红黄蓝颜色为主。画现感觉相当热烈,带给人以节日的喜悦。笔触直来直去,很爽快。题材有人物,花卉,房屋。在结构上,这些东西以图案形式拼合交织,空间的关系不确定。人物的眼睛都特别大,没有眼珠,眼睛是一大片深蓝色,有时候占去脸部三分这一的面积。似乎不看向外界,而做着自己幻梦想的盲者。女人都盛装,饰有耳环,手镯,有很丰满的胸,乳头着重地染着。
勒萨是法国北方煤矿底层穴道的矿工,生于1876年。35岁时,听到有声音叫唤他,要他画画。他参加了一些迷信结社的活动,像“转动桌”之类(类似中国的扶乩),而发现他的手果能按照他听到的声音涂写许多东西,于是买了颜料画布开始画起来。第一幅就很大,费时两年(1912-1913),世界大战使他停止了一个时期,以后他作画到病故(1945),所画的只是建筑物,或说像建筑物的大结构,而有一种神秘气氛。全幅是一片非常繁复地堆砌起来几何形体。色调典雅而谐和,线条都机械画一样的精确。乍看像一座印度庙宇,繁琐而浩瀚。似乎供奉什么神祗的千层祭坛,但是所祭的是什么呢?那些面没有神像,也没有任何象征。令人惊奇作者修干样的耐性和无对象的虔诚。
杜夫于1920年和在法国北方煤矿区。20岁即入精神病院。6年之后,医生发现他在衣袋里藏着奇怪的画,画的是他所谓的“犀牛”。既得医生的许可。他有了彩色铅笔和水粉,于是画了大量的“犀牛”。又6年,突然辍止了,他的心理就一天一天进入蒙昧状态。这些画全幅就是一个庞然巨兽的侧形。头上长着各种形态而数目不定的耳和角,大眼,短尾。腿或两只、或三只、或四只、或生着爪,鸟类的爪,昆虫的爪,或赘疣样垂挂着。他只是画“犀牛”,大幅的,小幅的,一律是“犀牛”。单调么?并不。和某些专画龙、专画马的画家比起来,他的犀牛更富变化,而神怪得多了。颜色十分浓烈,线条也豪阔。
以上的描述无疑是要读者失望的,并不能让读者对原作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如果我说阿洛伊丝的画有一种媚丽,勒萨的画有一种庄严,杜夫的画有一种豪放,也许读者比较满意,似乎对于原画的风格能把握到一些,但是这种说法是毛病的。这是“文化艺术”的标准用在“朴态艺术”上了。勒萨的画果然是一虔恪的作业,但阿洛伊丝并不曾想要制作媚丽的效果,杜夫也决未要表现豪放气概的。要我试着去鉴定三人的画,或可以说阿洛伊丝的画里有“失去的乐园”;勒萨的画有着“神秘的祈求”;杜夫的画有“惶巩的凝视”。但是这种廉洁也有毛病。经过这一说,似乎“朴态艺术”都可以这样说得清楚了,那是不大然的。在这七十余人的画中,有许多对精神病学家说,或许也还是个谜一样的含混难解吧。


四 “朴态艺术”是真正纯粹自发的创作。

展览会看后的印象是:这些作品像大自然的奇花异禽。我们从未见过,而它们在那晨抽枝发叶,开花结实,每一花一叶都那么荒诞离奇,仿人惊讶,然而全无一线做态,没有一丝媚世骇俗的存想,只是一往情深,痴心做去,令人心折。奇异的花木在空山里自开自谢,不求什么人赞赏,不像芙蓉的临风高举,玫瑰的灿烂招摇。我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不知道它们的用途,然而它们似乎决非无缘无故地存在着,似乎含藏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意义。它们不表现“美”,不表现“善”,不“讽刺”,不“诅咒”……不表现任何我们可以辨认的主题,它们的话我们听不懂,但是却具备着一种诱惑我们的力量。
这究竟是什么呢?这是另一种大自然的现象:潜藏在人类心理底层,潜意识里的景物。潜意识世界是费洛伊德学院产生以后,才逐渐为人认识的。以前我们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工具去正视,去研究,去发现。在过去,人对于潜意识的许多现象,对于疯狂症只有畏惧、蔑视或敌视,半个世纪以来才学着去理解。学着去看狂人的画更是近年的事。这固然是现代心理学开辟出来的道路,但也是现代艺术给了我们这可能。现代艺术把艺术的领域极度地扩大了,以往摈斥在艺术之外的现在都收容进来,于是我们面对一片新的艺术领域。



其实,往昔的人们也曾知道狂人是会透露某些真理的,艺术作品中借了狂人的口而述说真理的有不少例子,像鲁迅的《狂人日记》。但那终是艺术家借用狂人之名写的日记,现在我们要读真正的狂人的日记,从真狂人中去发现更深,更复杂的人性的秘密。这是一种不易的工作。这是新艺术的极地精神探险?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6-12-10, 23:58:36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朴态艺术 [文章类型: 转载]

这些作品像大自然的奇花异禽。我们从未见过,而它们在那晨抽枝发叶,开花结实,每一花一叶都那么荒诞离奇,仿人惊讶,然而全无一线做态,没有一丝媚世骇俗的存想,只是一往情深,痴心做去,令人心折。奇异的花木在空山里自开自谢,不求什么人赞赏,不像芙蓉的临风高举,玫瑰的灿烂招摇。我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不知道它们的用途,然而它们似乎决非无缘无故地存在着,似乎含藏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意义。它们不表现“美”,不表现“善”,不“讽刺”,不“诅咒”……不表现任何我们可以辨认的主题,它们的话我们听不懂,但是却具备着一种诱惑我们的力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6-12-10, 23:59:40 个人资料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