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zhangqi
发表文章数: 174
内力值: 170/170
贡献度: 1381
人气: 263
|
Shame is Pride's cloak [文章类型: 转载]
http://barrosh-life.blogspot.com/2007/03/shame-is-prides-cloke.html
最近看了兩本書,感觸頗大。一本是 費曼的彩虹 和 一個計量金融大師在華爾街:從物理學家到高盛董事的波瀾人生。
我之所以併在一起談,乃因這兩本書有個主要共同點 -- 作者皆是理論物理的逃兵。前書的作者李奧納多.曼羅迪諾後來跑去寫劇本,後書的作者艾曼紐.德爾曼則轉進金融界。這兩本書都不錯,但我尤其喜歡後者。
其實從理論轉行的成功人士並不少,雖然依舊要付出許多努力,他們在回首過去時大部分都談到積極態度以及誘因,更多的報酬,更好的生活,更實際的貢獻等等;即使並非如此,通常也輕描淡寫地帶過被迫轉行的心情。但是 艾曼紐.德爾曼 卻很誠實的說:全然不是那麼回事。
不少書籍裡都有提到學術精英間競爭的慘烈故事,例如 創意工廠MIT。不過 一個計量金融大師在華爾街:從物理學家到高盛董事的波瀾人生 卻是少部份細細描述轉行痛苦的書,我想這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共同體驗。
當一個人把理論物理的研究視為終生職志,也一路披襟斬棘取得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取得還不錯的研究成果,卻必須在多年奮鬥之後,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生活。
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某些人可能有崇高的理想,卻只有遙遙不及的能力;也有些人才智過人天賦異稟,對他們來說追求理想只是自然而然的選擇。艾曼紐.德爾曼卻是可能是最常見的類型,天資聰穎,也非常努力,但是追求科學的桂冠卻會使他淪為平庸。
他在書中提到了當他在牛津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的體悟
十六歲、十七歲時,我希望成為另一個愛因斯坦;二十一歲時,成為另一個費曼就會讓我心滿意足;到二十四歲時,能夠成為另一個李政道,吾願以足矣。到了一九七六年時,與其它博士後研究員共用一間辦公室的我了解,自己已經走到羨慕起隔壁辦公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的地步,因為他獲邀到法國發表演說
實際上,這本書可以依作者的人生分為三部份,物理界,工業界,金融界。或許這本書最吸引大眾的部份是後半部份探討金融界與計量金融師 (Quant) 的故事。但是,我卻最為第一部份所吸引。
從一個信心滿滿,自我期望甚高的物理系學生,經歷了自卑,失望,羞愧,等等痛苦之後,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和位置,能夠自我認同並樂在其中,這條路走得非常痛苦。並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樂趣,和妻子相戀,研究上的進展,子女的誕生等等,這些都讓他能夠堅持下去。然而,那份深藏在靈魂深處的羞愧,一直讓他無法接受自己是追求科學真理的十字軍裡的逃兵這項事實,一直折磨著他。
多年以後,當他終於調適過來時,他不禁想用 William Blake 的一句話為這段人生下註腳:
Shame is Pride's cloak
多麼深刻的話語阿。
I have known more people whose lives have been ruined by getting a Ph.D. in physics than by drugs.
by Jonathan I. Katz
发表时间: 2007-03-12, 00:38:13
|
个人资料
|
|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484
内力值: 333/333
贡献度: 4224
人气: 1000
|
Re: Shame is Pride's cloak [文章类型: 原创]
::I have known more people whose lives have been ruined by getting a Ph.D. in physics than by drugs.
怎么回事?有例子吗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发表时间: 2007-03-12, 04:52:51
|
个人资料
|
|
冷月
发表文章数: 48
内力值: 89/89
贡献度: 55
人气: 84
|
Re: Shame is Pride's cloak [文章类型: 转载]
My Life as a Quant:Reflections on Physics and Finance
一個計量金融大師在華爾街:從物理學家到高盛董事的波瀾人生
作者:艾曼紐.德爾曼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06 年 11 月 23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艾曼紐.德爾曼(Emanuel Derman)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理論物理博士,曾發表多篇關於基本粒子物理、電腦科學及財務學的論文,也是廣受各界採用的布雷克—德爾曼—托伊利率模型(Black-Derman-Toy interest-rate model),以及德爾曼—卡尼局部波動率模型(Derman-Kani local volatility model)的共同發明人。
德爾曼早年從事學術研究,任職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oratories)一段時間後,1985年加入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他曾獲頒多項殊榮,包括2000年獲選為SunGard/IAFE(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Engineers,國際財務工程協會)年度財務工程師,以及2002年獲選進入<風險>雜誌(Risk)名人堂。
德爾曼目前是哥倫比亞大學財務工程學程主任,同時擔任<風險>雜誌專欄作家,以及投資管理公司風險顧問;現居於紐約市。
在華爾街,沒有任何一位計量金融師比本書作者德爾曼更知名。作者是最早投入華爾街的高能物理學家之一。在華爾街任職十七年後,德爾曼成為高盛的常務董事兼該公司知名計量策略小組領導人。任職高盛期間,德爾曼與同事共同建立了多項目前最廣為採用且深具影響力的財務模型。
物理與計量財務看似雷同,其實不然。如何能合理說明,我們可以將物理學條理分明的精確方法,運用至財務市場的瘋狂世界?將經濟及市場視為一部複雜的機器,這種作法是否合理?或者說,計量財務只不過是偽裝成科學的謬誤想法,是一種在黑暗中吹口哨壯膽的方法?
德爾曼以生動活潑的筆觸,忠實地描述自己如何由一位雄心萬丈的青年科學家,轉型為投資銀行的常務董事,以及過程中找尋上述問題答案的心路歷程。本書是作者的親身體驗,內容精采豐富。他訴說了自己如何穿梭於物理與財務兩個世界,並提到自己與物理學家、計量金融師、選擇權交易員及華爾街其他知名人物的種種經歷,也分析了交易員與計量金融師兩者互不相容的特質,深入探討物理與財務學的不同性質。德爾曼在書中深切省思,如何才能正確地將物理精確微妙的方法,運用至財務市場的混亂世界中。
本書是一本獨特的自傳,並揭開了華爾街計量分析的面紗。
==========
這本書寫的有夠艱深, 也充分反映書名--My Life as a Quant...書的前半部是講他在唸物理博士班的過程, 講的有夠多理論物理的東西, 看一行跳兩行...後半部寫去高盛跟所羅門兄弟的過程...終於了解到當初為何有一堆"火箭科學家" 去這些投資銀行...還有他發表財務模型的過程...寫的也有夠艱深...沒有唸過財務工程的人會很吃力...寫一堆B-S Model, volatility smile, implied volatility....已經好久沒摸這種東西了, 看完我覺得應該再去把教科書找出來看一看...
這本書比較適合一些財務工程的人看, 有再做模型, 避險的人在看...像我這種炒股票的...看過似乎沒太大幫助...不過會看這本書也是因為Derman 是哥大物理博士, 03年從高盛轉去哥大當財務工程學程主任...我多少也跟他攀上一點關係...呵呵...
這本書花了兩年才看完...真是累...從06/12/30一直看到07/1/1才看完...
发表时间: 2007-03-17, 01:22:20
|
个人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