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风雨亭 -> 骗子骗走了什么? | November 24, 2024 |
骗子骗走了什么?
论坛嘉宾: like Esta Undine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看到网友讲述乞丐的故事, 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经历的一些小事。
我在纽约的一位同学 (现已回国) 曾告诉我他本科时有一次去外地游玩, 不小心丢了钱, 结果向路上的一位老人借 40 元钱。 老人相信并帮助了他 (当然, 他事后将钱寄回给了老人)。 这件事情他一直心存感激, 我也印象深刻。 我之所以印象深刻, 是因为我知道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 读书人在那种境况下的生存能力其实是很弱的, 既不会骗人, 也不会乞讨, 若不是有人帮助, 那位同学当时的处境将极其糟糕。 后来有一次我在纽约 Times Square 地铁站里被一位韩国人叫住, 他说自己是在纽约以北的康州 (Connecticut) 工作的一位计算机教授, 不小心丢了钱, 问我是否可以给他 16 美元买一张回康州的火车票。 我立刻想起了那位同学的故事 (虽然我听过的骗人故事更多), 于是拿出了 20 美元给他。 他执意要我留下地址, 说回去后立即寄钱给我。 我当时只差一个多月就要搬家, 不怕把地址告诉陌生人, 就写给了他。 结果对方并没有寄钱回来 (若不是对方执意要我留地址,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他是骗子还是真的有困难)。 后来隔了几年, 我回国期间有一次在上海乘地铁, 在车上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递给我一张卡片, 上面写了一小段故事, 大意是说她是聋哑人, 靠出售一些小工艺品谋生, 希望好心人能够买她的工艺品。 那些小工艺品是一些小小的人物木雕, 每个卖 3 元。 我立刻想起了在 Times Square 的经历, 几乎想对她说: “卡片上有一个错别字” (如果她不是真的聋哑人, 听到后有可能会露出破绽)。 但转念又想, 管她真假, 我可以给韩国人钱, 为何反倒要试探中国女孩呢? 于是什么也没说, 买了她的小工艺品。 当然, 我永远不会知道那女孩的故事是真是假, 事实上即便是假, 一位花季女孩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谋生, 也是值得帮助的。 不过我虽帮了她, 但在那一刻我首先想起的却是以前上当的经历。 骗子最可恨的地方不是他骗走了我的钱, 而是他骗走了我对别人的信任。 一个社会骗子多到一定程度后,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就会越来越难得到帮助。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799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那个卖小工艺品的女孩,即使不是聋哑人,也还不算什么,毕竟她不是空手套白狼,且工艺品不贵;有些骗子直接要钱,那就是想不劳而获了。
人要有正义感和同情心这没有错,但是最好还是不要把正义感和善良浪费在骗子身上。他们只会因此产生依赖心,只会变本加厉,而不是出于暂时的“一分钱难道英雄汉”,正义感和善良会把骗子越惯越坏,结果好逸恶劳,总想不劳而获。 我大学假期回家就上过当,给他们帮助,结果还被他们偷走我的东西,弄得我差点回不了家。后来我遇事先想一想,不盲目相信陌生人。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
||
花太香 发表文章数: 62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呵呵,卢先生说的是,这年头骗子真是太多了.就国内而言都到处都是(国外的情况我不太清楚)
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火车站,汽车站,公园,旅馆等公共场所到处可见. 我也说一件自己遭遇"求助"的事情,现在想想还觉得那骗人的招术真是寒心. 那次,我和同学在湖南长沙旅游,那次玩得也很开心,本来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不过在回家的途中却遇上了一个"天大的骗局",回头想想,策划那个骗局的人的确是有点头脑.事情是这样的: 我在去火车站售票厅准备买回头火车票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女孩子,穿着也算平常,她突然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姐姐,您好,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呢?是这样的,我是贵州人,因为去湖北武汉旅游,谁知道在途中遇到几个抢贼,强行把我的包袱和钱包都抢走了,我是个女孩子,根本拿他们没折,报过警,可是警察人员对我说人已经走掉了,找不到了,钱和行李是拿不回来的.我真的好伤心.我身上的钱不多,在武汉火车站也只是买了一张半票,只能够坐到长沙站,在车上查票时被列车员强行叫下车来了,我现在回不去了,你能帮我一下吗?我不求别的,想去电话超市打个电话回家,告诉家人一切,家人来接我,可以吗?" 当时我听了这些,见她只是要求打个电话,也没什么大不了,就信了她,随口便说"哦,打电话啊?哦,可以可以,那好那好,你来吧."我和她一起走到车站附近的一个电话超市,我把行李放下,要她自己去打,她没说什么,也就拿起电话直播了,不过我并没有听见她在说什么,只听见她自言自语在低咕什么,于是我心里还是有了一些戒备,不过我也没试图揭穿她,想看她到底是不是真的.接着,我向她身边走了过去,想听清楚她在说什么,这下好了,我的确是听清楚她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幸好我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啊,她帮了我,让我打电话,我才能和你联系上啊..."(莫非真是在和家人说话?)...于是我也没想其他的了,谁知道她居然突如其来地对我说"姐姐,你和他说说吧,是我爸爸.他想和你说几句..." 我听了之后马上笑了笑说"哦,不用了,你和家人联系上了就好,叫他们尽快来这里接你吧,我和他们不认识的,没什么好说的.." 她接着说道"哦,我知道,我知道,别管这么多,你还是来说几句吧"她强行把我拉过去,把电话卡在我手里. 我见她这样的举动,也就不好说什么,还是听了一下电话 "喂"我轻轻吐了一声 "喂,你好你好,是你帮助了我女儿吧?谢谢你啊,放心吧,我一定会报答你的..."耳边传出一名男子的声音 "哦,不要紧不要紧,小事情而已,您还是快点来接他吧"我马上说道 "哦,我会的,我会尽快去接他的,不过这样啊,我还想请你继续帮一下忙好吗?因为我现在贵州,离湖南长沙也相隔几个省啊,即使坐快车可能也要一天一夜啊,她现在身上又一分钱都没有,不但没住处,可能也是两天没吃饭了,你能不能帮忙再借个一两百块钱给她啊?好让她能在那里落个角,过上两天." 我听了之后迟疑了一下,没说什么. 随之,他见我没说话,马上又说道"放心吧,我要你帮这个忙,一定不会让你白做的,你把你的银行帐号同时也告诉我吧,还有联系电话和地址,等我到了之后,见到我孩子,我一定如实奉还的.请你一定放心,好吗" ...这时候,社会上那些关于骗子的奇奇怪怪事情在我脑子里已经不断的浮现,我的理智提醒着我---可能真是个骗局也不一定.我心想"真正这样落难的人能够联系上家人应该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应该不会再要钱的.." 于是我什么也没什么说,把电话就给了那个女的.自己走到收银台付电话费去了. 不久之后那个女的也就把电话给挂了,她见我付了款转身就走之后,马上追了上来"姐姐,姐姐,他有没有和你说什么啊?...是不是要你借点钱给我过上两天啊?你能借给我吗?我真的两天没吃饭了.再说他们从贵州到长沙真的要一两天的,那我这两天怎么办啊,你能多少借点给我吗?没有两百的话那就借一白吧,可以吗?我省点用,应该过得了两天的". 可我什么也没说,站立在那里许久,大概有十多分钟.她都不断的求我. 果真,那个女孩子还是露出了马脚,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她终于求得不耐烦了,大喊了出来"哎,算了算了,早知道你这么小器,就不求你了,真是没人情味,又没问你要好多钱,不给就算了,走吧走吧.." 呵呵,我听了这话之后,心里也十有八九成猜到她是个骗子了. 我瞟了她一眼,摇了摇头就走了.不过这事还并没有完,在我买了回家的火车票之后,因为离开车的时间长,所以还是去查了一下,我回头走进了刚才她打电话的那个超市,问了一下那里的老板,想请他查查她所播的电话号码究竟是哪里的,辛苦地找了一番,而且还花了我五块钱的查询费,最终还是得到了结果,果然不出所料,那个号码根本不是贵州的,根本就是长沙市本地的号码 呵呵,我知道一切之后心里的确很庆幸自己没有上当啊,那两块钱电话费都算了,就当自己花两块钱买了一次教训吧,就当上了一课. 不过现在回头想想,虽然没有受骗上当,不过每当我想到现在社会竟然有这么多奇怪周密的骗术,我就心寒,真的.不知道将来的社会会成什么样子. 我想上这种当的人一定是有的.
|
||
Undine 发表文章数: 202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那位卖木雕谋生的女孩很值得人尊敬啊。
记得以前有人讨论过社会义务的缺失,说把救助的义务摊在了个人的头上。另一些比如必须拿钱救助贫困的多孩子家庭也曾经被热论过。 一切我所有的,与你共享。
|
||
sage 发表文章数: 359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后来隔了几年, 我回国期间有一次在上海乘地铁, 在车上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孩子递给我一张卡片, 上面写了一小段故事, 大意是说她是聋哑人,靠出售一些小工艺品谋生, 希望好心人能够买她的工艺品。 那些小工艺品是一些小小的人物木雕, 每个卖 3 元。 我立刻想起了在 Times Square 的经历, 几乎想对她说: “卡片上有一个错别字” (如果她不是真的聋哑人, 听到后有可能会露出破绽)。 但转念又想, 管她真假,我可以给韩国人钱, 为何反倒要试探中国女孩呢? 于是什么也没说, 买了她的小工艺品。 当然, 我永远不会知道那女孩的故事是真是假,事实上即便是假, 一位花季女孩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谋生, 也是值得帮助的。 不过我虽帮了她, 但在那一刻我首先想起的却是以前上当的经历。
======================================================= You should have seen something like this on NYC subway first. I have seen it many times.
|
||
萍踪浪迹 发表文章数: 1051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我两个月前在南理工的教室看物理论文时,也有一个女孩拿着盖章的证明,说是聋哑人,买小木雕,一个5元(和昌海兄遇见那个相比是涨价啦),一对两个,我没有考虑,就掏出了十元,我宁愿相信她是真的。同时这件事情也让我明白即使你是读书人,身上也不要缺钱,否则在那种情况下会很窘。
但是对于大街上说自己没钱回家的人,我早就不搭理了,因为这些人一旦套住一个人就开始狮子大开口,而且99%以上是骗子。 漫漫长夜不知晓 日落云寒苦终宵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纽约地铁上的聋哑人我也碰到过好几次,也不知真假。他们通常有一大叠卡片,一进车厢就每人发一张,然后逐一收回(要买他们东西的就在这时买),而不是每给一个人卡片就站在旁边等这个人的结果。纽约地铁上还有一类很流行的行乞方法是十几岁的小孩说自己为篮球队募款,让大家买他们的巧克力豆。这些我也不知真假。不过后来有一次碰到另一个看上去也是十几岁的小孩,他的乞讨方式是一开口就说“我不来谎称为篮球队募款。。。”。
在纽约碰到的骗子中印象较深的还有一位中年妇女(老外)。那时我刚到美国不久,有一次放学回家,路上碰到这位妇女,她说自己没钱乘地铁了,要赶回家去接小孩,问我可不可以给她几块钱。我没有给(刚到美国的留学生往往会自动将美元数乘以8,我也不例外,因此几块钱在当时看来还是不小的数目)。不过那位妇女的神情看上去很逼真,后来我一直觉得有点惭愧,老想起她的故事。直到一年之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碰到了这位妇女,可能是在全城各处乞讨了一圈(用台湾选举的术语来说是“走透透”)后终于又回到了此处。她虽不认得我,我却还记得她。她又向我讲述同样的故事,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向我行骗未遂的故事还有这样一个:我工作后买了地铁月票,有一次在地铁站附近的一个公园里碰到一位三十来岁的墨西哥裔男子,说自己要乘地铁,但没钱买地铁票,问我能否给他几块钱。我说我不会给你钱,不过你既然要乘地铁,我可以用我的地铁卡帮你进站,他一听我给的不是钱,就走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gauge 发表文章数: 596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刚上大学时,在学校外面的一个面包店,遇到一对夫妇,抱一小孩,忘记他们要什么了。最后我给他们买了几个面包。当时自己也几乎没什么钱,那时还没什么报纸报道各种各样的骗子。我一直觉得他们不是骗子。
不知道号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人算不算骗子。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 不知道号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人算不算骗子。
那些可能不算,因为他们可能真的以为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萍踪浪迹 发表文章数: 1051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我说我不会给你钱,不过你既然要乘地铁,我可以用我的地铁卡帮你进站,他一听我给的不是钱,就走了。
============================ 他应该这么说:“我天天都没有钱坐地铁,你干脆把地铁卡送我吧……” 漫漫长夜不知晓 日落云寒苦终宵
|
||
浩瀚星空 发表文章数: 44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不过那位妇女的神情看上去很逼真,后来我一直觉得有点惭愧,老想起她的故事。直到一年之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碰到了这位妇女,可能是在全城各处乞讨了一圈(用台湾选举的术语来说是“走透透”)后终于又回到了此处。她虽不认得我,我却还记得她。她又向我讲述同样的故事,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 卢站长心善,真是好人啊,这个年头不多见,搞的我有点感动了。 悠悠岁月,亦真亦幻
|
||
学佛学科学 发表文章数: 224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撇开伦理道德不谈,如果确实有人以那种方式来谋生,那么我倒是很想知道 干这一行到底能有多少收入(一个月平均能“赚到”多少钱,一年到底有多少“净利润”)。他们确实是以此为“主业”吗或只是“兼职”。按照我自己的观察和主观臆断,干这一行好像并不赚钱,在我们的周围 那些干这一行的人,我没见到有多少人会相信他们的话,更没有几人会真的给他们钱。虽然如此但是 学校周围 大街 车站 总会有干那行的人在。
还有那些 站在马路上 拿着一个“带路”牌子的人 我也在疑问 难道这也可以谋生吗?据我的“观察” 好像也没几人请他们带路 那他们到底 站在烈日下干什么呢?不会是在表演 “行为艺术”吧?! 带着这些 疑问 我真的也想去实践一下了 ,站在车站讨钱 站在马路上拿着“带路”的牌子 给人带路……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and by an effort,we may get nearer to the truth .(Popper)
|
||
Undine 发表文章数: 202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混合]
一个产业的进入和推出壁垒较低,容易导致过度进入;许多潜在进入者容易被某些瞬间暴利所诱惑而盲目进入。
如果背后有个组织的话,规模经济就上来了~ 一个新产业的发展可能是因为一个概念的提出或是一项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带路”也许算一个…… -----以上是乱说和玩笑。 我记得过去看一个电视节目,说行乞行业获利颇丰。突然想起一篇散文,对于一个爱好喝啤酒的乞丐来说,给他几元钱买啤酒比送他一瓶啤酒更好。 转几段话,仅 作 娱 乐: 1.这些丐帮弟子们看上去显然都有博取路人同情的基本条件——风餐露宿的一张脸、浑浊无光的眼神以及怀中熟睡的无辜小孩。我几次都试图解读他们职业化的做作,理性告诉我,在这个包装盛行的时代,轻信往往是被骗的前奏。但是不得不承认,我每次路经此地都必须认真进行一次感情与理性的交锋,就如同毁誉参半的有效市场理论一样[1],理性和同情心交替占据上风,这常常让我感觉到理论的无力,甚至会怀疑经济学家不讲道德的大师教导。 2.比如,某个路人路遇街头的乞丐,当他发现该人衣着体面、皮肤白皙时,他猜测该人肯定动机不良,其行乞的目的也许只是欺骗钱财,于是,他便分文不给;可是,当他发现另外一个乞丐时,见该乞丐衣衫褴褛、老态龙钟,于是,他猜测该乞丐可能真是为生活所迫,于是,便慷慨地拿出10元钱给他。在这种情况下,该路人是否选择利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该乞丐的行乞行为以及行乞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图是良还是不良的主观判断。 3.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在形成判断的程中常常会受到事物的典型特征的影响这样一个事实,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个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时,我们往往会认为对方是乞丐,而当我们看到某个人衣衫华丽、举止优雅时,我们会判断他是有修养、有学识之人。代表性启发是人们的一种直觉,它的背后隐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贝叶斯法则。[8] 然而,行为经济学家的发现表明: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过度使用该法则。因为贝叶斯法则表明:对某种概率判断的大小取决于该事件的代表性特征以及基础比率(base rates)二者的共同作用。但是人们在形成判断的时候,往往会低估基础比率信息,结果,人们常常会高估代表性特征的作用。其原因有两条:第一,在特征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低估基础比率的作用,比如,Kahneman和Tversky(1973)的一项实验发现:当人们无法知道一个人是工程师还是律师的情况下,人们对该人是律师和工程师的概率判断分别为50%,而不管该人所处的群体中到底是工程师居多还是律师居多这样的事实。然而,当人们得知该人的代表性特征时,人们常常会不顾总体人群中工程师和律师所占的比率这一事实而纯粹按照代表性特征进行主观判断。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常常违反了概率理论中一个基本的公理——联合原则(conjunction rule)。联合原则是意味着:某一元素既属于A集合又属于B集合的概率要小于或等于它单独属于某一集合A或B集合的概率。小数字法则是另一个与基础比率的低估相联系的法则。它意味着人们对某一概率分布的局部或部分特征的判断与总体和全部特征的判断是一致的。比如,投掷1000次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大致趋于相等,这是数学中二项分布告诉我们的基本知识。于是,人们也倾向于认为在投掷10次、20次中也将出现同样的结果,这也被称为“赌博者谬论”(gambler’s fallacy)。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告诉我们:随机变量在大样本条件下的概率分布主要聚集在其均值附近。很显然,人们在主观判断中所运用的 “小数字法则”与大数定律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因此,这样做的结果便产生了所谓的“判断偏差”,一是,它会使人们普遍低估基础比率的影响;二是它会使人们对某一概率事件的发生赋予太高的期望,其结果使人们失去了对问题真象的把握。 4.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它通过利益的诱导,实现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如果行业收入高,就诱导资源进入该行业;反之,资源就流出该行业。我们把乞丐看成一个行业,那么它就受市场规律的支配。乞丐行业的收入决定了乞丐行业人员的多少、人员的结构和是否有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在成本与收益的对照之下,如果一地区乞丐行业的行业收入高,就必然吸引其他地区乞丐的迁入或非法乞讨人员加入这一行业。反之,如果一地区乞丐行业的收入低,就必然迫使该地区乞丐转去其他地区或离开该行业从事新的职业。 像深圳市这样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快、人口多、市民的经济条件好,有能力施舍的人相对较多。这样就为乞丐行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收入来源,乞丐行业的收入水平比较高,也就必然引起人力资源对该行业的投入,大量的正常人和非法团伙进入乞丐行业。所以,深圳市乞丐多且出现大量非法团伙,是由巨大的行业利益诱导而形成的。 一切我所有的,与你共享。
|
||
Undine 发表文章数: 202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转载]
(三)、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就市民的施舍心理来说,市民不会给所有人施舍。他们有自己的施舍标准:即在什么情况下才施舍,或者说,乞讨者达到什么样的可怜程度才施舍。每一个理性的人都不会施舍那些懒惰或因其他非正常原因而乞讨的人。然而,市民在判断乞讨者可怜程度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市民判断乞丐可怜程度的依据往往是乞讨者的年龄、外貌、穿着、语言、健康状况等等完全由乞讨者单方面提供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施舍者不能完全或比较完全地了解乞讨者所处的社会状况:他们来自哪里、家里有什么成员、为什么乞讨、乞讨多久了、通过乞讨得到了多少钱、现在住在哪里、生活状况怎样等等。在平时人们施舍的过程中,似乎并不关心这些信息,但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无从得到相应的信息。而乞丐所提供的那些信息是完全单方面的,没有任何监督和真实的保障,很有可能是编造。所以,乞丐行业中的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不同种类的乞丐都能得到相应的行业收入,从而诱使了大量不法行为的出现。 三、 施舍者的施舍心理和行为分析 因为乞讨发生在施舍者和乞丐双方之间,这里有必要分析施舍者的施舍心理和行为。 在施舍过程中,每一位施舍者都有自己的施舍标准。这一标准是由市民的经济状况和乞丐所传达的信息来决定的。 略 (图三) 在图三中,当信息对称程度达到A点是以后,乞丐行业的行业收入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这一部分收入是乞丐行业中第一类‘生存需要型乞丐’所应得到的行业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行业收入决定着资源是进入还是退出该行业。乞丐行业同样遵循这一市场规律。当乞丐的行业收入很高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包括正常人和非法团伙,从事该行业。当一个城市中乞丐行业的收入高于其它城市时,就会有其他城市的乞丐进入该城市。 图四是一条反映乞丐行业中市场主体与行业信息对称程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在图中,a点以上是非法乞丐,ab之间是利益诱导型乞丐,b点以下是真正需要帮助的那部分乞丐:生存需要型乞丐。由图四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对称程度越高,乞丐行业中乞丐的类型就越单一。当信息很不充分时,包括非法乞讨团伙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得以生存,他们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得到了相应的收入。随着信息对称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非法团伙无法在公众和go-vern- ment面前掩盖其真实情况,无法得到可以使其存活的收入,而慢慢退出乞丐行业。当信息的对称程度达到A点时,非法乞讨团伙就被彻底的剔出乞讨行业。随着信息的进一步对称,行业收入进一步下降,越来越多的利益诱导型乞讨者由于自己的真实信息被公布而丧失了行业收入,慢慢的也就自动退出了乞讨行业。当信息对称程度达到B点的时候,利益诱导型乞丐也被市场自动剔出了。整个乞丐行业中只剩下b点以下的生存需要型乞丐这一市场主体,乞丐人数减少。剩下的这些乞讨者,也确实需要社会的帮助。 行业中的市场主体 (图四) 在图四中我们可以看到,b点处是一条直线,也就表明即使信息进一步对称,也不能对市场主体的结构产生影响,乞丐行业中的人数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他们是社会中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 当然,在这里我们还要考虑生存需要型乞丐在乞讨过程中因财富积累而向利益诱导型乞丐转化的情况。现实状况表明,有些乞丐在乞讨过程中积累了部分的财富,使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再继续以乞讨为生。当然,这部分乞丐在其性质转变之后,也会因为信息的公开而被剔出市场。整个乞丐行业的人员结构还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后略) 一切我所有的,与你共享。
|
||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799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我大学时有次在武昌火车站,有女孩跟我讨钱,我给了她一点钱,结果好家伙,一下子十几个女孩一下子围上来跟我要钱,我不给她们就拉着我的衣服不放手,有的则用手掐我...我现在忘了当时是怎么脱身的。
有次在饭馆吃饭,有乞丐跟我乞讨,我给了他一个鸡蛋,他很感激地跟我鞠躬,可惜没多久我注意到自己放在桌子上的眼镜不见了。那时我没有收入,家里是农村,丢副近视眼镜会很沮丧,在外面没带眼镜感觉很不习惯。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
||
gauge 发表文章数: 596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当人们无法知道一个人是工程师还是律师的情况下,人们对该人是律师和工程师的概率判断分别为50%,而不管该人所处的群体中到底是工程师居多还是律师居多这样的事实。
=============== 谁写的?干脆叫糊涂数学算了,比模糊数学还混乱的逻辑。 应该是:人们不知道到底是工程师多还是律师多,于是假设他们一样多。在你不知道具体分布时,这是最坏的假设,也就是说包含的未知信息最多。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这个等分布假设的熵最大。 举个反面的例子。有两类人:一类是普通网民,另一类是概率论专家。但是,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属于这两类之一。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普通网民”与“他是一个概率论专家”的可能性相同。
|
||
小屁牛 发表文章数: 81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我两个月前在南理工的教室看物理论文时,也有一个女孩拿着盖章的证明,说是聋哑人,买小木雕,一个5元(和昌海兄遇见那个相比是涨价啦),一对两个,我没有考虑,就掏出了十元,我宁愿相信她是真的。同时这件事情也让我明白即使你是读书人,身上也不要缺钱,否则在那种情况下会很窘。
但是对于大街上说自己没钱回家的人,我早就不搭理了,因为这些人一旦套住一个人就开始狮子大开口,而且99%以上是骗子。 ==================================================================================== 以前我在师大自习时,也碰到过聋哑女孩卖木雕,10元1个,我微笑着买了。 虽然我也很想试探一下,最后还是忍住了。不论她是不是聋哑女孩,我都认为她是在靠买东西赚钱吧,不是不劳而获。何况mm还挺漂亮:) 在北京公交车站也碰到过老婆婆来要钱,具体借口记不清了。关键她穿一身职业的乞丐装,你要乞讨可以直接说,编个理由来骗钱就不对了。我同学都纷纷躲开,她估计我比较嫩,硬要上来做我思想工作。当时我就有点怒了,直接告诉她走人,我是肯定不会给钱的。老太太眼神一下就变了,随后很知趣地离开。 我同学后来问我和那个老婆婆说了什么,她怎么就这样走了。我说我直接告诉她滚蛋。。 讲民主讲科学
|
||
鬼抓壶 发表文章数: 81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骗子骗走的是他自己的良知,对被骗人损失的只是金钱。
存在
|
||
blackhole 发表文章数: 196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骗子我也遇到过。现在想通了,如果他要钱,没有。如果他要吃的,我会给他买吃的;如果他要车票钱,我会带他去买票。不管他是否骗人,他总归有这个需要。有这个需要,而我又提供得起,那就给他呗。我已经给几个人买过吃的东西。也提供过一些其他帮助。至于他们说什么,我不在意。反正自己就算被骗也就那么一点钱,就当成他们直接向我讨具体实物就成了。至于钱,那没得给。
|
||
晕 发表文章数: 35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骗子骗走的是他自己的良知,对被骗人损失的只是金钱
~~~~~~~~~~~~~~~~~~~~~~~~~~~~~~~~~~~~~~~~~~~~~~ 骗子根本就没有良知,如果有良知他们就不会骗钱了. 当然,我所指的是那些专骗人钱财而且胃口还很大的骗子,因为万事有轻重,可能一些刚"出道"的比较嫩一点的还好一点,虽不为这些人说好话去辩护,但最起码的,他们的良知可能还没完全被埋没. 因此关键还是后者,损失钱财的人才最遭殃. 家穷人丑,一米四九,小学文化,农村户口,破屋三间,薄田一亩,冷锅烂灶,老婆没有,一年四季,药不离口,今日上网,广征女友,革命路上,并肩携手
|
||
权权 发表文章数: 20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我不赞赏把那个卖工艺品的小女孩的故事列入“骗子骗走了什么?”的标题之下。
再怎么说,她是在卖工艺品,至于可能是为了“促销”而编出来的一个聋哑人的故事么~唉,我看就算她不是真的聋哑人,其境遇也不比真的聋哑人好多少。 以前在上海的公共汽车上遇到过摇着快板唱一段滑稽戏的人,卖艺和卖工艺品,无非是出售服务或者出售商品的区别,都是差不多的。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 我不赞赏把那个卖工艺品的小女孩的故事列入“骗子骗走了什么?”
:: 的标题之下。 看来标题容易让人误解,我在这里说明一下:我顶楼文章只有第三段讲的是受骗的事,第四段(即有关小女孩那段)讲的则是受骗的后遗症,即因为以前受骗而对小女孩产生怀疑。“骗子”指的是第三段的韩国人,至于小女孩,我不清楚她是什么类型的,并未将之列为骗子。 不过说到这里,我也顺便说一下我对骗子的理解。我不把小女孩列为骗子,不是因为她是小女孩,也不是因为她是用小工艺品换钱而非单纯向人要钱。我不把她列为骗子,只是因为我不知道她故事的真实性,从而无法判断。 如果她的故事是假的,比方说她其实不是聋哑人。那即便她是小女孩,我仍然认为她是骗子,因为她在用谎言骗取人们的钱财。让一个本来卖一元的工艺品因为谎言而变成三元,在我眼里与不拿工艺品直接用谎言骗两元是一样的。至于她的境况如何,是否值得同情和帮助,这是另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与UndineMM及权权的看法是一样的,因此我说“事实上即便是假,一位花季女孩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谋生,也是值得帮助的”。 :: 卖艺和卖工艺品,无非是出售服务或者出售商品的区别,都是差不多的。 卖艺和卖工艺品的确是差不多的,不过与卖这些东西的时候通过谎言来博取附加值是不一样的。如果小女孩家境困难,她如实告诉大家自己家境困难,希望大家多出点钱买她的东西,我就不认为是骗子。但她如果要通过编造不存在的生理缺陷来达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就是行骗。这和那些赤膊躺在马路旁,伪装成毁了容或缺胳膊断腿的男性骗子的行为是同样类型的,事实上后者的境况未必就不如小女孩值得同情(赤膊躺在大街上的滋味比在地铁里卖工艺品难受多了),但仅仅由于其面目可憎,可能就很少会有人反对将之称为骗子。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大漠孤狼 发表文章数: 623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伪装成毁了容或缺胳膊断腿的男性骗子
我见过一些人真的残疾了,等他们长大就是残疾大人。这些残疾人很少是天生残疾,很多“叫化头”把拐骗来的小孩打残来作谋钱工具,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丐帮。这些小孩后来即使摆脱控制能够自立,也不会离开乞丐这个行当,他们的身心已经适应这个职业,不再谋求改变。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447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记得有一次我在街头打电话,突然发现自己口袋里只有3毛钱和一张10元的纸币,可是那个电话重要非打不可。我犹豫了一会,终于鼓足勇气向路人求助。 以下是对话:
我(站在电话亭旁边): Excuse me. Do you have coins? I want to make a phonecall. But I cannot...(话没说完) 路人甲(二话没说,掏口袋, 给我1元): You want to make a phone call, right? 我(感激不尽):Yes. Thank you so much... 路人甲: No worries. (接续赶路) 这一次经历我一直记在心里。直到上次去sydney才有机会回报他人。 在Sydney最大的catholic教堂外面, 有一位老妇坐在门口,问我,“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50 cents so that I can make a phone call?”我二话不说,很高兴地从包里找出5毛钱给她。 过后想想,其实她说不定一天都坐在那里,干着同一件事情。但我很理解急着打电话这种心情,如果因为我给她的这一个硬币可以让她和家人联系上,未尝不是做了一件好事。我宁愿信其有。或者她是骗子,但我并不想去知道。因为我不通过这样的骗子来了解世界,骗子也不可能改变我对世界的想法。有形的骗子太多了,我们也许可以加以防备,然而那些无形的骗子呢?那些骗走了人们良知和道德的无形的骗子呢? 欢迎来我的空间小座,我有好茶,静候佳客!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 很多“叫化头”把拐骗来的小孩打残来作谋钱工具,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丐帮。
孤狼兄所说的那是真残疾,而且身世可怜。我在杭州的时候看到一则电视新闻说此类乞丐多数是无残疾的成人用化妆手段伪装的,我指的是那些人。 组图:详解街头乞丐的伤口是怎么做的? http://www.moobol.com/ms/44/live4479.shtml 组图:正常小伙变残疾乞丐全程 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funny_886199.html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花太香 发表文章数: 62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卢先生,我有个疑问,不知道您是否知道,可否帮忙解惑呢?
就是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行乞的人,他们坐在一块可以滚动的木板上,是通过用两只手撑着地板来使自己滑动的,我曾经仔细看过几个这样的人,发现他们的腿不是变成残废这么简单,而是已经没有了. 这样的情况应该是真实的吧? 我想,一个人即使再怎么想要钱,把自己再怎么样的装扮,也不至于有什么技术可以把自己的两条腿"藏"起来吧? 我很不明白,在我自己看来,这些人应该是真实的,于是我每次见了这样的人都会给个三,五块的. 我所说的和您上面所给出的第二个连接中那组图的最后一张图也有点相象,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他们的腿是怎么不见的么?如果也是装扮的结果,那真是为之惊讶啊.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 卢先生,我有个疑问,不知道您是否知道,可否帮忙解惑呢?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在看到有关新闻前,我以为那些都是真的。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萍踪浪迹 发表文章数: 1051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昌海兄,很多乞丐的残疾是真的,但是他们乞讨后的收入大部分归幕后控制者,这个也是中国特色……
漫漫长夜不知晓 日落云寒苦终宵
|
||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76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残疾是最可怜的。。。
顺便问一下:听说很多城市建了收容站,职业乞丐或骗子自然是不愿进的,但对于真乞丐,收容站的作用究竟如何?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
Esta 发表文章数: 160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上次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探讨社会救助问题其中重点还是职业乞丐的。
卢先生说的真乞丐大概是指那些实在生活不下去没办法只能行乞的人?那么也就是说劳动力实在低下或者就是有一点,但是苦于找不到工作的人了吧。那么后者就是帮助找差使,前者只能仰仗社会救济了。。。 上次的公文分析地不错。其实收容所意义真是不大,小型救济院。。。 J U E 我 爱 学 习 哇 哈 哈
|
||
mathchain 发表文章数: 7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混合]
想到《论语》里《公治长》十: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
Zhangshizhuo 发表文章数: 71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家在长沙.高中时期 有一年大年初2晚上径自去外面逛荡. 在一个肯德基附近看见一对乞丐父子.不知道是不是父子. 我觉得很可怜.就花20元买了两个"烧腿"? 包好了 等那个"父亲"走了后 给那个孩子.我担心那个"父亲"会不给那个孩子吃. 还有那时候有点怕难堪 所以只敢给孩子.....
Sheaf and Scheme
|
||
学佛学科学 发表文章数: 224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当人们无法知道一个人是工程师还是律师的情况下,人们对该人是律师和工程师的概率判断分别为50%,而不管该人所处的群体中到底是工程师居多还是律师居多这样的事实。
=============== 谁写的?干脆叫糊涂数学算了,比模糊数学还混乱的逻辑。” 回复gauge兄: 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分析社会学的某些问题确实是好方法之一,但如果那些社会学家(如经济学家之类)在研究分析社会问题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或符合) 运用“对应”数学工具的数学前提(类似于 我们在作数学计算需要用到某个公式 但其实哪个计算的条件不符合运用该公式的前提条件) 那么这样分析出来的社会问题问题的结论往往是荒谬的 。尤其是运用概率论统计学要注意这一点。有些社会学家就没有按照概率论统计学所“要求”的那样做,当然要采集“一个大样本”在实际活动中 确实 也往往存在 因为客观因素而无法满足统计学的要求,但这不能作为借口,更不能说什么运用了数学方法得出了“科学结论”,这就是 不是真正作学问的态度。 由此“种种”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19世纪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会说出如下一段话了:“世界上有三种谎言:普通的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学上的谎言。”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作社学学(要运到数学工具的)研究工作者的注意。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and by an effort,we may get nearer to the truth .(Popper)
|
||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799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谁写的?干脆叫糊涂数学算了,比模糊数学还混乱的逻辑。
-------------------- 模糊数学的逻辑很简单,一点也不混乱。不是因为它很“模糊”而名之以“模糊数学”,而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模糊的。 收容所不是因为孙志刚事件而被取缔了吗?怎么又来了个“收容站”?。它可是人间地狱危害百姓的政府挣钱机关啊!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
||
henring 发表文章数: 218
|
Re: 骗子骗走了什么? [文章类型: 原创]
关于聋哑女孩卖木雕我也遇到过,三块钱一个~~
我曾经在武汉街道口看见一个女中学生搀扶一个老者站在冰冷的冬天拉二胡,胸前挂着一个牌子说家庭困难,希望救济,唉~二胡拉得还不错,我回过头看了好几次,但是钱包久只有一张“毛主席” 囊中羞涩啊~~这个事件我一直印象深刻 我挺欣赏艺术类“乞丐”~~~ Nunquam praescriptos transibunt sidera fines
|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