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另外一篇关于中国男排的回忆文章比较长,有兴趣者可以点击链接阅读:
http://blog.creaders.net/Lewei/user_blog_diary.php?did=5658
这场经典的中韩男排大战在我脑中颇有印象,尽管那时兄弟不过小学三四年级左右。不知为何,我当时在看电视时坚信中国队能够连扳三局,但我不知道那时在北大居然会有学生用游行来庆祝。大概也是因为这场球的影响,我在复旦上体育课要选专项时毫不犹豫地选了排球,尽管在杭州二中时当过班队足球门将并且篮球打得也很狂热。
汪嘉伟当然是当年最耀眼的明星,但我同样欣赏徐真(他和汪嘉伟还是福建男排的队友)。我在复旦时经常喜欢模仿徐真首创的跳发球,但因为没有教练指导而成功率很低。不过兄弟对在三米线后起跳的后排进攻很有天赋,在比赛时即使换到后排也经常怂恿二传让我来扣,主要还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祟,呵呵。这样打虽然占用了不少队友的扣球机会,不过由于对方很难拦网而成功率颇高。当年我换到三号位时还喜欢玩拦发球,可惜后来规则修改而只能作罢。复旦的体育老师只能教一些基本功,因此像汪嘉伟的“前飞”和“背飞”之类的绝活连模仿的可能都没有,真是遗憾啊!
==================
中国男排:光荣与无奈
送交者: dadahan 2007年8月10日09:32:51 于 [竞技沙龙]
提起排球,国人一般马上想到的是中国女排创造的辉煌,而中国男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远没有女排高大丰满。中国男排除了在80年代初灵光一闪,还勉强被短暂的看作一个世界强队外,近20多年来,成绩一直在世界十几名开外徘徊挣扎,至今不见起色,似乎也看不见曙光。
虽然中国男排在世界级排球比赛上的成绩不怎么拿的出手,但墨西哥裔的国际排联主席,阿格斯塔博士曾公开地说:中国男排为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意如此)。一个世界单项体育协会的主席这样赞扬一支二,三流水平的球队的贡献,不说绝无仅有,也是非常罕见的。阿格斯塔所说的中国男排为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做出的贡献,主要指的就是现代排球运动的一整套快攻战术。
虽然排球作为一项主要球类运动可能已经出现约100年了,但世界上正规的排球比赛是在二战后才开始。在整个50年代,世界强队主要由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所把持,后来东德也加入世界级强队的行列。这些队伍人高马大,身高臂长,扣球势大力沉,高举高打。他们的打法可以用简单粗暴,蛮不讲理来描述。即接发球一传起来就瞄着四号位,也不管是不是特别到位,反正就是主攻手跳起来一锤砸下去,防守方网上拦不着基本就是听响。这种打法人员配备也很简单,前后排各一个二传,剩下四个相差不多全可以打强攻,轮着谁算谁,比赛对观众来说自然比较枯燥乏味。
中国男排50年代初组队,根据自己身体条件的特点认识到如果一味的学习苏联的高举高打,基本是死路一条,因为当时队内主攻手们的身高多不到1米90。中国男排带给排球的技术创新就是快球,即在二传起来的球还在上升阶段就扣过网,增加进攻的突然性以突破对方高大队员的拦网,这使排球比赛在二,三号位的进攻方式逐渐丰富了起来。其实,最早的快球并不是很快,二传手在二号位做球,扣球手在三号位起跳扣球。这种进攻战术使中国男排50年代参加世界比赛时已经初露锋芒,令人耳目一新,被誉为中国快球。据传当时日本队在掌握了“中国快球”的基础上很快创造了所谓的时间差战术,即二传传起一个比较高的球,当球处在上升阶段扣过网即为快球,如果等球下来再进攻则形成进攻的时间差。
进入60年代,中国男排在“中国快球”的基础上又首创进攻的平拉开战术。所谓平拉开,即二传手一般在二号位做球,将球在网的上沿以比较平直的角度推向四号位方向。进攻方充分利用网的宽度,在球的飞行轨迹的任何一点将球扣杀过网,如果击球队员比较靠近二传手,则形成比较典型的前快,如果队员在远端击球过网,近端跳起的队员以扣球假动作形成快球掩护远点进攻。中国男排在60年代前期,曾参加两次世界大赛,均取得第七名,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各排球强国忽视的力量,当时日本队在世界第五,六名左右的位置,中日男排的水平实际差距不大。日本队的进攻不如中国凌厉花哨,但以顽强防守著称。他们主要靠中国快球,自创的时间差进攻,以及顽强的防守,再加上东道主优势,竟然出人意料的夺取64年东京奥运会金牌。可是在接下来的访华比赛中,却0比3输给中国队。65年,基本就是多半个国家队的苏军男排,也被中国队以3比1灭掉,可见当年中国男排是非常厉害的。
70年代,中国男排的快球进攻组合更加丰富完善,日益成熟。那时由于文革与世隔绝,但他们在中国快球的基础上,潜心摸索出了近体快球,双快,交叉,双快一游动,以及最后由汪嘉伟实现的前飞,背飞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攻战术。近体快球顾名思义,快球手和二传位置非常近,如果二传是跳传,那球几乎二传刚一离手就被扣过网。双快球一般是一个队员在二传面前,一个队员在二传背后起跳,称为一个前快,一个背快,互相掩护。交叉进攻可算做是立体进攻的一种,两个扣球队员站位比较靠后一点,斜向前方起跳,本来在二传背后方向的球员飞向打前快的位置,而本来二传面对的队员飞向背快的位置,二人互相掩护,这已经有了前飞,背飞的雏形。双快一游动又称“加三”,是看着最为复杂的一种进攻方式。一般二传的球在三号位传起来,球的位置应该稍偏远网一点,双快球,即一个前快,一个背快掩护,第三名球员多从后面一点往前跳,夹在提供前快,背快掩护的两个球员之间将球扣过网。这种球非常好看,还略带有一点进攻时间差的意思,另对手防不胜防。
对于中国男排的创立的这些复杂的进攻战术,最直接受益的就是中国女排。老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在70年代初,是国家男排的主力二传,所以他把男排的看家本事几乎一个不拉的移植到女排,使中国女排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长为一支世界顶尖强队。唯一不可能原封不动照搬的是汪氏的前飞和背飞。但是女排把背飞改为二号位的跑动进攻,又叫“背围绕”。即二传手在三号位背传二号位,副攻手同时由三号位跑向二号位,单脚起跳进攻。这种球不在于特别快,而在于背传,启动,单脚起跳,扣球过网一系列动作的节奏感和配合,以时间和空间战胜防守方的高度和力量,成为中国女排的进攻利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