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小舅和我
作者: yinzhangqi
高三准备高考时,小舅给我传授了他当年复习备考的经验:每天晚上睡觉前回忆一下今天做了些什么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就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过一遍。我照着他的话尝试了一下,似乎真的有效。高考成绩出来后,已经确定可以被交大录取了,小舅又跟我做了一次长谈。他帮我仔细分析了我的性格特点,然后跟我说:你能够静下心来,适合研究物理学。他接着告诉我,说我并不适合去社会上做生意,也不适合当官,读书搞研究是最适合我的。小舅确实没有看错,我现在真的走上了做研究的这条路。当然也不是没有过怀疑,也曾经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研究物理的天赋。但是我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这其中有没有小舅这一番鼓励和剖析的作用呢?我想是有的。小舅是除我父母以外第一个告诉我说,你适合做科研,应该去做科研的人。大学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而我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做一个物理学研究者,并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小舅的那一番话,帮助了我很早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2005年暑假,对我来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段时间。那时我研究生已经过了两年,却没有做出什么好的研究工作。前一年半有一年导师不在学校,我自己一个人郁闷的看着文献,却没有什么想法。导师回来之后看我课题进展缓慢,于是让我换了个课题,直接给了我一个现成的想法让我去算算。到暑假时我已经差不多把这个问题都算完了,硕士毕业论文也算是有了着落。可是我还是不满足,因为这个问题是导师给的,我只是起了计算的作用,而不是在做物理。当时我很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有能力做物理呢?
那个学期末,我跟中科院的一位导师联系,希望去他那里读博士。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存在了好几年了,我很向往北京那里的学术环境。但是联系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位导师不要我。他告诉我,他的直博生已经招满了,不要普通博士生。那时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留在交大继续读博士,但是心中还是很苦涩的。既然已经是这个结果了,我只有先回家休息休息再回学校准备考博士。在家中,虽然是放松,但我还是每天去预印本网站上看看有没有新的论文。7月22号左右,我发现了这篇论文(http://arxiv.org/abs/quant-ph/0507204) 似乎与我刚刚完成的工作很接近,于是把它下载下来保存了。第二天去小舅家,看到那里有打印机,于是就用打印机把论文给打印出来了。7月30号返回学校时,这篇论文我也一并带了回去。
在学校混了几天,看了一周的电视剧,突然觉得不该这样浪费生命了。我是要念博士的,这么混可不成。然后我记起还有这么一篇论文可以读一读。很快,我就确定这篇论文能够被改进,我得到了更好的结果。于是我以这篇论文为起点,慢慢的自己找问题,自己独立开展研究。导师见我的研究工作做得不错,就带上我参加了 12月份在香港举行的一个国际会议。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对这篇论文的一个推广。现在,经过整理之后,我们的这个工作(http: //arxiv.org/abs/quant-ph/0606152)已经被《物理评论A》接收了。如果不是用小舅家的打印机把这篇关键性的论文打出来的话,很可能我返回学校后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篇论文,也就没有后来我研究上那么大的进步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了。
现在我想的就是,今年吃年饭时,一定要向小舅敬上三杯酒,表达我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