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思故我在
作者: gauge
“我思故我在”是一个逻辑推理的陈述句。
前提,“我思”。
结论,“我在”。
前提可分解:“我”,“思”。
先有“我”,然后“我”“思”。那个“我”是什么意思呢?至少已蕴含“我在”。
因而,“我思”这个前提比“我在”这个结论包含更多的论断。当然,这和逻辑推理的性质是一致的。
所以“我思故我在”其实没什么,无非是把前提中的一部分单独抽取出来又说一遍而已。
我们类似地可以说
“我站在木板上所以我存在”,
“我猜你在看上面的话所以我存在”。
或者我们可以有一些差别更大的说法,比如
“我站在木板上所以木板存在”。
比较一下,“我思故我在”和“我站故我在”。容易看出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前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加令人着迷也更加令人困惑,当然是某些人。因为其中包含一个自述,或者所谓的自指。因为当我们说“我思故我在”的时候,我们已经处于思考状态了。而我在键盘上敲下“我站故我在”这几个字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站着敲,虽然我也可以站着来完成这几个汉字,但我确实没有这么做。另一方面,即使我站着敲了,看这句话的人也多半是坐着的,没有人会因为这几个字而站起来。当然逆反心理者例外。
这似乎说明“我思故我在”和“我站故我在”有本质的不同。我们继续“思”。
“我思故我在”仅仅适用于单个的人。比如你说“我思故我在”,那么我怎么知道“你思”了呢?说出这句话就可以叫做“思”吗?如果有一天,一个机器人蹦出来说或者在它的显示器上或者通过打印纸表达“我思故我在”,那么我们又怎么理解呢?那个机器人凭什么可以称为“思”?一个机器人要在显示器上显示这句话是轻而易举的,它甚至可以用各种语言向不同民族的人显示这句话。换言之,如果不按照我们前面的分解方式,我们不能由“你思”来推导“你在”。因为“你思”可能是错误的前提,虽然你确实“在”。我们知道,错误的前提可以推出一切有意义的陈述。
出现这个可能错误的前提,其原因是“我思”或者“你思”是比“我在”或者相应的“你在”包含了更多判断的陈述。这正如Occam剃刀所言。越多的假设越有可能犯错,所以较少的假设是更好的做法。我们可以肯定自己的“思”,但不能确定他人的“思”。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肯定自己的“思”和“在”,但不能类似的得知其他的任何人物的“思”或者 “在”,因为我们不知道说这句话的是不是那个有显示功能的机器人。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确认其他事物的“在”与否,比如“你站故你在”。
比较起来我们可以根据“某一时刻你站”这个正确的前提来推导“你在”,当然这是一个平凡的推理。而“你思故你在”却有可能因为前提“你思”的错误而使得整个的推论没有意义。主观的“我思”是不能被他人判断的,而客观的“我站”却可以由他人判断。对后面这句话,请不要拘泥于字面意义,因为有一天我们也许可以判断你或者机器人是否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