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顿悟”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刷新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799
内力值: 423/423
贡献度: 8426
人气: 1826

客栈长老学术成员

标题: 关于 “顿悟”
作者: 星空浩淼

关于佛教中的顿悟,我觉得有一个说明是不错的:向一个天生没有味觉的人讲解什么是“甜”,是很难的,你指着一颗糖跟他解释什么是甜,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会把 “甜”理解为那颗糖的模样儿;正如你向一个天生的瞎子解释什么是“红色”,那一个红纸跟他说明,结果他心目中的“红色”就是触摸纸时的那种感觉。向我们世俗中人解释一些佛教中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如同跟天生的瞎子解释什么是“红色”,跟天生没有味觉的人,解释什么是“甜”。如果有一天你终于顿悟了,就如同瞎子突然看得见,没有味觉的人突然有了味觉一样,那种体验是非常神奇而美妙的,会伴随巨大的快乐之情,令人终生难忘。

我过去虽然歌儿唱得还算不错,会一点简单的乐器,但是我欣赏不了高雅音乐——过去我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欣赏一些,比如,我觉得“梁祝”旋律优美动听,听起来很愉悦,喜欢听,这就是欣赏。后来有一个听过讲解而顿悟的人,过来跟我边放着这首音乐便跟我兴高采烈地讲解它的含义(比如小提琴是祝祝英台微弱的反抗,大提琴是封建家庭势力的阻碍...等等),突然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天窗”开了,那应该是一种顿悟:我觉得自己这时才是能够真正欣赏了,真正我听懂了,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巨大的快乐和陶醉,我想这就是顿悟,可惜我的这种顿悟只是在那几分钟时间,离开朋友之后,到现在,我的天窗似乎只是在那一刻打开过,然后又关闭了。现在我无论怎么想象和回忆那首音乐中的一些代表要素,我再去听这首音乐时,怎么也无法再产生当时的那种欣赏感觉,总之又重新回到只是当初只是欣赏优美悦耳动听的旋律的阶段。

多年前,立体画象流行,那时办公室有人拿来立体画来让大家欣赏,结果大家先后都声称自己看到了,唯独我死活看不到他们说的那些,我用尽办法,包括试图把平面画象通过主观拼凑组合或者想象成他们所说的那些东西。后来我甚至猜疑,他们不过是相互心灵暗示而已,都是主观幻像,其实不过是“皇帝的新装”。但是有一天,我终于突然看到了立体图象,那一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奇妙体验,原来象在看镜子里面的东西,那图象不在纸面上,纸面不过是镜子表面,而图象在离镜面有一段空间距离的地方。我先前从来没有看过立体电影,所以突然终于看到立体画的感觉,那就是一种顿悟的感觉,很神奇。

这次之后,我觉得许多人声称自己看到过什么,但是大家认为是骗人的迷信的东西,多了一些同情,而不再是简单粗暴地拒绝和直接看作骗人的迷信。凡是自己没有见过而且有违常识的,我们常常会这样对待。事实上,过去几千年里,世界上先后不同地方有人声称看到天上有大量鱼掉下来过,这些当时被看作骗人的鬼话,当然一些宗教信徒会相信:的确实可以从天上掉下来的原本属于上天的东西。但是现在对这些有了科学解释:龙卷风可以造成这种现象。因此现在大家都相信了。

如果有一天人类科技可以实现“做梦机器”,可以人工设计我们所要做的梦,事先编好梦的“剧本”,然后全身裸体和头上带上各种传感器,用来传递梦中需要产生的感觉。还可以为梦里的世界,设计一套完全不同的逻辑规律、数学规律和物理规律。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在梦里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醒来之后,才觉得是多么的荒诞不稽,违背基本的常理。另外,我们还都有这样的体验:梦里的时间长短跟现实中的时间长短,其感受是不同的,比如几分钟时间内,可以做一个感觉是演了一场电影的梦,这充分说明对于人类意识而言,重要的是心理时间箭头。利用梦里的时间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时间,以及梦里的数理逻辑可以不同于现实中的数理逻辑,如果实现了“做梦机器”,可以让我们经历许多不同的人生,感受许多不同的人生体验。我们可以变成电子游戏里的主角,一些民科的理论成了那个世界里的真理,而民科如愿以偿地成了他们心中的大科学家…等等。

这样一来,梦如人生,人生如梦,只要产生过成功和幸福的心理感觉就行,又何必去计较孰真孰假?也许本来一切最终皆为虚幻,这就叫做真正的“醉生梦死”!我们是上帝梦里的东东?我们是上帝电子游戏里的东东?到那时,人们对佛学中所说的一些思想,恐怕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呵呵!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发表于繁星客栈
http://www.changhai.org/forum/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