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之汉服观
作者: 彼黍离离
我以为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的问题。人们有权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赞同他们的行为,并不满足于今天摩登得公式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行为,看来天真而无聊,因为这些并不符合社会的工具理性精神和功利主义的思想。然而,今天的摩登生活方式一定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吗?
现代摩登生活推崇工具理性,以实用性和功利性作为一切的衡量标准。一切和功利性没有直接联系的价值观、文化、风俗、礼仪和规范被统统打入前摩登时代的残留物的范畴,并被准备随时抛弃。然而,工具理性终究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人类是理性也是感性的动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恰如民主形式和民主的关系,不管形式如何,其结果是为了达到最终目的。正如当今世界,不同国家采取何种形式追求民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形式最终是否达到目的。认为某种形式是最完美的,而轻易否定其他的形式,以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别人的实际情况,首先是不客观,更有坐井观天的嫌疑。尽管现在的人们似乎忽略了这最终目的,将种种传统生活方式毫不留情的抛弃。然而纵然被遗弃,纵然和现代世俗生活(mundane life)的功利性没有直接联系,这些生活方式并非不具有价值。
一些社会学家将过去的生活方式称为“诗意的生活”(poetic life). 他们认为人们生活的时空和状态被打上了风格的印记,浸透着文化。事实上就在不久的过去,我们似乎还穿过手织的毛衣,吃过自己种的菜。吟过诗画过画,习过王羲之的贴。节假日走亲访友。过年围着火炉写对联。夏夜里邻居们欢笑闲谈,孩子们玩成一片。谁说这样的生活方式就不好?谁说呆在远离季节和人群的空调间里面对电脑营造网上的虚拟世界就是好的生活方式?谁说组织汉服社人们的行为不是为了逃出韦伯所说的“铁笼”iron cage---人类最终的归宿所作的努力?难道人类一定要等到“冰冷的北极之夜” (polar night of the icy darkness)到来的那一天,才能想起挣扎和反抗吗?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些行为是真正的天真,谁也无权剥夺人们对诗意生活的追求。以反对复古为由也好,以反对形式主义为由也好,这些似乎都是以理性精神著称的精英阶层的理论。有意思的是,精英们似乎赞同都市生活的人们吃农家饭体验乡村生活花钱买新鲜,却反对一部分人组织汉服社追寻过去的生活方式。何其滑稽可笑!也许这仅仅是因为自尊心作祟。因为服饰与文化牵扯上了关系,而文化似乎应该是精英阶层茶余饭后的专利谈资,而不应该被民间的老百姓们身体力行!然而文化是大众的,并非是都市的新新贵族专有的。人们的生活也并不需要以精英的理论作为生活方式的指导。所谓的精英们,忘记了自己也是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忘记了自己也同样在摩登生活的罅隙里寻找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