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天一阁 ->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 November 21, 2024 |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回复 | 刷新 | 论坛嘉宾: XXFF |
XXFF 发表文章数: 26 |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江南常州古城中有一处地名叫马山埠的地方,马山埠是当年流经常州古城的后河(又称顾塘河或市河)及白云溪河北岸的一条沿河小巷,东起日新街西,西至县直街,此处原为五代时期常州古城护城河沿岸,马山埠的地名居说是因为停靠运柴火的船只大多来往于太湖马迹山(现无锡马山)一带。讲到马山埠,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庄氏家族,“庄存与故居”本名“宝砚堂”,坐落在马山埠中段,从庄培因高中状元后,其宅第就改称"状元第",庄存与兄弟俩当年就是在这里从小接受族学,苦读经书,通过当时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的科举制度,逐步走进了紫禁城权力中心,成为皇帝治理国家的智囊团成员。1741年,弟弟庄培因十九岁就中了举人,哥哥庄存与三年后也顺利中举,1745年殿试,考官要求庄存与模仿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第三篇作文章,庄存与“素精董子春秋,且于原文册曰以下四条,一字不遗,上大嘉叹,即擢侍讲”,最后高中榜眼,同榜状元钱维城是庄存与舅舅家儿子;又过了九年弟弟在1754年高中了状元,我2011年去北京国子监孔庙时刻意在进士碑找了下,发现同年中进士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只能屈居二甲第四名,但纪晓岚的名气随着相关电视剧的热播搞得家喻户晓。 庄存与殿试后直接进入翰林院,后长期担任礼部侍郎(从二品),即六部委之一的副部长,礼部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这么看清朝就已经是“大部制”了,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的管辖范围;庄存与还兼值南书房和上书房行走,即皇帝与皇子的老师与秘书,当年康熙帝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专门房舍:“南书房”,并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我们现在叫德才兼备者,其职称叫“南书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皇帝吟诗作画、舞文弄墨,有时还要根据皇帝的意思起草圣旨,估计康熙帝想削弱外朝内阁大臣的实权,进行高度集权,南书房就是皇帝的智囊团、外脑,于是南书房逐步成为帝国权力中心的中心,“南书房行走”可以直接影响皇帝对国事的重大决策,其权力甚至高过宰相大臣们,但是,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差事;“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就是清朝皇子皇孙的私塾。清朝人喜欢用“行走”词,大概是当差的意思吧,“***行走”不是官职,只是说明在哪个部门上班。我到故宫参观时注意了下,南书房就百来平方,上书房也不大,非常不起眼。 居统计,常州庄氏家族在清代中进士者29人、举人90人,其中11人任职翰林院,有人说这归功于这里是“风水宝地”,但我觉得他们中大部分只是会考试而已,他们对科考内容非常熟悉,他们当时如果可以办“科举培训班”,估计可以搞得比新东方更牛。 庄存与当然不是只会考试,他是清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经其侄庄述祖,外孙刘逢禄、宋翔凤等逐步形成公羊学派或叫常州(阳湖)学派,在《春秋》三传中,他们独崇《公羊传》,重视阐发“微言大义”。我查了下资料,这几年对他及常州学派的研究比较热门,美国学者艾尔曼(BenjaminA.Elman)也写了本专著《经学、政治和宗教——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庄存与和刘逢禄--魏源和龚自珍--康有为和梁启超是否是一脉相承?庄存与的公羊学说是否是在他在上书房教皇子的备课笔记基础上形成的?庄存与的学说是否与他与和坤矛盾对立有关?等等都是目前研究清代学术政治学者关注的话题。 要搞清楚这些话题,必然要掀开清朝甚至要追朔到秦朝的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他虽然实施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但由于他推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所以并没有搞出一套集道德、法律和学术于一体的哲学体系来指导管理国家,以至与,汉武帝时,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迫切需要有一套哲学体系来指导管理国家,就象我们现在的马列体系一样,于是就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儒家思想遂被统治阶级利用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之久,作为官方唯一允许的儒术虽然在最初起到了统一思想、稳定国家的作用,但后来却被统治阶级极端利用,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其消极面的流毒甚至影响到现在。 秦始皇焚书时有些儒生将古文经书藏起来,到汉朝时才逐步重见天日,这部分用先秦的古文字“篆书”书写的儒家经书称为“古文经”;而儒家经书也在口耳传授之际以汉代流行的隶书体文字写成,称“今文经”,今古文之争就是在争谁是经学的正统门派,开始只是学术问题,后来被扯上政治利益,于是单纯的学术问题也就演变为政治问题,扩大到了学术思想、学派体系、政治观念和社会地位等诸方面,逐步变成大是大非的“路线”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不仅对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
XXFF 发表文章数: 26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庄存与等人开始选择今文经学正值汉学(古文经)鼎盛之时,显然他们是不满现状,试图寻求儒家传统思想的内部改革之路, 清代今文经学经过庄存与、刘逢禄等人的努力,不仅是举起大旗,而且已经站稳脚跟,风头逐渐盖过古文经学;对于当时他们究竟想干啥,学者们都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庄存与等人的今文经学研究还是局限于学术圈,囿于所处的环境与当时的时局,他们虽然也看到种种时弊与清中期的激烈的社会矛盾,但其本人是无意担当变法改制的政治家,只是以学术为主要目的,而其学说出于备课笔记一说我觉得有些牵强,但庄存与在备课时必定要广泛阅读,我想他把大量阅读思考、新观点、新思想有目的地分类汇总
记录下来、逐步自成一说的可能性最大;而发展到晚清,今文经学家龚自珍、魏源在今文经学中注入了“经世致用”的精神,把今文经学与现实社会政治联系起来,初步发出社会变革的声音;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时,今文经学就完全沦为文人参与改革的工具,康有为著名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这两篇文章已经不是纯学术了,如梁启超的评说“借经术以纹饰其政论”,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缺乏经济、政治、思想理论等多方面的准备,能够爬到一定位置的有识之士一般都深受传统儒学的教育,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各方面都根深蒂固,还不可动摇,康有为当然看得很清楚:“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 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扯孔圣人的大旗进行维新变法也可以减轻阻力,而就学术层面而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比相对不死板教条、长于思辨、学风灵活,有利于解放思想,所以虽然把康梁归入今文经学门派,但康梁对今文经学进行了灵活运用和“以西解经”,后来因为上面嫁接了太多的西方思想文化而搞得今文经学不伦不类、面目全非,今文经学发展到上世纪初实际已非庄存与开创的今文经学的本来面目,进入民国后清代今文经学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纵上所说,康梁实际上是今文经学的终结者,如果没有庄存与开创的今文经学,康有为或其他革新人士也会去借其它的传统学说门派的根去嫁接西方文化思想,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车轮随着国门被西方列强敲开是任何人与思想都无法阻挡的。虽然如此,庄存与开创的今文经学其意义仍然是划时代的,他在铁桶般的传统文化内部硬是撕开一道口子,缝隙逐步被后继者努力扩大,随着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三代人的怒力,终于逐步争脱了旧文化思想的桎梏,迈向了新的世纪,研究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衰对我们现在二次改革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曾经信奉的经典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失去了伟大指引的我们这一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摸了30多年,现在到了惊涛骇浪的河中央,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处,目前急切需要一盏新的指路明灯,诚然,体制内的改革虽然不象改朝换代那么血淋淋,但目前看仍然是异常艰难的:内部利益集团的阻挠比当年的“和珅们”有过之无不及,经济全球化的外力远比八国联军厉害百倍,30年前再一次打开经济国门后,开弓就早已经没有回头箭了,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急流勇进! 关于艾尔曼等人文章说庄存与的学说与他与和坤矛盾对立有关,我认为太牵强不过,庄存与、和坤年龄相差三十余岁,和坤得势时(乾隆四十一年1779)庄存与已60岁步入老年,大家对和坤专权不满很正常,但其学说主要是和坤影响的就可能性不大了。 庄存与在乾隆五十一年休致(是年68岁),从北京沿着皇帝南巡之路坐船衣锦还乡,从马山埠自己家的专用码头登岸,开始颐养天年、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二年后的乾隆五十三年70岁时卒,古人讲究所谓叶落归根,生命的终点要与生命的起点重合,庄存与的一生似乎是非常圆满,属于当年的最最成功人士。
|
||
XXFF 发表文章数: 26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马山埠还有多处名人故居,如巷西头有清代诗人黄仲则(名景仁,1749~1783)的"两当轩"旧居,最记得他的名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把黄景仁与庄存与相比,以其才气我看决不输庄存与,但其一生怀才不遇,坎坷一生。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据《毗陵浮桥黄氏宗谱》始祖是宋黄庭坚胞弟叔达,明永乐年间有松轩公徙居常州,初居于郡城浮桥,今小河沿南口,昔称古永宁桥,俗称浮桥,故称“浮桥黄氏”,后世分为六房,黄仲则为迁常第十四世孙),4岁丧父,靠寡母屠氏拉扯大,16岁应童子试在三千人中名列第一,但因不熟科举规则,乡试屡试不中,但其诗早负盛名;同为同时代的江南才子,由于他一生穷困潦倒,与庄存与所处的上流社会完全不同,而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见到了其他知识分子一般见不到的当时社会最黑暗的一面,所以他诗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得到了广泛的有同样境遇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共鸣,后人说他是清朝的李白,所以庄存与绝对写不出黄的诗,黄景仁也搞不了或压根没兴趣庄的今文经;癸巳(1773年)除夕夜,黄景仁走到附近一座小桥上,“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癸巳除夕偶成》),这个市桥最可能就是马山埠最西边往南跨过后河的“浮桥”,离黄景仁家很近;黄景仁除夕夜走出家门,最可能的就在家门口散散步,如果他往东,不远处就是庄存与宅,灯红酒绿、朱门酒肉,走过去只能平添羡慕嫉妒恨,以他的性格肯定往西走,走几步往南就到了“浮桥”,于是一首名诗便诞生了;巧的是今年也是癸巳年,光阴似箭,60年一轮转了正好四圈,但是河填了、桥拆了,星星因为雾霾也不见了;一七八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三十五岁黄仲则因贫病交加客死在山西解州(今运城)郊外一座破落的古寺后殿里,几天后他的好友洪亮吉赶去,按遗嘱千里迢迢将其灵柩运送回故乡常州,葬于北郊永宁庵前,目前黄仲则墓早已平毁,成了北环小学的校址,九泉下的诗人每天可以聆听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我有一段时间蛮喜欢读郁达夫的作品,他年轻时写过一短篇小说《采石矶》,就是以黄景仁为故事主角,两人的经历也颇为相似。
在康乾盛世,短短的百米小巷马山埠,同是一流人才,命运迥异。当年封建专制的社会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压制了社会变革进步,其教育和科举人才选拔制度抹杀了许多旷世人才,象庄存与一样“学而优则仕”是凤毛麟角,否则的话大多数就象黄景仁一样沦为“百无一用”,只能沦为能呐喊几声的时代愤青,联想到我们今天的教育和高考制度过度重视考试,忽视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也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马山埠东段旁的白云溪边有白云古渡,对岸(南岸)就是明清文人云集的“前后北岸”,短短的临水小巷马山埠就这么有故事,前后北岸的蹉跎往事就更叙不完,在下一集(江南古城往事---常州前后北岸)单表。
|
||
大漠孤狼 发表文章数: 58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秦始皇焚书时有些儒生将古文经书藏起来,到汉朝时才逐步重见天日,
::这部分用先秦的古文字“篆书”书写的儒家经书称为“古文经”; ::而儒家经书也在口耳传授之际以汉代流行的隶书体文字写成,称“今文经” 哦,原来“今文经”是这么来的。 XXFF兄,庄存与和庄廷鑨是不是一个家族的,还是仅仅都姓庄?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70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历史故事。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70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但纪晓岚的名气随着相关电视剧的热播搞得家喻户晓
------------------------------------------ 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纪昀的作品有流传,又编撰《四库全书》,影响更大。且是个奇人,性诙谐,“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
||
XXFF 发表文章数: 26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XXFF兄,庄存与和庄廷鑨是不是一个家族的,还是仅仅都姓庄?
======================================================= 回孤狼兄:500年内没有交集吧。 ;;但纪晓岚的名气随着相关电视剧的热播搞得家喻户晓 ------------------------------------------ ::::我觉得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纪昀的作品有流传,又编撰《四库全书》,影响更大。且是个奇人,性诙谐,“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 老百姓一般不知道“四库全书”的,作品流传的仅“阅微草堂笔记”一部,老纪也是怕孤狼兄提到的庄廷鑨的事情,当时文人都不敢写书,而阅微草堂笔记比聊斋知名度低得多了。 这种鬼怪小说与现在的抗日剧一样,容易通过评审。 不过老纪诙谐幽默可能是真的,他针对时弊只能装疯买傻,对同僚讲些玩笑话,搞文字狱的人也抓不到他什么把柄,这些段子可能在民间流传度很广。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70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对《阅微草堂笔记》评论,最公允的当属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他给该书下了一个结论“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纪晓岚这个《阅微草堂笔记》不单是志鬼怪,而蒲松龄《聊斋》基本上都是志鬼怪,是志异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应入小说家。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则应入杂家。 《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在民间流传很广。自清以来,《阅微草堂笔记》的刊本包括私印本,大概不下20来种。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70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不管是老百姓还是读书人,他的书和他自己的故事,都是喜闻乐见的方式,怎么可能不家喻户晓呢?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的小孩,在小的时候,都听过,徐渭、谢缙、纪昀等人的机智诙谐故事。故事让大多数人都记住这些人物和故事想要传达的道理,虽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也不关心人物本身的命运。 电视剧只是现在讲述故事的一种而已。
|
||
暴走迦楼罗 发表文章数: 203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大多数中国的小孩,在小的时候,都听过,徐渭、谢缙、纪昀
---------------------------------------------- 恐怖不是这样。我听到的最多的是孙悟空(日漫中的)星矢,健次郎,阿拉蕾,康夫,忍者神龟,擎天柱,乱马,乱太郎,瓦塔诺,达寇拉,一平......纪昀是成年后才知道的,徐渭跟谢缙是此贴才知道的(估计这两个本站很多都不知道)要是少数名族,知道这几个的就更少了,连纪昀都不一定知道。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70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楼上,问下你,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李白、诸葛亮、刘伯温、毛泽东、林彪的?
|
||
暴走迦楼罗 发表文章数: 203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李白、诸葛亮、刘伯温、毛泽东、林彪
------------------------------------- 中间的刚搜了一下,知道了。其余四个差不多小学知道的(当然知道的是被加工过的形象)。这四个我裆吹的多(or贬的多),前面那三个我裆吹的少
|
||
spioner007 发表文章数: 5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解缙吧。。。一平,健次郎,是哪个里面的?
|
||
暴走迦楼罗 发表文章数: 203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修罗王一平 :天空战记
健次郎:北斗神拳 日漫的水平真的太好了,现在90后00后观看的国产动漫惨不忍睹啊....国家还打压日漫 动漫分两类,动漫跟中国动漫 电影分两类,电影跟中国电影 游戏分两类...... 科学家分两类.... 奶粉分两类.......
|
||
彼黍离离 发表文章数: 70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楼楼上,小学之前你父母给你讲过故事吗?有没有教你背诗什么的?
|
||
XXFF 发表文章数: 26 |
Re: 江南古城往事---常州马山埠 [文章类型: 原创]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的小孩,在小的时候,都听过,徐渭、谢缙、纪昀等人的机智诙谐故事
================================================================================ 能有几%就不错了吧?就客栈里的大家说说看,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或现在都不知道.
|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