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9-11-13 以来
本文点击数
11,130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2,222,707
昨日点击数 6,110
今日点击数 6,393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微言小义 (2019.10)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Twitter | Mastodon <<<<<<

全部 理科 文史 书话 其它

博 文

注 释

读《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毕。 十分喜欢这种由书信和日记组成的原汁原味的资料。 周作人的晚年境遇有大时代带来的悲剧性, 但在那大时代里却又属不幸中的幸运: 他头顶 “汉奸” 帽子, 被目为 “死老虎”, 失去了拍 “新中国” 马屁的资格, 反倒没写下什么违心之论。 晚年读书、 著述、 翻译, 是为数极少在那个时代仍能留下文学遗产的。 读此书还有一个印象, 鲁迅和周作人大约是最受日本文人尊敬的中国文人, 托鲍耀明向周作人求取墨宝的日本文人称得上络绎不绝。 此书终结于周作人 1966 年 8 月 23 日的日记, 系周氏日记之绝笔。 次日, 红卫兵来到周家, 周作人遭毒打, 并被勒令只能住在洗澡间, 后 “宽赦” 至厨房。 他两次 “呈文” 给派出所, 希望 “恩准敝人服安眠药”, 未果, 最后于 1967 年 5 月 6 日猝然病逝于铺板上。

发布于 2019-10-01

关于此书, 亦可参阅 2019-07-20 的微博。

数学中的一个有趣的巧合:eπ - π = 19.999099979... 很接近 20。 这个结果迄今没有发现深层理由, 故被视为巧合。 这个巧合中的 eπ 被称为 Gelfond 常数, 因苏联数学家 Alexander Gelfond 率先证明其为超越数而得名。 eπ 有一个几何意义是所有偶数维单位球的体积数值之和——也即 Σ(V2n/R2n), 其中 0 维球的体积定义为 1。

发布于 2019-10-02

「晚有讹言传自公安部队家属, 云电话通知八时将更有地震。 世尚无此精密器械能预测者, 姑妄听之, 起至九时始寝。」——周作人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日记。

就此点而论, 知堂比很多迷信高人、 神人、 “东方科学” 能作出确定性地震预报的现代人更明白事理。

发布于 2019-10-03

看到一则统计, 显示当前网民中本科以下学历者占九成以上, 不高于初中学历者占一半以上, 不禁为网上的互动叹一口气。 当你跟一个留言者理论时, 你有很大的概率是在跟一个不高于初中学历的人理论。 这个统计的周密性虽不得而知, 但跟缺乏阅读理解能力、 缺乏逻辑、 知识、 常识乃至教养的网民比比皆是起码是定性相符的。

当然, 最后一句是假定了当前的教育对提升那些方面的素质有实质作用——对这个假定的信心老实说只是一般般。

发布于 2019-10-03

在书店里翻看一本名为《I, Mathematician》 (这标题想必是仿照阿西莫夫小说《I, Robot》所取) 的书时, 看到一句作者不详的引文 (该引文有时被说成是爱因斯坦的, 但并无证据): 天才和愚蠢的区别在于天才有它的极限。

发布于 2019-10-04

在旅日作家李长声的《纸上声》一书中读到日本物理学家、 200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益川敏英的一则轶事, 分享一下:「他从小讨厌外语, 考研德语交白卷, 英语也一塌糊涂。 纯粹一日本原装, 去瑞典领奖才第一次出国。 用英语说一句 “对不起, 我说不来英语”, 然后毫不犹豫用日语演讲。」

维基百科的 “益川敏英” 词条有云:「他在 12 月参加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时, 因为不擅长以英语演讲, 所以改用日语发表得奖感言。 这也是益川敏英生平首次离开日本国土。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中, 授奖人首次以全程日语朗读颂词, 以表达对益川敏英的敬意。」——看来李长声所言不虚。

当然, 这只是分享轶事, 并非推荐。 一个好的社会能给各种类型的人提供机会, 但不等于各种类型的人有同等的成才概率和推荐价值, 或能拿一两个成功个例往脸上贴金。 做物理而不擅英语成功了固是轶事, 但依然绝非优点。

发布于 2019-10-05

这种艺术, 知道并喜欢那个画家的人可以写一篇长文来赞, 知道并讨厌那个画家的人可以写一篇长文来骂, 不知道那个画家也不知道它值 1.72 亿港元的人也许眼光一扫就过去了。

发布于 2019-10-05

时事背景: 据陈子善微博引述, 旅法画家常玉的画作《裸女》在香港苏富比以 1.72 亿港元拍出。

理查德·道金斯有一条半开玩笑的 “道金斯困难度守恒定律” 很是有趣, 大意是说各学科的困难度是恒定的, 内容若是艰深, 就会努力让表述浅显, 内容一旦浅显, 则会刻意让表述繁琐。 他举例说物理学的内容是艰深的, 因此物理学家很努力地让表述浅显, 文学评论和社会科学的内容是浅显的, 却刻意搞得云山雾罩。

发布于 2019-10-06

Ref: A Devil's Chaplain.

很多年前 (可能是中学时候) 读阿西莫夫的 The Stars, Like Dust 的中译本《繁星似尘》 (我后来所建的 “繁星客栈” 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莫名地对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 那是主人公乘坐一艘飞船时发觉自己已被监控后的感悟: “那一刻他知道无可逃遁, 飞船正在客客气气然而确定无疑地载着他走向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生就像那艘飞船。 当一个人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赢得了客客气气的氛围时, 终点也渐渐在望了。 人生就像那艘飞船, “无可逃遁”, “客客气气然而确定无疑地载着他走向死亡”。

发布于 2019-10-07

特朗普执政的这段时间, 对党派的丑陋性也是一种揭示。 一个几亿人的国家, 在一两百年的时间里, 冒出一个连硬事实都能矢口否认的奇葩首脑或许还可拿 “涨落” 来含糊一下, 但一整个党派都能为这种奇葩首脑背书, 实在是比首脑本人更丑陋的现象。 CNN 的一个新近标题——“真正的问题不是特朗普, 而是他的党”——也大体取了这个观察视角。 当然, 在两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架构下, 一个奇葩首脑应该只是 “涨落”, 而不至于成为通往极权的 “隧道效应”, 但在一个有着如此漫长民主传统的国家里, 党派依然能如此附从于首脑, 印证了很多学者论述过的一个观点, 那就是政治体制的设置应以党派和首脑的可怀疑而非伟光正为前提, 就像科学方法以科学理论的会出错而非永远正确为前提。

发布于 2019-10-07

以后美国想对中国禁运什么东西, 只要让有关厂家支持一下香港就行了, 中国主动就禁了……

发布于 2019-10-08

时事背景: 中国因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莫雷发表挺港言论而冻结与 NBA 的合作。

读黄恽先生的《萧条异代》毕。 昔日跟黄恽先生在微博上互为 “好友”, 受益良多, 前一阵回国, 在书店见到此书, 用玻璃纸包着, 看不到内页, 正迟疑间, 在封底读到 “一杯清茶, 一卷缥缃, 我的半个世纪都沉在书里。 埋首丛残, 不觉鬓添霜丝, 面留沟壑, 抬眼每不辨昼昏”, 当即买了。 此书末尾有他女儿的 “代跋”, 开首一句 “我有个嗜书如命的父亲” 若放在封底, 我也一样会买。

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断是萧乾之子萧桐记叙的 1981 年在美国见到红作家丁玲: 「她亲切地望着我, 拉住我的手一板一眼地说: “你应该回咱们国家去。 那里才有生活, 有斗争。” 丁阿姨讲的大约是创作素材, 但她布满皱纹的圆脸仿佛印着中国知识分子几十年来的沧桑。 她那充满主义信念的目光使我心虚, 连忙把眼避开。」

发布于 2019-10-09

有位作者曾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 “愤青浑身是 G 点”。 其实非独愤青如此, 有些庞然大物也浑身是 G 点, 哪怕一个唾沫星的刺激就可发动各界, 口诛笔伐, 争相表态, 掀起一阵阵高潮。

发布于 2019-10-09

本条微博发布数日内的转、 评、 赞约为 170、 380、 2200。

发布于 2019-10-11

#百字科普# 光速极限的存在既是不幸, 也是大幸: 它极大地限制了空间探索能力, 使我们几乎注定被 “禁足” 在一个从天文角度讲微乎其微的区域内, 是为不幸; 它极大地拓展了时间探索能力, 让我们 “看” 得越远就 “看” 得越早, 能 “看” 到宇宙的久远过去, 是为大幸。

发布于 2019-10-12

观看了肯尼亚长跑运动员 Eliud Kipchoge 突破马拉松两小时大关的录像片段。 虽然看之前已经知道他的成功, 最后几分钟依然下意识地感到有些紧张, 好在不厉害的国不会有人冲上来让他拿国旗什么的……

发布于 2019-10-12

「我受到了缺席审判, 被缺席判处了死刑, 于是我对他们说, 在我缺席时枪毙我吧。」——《人质》 (The Hostage) by 爱尔兰剧作家布兰登·贝汉 (Brendan Behan)​​​​

发布于 2019-10-13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开头, 爱丽丝看见姐姐在读一本没有图画或对话的书, 心想 “一本没有图画或对话的书有什么意思?” 很多次, 我在书店看见题材有点意思的数学或物理书, 拿起来一翻, 里面没有一个公式, 就又放回架上, 心想 “一本没有公式的数学或物理书有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19-10-14

数周前, 看到一条关于不列颠与陕西省形状相似的微博, 觉得很有意思, 就转发并评论曰 “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却是天差地别。” 虽然没说谁是天谁是地, 小粉红倒也不糊涂, 以不列颠为天, 把陕西省撂地上, 然后骂我。 过后, 依照不留转发贴的惯例, 我删了那条微博, 却发现居然被人意淫为我 “被骂删博”——也不看看有多少被骂的微博都与骂我的话一并留着。 常听说明星们 “被骂删博” 的事, 对其脆弱一直不以为然, 也许吃粉丝饭就只能如此吧。 但我不吃粉丝饭, 微博只说自己想说的话, 删博则只由一个 “怪癖” 所决定, 即不留转发贴及转发数小于 10 的帖 (参阅 “我的微博怪癖”)。 这个国家已有太多力量可以删你的贴, 只要自己没觉得写错, 实在没必要让被骂成为另一个理由——更何况被有些人骂根本不是问题, 被他们赞倒是很丢人。 这里我将昔日所转微博里的图片附在下面, 并重复一遍: “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却是天差地别” (若有人驳得倒这句话我倒佩服他了)——当然, 若转发数小于 10, 仍将循例删除 (但这回将收录到我主页上), 反之, 则除非被删, 否则会一直留着, 给想骂我的人过瘾。

发布于 2019-10-14

所提到的关于不列颠与陕西省形状相似的微博是 @蔡天新 9 月 23 日的微博, 文字内容为: “不列颠与陕西省。 两地形状很像, 面积都是 21 万平方公里。 如果把北爱尔兰补给苏格兰, 则几乎是神似了。”

【小逻辑】 如果有人说: 中国在某个方面有缺点。 以下种种都不构成反驳:

  1. 中国在另一个方面好;
  2. A 国比中国还差;
  3. B 国就十全十美吗?
  4. 不喜欢就别待在中国!
  5. 已经不待在中国了, 还谈中国干什么?
  6. 你这是眼红中国的发展!
  7. 中国哪里对不住你了, 你要这么说?
  8. 你不过是个✕✕✕!
  9. 呸!

发布于 2019-10-15

何为脑残? 给出学术性的定义并不容易, 给出微博世界里的一个充分条件却不难, 那就是: 主动到别人微博去辱骂主人的是脑残。

一个人可以主动到别人微博去讨论或争论, 无论水平多低, 都不足以单凭行为就判定其为脑残, 因为讨论和争论隐含着对对方的重视——起码视对方为对手, 虽然对方未必视他为对手, 但主动到别人微博这一行为就自己的立场而言是自洽的; 一个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 与自己的读者 (如果有的话) 臧否甚至辱骂人物, 无论水平多低, 也都不足以单凭行为就判定其为脑残, 因为世上有自己非常蔑视和厌恶的人, 辱骂亦属正常的情绪发泄; 一个人还可以在被别人欺到头上后, 反杀到对方的微博去辱骂, 同样地, 无论水平多低, 都不足以单凭行为就判定其为脑残, 因为是被动回击, 所谓 “来而无往非礼也” (当然, 得是真的被欺, 而非自己抓泡屎撒在头上, 诈称被欺)。 但主动到别人微博去辱骂主人则失去了起码的自洽性, 一面显示着最大的蔑视和厌恶, 一面却巴巴地读人家的文字, 自打耳光地坐到人家的厅堂里, 这是脑残的鲜明症兆。 因此, 其他类型的脑残要通过分析具体言论来判断, 这类脑残却可依据上述充分条件, 仅凭行为就判断出。

发布于 2019-10-17

将微博改为博客、 主页, 将辱骂改为以其他口吻表示不屑、 蔑视或厌恶, 本条微博所述之充分条件也依然成立。

#我的魔鬼词典# 【量子】 一个物理术语, 通常用于描述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微观现象, 如果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出现在产品宣传中, 说明有宏观世界的骗子参与其中。

发布于 2019-10-19

【小闲事】 又到了车子年检的时节, 将车开到车行, 然后散步至附近图书馆转了转。 回车行的途中, 走在静静的林荫道上, 忽听有人大声叫喊, 似在跟谁打招呼, 素来不太理会周围的我没在意, 继续走, 却见一辆车子在前方路口左转停下, 司机一边朝我挥手一边大声问道: “Are you Changhai?” 我这才发现竟是昔日一同玩 foosball (桌式足球) 的某印度前同事。 很多年不见, 居然从背影或侧影认出了我。 他打开车门冲过来, 一边热烈拥抱, 一边大声说: “你一点都没变, 一点都没变!” 怎会一点都没变呢, 不过是连续变化而非突变而已。:-)

发布于 2019-10-19

没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愚蠢的人。 更细致地说, 在某个特定领域没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以那个特定领域为自己的智力软肋——比如教徒的上帝或小粉红的国。 这个判据甚至比智商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 打个比方来说, 智商主要是衡量硬件, 幽默感却体现着软件, 硬件再好的机器如果只装了 DOS, 也依然是烂机一台。

发布于 2019-10-20

“特定领域” 以经常涉足的领域为限, “没有幽默感” 则指连玩笑都开不起的敏感和易被冒犯。

我喜欢的微博, 必须从中品得出作者的个性。 那样的微博, 在文字和才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 必须有一定比例的 “自说自话” 和 “口没遮拦”, 必须看得见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作为人的作者。 一个微博, 若刻意于身份, 时刻端着正义和教化的架子, 以传播什么东西为己任, 在我眼里就不过是一张唾沫横飞的嘴, 我会弃之如敝屣。

发布于 2019-10-20

1939 年的纽约世博会是一届以 “明天的世界” 为主题的世博会——正是在那届世博会上, 爱因斯坦等人的一些写给 5,000 年后人类子孙的文字被放入了一个 “时间胶囊” 里。 成长于那个时代的很多知名科学家和作家——比如萨根、 阿西莫夫等——都回忆过小时候参观那届世博会的印象。 美国科幻作家布雷德伯里曾经写道, 世博会曲终人散后, 看见场馆被拆除, 他的心都碎了, 先是使劲在自家后院搭建 “未来世界”, 后来则在作品里塑造未来, 渐渐觉得, 只要足够努力, “未来世界” 终有一天会回来的。 一届在无数孩子心中播下憧憬种子的世博会, 跟后世那些仅仅作为一国一地露脸机会, 弘扬民族主义的世博会相比, 实是判若云泥。

发布于 2019-10-21

Ref: Universe (eds. by B. Preiss).

友人转给我一篇文章, 是对以学生的喜爱为标准评选所谓 “金课” 的做法提出异议的。 懒得细读, 自然也不能对文章进行评论, 不过这个异议的大方向我是认同的, 并且也觉得是个值得一说的话题。 以学生的反响为主来评判课程或老师的做法, 貌似代表着教育者的谦卑, 实则是在较轻的程度上重温着某个无知者最伟大的时代, 若考虑到这种做法是强加于教育者的, 则更是连谦卑都谈不上, 只是 “被谦卑”。 费曼为本科生开设的物理课大约是世所公认的 “金课”, 但在他开课那几年, “掉粉” 其实很严重 (只不过, 由研究生和同事组成的 “新粉” 填充了课堂的空位)。 最终, 只有很小比例的学生完全跟上了课程——费曼表示, 那些才是他致力培养的学生。 以学生的反响来评判的话, 费曼那门物理课恐怕非但不是 “金课”, 甚至可能要 “下课”。 一门让大比例学生喜笑颜开的课程, 就像一个让大比例粉丝称心如意的微博, 有可能——甚至很可能——只代表哄人的水平很高。

发布于 2019-10-22

昔日军训时, 大家百无聊赖, 有位同学忽然要考较大家的 “金学” 造诣, 问: 郭靖黄蓉初会时, 扮成小乞丐的黄蓉点了满桌酒菜, 店小二有何心理活动? 旁人寂然, 我却轻松答道: “店小二心想郭靖所穿的黑貂甚是珍贵, 抵菜钱足够了”, 一句话撞得了 “金学” 高手的身份。 这身份虽是搞笑且还是撞得的, 不过后来读学院派谈金庸的文章或书, 还真是鲜有入得我眼的, 总觉得那些作者八股味重, 只懂文学评论, 而不懂武侠, 很是无趣。

发布于 2019-10-23

读张宗子的《往书记》毕。 此书是某年岁尾从纽约 “中国风” 书店购得的, 书店老板跟作者相熟, 见我购买此书, 很是高兴。 此书作者张宗子身在纽约, 跟我有 “同城之谊”, 且还互为微博 “好友”——只不过, 如今的交谊越来越抽象, 我跟作者有这么多层 “联系”, 却不仅从未谋面 (也或许是见过而不识——他似乎在某图书馆工作, 而那图书馆我去过多次), 文字互动也近乎于零。 然而对读书人来说书即是媒介。 《往书记》谈的是书和书缘, 文字清爽从容, 内容和风格都是我喜欢的, 哪怕所谈的很多书并未读过, 也依然有同为爱书之人的亲切感。

《往书记》中有一段关于 1943 年版《简·爱》影片的文字我特别喜欢。 张宗子说那影片 “太好了, 好得过分”, 因为女主演 Joan Fontaine (芳登) 很美, 颠覆了人物原型。 “当芳登满面哀戚地倾诉: ‘如果我有财富和美貌……’, 观众会忍不住跳起来: 你还嫌不够美貌啊!”——哈哈, 一句话勾得我要看看这部影片了。

关于《往书记》, 最后再发一条一半离题的微博: 该书作者对书的品相不无讲究, 因手会出汗, 读书时 “尽量以指背轻压”, 可谓悉心爱护; 但另一方面, “书到处乱塞”, 以致 “书面不平, 有折角, 有卷边”。 这种小心隆重和粗心随意混合的习惯让我忆起在金华念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 她每次上课前总要先写一黑板的板书, 开始必是美术体, 写着写着越来越潦草, 到黑板右侧时已成草书。 我二年级离开金华后再未回去过, 所剩无几的一年级记忆里就刻着那块黑板。

发布于 2019-10-24

很多人知道曼德勃罗集 (Mandelbrot set)——一个由复映射 z2 + c 迭代生成的分形。 若将映射改为 (|Re(z)| + i|Im(z)|)2 + c, 可得到所谓的 “燃烧船” 分形 (burning ship fractal), 不仅奇妙, 甚至有些惊悚了。 附图只是一个静态局部, 动图中的复杂性更是无以言状。 这一切的背后, 只是那样一个简单映射, 这是数学的奇妙。

发布于 2019-10-26

在各个景点被各种搔首弄姿的戏精式游客所点缀——甚至包围——的年代里, 觉得昔日 “芙蓉姐姐” 的 S 型照就能传遍网络的日子真是 “单纯”。

发布于 2019-10-27

我所欣赏的微博气质 (地面上添些爬虫则更贴切):

发布于 2019-10-27

在逻辑学上, 从错误前提出发可以推出任何结论。 有一次, 有人让英国哲学家罗素从错误前提 2 + 2 = 5 出发证明罗素是教皇。 罗素当即给出了大意如下的证明:

  2 + 2 = 5 (前提);
  ⇒ 1 = 2 (两边同时减 3);
  ⇒ 集合 {罗素, 教皇} 有 2 个元素;
  ⇒ 集合 {罗素, 教皇} 有 1 个元素 (因为 1 = 2);
  ⇒ 罗素是教皇。

发布于 2019-10-28

2013-08-17 微博亦有一个例子。 这些例子都是幽默, 真正逻辑学上的 “从错误前提出发可以推出任何结论” 其实是直接源自真值表 (但这些例子有助于显示真值表的合理性)。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 “个人的自大”, 都是 “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个人的自大”, 就是独异, 是对庸众宣战。 “合群的自大”, “爱国的自大”, 是党同伐异, 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 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 可以夸示于人, 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 倘若遇见攻击, 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 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 数目极多, 只须用 mob 的长技, 一阵乱噪, 便可制胜。 胜了, 我是一群中的人, 自然也胜了; 若败了时, 一群中有许多人, 未必是我受亏: 大凡聚众滋事时, 多具这种心理, 也就是他们的心理。 他们举动, 看似猛烈, 其实却很卑怯。」——鲁迅

发布于 2019-10-29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50 年前的今天, 1969 年 10 月 29 日,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研究生向几百公里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一台电脑发送了一组数字信息。 这个过程所涉及的两台电脑, 是如今称为互联网的庞大网络的前身 ARPANET 的最早的两个结点。 这一天, 被视为互联网的诞生日。 生日快乐, 互联网!

发布于 2019-10-29

美国天文学家泰森 (Neil deGrasse Tyson) 发了一条半开玩笑的微博, 称人比猫聪明的地方只在于人不会像猫一样追逐地毯上的光点。 我看是太乐观了。 当我发某些微博时, 不用看就知道小粉红们会完全 predictable 地扑向目标。 发一条扑一条, 简单重复, 乐此不疲, 跟猫狗追逐光点没什么两样——只是不如猫狗可爱而已。

发布于 2019-10-30

Ref: @neiltyson tweet (Oct 19, 2019).

「我们很幸运地处在一个尚能做出发现的时代。 就像发现美洲一样——你只会发现它一次。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我们正在发现基本自然定律的时代, 那样的日子不会再来…… 当然, 将来会有其他兴趣。 将一个层面的现象与另一个层面联系起来的兴趣…… 或者, 如果谈论探索的话, 探索其他行星, 但将不会再有跟我们目前正在做的相同的事情。」——理查德·费曼

我的解读是: 所谓时代应该不是单指他个人的时代 (经历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 谁还会以个人的时代为指标?), 发现基本自然定律的过程可能会延续若干代, 但长远地看, 就像发现美洲一样, 是早期探索者的殊荣。

发布于 2019-10-31

Ref: 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

#微圣经# 「他又鑄一個銅海, 樣式是圓的, 高五肘, 徑十肘, 圍三十肘。」 (列王紀上 7:23)——这个 π=3 的 “銅海” 只要将《圣经》视为普通古书, 承认文字的粗糙性或近似性就不是问题, 对原教旨主义基督徒却是不可承受之重, 需要费很多牵强的口舌来洗地。

发布于 2019-10-31

Ref: 1 Kings 7:23.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网友: liechi   (发表于 2019-11-13)

    小逻辑” 一则让我想起鲁迅《华盖集》里的一篇《论辩的魂灵》, 你是看过那篇文章还是与迅哥儿不谋而合了?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9-11-14)

    鲁迅的杂文我应该是全部读过的, 记忆深浅不一而已。 不过那条微博倒不是仿他的文章, 而是来自于我在微博上所见的种种糨糊逻辑。

  • 网友: liechi   (发表于 2019-11-14)

    当年看到那篇文章的时候, 惊讶于时间将近百年过去了, 人却没有多少改变。

    鲁迅的作品除翻译外, 我基本都读过。 看站长引过几次鲁迅, 这种感觉很亲切——我自己常需按捺着引用鲁迅的冲动, 不然会搞得跟自己不会思考一样。:-) 不过, 很多事情, 即使努力摆脱鲁迅的影响, 自己独立想过后, 形成的观点还是跟他当年得出的差不多。

  • 网友: Kierkegaard   (发表于 2019-11-27)

    我对昌海在微博上发表一些和民众 “主流” 意见并不一致的观点感到钦佩, 因为这意味着面对许多谩骂攻击。

    相当有趣的是, “小逻辑” 这篇短文在微博上受到了一些网友的已被短文本身很好预言了的攻击。

您可在每月前七天参与对本站所有文章的讨论
目前距本文的讨论期满尚有 7 天, 欢迎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