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24-03-18 以来
本文点击数
4,593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980,707
昨日点击数 3,237
今日点击数 689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最壮丽的世界线 (自序)

- 卢昌海 -

本书的由来可回溯到 2016 年 10 月。 当时, 《Newton 科学世界》杂志的一位编辑发来邮件, 邀我开一个专栏, “内容只要与科学相关即可”。 不过我那时正在写《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一书, 虽偶尔也撰散篇, 却没有精力定期分心, 就将开专栏的时间推到了 2018 年。

但这一推后仍是过于乐观, 因为它是基于一个过于乐观的假设, 即《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能提前数月完稿。 一年后, 当《Newton 科学世界》的编辑再次来信, 试图落实我的 “空头支票” 时, 《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提前交稿的可能性已彻头彻尾垮掉了, 于是我只能厚颜将开专栏的时间再次推后, 推到了 2018 年 7 月——这一许诺总算没有再次 “跳票”。

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那个专栏的文章合集, 而本书的书名 “最壮丽的世界线” 则是我一度考虑过的专栏名称——但未被采用 (编辑为专栏拟了个 “科史钩沉” 之名)。

“最壮丽的世界线” 这一书名还有另一层渊源, 那就是效仿了美籍俄裔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 (George Gamow) 的自传书名 “我的世界线” (My World Line)。 “世界线” 是一个相对论概念, 是四维时空中的历史轨迹。 伽莫夫的世界线是他的个人人生, 本书第一部分的那些文章则是试图为古希腊时期科学的历史勾画一条世界线——作为科学的世界线的一部分。 当然, 科学的历史远比个人的人生复杂, 涉及的世界线也并不单一, 那些文章只是择了一条主线。 另一方面, 科学的历史远比个人的人生壮丽, 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也毫不为过, 因此我将科学的世界线称为 “最壮丽的世界线”, 并以之作为本书的书名。

说完了书名, 再谈谈体裁。

从体裁上讲, 在《Newton 科学世界》开专栏的那段时间, 我在文字风格上做了一种尝试, 开始系统性地撰写被我称之为 “科学史随笔” 的文字。 这种文字顾名思义, 是以科学史为题材, 风格则近于随笔——后者按我的理解, 是轻松洒意, 避免艰涩, 不求全, 每篇只写一个点, 但尽量写透彻。 同时, 就像文学随笔多少会带些感想, 我的 “科学史随笔” 也不打算写成史料的单纯汇集和辨析, 而是会穿插自己的点评和感想——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兼有对史料的读后感或阅读札记的意味, 是一种读书随笔。

我的《Newton 科学世界》专栏从 2018 年 7 月开到 2019 年 12 月, 总计写了 17 篇 (照说该是 18 篇, 但其中有一个月实在抽不出时间, 缺了一篇)。 那之后, 觉得每月一篇终是过于机械, 对我这种非专职写作的人来说约束太大, 就向编辑 “告老还乡”, 结束了专栏。

替《Newton 科学世界》专栏所撰的那 17 篇 “科学史随笔”, 每篇的正文都是 3,000 字左右 (这是专栏的要求), 其中有一篇 (“第五公设的早期探索”) 分上、 下, 另一篇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分上、 中、 下, 收录于本书时都作了合并 (因此本书第一部分的篇目数由 17 减为了 14)。 此外, 我写约稿有一个习惯, 那就是在大致参照约稿条件的情形下, 仍会依自己的风格和兴趣来写——宁可写完后略作 “削足适履” 的处理再交稿。 因此, 我的原稿大都是比发表稿更令我满意的文字 (两者的相差取决于杂志对我的约束, 约束越小, 相差越微, 反之则相差越大), 不仅内容略多, 且往往包含注释、 文献等。

本书——以及我的每一本书——收录的都是原稿。

由于 17 篇 “科学史随笔” 对一本书来说篇幅仍显不够, 因此我又添了几篇跟科学史有一定关系的其他文字——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

如前所述, “最壮丽的世界线” 是指科学的世界线, 而科学的世界线不仅壮丽, 且还漫长曲折。 因此我设想, “最壮丽的世界线” 系列今后还会出 “二集”、 “三集”, 等等。 事实上, 当初考虑以 “最壮丽的世界线” 作为专栏名称时, 我曾有过一个宏大的设想, 那就是将这些 “科学史随笔” 大致沿时间顺序写下去, 以每篇写一个点的方式, 从古希腊一直写到现代, 构成一个超长系列, 一部风格独特的科学史。 但遗憾却并不意外的是, 专栏一结束, 我的写作兴趣也就立刻 “漂移” 了。 虽然 “科学史随笔” 已成为我撰写科学史作品的主要体裁, 题材和时间却出现了跳跃, 何时能连成当初设想过的贯通古今的世界线, 甚至是否会有贯通的那一天, 都成了未知数。

不过好在随笔的特点就是独立成篇, 能贯通固然好, 如若不能, 每一篇——或每一个像本书第一部分那样的 “子系列”——依然可以有独立的意义, 可以作为独立的阅读。 “最壮丽的世界线” 系列的 “二集”、 “三集” 等等在时间上虽不会严格排序, 但都将包含 “科学史随笔”。 这种写作若能延续足够长的时间, 那么最终也许会有机会将各集里的 “科学史随笔” 重新排序成一个跟当初设想相近的超长系列。

当然, 那是远景。 一切远景都只是 “愿景”, 能否实现, 殊难预料, 但它是我的一个愿望。

相关链接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卢昌海   (发表于 2024-03-18)

    这本并无敏感内容, 如今回想起来几乎搞不清缘故地搁浅三年多, 一度被我戏称为 “像一只 ‘薛定谔的猫’, 不知是 ‘死’ 是 ‘活’” 的书最终问世了, 我很欣慰。 她是我的第十六本实体书, 在目前看得到的时间范围内, 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本, 跟第一本——《寻找太阳系的疆界》——相隔了十五年。

    值此实体书出版告一段落之际, 顺便记叙一点出版花絮: 这本书封面设计的点子是出自我自己 (当然, 将点子化为现实的是出版社的美编)。

    在我的十六本实体书里, 封面设计的点子出自我自己的还有另外两本, 即《霍金的派对》和《泡利的错误》。 其中《泡利的错误》的封面是作为 “科学殿堂三部曲” 之一进行规划的。 当时我的设想是:《泡利的错误》由于副书名是 “科学殿堂的花和草”, 故将封面上的花草部分绘为彩色, 未来若改版《小楼与大师》(副书名为 “科学殿堂的人和事”) 和《因为星星在那里》(副书名为 “科学殿堂的砖与瓦”), 可延用同一封面, 只不过分别将其中的人物部分和建筑部分绘为彩色。 如今看来, 这个设想实现的可能性应该比较渺茫, 就只在这里用文字记录一下吧——亦作为对这十五年实体书出版的一个小纪念。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