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08-02-01 以来
本文点击数
13,333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825,281
昨日点击数 2,590
今日点击数 1,388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历史的面纱

- 卢昌海 -

本文主要讨论对台湾方面拍摄的大型抗日战争记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的观感。 我尚未看完全剧, 因此这里所谈只是部分观感。

对于这场战争, 以前在历史课上学过, 在书中读过, 在电影电视上也看过。 虽然我一直只有机会接触大陆方面的叙述, 但不难想象当事的三方——大陆、 台湾及日本——必是各有一套说辞, 而且我相信历史与政治之间紧密而敏感的关联足以扭曲所有这三方的客观性。 时间虽已过去六十几年, 我们这些后人依然只能透过各方编织的层层面纱来窥视当年那场惨烈的战争。 这些面纱在对制作者不利的地方普遍比较朦胧, 相反的地方则不仅透明而且还架起放大镜予以彰显。

看历史记录片, 我比较喜欢看片中的评论和推理部分, 因为我觉得从一部片子在这方面的水平, 可以看出其摄制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舍本逐末, 因为记录片最重要的东西是事实, 而非其它。 这话从大处讲固然不错, 可惜有时候所谓 “事实” 本身就大有争议。 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时期, 几乎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谣言。 这些谣言不仅来自市井、 民间, 而且还来自政府, 来自最官方的新闻渠道; 谣言的动机则既有惊慌、 揣测、 误传, 也有军事上的惑敌、 政治上的吹嘘, 等等。 谣言的数量之多、 来源之广, 即使是亲历过历史的人也未必都能辨别真伪。 许多年后, 当谣言的一部分通过陈年的报纸和证人的复述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时, 便脱胎成为了 “史料”。 这些鱼目混珠的史料, 给各方按自己的 “需要” 甄别事实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拿抗日战争来说, 许多东西都是大家各有一套 “事实”, 大家的镜头上都有纸页泛黄的资料, 都有皱纹密布的证人。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 这些东西都很可信, 说是铁证如山亦不为过。 然而各方手里的这些 “铁证” 有时却是相互矛盾的。 在这种情况下, 我认为一部好的记录片不仅要有 “事实”, 而且要对 “事实” 产生的因果进行分析, 对 “事实” 之间的联系予以解释, 对历史作出一个资料所及范围内尽可能合理的 “复盘”。 这样的 “复盘” 虽未必就能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但起码可以引导观众以思考代替盲信, 而且这种分析和解释对于 “事实” 本身的可信度也是一种考验。

《一寸河山一寸血》拍摄于一九九七年, 距芦沟桥事件的发生正好是整整六十个年头, 该片的名称出自当年国民党鼓励青年从军时的口号: “一寸河山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目前我看完了前六集, 这里评论的就是这六集。 在这六集中, 我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晚清和日本这两方的背景介绍。 这一点让我回想起十几年前看过的一部连续剧, 名为《乌龙山剿匪记》。 那部连续剧剧情最精彩、 对人物个性刻划最深刻的戏不在于剿匪, 而在于土匪内斗。 何以会如此呢? 因为导演在表现土匪内斗时无需选择自己的立场 (反正双方都是坏蛋), 因而可以尽情发挥——自由思维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 遗憾的是, 这种自由思维在许多情况下是受牵制的。 网上有人说主持拍摄《一寸河山一寸血》的不是民间机构, 而是国民党。 此话是否属实我不知道, 不过片中主角国民党登场后我的确感觉到了几处比较牵强的分析。

其中一处是对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政策的分析。 这一政策当年就极有争议, 此后几十年间国共两党斗嘴时也一直是国民党的一个 “软肋”。《一寸河山一寸血》提出当年蒋介石是因为看到中日两国国力悬殊, 意图忍辱负重、 积蓄实力才制定该政策的。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缺乏说服力的, 因为拿当时中日两国社会、 经济、 军工等方面的基础及政府的威信与效率相比较, 时间并不站在中国一边, 拖延下去除了丧失更多的国土和资源外, 此消彼长之势并不对中国有利 (除非蒋介石有未卜先知之能, 预知几年后日本将和美国开战)。 我国近代历届政府都有对内严酷、 对外绥靖的恶习, 用忍辱负重、 积蓄实力之类的说法是不足以为之开脱的。 不能说蒋介石就不想抗日, 我认同《一寸河山一寸血》对蒋介石的这样一句评价, 即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但在外敌入侵、 国难当头, 一个民族最需要团结和凝聚的时候, 他先打内战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补注一]

另一处是在影片的第六集, 讲述的是抗战初期的几场战役。 除对林彪在平型关战役中的战果进行一些 “另类” 研究外, 该集对其它几场国军英勇抗击日军的战役都作了相当直接和正面的描述。 但到了太原一役话锋却忽然转了, 先叙述固守太原的有利条件, 比如群山环抱, 只有一条蜿蜒小路可达, 适合阻击日军机械化部队; 比如城墙坚固, 非普通野炮可以洞穿, 等等。 接下去只说了一句话: “但新上任的守备司令傅作义无心恋战, 太原只打一天就撤守了”。 刚听到这个转折性的 “但” 字时我有些意外, 但听到傅作义这三个字就释然了。 因为这傅作义不是别人, 正是后来国共内战时在北平起义(投降) 的那名国民党将领。 我想影片在正面叙述国军英勇抗日的时候, 忽然在傅作义这里换上了一种负面的语气, 和傅作义是一名投共的将领恐怕不无联系吧? 虽然我不清楚当时傅作义撤守太原的具体情形, 但我认为如果当时他果真是违背国军指挥部的意愿, 在有实力抗击日军的情况下因 “无心恋战” 而撤守, 那后来大概也就不会被委以镇守北平的重任, 有机会在北平 “投共” 了。 因此我觉得该片对傅作义撤守太原的分析不仅语焉不详, 而且有比较明显的事后抹黑的嫌疑。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 《一寸河山一寸血》 前六集的观感。 虽然谈的主要是我觉得有争议的地方, 但总体上讲, 看到海峡对岸的影片和我们站在同仇敌忾的立场上叙述那场战争, 有一种亲切感。 在目前并不存在一部完全客观的记录片的情况下, “兼听则明” 是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 而这部片子提供的许多资料, 和我们在大陆看到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很值得一看。

看这种主题的片子, 每次看到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我国到处是租界、 到处是军阀、 到处是难民, 连年战败、 连年割地、 连年赔款的境况, 就觉得我们这个民族能历五千年沧桑而不衰, 我们这片国土能历五千年战乱而犹存, 真是文明史上的奇迹, 真是天佑我中华!

补注

  1. 关于这一点, 在这些年阅读过一些在大陆不可能读到的文章和资料后, 我的看法已有所改变。 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这些不便于在这里叙述。 [2010-10-01]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