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08-02-01 以来
本文点击数
21,482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983,508
昨日点击数 3,237
今日点击数 3,490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繁星客栈的前世今生

- 卢昌海 -

在主页上建一个论坛的想法萌生于 2002 年。

那年 6 月, 我开始对主页进行改版 (详见 “主页简史” 一文)。 在那期间, 我时常在网上浏览一些别人的网页。 我发现国内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个人网站中, 有一些建得非常出色: 意境、 美工、 色调、 音乐均极富匠心, 令人有一见倾心的感觉。 唯一的缺憾是, 除开唯美的设计, 以内容而论, 那些网站多数比较单薄, 也极少更新, 通常只是选录一些散文。 虽然那些散文大都文笔优美, 加上站主精心配置的插图和音乐, 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 但总体上讲, 形式重于内容的特点非常明显, 这与我的建站思路正好相反。

那些网站真正引起我兴趣的, 是其中一些所带的论坛。

对于论坛, 当时的我已不陌生——因为我曾在 “未名空间” 发过一些帖子, 那是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海外 BBS。 但我虽一度常去 “未名空间”, 与它却始终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未名空间” 的成员从平均学历上讲, 或许是全世界中文 BBS 中最高的, 但许多文章却充斥着偏激、 粗俗及非理性的东西, 不仅看不出精英群体的气质, 反而常常表现得令人失望, 甚至令人鄙视。 相比之下, 那些精致的个人网站中的小论坛, 却给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温馨, 有一种家园式的氛围。 那种氛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于是我决定在自己主页上也建一个论坛。

这一计划的真正实施是在 2003 年 1 月下旬, 当时我抽时间学了些 PHP, 然后开始编写一个留言薄程序作为热身。 留言簿于 2003 年 2 月 4 日编写完成。 如今在客栈的朋友可能只有极个别见过当时的留言薄, 因为客栈建成后, 我于 2003 年 5 月 9 日关闭了留言簿。 不过在客栈启用前, 那个留言薄曾起到过简易论坛的作用, 当时在留言薄上留下过足迹的朋友中, 有几位后来成了客栈最早的网友。

留言薄完成后不久, 2003 年 2 月 16 日, 纽约下起了大雪——据说是八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第二天, 我被困家中无法外出, 于是开始正式设计及编写论坛程序。 由于当时我主页使用的是公司老板提供的一台免费服务器, 上面没有安装数据库, 因此在论坛程序中, 我没有使用数据库。 后来当我转而使用收费服务器时, 一来由于程序已经编完, 二来发现服务商的数据库不能很好地支持中文, 因此维持了不用数据库的程序结构。

八天后, 即 2003 年 2 月 25 日, 论坛程序编写完成。 我将之取名为 “繁星客栈”, 这是取意于 Isaac Asimov 的科幻小说《繁星似尘》 (Stars, Like Dust)。 在确定这一名称前, 我特意到 Google 上搜索了一下, 以确保不存在同名论坛。 【说到 Google, 顺便讲几句题外话, Google 可算是目前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工具。 我有时觉得, 国内文化界、 学术界或准学术界时常爆出抄袭丑闻, 若真想治理, 在行政、 法律之外, 不妨把 Google 也作为一种反抄袭手段——很多抄袭的文章只要用几个关键词, 或随机挑上几句, 到 Google 上搜索一下就会现出原形。 或许有一天, 这会成为刊物编辑的必备技能。】

虽以繁星为名, 客栈当时的背景却是白色的。 客栈最初设立的论坛共有 4 个, 分别为: “风雨亭 (人生论坛)”、 “天一阁 (文化论坛)”、 “象牙塔 (科学论坛)” 及 “鲁班屋 (技术论坛)”。

早期的客栈经历过两次重大磨难。

第一次是在 2003 年 10 月。 前面说过, 当时我主页——从而也包括客栈——的服务器是老板提供的。 不幸的是, 在那个自 “911” 之后持续了好几年, 直至今日也没有完全解冻的 IT “冰期” 里, 老板的公司也未能幸免于难。 2003 年 10 月初, 为节省开支, 老板将很多机器搬到了一间租金比较便宜的办公室。 搬迁后, 十几台不重要的机器与杂物堆放在一起, 一时无暇整理开机, 客栈的服务器也在其中。 于是客栈——乃至整个主页——自建站以来第一次出现了长时间关闭。 这关闭一晃就是两星期。 到了 10 月 13 日, 我决定自己租用一台新服务器, 重开主页。 但因事先不曾料到这一变故, 除之前做过备份的部分用户资料外, 其他所有数据都留在了旧机器上无法转移。 后来老板的公司倒闭了, 那些数据便永远失去了。

祸不单行的是, 距离那次浴火重生般的服务器转换仅仅过了一个月, 客栈就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磨难。 这次是程序调整, 其苗头实际上早在客栈启用后的第四个星期就出现了。 当时有位网友所发的贴子使论坛的显示格式出现了错误。 这是客栈第一次出现技术故障。 有意思的是, 这一错误只在那位网友发贴时才出现, 我在试验系统上却无法重现。 我猜测这是对方浏览器或操作系统误用中文编码所致。 由于无法在对方机器上做试验, 我无法完全证实这一点, 但即便如此, 我仍有把握通过修改程序来避免此类错误, 只是那种修改将无可避免地造成与原有格式的不兼容, 从而意味着放弃所有旧贴。 由于当时我对旧贴看得很重, 舍不得放弃, 就只对出现错误格式的几个文件作了修复, 而并未修改程序。 后来那位网友离开了客栈, 我也就把这事当作偶发事件搁在了一旁。

常言道: 是金子, 总会发光的; 反过来说, 坏东西也差不多, 是地雷, 总要爆炸的。 客栈在新服务器上重开不久, 忽然又有一位网友的贴子导致了同样的格式错误。 由于那时旧贴反正已不存在了, 我便决定修改程序, 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隐患。 新程序于 2003 年 11 月 13 日启用, 这便是目前所用的客栈程序。 这一次客栈是彻底地从零开始, 连用户账号都全部清空了。 我有时把 2003 年 11 月 13 日之前那八个多月的时间戏称为客栈的 “前世”, 客栈 “今生” 的网友大都不知道那些 “前世” 的故事, 因此我在这里叙述得比较详细。

客栈自 2003 年 11 月 13 日重开至今已有一年半多, 在程序上未再出现任何重大技术问题。 这使得客栈终于有了较长时间的文章积累, 有了一些可以品味的 “历史”。 但在这期间, 也有过一次非技术性的磨难, 那便是烽火台的关闭及重开。 如今的客栈网友都知道, 观星楼是客栈的第一大论坛, 其帖子数占全客栈的 30% 以上, 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茶室及排在第三位的风雨亭。 但在 2004 年 5 月 14 日之前, 情况并非如此。 那时客栈的第一大论坛乃是烽火台, 其帖子数比当时排第二的观星楼多了将近 50%。 关于烽火台关闭及不久后重开的缘由与经过, 可参看我的两个旧帖: “Re: 无话” 和 “有关烽火台关闭及重开的简短说明”, 这里就不赘述了。 烽火台的这一变迁对客栈产生了两个重大影响, 一是由此诞生了一个新论坛, 即现在的艺廊 (最初取名为五艺台——为取代烽火台而保持客栈业已形成的前四大论坛 “亭、 台、 楼、 阁” 的命名方式), 另一个便是观星楼的 “坐大”。

烽火台重开后, 个别网友仍试图在新烽火台打擦边球, 为了让这些网友有一个可以自由讨论政治话题的场所, 我特意建了一个与客栈独立的网站: 药王谷, 可惜那里的人气一直近乎于零。

烽火台的变迁是客栈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动荡。 自那以来, 客栈的论坛数由建站之初的 4 个增加到了 12 个。 2004 年 12 月 10 日, 客栈的外延部分——繁星聊天室——正式启用。 繁星聊天室的程序是我在网上找来的现成程序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的。 不过繁星聊天室除刚开通时有过 6 人同时在线的 “盛况”, 及在稍后的圣诞节搞过一次小聚会外, 平时很少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在线, 其作用越来越像留言簿。 有时跑进繁星聊天室, 见里面空无一人, 会让我想起 《一千零一夜》 中那个被所罗门囚禁在海底的魔鬼, 一百年一百年地许愿和等待。 再往后, 2004 年 12 月 17 日及 2005 年 3 月 24 日, 客栈先后开设了网友相册及网友摄影栏目。

除这些 “硬件” 外, 客栈的 “软环境” 自建站以来也有了不少改进, 主要有以下这些:

  • 2003-03-25: 新增自动置顶功能
  • 2003-04-29: 新增用户修改密码功能
  • 2003-12-29: 新增上传头像功能
  • 2004-01-17: 背景改为目前的星空背景
  • 2004-01-22: 新增内力值指标
  • 2004-02-26: 新增在贴子中夹带图片的功能
  • 2004-05-14: 新增在贴子中夹带 flash 的功能
  • 2004-09-24: 新增在贴子中夹带音乐的功能
  • 2004-11-30: 新增作者排序
  • 2005-04-02: 新增新贴列表
  • 2005-05-05: 新增背景音乐
  • 2005-05-17: 新增查找网友主贴功能

经过这些改进, 繁星客栈作为一个不用数据库的论坛, 所有容易实现的功能可以说是大都实现了。 剩下的——比如网友修改帖子及搜索帖子的功能——在现有结构下实现起来都比较困难, 只有等未来重写程序时再说了。 我在客栈采用自己编写的程序, 最初的动机之一是 “引诱” 自己学习 PHP 编程, 但这段时间使用下来, 我觉得用自己编写的程序, 虽在功能上没有现成的公开源代码 (open source) 程序来得完备, 但好处是可以按自己及网友的意愿进行修改, 而且一旦出现错误, 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该如何修正。 公开源代码程序虽然原则上也能修正, 但实际上像我这样的懒人,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花时间去读别人的源代码的。 有过编程经历的朋友想必都有同感, 那就是读别人的程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这种痛苦的事情通常只有在替老板 “卖命” 时才不得不做——而老板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客栈建成至今有两年多了, 印象中除回国往返途中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外, 我几乎没有一天不到客栈。 即使无暇回帖, 也总要进去看上一眼。 在客栈刚启用的那段时间里, 我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机器, 进入客栈, 看看数字世界的那些遥远端点上是不是有新的网友登陆, 是不是有新的文章发到客栈里。 那种久违了的新鲜与期待, 就像童年时买到一本好书想迫不及待看下去的感觉。 而那些最早来到客栈的网友——虽只是一组虚幻的笔名——在我心中几乎立刻就把他们当成了朋友。

在现实世界里疏于交际的我, 却在这虚拟世界里感受到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牵挂与期盼, 这是繁星客栈带给我的一种全新体验。

客栈将会存在多久? 说实在的,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两年多来, 客栈在某种意义上已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我人生的一种广延。 我有时觉得, 想象有一天它忽然不存在了有些不可思议。 但另一方面, 想象它一直存在下去也同样不可思议, 客栈的许多老网友渐渐将会成为教授、 博导、 院士, 或经理、 总裁、 部长, 等等, 他们偶尔空闲时也许会怀念曾经在客栈度过的日子, 但我很难想象那时的他们还会回客栈来。 就像我会怀念童年时的那些游戏, 但我很难想象自己还会再玩弹弓、 再捉蛐蛐, 或再打水仗……

从我建主页算起, 至今已五年多了。 五年来, 我目睹了许许多多个人网站的消失, 其中包括两年多前间接促成了繁星客栈诞生的那些唯美的个人网站。 在互联网本身蓬勃发展的时代里, 看着那些艺术般的好网站在数字世界里的萎缩凋零, 多少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 互联网上的东西就是这样短命得令人心悸。 或许这就是命运。

时光匆匆, 生命匆匆, 既如此, 又何必独为客栈的命运介怀呢?

附录一: [客栈旧贴] Re: 无话

看到网友们对烽火台的怀念, 我也很感慨。

在我自己对烽火台的记忆中, 印象最深的是有关陈水扁遇刺的讨论。 那是迄今仅有的一次, 我从客栈而非新闻网站中得知了时事消息。 那天清晨起来, 到客栈一看, 看到了马开平网友张贴的 “陈水扁遇刺” 的短讯, 在之后的若干天里, 在那个话题回贴的共有 29 人次, 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两位网友——而且那两位网友一位是绿营的支持者, 一位是蓝营的支持者。 这么多背景各异的人在一起点评、 分析、 援引、 举证, 气氛却非常良好。 我觉得那是烽火台的黄金时代。

但是后来随着持两极观点的人逐渐增多, 烽火台的气氛变得日益偏激和剑拔弩张。 在客栈其他版块活动的网友越来越少到烽火台发言, 我自己在烽火台关闭前的最后一个月里, 也已很少在烽火台驻足。 烽火台与其它版块之间俨然已是两重天。 这使我萌生了关闭烽火台的想法。

但气氛不合虽是我关闭烽火台的直接原因, 却只是浅层原因。 深层原因其实大家也不难猜到, 那就是一个像烽火台这样对观点不设限制的政治论坛, 在目前国内的网络环境下是很难长期存在的。 烽火台后期的贴子与我在国外所见的被国内封杀屏蔽的政治论坛已越来越接近。 它的关闭其实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果我的主页是一个纯粹的政治论坛, 我会很乐意将它一直撑下去, 直至因外界因素而倒闭的那一天。 因为一个纯粹的政治论坛如果无法让网友畅所欲言, 那跟倒闭了也没什么分别。 但我的主页并不只是论坛, 更不是纯粹的政治论坛, 与其因烽火台而导致整个主页被屏蔽, 使大家连其他内容也看不了, 不如撤了烽火台。

未来在客栈复建烽火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过主题将改为 “时事见闻”, 用来讨论各种新闻事件及网友们的身边见闻。

2004-05-16, 13:06:42 茶 室 (午后闲话论坛)

附录二: [客栈旧贴] 有关烽火台关闭及重开的简短说明

烽火台关闭后, 我曾在茶室中简短叙述过关闭缘由。 由于那个贴子是回贴, 且标题与烽火台无关, 对烽火台以外主题不感兴趣的网友可能不会注意。 因此在这里重贴一下。 大家都是生活在国内或在国内生活过的人, 那些缘由对大家估计都不陌生, 希望能谅解。

此次烽火台作为时事见闻论坛重开之后, 与新主题无关的贴子请不要贴了, 另外与造成原烽火台关闭原因相近的擦边球也希望不要打了。 网友们把贴子发表或转贴到一个论坛, 通常对自己的贴子寄托了一定的情感, 我很不希望删除任何新贴 (这是我没有采取网友的建议, 以删贴手段维持原烽火台的原因)。 据我对别的论坛的观察, 无论版主如何声称删贴只针对贴子而非个人, 它对网友的情绪依然有不小的伤害。

新烽火台由于主题变更, 人气估计永远也无法跟原先作为社会政治论坛的烽火台相比, 现在刚开张, 就更是如此。 不过客栈自建立以来, 多数论坛、 多数时候都是如此, 也算一个特点。 大家有闲暇时进来坐坐, 休憩过后再重返自己的忙碌生活。

2004-05-29, 09:51:58 烽火台 (时事见闻论坛)

附录三: 繁星客栈的客栈规则

繁星客栈没有具体规则, 因为站长觉得一切冰冷的规则无论对于客栈还是客人都是过低的要求。 站长心目中的客栈是旅人们解甲卸鞍, 围炉夜话的温馨家园, 而不是颠沛奔波后夤夜厮杀的第二战场。 站长希望客栈中永远不要出现对任何人不友善的词句。 如果有一天客栈需要用一组明确的规则来约束读者, 站长需要经常使用删贴, 封杀 IP 等手段来维护客栈的宁静, 那客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附录四: 繁星客栈的栈名由来

繁星客栈这个名字取意于 Isaac Asimov 的科幻小说《繁星似尘》 (Stars, Like Dust)。 站长很喜爱科幻小说, 尤其喜爱以星空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在浩瀚的星河中, 繁星似尘, 生命亦似尘。

附录五: 繁星客栈旧帖档案馆

相关链接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