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太阳系三部曲” 已制作完成 >>> 欢迎选购 <<<
手机版
太阳的故事 (十)
- 卢昌海 -
上一篇 | 返回目录 <<
十. 标准太阳模型 vs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本文已收录于电子书《太阳的故事》 欲读本文者
>>>>>> 请购买该书 <<<<<<
>> 返回目录 |
下一篇
二零一零年十月一日写于纽约 二零一零年十月一日发表于本站 https://www.changhai.org/
-
网友: 星空浩淼 (发表于 2010-10-01)
这篇写得比以前的更好, 堪称经典之作。 虽然文章很长, 读起来却一点都不乏味, 科学性、 严格性和趣味性同时兼备。
期待下一篇接着谈论中微子的质量问题。 说来惭愧, 我一直没有来得及了解这部分问题。
标准模型中解释宇称不守恒时, 利用中微子静止质量为零这一特点; 那么一旦中微子有了质量,
我不明白宇称不守恒怎么解释? 传统教材讲述规范场论的时候, 也是把中微子静止质量取为零来论述的,
一旦不为零了, 那些方面都要做相应的更改。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0-10-01)
下一篇不能再讲中微子了, 否则就离题了。 中微子有质量后的标准模型依然有手征性,
不妨碍它解释原先能解释的现象。
-
网友: absence (发表于 2010-10-01)
Neutrino oscillations, Wikipedia 对无质量粒子不发生振荡的解释:
A zero mass particle would have to travel at the speed of light.
At the speed of light, time stands still so no change (and, therefore, no oscillation)
is possible. Therefore if particles change, they must have mass.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0-10-01)
那种讲法不是很合适。 首先是所谓 “At the speed of light, time stands still” 这样的讲法把数学上
singular 的东西当作普通现象来讲不合适; 其次是那种讲法不能解释为什么在中微子具有相同但非零质量时不发生振荡。
-
来自 192.16 的游客 (发表于 2010-10-02)
这个故事里面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John Bahcall 的科学态度。 Frank Wilczek 评论道,
太阳模型有着不少可调参数, 而当 Bahcall 依据模型做出预言时, 他总是选择从物理和天文观测角度来讲最佳的参数,
而不是调整参数去符合中微子观测结果。 没有他四十年来坚持诚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中微子天体物理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Bahcall 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一大失误。
今天的很多天体物理模型——尤其是构建早期宇宙学模型——中太缺乏 Bahcall 这种科学精神了。
-
来自 71.108 的游客 (发表于 2010-10-07)
“庞特科夫” 实际上是意大利人, 一般好像译成 “蓬泰科尔沃”。 年轻的时候可能是费米组里的人,
费米夫人的《原子在我家中》里提到过他。 好像是二战后神秘地去了苏联。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0-10-08)
谢谢来自 71.108 的游客。 把老庞说成俄国物理学家确实不妥, 他出生在意大利, 1936
年之后辗转多国, 1950 年才前往苏联, 并曾得到过英国和苏联的国籍
(英国后来因认为他泄露军事机密而取消了他的英国国籍), 经历相当复杂。 我将他的说明改成
“出生于意大利的核物理学家” 了。 至于名字, 暂时采用中文维基的译名 “庞蒂科夫” 吧。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