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手机版
石墨烯——从象牙塔到未来世界
-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果简介 -
- 卢昌海 -
本文是应《科学画报》约稿而写的科普短文。 本站版本在若干学术术语、 人名及获奖原因后面加注了英文,
并包含了一些注释。
2010 年 10 月 5 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宣布了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荷兰籍俄裔物理学家盖姆 (Andre Geim)
和拥有俄罗斯及英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Novoselov) 由于 “对二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
("for groundbreaking experiments regarding the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graphene") 而共同荣获了这一奖项。
在本文中, 我们将对这两位物理学家的获奖成果及其意义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 来自象牙塔的新材料
| 电子显微镜下的石墨烯结构 |
我们先来说明一下什么是石墨烯。 这个名称中的 “石墨” (graphite) 二字我们大都不陌生,
因为铅笔的笔芯就是由它和粘土混合而成的。 从元素的角度讲, 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在电子显微镜下, 我们可以发现石墨的结构是层状的, 每一层的碳原子都排列成紧密的蜂窝状六边形网格,
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则比较大, 形成松散的堆砌[注一]。
铅笔之所以在纸上轻轻一划就会留下痕迹, 正是这种松散堆砌的结果。 那么石墨烯 (graphene) 又是什么呢?
它就是单层的石墨。
石墨烯这个名称是从 1987 年开始使用的, 但在那之前, 就已经有人对这种单层原子组成的二维结构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种结构比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结构来得简单, 很适合当作例题收录在教科书里[注二]。
通过这种象牙塔式的兴趣, 人们开始对石墨烯的性质有了一些理论上的了解。 这种了解, 加上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
使人们对石墨烯产生了更现实的兴趣, 试图将它由单纯的象牙塔物质 “提拔” 为真实材料。
初看起来, 这种 “提拔” 似乎不会太困难。 事实上, 当我们用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时, 划痕中就可能会出现单层的石墨——即石墨烯。
但问题是, 铅笔的划痕从微观角度讲实在是太大了, 在那里搜寻石墨烯简直就象是在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中搜寻一片薄冰,
即便找到也只能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而科学家们需要的是系统的方法, 是可以复制的成功, 这却是相当困难的。
直到 21 世纪初, 人们所达到的最好业绩——即最薄的石墨片——也只能薄到几十层原子的水平。
更糟糕的是, 有迹象表明, 象石墨烯那样的二维材料有可能是注定只能存在于象牙塔里的。 因为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著名俄国物理学家朗道 (Lev Landau) 等人就已证明,
二维材料的热运动涨落会破坏自身的结构。 实验上制备石墨烯的种种失败尝试似乎也在佐证着这一结论,
比如石墨层越薄, 就越容易卷曲成球状或柱状, 而无法维持平面结构[注三]。
因此, 制备石墨烯曾被很多人认为是注定无法成功的。
但以盖姆为核心的实验组却不信这个邪, 决意尝试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这种尝试对他们来说,
乃是一贯作风的延续。 因为在盖姆的实验组里, 对各种有趣、 甚至有趣得近乎荒谬的事情的尝试已经达到了制度化的程度,
他们每星期都几乎固定地拿出十分之一的时间来做一种所谓的 “星期五之夜实验” (Friday evening experiment),
专门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注四]。
制备石墨烯的工作也是从一个
“星期五之夜实验” 开始的。 经过一些失败的尝试后, 他们采用了所谓的 “透明胶大法” (Scotch tape technique),
即用透明胶粘住石墨层的两个面, 然后撕开, 使之分为两片。 通过不断重复这一 “大法”, 并辅以其它手段,
他们最终制备出了石墨烯[注五]。
盖姆和诺沃肖洛夫获奖后, 许多媒体推出了渲染性的标题, 比如
“物理学家用透明胶和铅笔赢得诺贝尔奖”。
这种标题容易给人一个错觉, 以为那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 事实上, 盖姆实验组制备石墨烯的过程并不轻松,
前后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制备出的石墨烯则只有几平方微米, 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测。
而且由于石墨烯是高度透明的, 在观测及制备过程中还有一个如何分辨的问题。 盖姆实验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是巧妙地利用了石墨烯在厚度 300 纳米的二氧化硅晶片衬底上产生的光线干涉效应。
这一点是他们胜过其它研究组的关键所在。 但即便如此, 他们当时选用的衬底如果不是二氧化硅而是其它晶片,
或者晶片的厚度不是 300 纳米, 而是略大或略小,
就都有可能无法分辨石墨烯。
而他们当时之所以选用了恰到好处的衬底, 据诺沃肖洛夫回忆乃是纯属偶然。
因此, 盖姆实验组的成功背后既有长时间的努力和巧妙的构思, 也有运气的成分[注六]。
当然, 既然想到了正确的方法, 发现合适的衬底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从这点上讲, 他们的成就并非偶然。
那么, 这种辛辛苦苦制备出来的二维材料在我们这个三维世界里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在现实的用处出现之前,
它在理论上的用处就已经吸引了科学家们的兴趣。 物理学家们早在 1956 年就发现, 托二维世界的福,
石墨烯中的电子运动具有很奇特的性质, 即电子的质量仿佛是不存在的[注七]。
这种性质使石墨烯成为了一种罕见的可用于研究所谓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凝聚态物质——因为无质量的粒子必须以光速运动,
从而必须用相对论量子力学来描述。 而更奇妙的是, 那种相对论量子力学中的 “光速” 并不是真空中的光速, 而只有后者的 1/300。
很多科学爱好者也许读过俄国物理学家伽莫夫 (George Gamow) 所写的科普作品《物理世界奇遇记》(Mr. Tompkins in
Paperback), 在那部作品中伽莫夫设想过一个光速很缓慢的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 石墨烯就是那样一个世界,
它所具有的奇妙性质为理论物理学家们提供了一片研究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新天地,
使他们不仅可以把一些原先要用巨型加速器来研究的问题搬到自己的小型实验室里,
而且还可以研究一些用巨型加速器都未曾有机会透彻研究的东西,
比如所谓的克莱因佯谬 (Klein's paradox) 或相对论量子力学特有的所谓 “颤振” (zitterbewegung) 效应,
甚至还可以研究弯曲空间里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因为在石墨烯这个舞台上, 弯曲空间不过就是弯曲的石墨烯而已。
这些理论研究不仅题材新颖, 而且还特别便于观测, 因为石墨烯是二维的, 所有现象都出现在表面上,
不会象三维材料中的现象那样有可能跑到物质内部去。
除了成为研究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新天地外, 石墨烯还具有所谓的量子霍耳效应 (quantum Hall effect),
这种本身就是诺贝尔奖量级的重要效应以往是要在极低温下才能显现的, 石墨烯却能将它带到室温下。
诺沃肖洛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 要让物理学家们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
必须用比他们所研究的有趣十倍的东西来引诱。 石墨烯对很多理论物理学家来说看来就具有那样的魅力,
因而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
二. 通往未来世界的金桥
但石墨烯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在现实世界里的可能应用。 由于石墨烯的结构极为紧密和严整,
哪怕在室温下都几乎没有任何缺陷,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众原子 “集体的力量”,
这使它不仅有比同等线度的钢铁还高两个数量级的强度, 而且还有普通刚性材料难以企及的韧性, 可以拉伸 20% 而不断裂。
显示这种性质的流传最广的图片, 是一幅猫躺在石墨烯制成的吊床上休息的想象图。
这种由单层原子制成的吊床居然可以承受宏观物体的重量, 无疑是令人惊叹的。
那幅图片不够确切的地方, 是没能显示出石墨烯的超薄特性。 由于石墨烯的透光率高达
97.7%[注八], 厚度却只有单层原子, 因此如果真有那样的吊床,
它不仅对于肉眼, 甚至对于很多仪器都会是不可见的,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只悬停在半空中的猫,
就象《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里那只柴郡猫 (Cheshire cat) 的笑容一样。
| 太空电梯想象图 |
石墨烯如果只用来制作吊床, 那显然是大材小用了。 它更重要的可能应用是制成超薄、 超轻、 超强的材料,
用于飞机、 火箭、 防弹衣等对材料性质要求极高的产品中。 而它最能扣动人们想象之弦的可能应用, 则是所谓的太空电梯。
这种早在 1895 年就由火箭理论的先驱者、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Konstantin Tsiolkovsky)
提出过的迷人设想, 一直面临着一个致命问题, 那就是找不到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来支撑线度达几万公里的巨型结构。
石墨烯的出现使很多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除上述可能应用外, 石墨烯的另一类可能应用则倚仗于它的电子运动性质。
如我们在前面所述, 石墨烯中的电子运动具有很奇特的性质,
比如电子的质量仿佛是不存在的, 而运动速度是所谓的 “光速”。 这些特性, 加上石墨烯结构在常温下的高度完美性,
使得电子的传输及对外场的反应都超级迅速, 几乎达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境界。 体现到物理性质上,
这使得石墨烯具有超常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种性能既体现在纯净的石墨烯中, 也可以部分地体现在含有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中。
而且更重要的是, 石墨烯还可以用来制作晶体管, 由于石墨烯结构的高度稳定性,
这种晶体管在接近单个原子的线度上依然能稳定地工作。 相比之下, 目前勇挑大梁的以硅为材料的晶体管在 10 纳米 (相当于几十层原子)
左右的尺度上就会失去稳定性; 而石墨烯中电子对外场的反应速度超快这一特点, 又使得由它制成的晶体管可以达到极高的工作频率。
事实上, IBM 公司在 2010 年 2 月就已宣布将石墨烯晶体管的工作频率提高到了 1000
亿赫兹, 超过了同等线度的硅晶体管[注九]。
很多人相信, 石墨烯将会成为硅的接班人, 引领技术领域一个新的微缩时代的来临。
石墨烯的可能应用还有很多, 比如它除了具有超高的强度和韧性外, 还有不透水、 不透气,
以及抵御强酸、 强碱的能力, 这使它有可能成为制作保护膜的理想材料。
而石墨烯既能导电又高度透明的特点, 则使它有可能在制作液晶显示屏、 触摸显示屏、 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大显身手。
此外, 用石墨烯制作的能快速充电的电池、 容量超高的电容、 能检测单个污染物分子的污染探测器、
能用于量子计算机的特殊元件等, 也都在构想或研制之中。
| 有关石墨烯的论文数量 |
石墨烯从制备到获奖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 与动辄要回溯几十年去 “考古” 的前几年的获奖成果相比, 是非常快的。
但在这六年里, 由它开启的研究领域呈现了井喷的势头, 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兴的研究方向被开辟出来。
也许在不太遥远的将来, 我们会开着由石墨烯电池驱动的车子去上班, 在由石墨烯太阳能板提供能源的办公室里,
用 “内含石墨烯” (Graphene Inside——取代 Intel Inside) 的计算机从事工作。
在假日里——如果有闲钱的话——我们也许还可以乘坐用石墨烯材料建造的太空电梯去地球同步轨道欣赏地月同辉的奇景。
这一切奇思妙想都得益于六年前的那项工作。 在有关未来世界的构想中, 很少有一种材料能象石墨烯那样大范围、
跨领域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并使人们因为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而有可能投入实实在在的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仿佛一座通往未来世界的金桥。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一日写于纽约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二日发表于本站 https://www.changhai.org/
盖姆 (左) 诺沃肖洛夫 (右)
-
盖姆 (Andre Geim): 荷兰籍俄裔物理学家, 1958 年 10 月 1 日出生于俄国城市索契 (Sochi),
1987 年获俄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自 1990 年起, 盖姆先后在英国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英国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荷兰内梅亨大学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等地工作过。 2001 年, 盖姆成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物理学教授, 并于 2002
年起担任曼彻斯特介观科学及纳米技术中心 (Manchester Centre for Mes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主任。
-
诺沃肖洛夫 (Konstantin Novoselov): 拥有俄罗斯及英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 1974 年 8 月 23 日出生于俄国城市尼茨塔吉尔 (Nizhny Tagil),
2004 年获荷兰内梅亨大学博士学位。 诺沃肖洛夫是盖姆的学生及长期合作者, 自 2001 年起,
与盖姆一起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作。 诺沃肖洛夫是自 1973 年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
来自 222.222 的游客 (发表于 2010-10-12)
好文章, 一贯的客观周备、 深入浅出。
-
网友: 星空浩淼 (发表于 2010-10-12)
石墨烯我这两年有过了解, 甚至有相关的文章发表。 自从今年这个诺贝尔奖出来之后,
我已经见过不少中文介绍文章。 但昌海兄这篇文章, 在我看来是写得最好的, 而且好很多。
国内一些人 (尤其是搞纯理论研究的) 酸酸的同时, 发表一些误导性评论, 认为这个诺贝尔奖资格不够。
我觉得昌海兄在这点上评论得非常客观和科学。 这个诺贝尔奖是完全有资格得的。
也许诺贝尔奖委员会接受了去年的教训——2009 年给 “光纤之父” 高锟诺贝尔奖, 结果人家已经老年痴呆了。
这次这么快给石墨烯, 也许原因之一是不想再重复此类的悲剧和遗憾。 该给的, 赶紧及时给。
想当初以高锟的巨大贡献, 早就该得了。
-
来自 123.138 的游客 (发表于 2010-10-12)
以给出此文网址的方式, 来转载此文, 应该没有问题吧?
让更多的人知道《科学画报》原来还能常常约到如此精彩有分量的稿件, 对《科学画报》也是一种宣传。
有这样的文章,《科学画报》也会因此更上档次 (我当年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看过, 记忆中的此刊内容比较小儿科)。
-
网友: wizard (发表于 2010-10-12)
昌海兄: 看你的 blog 已经好几年了, 很喜欢你的科普文章。
我算是个做 graphene 的内行, 个人觉得你的这篇文章还是吹得有点过。 大家私下认为这个奖确是给得太仓促。
因为还没有看到 graphene 能真正应用到什么地方。
那个透明胶法确实就是那么简单。 如果我花一个小时教你,
你马上就能自己做出来。 正因为 graphene 这么容易得到, 所以这方面的文章才能增长这么快。
-
网友: 星空浩淼 (发表于 2010-10-12)
科研贵在创新和未来的潜在价值, 不在于它在理论上是否深奥或漂亮——如果是错误的或者没有价值,
理论再高深莫测再漂亮也没有用。 石墨烯的未来潜在价值应该是无容置疑的。 如果有人认为实验得到石墨烯太容易,
所以诺贝尔奖颁得不恰当, 那更是谬论。 很多时候, 新发现如同捅破一层纸, 那层纸一旦捅破,
就变得一点都不神秘, 是那么的容易, 但这都是马后炮的看法。 居里夫人得过两次诺贝尔奖,
在现在一些人看来, 不过就是用一种笨办法发现新元素而已。 但是, 这丝毫不能抹杀居里夫人的功劳。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0-10-12)
欢迎 wizard 网友。 既然你作为圈内人士认为 “透明胶大法” 很简单, 那以你说的为准吧。
不过该大法并非 Geim 首创, 在他之前却没人能够做成, 把初次制备的整个过程描述成 “并不轻松”
应该不算夸张吧。 至于本次颁奖是否仓促, 过些年可能会看得更准确一些。
-
网友: wizard (发表于 2010-10-12)
第一次用这个方法, 并得到单层, 当然并不简单。 这也是这个奖的 point。 我只是想说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
当时, 哥大有个教授也想做单层, 因为方法不同, 没得到单层 (一个中国学生做的)。
不过他们关于量子霍尔效应的工作是同时发表的。 我当时以为, 如果要发奖的话, 会发给 Geim
和他。 结果只给了 Geim 他们。 至于说仓促, 因为 graphene 还没走出象牙塔。 等走出了再发,
更加有说服力一点。 还有, 碳纳米管发现在前, 也还没发, 也比较尴尬。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0-10-12)
石墨烯获奖而纳米管没有, 可能是因为石墨烯的应用前景更广吧? 不知圈内人士是如何看待石墨烯、
富勒烯、 纳米管这三种东西的应用前景的? 另外, 石墨烯虽还没达到实用程度, 但像 IBM
的石墨烯晶体管那样的 prototype 应该能算是一只脚跨出象牙塔了。 在石墨烯的几种主要应用中,
今后只要能落实其中一种, 得诺奖就应该算绰绰有余。 诺奖委员会也许是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大胆把奖颁出去了。
不过在这一领域的那么多工作中, 为什么只颁给 Geim 他们, 我也估计在圈内可能会有一些争议,
因此在最后一段只说 “石墨烯” 得奖, 而没再提具体的人。
-
网友: 星空浩淼 (发表于 2010-10-12)
我觉得作为科普文章, 让读者对未来有一种美好的憧憬, 更有利于加深读者印象, 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因此即使稍微有所夸大 (况且不一定夸大了, 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也没有关系, 这不是科学考察报告。
我在 85 年左右看到一本书展望光纤通信的美好未来, 那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在当时看来,
那些展望太美好太神奇了, 如同做梦, 令人不敢相信。 然而十几年后, 我发现那一切全都变成了现实。
我本是不喜欢工科的人, 但是这些却能给我美好的感受。
还有, 相比于碳纳米管, 石墨烯后者居上, 而且是大大地居上。 石墨烯属于二维材料,
碳纳米管属于一维材料, 石墨烯拥有碳纳米管所不具备的一些独特优势。
这些也许会使得碳纳米管从此成为过眼云烟。 谁说一定要等碳纳米管得诺贝尔奖, 然后才能考虑石墨烯呢?
这又不是论资排辈!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0-10-13)
谢谢诸位的讨论。 关于石墨烯得奖是否仓促, 我想我们可以把它跟已经获奖的富勒烯比一比,
它无论在理论还是应用上的价值高过富勒烯应该不成问题吧? 虽说现在所预想的那些未来应用未必件件都能落实
(但写科普不能不提那些可能的应用, 我在文章中已经用了比较谨慎的语气, 不把话说死),
但我对石墨烯作为获奖成果的水平不在应用类诺贝尔物理奖成果的平均水平之下还是有信心的。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