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在 Bluesky 新开了微博帐号 ▷▷▷ 敬请关注 ◁◁◁
手机版
迪士尼世界之动物王国
(2011.04.24 - 2011.04.29)
- 卢昌海 -
动物王国 (Animal Kingdom) 是 奥兰多迪士尼世界
的四大主题公园之一, 也是我们此次第三天的目的地。 动物王国是四大主题公园中最后建成的 (1998 年才建成开放),
占地面积约 200 公顷, 2010 年的游客人数接近 1000 万。 与其它主题公园类似,
动物王国虽有自己的主题 (即动物), 但也很注重游乐项目及生动有趣的影片。
我印象最深的影片是一部 3-D 短片, 片名是 “It's Tough to be a Bug!” (做虫子不容易)。
这部短片不仅汇集了 3-D 图像、 立体声音效、 水雾、 气流等效果, 而且还在临近结束的一瞬间,
趁大家满脑子都是虫子留下的印象时, 发动椅子上的一个小机关,
造成如虫子从臀部下爬过那样的触觉, 令整个影院内响起一片惊呼声 (尤以女声最为响亮)。
|
动物王国外的停车场——迪士尼世界的停车场非常巨大, 大到了蔚为壮观的地步,
本相片展示的只是整个停车场的很小一部分。
动物王国的入口
动物王国的 “标志性建筑”——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 该树高约 44 米 (约相当于 14 层楼),
直径约 15 米 (N 个人才能合抱), 上面雕刻着整个动物王国所展示的全部动物 (据说有三百多种)。
动物王国内的几个主要区域是按地域命名的, 分别是非洲区、 亚洲区和美国区。
各区内的建筑大都仿照相应地域的风格所建。 相片中的餐馆位于非洲区。
非洲区的火车, 该火车将非洲区的几个主要景点串在一起, 既方便又有风情。
非洲区在我看来是整个动物王国中设计最好的区域。 除了很有 “乡土味” 的小火车外,
另一个亮点是可以乘坐越野车游览非洲原野 (原野上有大象等动物及一些奇怪的植物, 风格类似于野生动物园)。
这种游览的一个很不错的设计是: 游览车上的导游通过老式电台与前方一位操着印度味英语 (也可能是非洲味,
在我这没听过非洲味的人听来象印度味) 的 “探险者” 联系, 以此将前方的信息不断传递给游客。
而且那 “探险者” 的说话语气很生动, 时而兴奋, 时而害怕, 令整个旅程很有实地探险的氛围。
与非洲区毗邻的是亚洲区。 本相片所摄是亚洲区老虎园中的 “安民告示”。
老虎园的设计很有匠心, 是将亚洲的文明遗址 (感觉上主要是南亚风格的遗址)
与老虎园合而为一, 让游客一边徜徉在古老的亚洲文化氛围中, 一边透过玻璃 (玻璃钢?) 窗观看老虎。
相片中的 “安民告示” 是告诉游客此处虽有老虎, 但游览路线是非常安全的。
亚洲区的游乐项目——水上漂流
“文明遗址” 与 “雪山” 隔河相望
“雪山” 上的 “火车”。 这雪山位于亚洲区东侧, 南部毗邻美国区, 若用世界地图来比对的话,
应该相当于美国本土以外的阿拉斯加州 (Alaska) 的位置。 不过那山峰上的火车却用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Everest) 来命名, 从模拟地理的角度讲无疑是错得一塌糊涂了。
动物王国的美国区是比较乏善可呈的区域, 只有一个主题, 那就是恐龙。
相片背景上的建筑是美国区的主要展馆, 可以乘坐室内游览车漫游恐龙世界。
该展馆的设计以 “恐吓” 为主要手段, 旅程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黑暗之中, 冷不丁会有恐龙在游客们的脑袋左右出现,
并伴以巨大的吼声和呼啸的风声, 吓得许多游客全程大叫, 与恐龙比拼嗓门。
而展馆的设计者则利用暗处的相机拍下一张张惊恐失色的面孔, 展示在出口处的屏幕上供游客们自己选购。
本站长也遭到 “偷拍”, 但表情尚算淡定, 甚至还脸露笑容 (天知道会不会被当成是苦笑),
只可惜 “肢体语言” 不佳, 为了在不断摇晃的车厢中坐稳, 双手使劲抓着扶栏, 不免仍显出了如临大敌般的紧张。
对于此等有损光辉形象的相片, 站长的态度是什么呢? 两个字: “和谐”!:-)
美国区的游乐场也以大恐龙为招牌
路边的鸭子雕塑——走在最后的老鸭子的手势是不是 “不许拍照”?
相片整理到这里, 才意识到所收录的 “动物王国” 的相片里除了人以外,
居然只有这一幅中才有动物, 不知哪位网友见多识广知道此动物的名称?
=========================
写完上面这句, 忽然想起另一张相片中其实也有动物 (人不算),
不过那动物不太好找, 细心的读者不妨试一试。
动物王国中的小店铺
夕阳下的停车场——如果第一幅相片所拍摄的停车场一角尚不足以展示停车场的巨大,
那么供停车者免费使用、 往返于停车场各处及动物王国入口处的小火车想必能说明问题了。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三日整理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四日发表于本站 https://www.changhai.org/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