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09-08-15 以来
本文点击数
21,941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580,286
昨日点击数 5,942
今日点击数 813

站长在 Bluesky 新开了微博帐号
▷▷▷ 敬请关注 ◁◁◁

网易博客一周小记

- 卢昌海 -

最早的个人博客据说可追溯到 1993 年, 博客这种形式开始往流行方向发展, 则大约是在 1999 年, 与我个人主页的建立同一年。 那时候, 一些网站开始向用户提供免费及程序化的博客服务, 用户无需懂得编程便可开设自己的博客 (不过我建主页之初尚不知道那样的服务)。 几年后, 博客在中文网上也开始流行起来, 比如新浪网于 2005 年开始提供博客服务。

过去十年间, 我涉足过若干种网络交流形式, 比如个人主页 (1999 年以来——迄今仍是我发表文字的主要场所)、 聊天室 (2000 年)、 BBS (2002-2003 年) 及公共论坛 (偶尔), 甚至还编写过论坛程序, 并主持过自己所建的论坛 (2003-2007 年)。 如果说网络世界里有什么交流方式非常流行, 而我却几乎从未涉足过, 博客应该是其中首选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 是因为——如前所述——我建立个人主页的时间比中文博客走向流行早了五六年。 因此当中文博客开始流行时, 我的个人主页已完全能满足我的需要, 并且已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 博客对我的吸引力就变得很有限了。

另一方面, 我注意到博客世界虽有庞大的读者群和作者群, 但真正吸引眼球的却只有极少数作者。 在技术领域有一个所谓的 80-20 律, 比方说一群人工作时, 往往是 20% 的人干了 80% 的活; 一个计算机软件中, 往往是 20% 的程序包含了 80% 的缺陷, 等等。 我觉得, 博客世界的规律比这还要极端得多, 也许是不到 1% 的博客吸引了超过 99% 的眼球。 绝大多数博客的访问量几乎是零, 名义上是开放空间, 互动空间, 实际上却基本只是作者单方面的精神寄托 (当然, 这一点对个人主页也一样——我的主页在最初一两年也是如此)。 在门户网站的巨大空间里, 一个普通的新博客有如沧海一粟, 若不幸忘了网址, 连博主本人也未必能找得到它。 事实上, 别说是那些点击数几乎为零的普通博客, 据我观察, 即便是一些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人, 比如六小龄童、 余华、 张海迪、 (季羡林遗产纠纷爆发前的) 钱文忠等, 他们的博客上, 除了被推荐过的文章外, 其余文章的点击数通常也只有几百或几千, 跟我主页上的文章平均点击数差不多——有的甚至还不如。 考虑到我这辈子也绝不可能有那样的知名度, 我估计就算建了博客, 也不太可能会有比主页更大的读者群。

不过机缘巧合的是, 七天前, 网易的一位编辑邀我在网易科学版开了一个博客, 让我近距离体验了在门户网站开博客的感觉。 这篇小作就来聊聊这七天的体验。 确切地讲, 这体验主要是有关文章推荐的体验——因为没有推荐的话, 新博客石沉大海, 体验也就只能埋在水底了。

网易的文章推荐可粗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只推荐到所在板块 (比如我的博客所在的科学版) 的首页, 我姑且仿照物理学家们对超弦理论的分类称其为 Type I, 这类推荐产生的点击数约为几百。 第二类是推荐到整个网易博客的首页, 这里得细分几个 “子类”: 最普通的是首页上的一般链接 (姑称为 Type IIA), 这类链接有几十个, 它们是普通的小字体, 读者看到的概率也最小, 产生的点击数约为几百到几千; 其次是粗体链接 (姑称为 Type IIB), 这类链接有八个 (每个板块一个), 近视度数在 400 以下的读者可凭裸视力看到, 产生的点击数约为几千到几万; 最有效的则是大字体的粗体链接 (姑称为 Type IIC——这是超弦理论所没有的特殊类型, 可能得要秋雨先生的 “含泪劝告” 那样的分量才能入选), 这类链接有三个, 位于首页的上部, 相当于报纸上的头版头条, 读者除非有眼疾, 否则是断然不会看不见的, 它们产生的点击数少则几万, 多则十几万, 上不封顶。

另外我也注意到, 一篇文章被推荐并不意味着一个博客成为热门, 在被推荐文章的点击数中, 通常只有不到百分之一能 “仙及” 博客中的其它文章。 而且推荐一结束 (通常是新的一天到来时), 点击率立刻就暴跌到不足原先的百分之一。 从这点上讲, 门户网站的读者浏览博文的习惯有点像浏览新闻: 看到一篇好新闻时, 一般人是不会有兴趣特意去关注同一位记者所写的其它新闻的。 而且新的一天一旦到来, 前一天的新闻就基本没人看了。

在网易的另一个——也许比较独特的——感受是关于文章标题的。

网易在推荐文章时, 通常会对文章标题进行更改 (当然, 原文的标题是不变的, 网易所拟的只是推荐链接所用的标题), 更改后的标题通常是作者名与从正文中选取 (或略经修改) 的一句文字的组合。 我在网易的第一周总共发了五篇文章, 全都得到了推荐。 其中 “书林散笔: 陨落的前辈” 被推荐为 Type IIB, 推荐的标题为 “卢昌海: 双杠下面埋着一位天才物理学家”; “书林散笔: 小楼与大师” 被推荐为 Type IIA, 推荐的标题为 “卢昌海: 一所没有半栋大楼的大学”; “泡利效应趣谈” 被推荐为 Type I, 推荐的标题为 “卢昌海: ‘损人利己’ 的物理学家泡利”。

但到第四篇时, 却出了一点问题。

那第四篇是评论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的文章, 题为 黄金白银的时代。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一段, 我曾写过这样的话:

我很欣赏他 [注: 指王小波] 在《革命时代的爱情》中的一句话: “在革命时期里, 我随时准备承认自己是一只猪, 来换取安宁”。 这也是他笔下多数第一人称男性角色的处世之道, 这句话对那个时代价值观的蔑视真是一针见血。

那篇文章发表后, 大半天的点击数都维持在个位数上, 估计这还是因为我那篇有关泡利效应的文章当时正被推荐为 Type I。 但在我睡觉前 (相当于北京时间的上午) 看 “最后一眼” 时, 却发现那篇文章的点击数已经飙升了上百倍。 这当然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它被推荐了。 从飙升的幅度来看, 我估计它是被推荐为了 Type IIB, 我点开网易博客的首页一看, 果然如此。 但那篇文章的标题却惊得我差点从椅子上坐到了地上。

如前所述, 网易编辑在推荐文章时会从文章中选取一些文字, 与作者的名字共同组成推荐标题。 我那篇文章中有幸被看上的, 正是我所欣赏的王小波的那句 “在革命时期里, 我随时准备承认自己是一只猪, 来换取安宁”。 但那句话估计太长了, 编辑就将它掐了头去了尾, 然后照惯例与我的名字放在一起, 于是在网易博客首页较为显著的 Type IIB 位置上, 就赫然出现了这样一个标题:

卢昌海: 我随时准备承认自己是一只猪

这标题实在太生猛了。 人家小波同志只在 “革命时期” 才准备承认自己是一只猪, 而且目的交待得很清楚, 是为了 “换取安宁”。 到我这可好, 在大好的 “和谐社会” 下, 还 “时刻准备着”, 而且连目的都不挑明, 大有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的架势。 我把这标题讲给家里那位听, 没想到她毫无同情心, 竟笑得连觉都差点没睡着。

总算第二天早上我再看时, 编辑已良心发现, 将标题改为了 “我随时准备承认自己是一只猪, 来换取安宁”——略去了我的名字, 同时阐明了目的, 让我松了口气。

有了这样一次小小的标题惊魂, 我在发第五篇文章——读武侠小说的日子——时, 就不自禁地在想, 新标题会是怎样的。 好在那篇文章 (被推荐为 Type IIA) 的新标题不仅靠谱, 而且在我看来是五个改写标题中最好的: “卢昌海: 武侠小说就像夜色中的老歌”。

这就是我在网易建博客一周的零星感受。 这一周以来, 我网易博客的总点击数超过了 47,000, 单篇文章的最高点击数约为 27,000, 均比同期我的主页更高。 与我建博客前的预期相比, 应该说是 “来的人真不少, 我很欣慰”。 当然, 不夸张地说, 这完全归功于编辑的连续推荐。 因此, 在本文的末尾, 我要说: 谢谢编辑, 谢谢网友!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网友: henring   (发表于 2009-08-15)

    网易编辑太有喜感了, 这世界还是浮躁的。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9-08-15)

    各大门户网站的情形都类似。 不过没有推荐的博客几乎等于不存在, 因此推荐仍是必不可少的。

  • 网友: henring   (发表于 2009-08-15)

    是啊, 各大门户网站下的博客, 推荐无疑是起了最大信息传播效率的方式。

    以现在的眼光看, 卢大哥个人主页界面的视觉风格, 算是简约到极致的了, 呵呵 , 不过我喜欢, 没有广告没有恼人的 flash, 完全以内容取悦他人。

  • 来自 124.14 的游客   (发表于 2009-08-16)

    卢博士好, 关于 “我随时准备承认自己是一只猪” 这个标题, 其实不用多虑, 作者在前加冒号, 是一个惯例, 未必就是作者自己的观点, 纯粹是技术性的编辑, 吸引人眼球而已。 好比李敖的书, 夹在黄色封皮中才能招来读者, 否则要让一般人读王小波、 泡利效应、 束星北, 还真是有点儿为难呢。 不过, 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标题的歧义, 就改了过来…… 多谢您的支持, 文章质量很高, 期待更多佳作!

    ——阿企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9-08-16)

    阿企兄, 你好。 我其实没有很顾虑那个标题, 只是作为一个趣话来写。 我写家里那位对标题的反应, 就是为了避免给人一个真的很担心那标题的印象。 我会继续在网易发博文的。 谢谢你一周来的支持。

  • 网友: Seraph   (发表于 2009-08-17)

    说到文章推荐, 我曾经有两篇文章有过类似于 Type IIA 类型的推荐。 产生的点击数却截然不同。 两篇文章性质不同。 有一篇内容比较偏向情感型, 而且由于题目字数简短 (两个字), 被排在第二位, 每天的点击率飙升非常快。 这篇文章一天产生的点击率远远超过我开博以来总的点击率。 而另一篇属于议论性质, 放在另一个专栏, 题目中规中矩, 字数一般, 被放在中间。 如你所说, 读者看到的概率也比较小。 这篇文章产生的点击数简直和原来没有没变化。

    如小编所说, 要产生大的点击率, 必须有技术性手段。 文章首先要在醒目位置, 最好题目还有眼球效应 (名人、 怪语、 色彩等等, 都是手段);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网站拥有的博客人数也必须是非常之众的 (读者基数比较大)。 不过普通人之流如我辈, 写博纯粹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着重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 说白了, 是给自己看的。 有没有推荐都无所谓了。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9-08-17)

    的确, 写博客是一种爱好。 回想起来, 我最初建主页时虽然几乎没有读者 (全站每天的点击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但兴致与今天是一样的。

  • 来自 117.136 的游客   (发表于 2009-08-22)

    网易的标题党行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不能够否认整个社会就是如此的浮躁, 而且也不得不哀叹科普的艰难, 要想科普, 只能先以耸人听闻的方式将读者拉进来。 当然我必须承认我就是因为网易的推荐而过来的, 而且理所当然地也不再打算继续看网易上博主的文章——因为我多半有看评论的习惯, 而要把自己的智商降低到只懂得谩骂和中伤的等级上, 实在有点强己所难——直接过来这里就可以了。

  • 来自 61.135 的游客   (发表于 2009-08-23)

    楼上那位, “标题党” 一说, 其实是网络本身特性所致。 需知, 网易首页的超链接至少有几百个, 而且这些超链接只有点过去才能产生阅读行为, 如果没有有意的加工, 试问有谁会读那些科普文章? 您当然可以一个人来卢博士这里看, 但更多的普通读者, 他们需要一个渠道来获取信息知识。 好奇是科学进步的动因, 对标题好奇说明大家不是缺乏好奇, 而是缺少满足好奇心的渠道或者说场所。 个人浅见, 还望多多交流。

  • 网友: 安石   (发表于 2009-10-03)

    其实标题党和用美女吸引看客差不多, 读者和观众的心理就是如此, 人性罢了。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