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1-07-27 以来
本文点击数
33,045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826,579
昨日点击数 2,590
今日点击数 2,686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书林散笔: 书人的故事

- 卢昌海 -

我是一个喜欢书的人,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就喜欢逛书店、 买书。 在中学和大学的同学当中, 我的藏书也算是较多的。 不过与真正的藏书人——大都是文科人士——相比, 我无疑差得很远, 不仅藏书数量远为不及, 而且所藏图书明显厚今薄古, 虽然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及写作的需要而收藏了一些经典著作, 却并不像真正的藏书人那样追求首版、 初次印刷、 羊皮卷、 手抄本、 纸草书等。 对我来说, 一本现代重印的《几何原本》要远比古本更合心意, 因为它既清晰又干净, 不会翻几页就沾一手的尘。

《书天堂》
《书天堂》

而现在, 随着电子书的日益普及, 我所要的许多图书都有了电子版, 从而甚至连现代著作的购买也有所减少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正变得越来越不像藏书人。 不过几十年 (汗…… 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老到能用这种口气说话了?) 逛书店、 买书的习惯毕竟是有很大惯性的, 直至今日, 对我来说, 书店依然是最常驻足的地方, 对纸质书则依然有很强的亲近感——而且我相信这种感觉将会伴我一生。 除惯性外, 最近, 我又对书人撰写的与书有关的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共鸣——因为前不久很欣喜地读到了一本这样的书, 它的作者是台湾书人兼专栏作家钟芳玲, 它有一个很优美的名字叫作《书天堂》。

《书天堂》是钟芳玲所撰与书有关的若干专栏文字的汇集, 内容颇广, 既有书人——藏书人、 写书人和卖书人——的故事, 也有关于图书本身——它的封面 (cover)、 书衣 (dust jacket) 等——的知识, 甚至还有关于书房里的书架 (bookshelf)、 书店里的书梯 (rolling ladder) 等的文章。 这些文章所涉及的人和事有许多都融合了作者亲身的体验或采访, 且每一篇都写得很好, 尤其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那种对书的喜爱之情, 暖暖的、 满满的, 很有感染力, 却又如书香一般淡淡的、 清清的, 平实质朴、 绝无矫情。 而该书所配的大量精美插图, 也为它增色不少。

《大亨小传》封面
《大亨小传》封面

读完《书天堂》原本即刻就有写点东西的念头, 却因整理一篇必须限期完成的书稿而搁下了。 不过, 让我此刻坐下来重拾那个念头的动因, 并不是书稿已经完成 (当然, 书稿也确实已经完成), 而主要是来自几天前的一次 “意外”, 它让我重温了《书天堂》的部分内容。 那 “意外” 发生在离我住处不远的一家 Barnes & Noble 书店里。 那天当我逛完书店即将离开时, 在收银台背后的墙上忽然看到了一张很熟悉的封面画 (左图)。 这种经历对我来说是十分稀有的, 因为书店里的此类封面大都选自文科类图书, 像我这种 “理科男” 是很难看出门道来的。 但这次却是例外, 我甚至无需辨识文字就一眼认出那来自美国作家 F. Scott Fitzgerald 的小说《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也译作《伟大的盖茨比》) 的书衣 (或平装本的封面)。 造就此等 “意外” 的不是别人, 正是钟芳玲, 因为她在《书天堂》中对这张据说是 “美国文学史上公认最著名的书衣” 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双上了妆的女性眉眼, 以及涂着口红的小巧樱唇, 在一片似海洋又似天空的暗宝蓝色背景衬托下, 几条细细的黑曲线宛如被风吹散的发丝。 那张没有鼻子与轮廓的巨大脸庞, 散发着某种神秘、 冷漠、 忧郁又飘忽的气息。 书衣下方则是灯火通明的游乐场, 整体构图营造出了既虚幻又写实的风格。

文字固然生动, 但更生动的则是这书衣背后的故事: 被视为 “失落的一代” (Lost Generation) 代表人物的 Fitzgerald 在作品完成前就看到了这张纸醉金迷般的书衣, 结果 “一见钟情”。 为了确保它不会被挪用, Fitzgerald 特地写信告诉编辑: “看在老天的份上, 你千万别把那张替我保留的书衣让给别人, 我可是已经把它写进这本书中了!” Fitzgerald 的这一小小要求当然得到了满足, 但有意思的是, 他究竟把书衣写进了书中哪个部分? 却让后人大费思虑, 甚至令此事变成了一桩小小的 “疑案”。 这个故事还有一段插曲, 那就是同为 “失落的一代” 代表人物的美国作家 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 对这张书衣十分不屑, 买到书后第一时间就把它撕了。 不过, 他的后人如果还保有那本书的话, 也许要为他的激进举动扼腕叹息了, 因为在 2002 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一本披着这一书衣的《大亨小传》的首版初次印刷本拍出了 16 万 3500 美元的惊人高价, 其中有 16 万美元是来自那张书衣!

阿根廷作家 Borges
阿根廷作家 Borges

除了那张书衣外,《书天堂》一书所介绍的许多书人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中一人是阿根廷作家 Jorge Luis Borges。《书天堂》这一书名的由来我猜想与此人不无关系, 因为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总是想像天堂将如图书馆一般”。 Borges 不仅是一位作家, 而且还长期担任他心中的天堂的管理员——图书馆馆长——之职。 但富于悲剧意味的是, 1955 年, 酷爱读书写作的他在成为国家图书馆馆长, 坐拥数十万册图书的同时, 双眼却基本失明了。 失明后的 Borges 常常让亲友们念书给他听, 而他则 “眯紧眼睛、 聚精会神地用耳聆听, 彷佛要将那些字句深深地刻印在脑中”。 在 83 岁时, Borges 曾对一位采访者说: “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依然假装我的眼睛没瞎, 我依然买书 …… 我还是不断地往家里添书。 我可以感受到书籍友善的吸引力”。 《书天堂》中附有一张 Borges 的相片 (右图), 是他 1969 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电视节目中参与有关他的作品问答时的表情。 那张被钟芳玲称为印象最深的相片, 也立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也许是 Borges 作为一位书人的身份以及钟芳玲对他经历的叙述产生了感染作用, 从这张相片中我看到的是一位书人的真诚心灵。

《书天堂》中提到的另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人是美国女作家 Helene Hanff。 她是一位纽约人,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 她在报上看到了一家英国书店的广告, 那是一家古董书店, 位于伦敦查灵歌斯路 84 号 (84, Charing Cross Road), 店名为 “马克士与可汉” (Marks & Co.)。 酷爱图书的 Hanff 写信向那家书店购买图书, 从此开始了与对方的长期联系。 那联系最初是与书店采购经理 Frank Doel 之间单纯的购书联系, 但书人之间的相互真诚很快就使之变成了一场笔友式的交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从二战废墟中艰难恢复着的英国人普遍过着苦日子, 自己经济也很拮据的 Hanff 不时地给书店店员们寄去食物。 此举使得其他店员及家人也与 Hanff 建立了通信联系。 而 Hanff 自从与他们建立联系后就基本不去其它地方买书了。 当时在曼哈顿买书要去 17 街 (现在曼哈顿第五大道 17-18 街之间有一家 Barnes & Noble 书店, 不知是否就是当年那家书店), 而 Hanff 住在 95 街, 她在给 Doel 的一封信中曾经写道: “既然无需离开打字机就可以从你那儿买到干净漂亮的书, 我又何必远赴 17 街去买那些脏兮兮且装帧粗糙的书呢? 相对于我坐着的地方, 伦敦可比 17 街近多了。”

虽然从未谋面, Hanff 和马克士与可汉书店店员们的友谊却非常深挚。 亲眼见证这种友谊的是 Hanff 的几位朋友, 1957 年他们途径伦敦, 顺道拜访了马克士与可汉书店, 结果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 其中两位在稍后给 Hanff 的明信片中诙谐地写道:

你也许警告过我们! 当我们走进你的书店并告知我们是你的朋友时, 几乎遭到了 “围攻”。 你的 Frank 想要带我们回家过周末。 Marks 先生特意从后堂走出来与 “Hanff 小姐的朋友们” 握手, 店里的每一个人都想请我们喝酒及共进晚餐, 我们侥幸才活着走出了店门。

《查灵歌斯路 84 号》
《查灵歌斯路 84 号》

Hanff 本人更是几乎年年都受到店员们的邀请。 可惜她只是一位不出名的小作家, 跨越大西洋的旅行对她来说实在是 “不可承受之重”, 只得一年年地让邀请变为遗憾。 这一遗憾不幸成为了永久, 1968 年底, 与她通信近二十年的 Doel 因病去世了, 一直到去世前两个月时, 他仍维持着与 Hanff 的通信。 而在那之前不久, 店主 Marks 也离开了人世。 1970 年, 在征得 Doel 妻子的同意后, Hanff 将自己与书店诸人二十年的通信整理成了一本小书出版, 书名就叫《查灵歌斯路 84 号》(84, Charing Cross Road)。 她未曾料到的是, 这本文笔朴实温馨的书信集一出版就受到了大量读者的喜爱, 令原本默默无闻的 Hanff 几乎一夜之间就在英美两国同时出了名。 不仅如此, 以这本书信集为蓝本的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电视、 电影、 广播剧和舞台剧, 让写作生涯原本不顺的 Hanff 重拾了自尊与自信。 这本书信集的出版也影响了不少读者,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 Hanff 不断收到读者们的来信。 一位美国书商表示自己因这本书而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他并且将自己的书店命名为 “查灵歌斯路 84 号”; 一些书迷情侣则告诉 Hanff 他们曾相约在查灵歌斯路 84 号那一地址前初吻。

《查灵歌斯路 84 号》的出名也为 Hanff 赚到了盘缠, 她终于能跨越大西洋的阻隔, 来到神交已久的查灵歌斯路 84 号门前。 可惜斗转星移、 物是人非, 经历了 Marks 和 Doel 先后去世的打击, 马克士与可汉书店已在不久前关闭, 只留下空空的书架。 Hanff 只能黯然凭吊这家与自己有二十年缘分的书店。 但查灵歌斯路 84 号这个地名, 却像贝克街 221B (221B Baker Street) 一样, 成为又一个因书而著名的伦敦地名。

1994 年,《书天堂》的作者钟芳玲也造访了查灵歌斯路 84 号。 马克士与可汉书店虽早已关闭, 但她以为在那个书香浓郁的地方新开的应该也是书店, 结果她失望了, 那里居然变成了一家唱片行。 失望之余, 她连门都没进就黯然离去了。 但查灵歌斯路 84 号这一地址在她心中仍挥之不去, 第二年春天当她再次来到伦敦时, 决定不管那里是什么店, 她都要进去看一看。 不料那时连唱片行也已关闭, 正在做最后的搬迁。 空荡荡的货架让钟芳玲仿佛跨越时空重温了 Hanff 当年站在关闭了的马克士与可汉书店前的情景。 她的眼光在店里流连, 忽然激动地发现一个柜台前放着几本 Hanff 的书。 就在这时, 唱片行的老板走了过来, 告诉她这些年一直有世界各地的书迷慕名造访此地, 因此他们经营的虽是唱片, 却也一直在卖 Hanff 的书, 而且他们的店外还挂着一块铭牌, 上面刻着: “查灵歌斯路 84 号。 马克士与可汉书店的旧址, 因 Helene Hanff 的书而著名于世”。

1996 年, 钟芳玲在纽约拜访了这段小小传奇中唯一的健在者——已经八十高龄的 Hanff 本人, 两人在咖啡馆里相谈甚欢, Hanff 并且给钟芳玲留下了也许是自己一生最后的字迹, 邀请她尽快再来纽约, “否则在她成行前, 我将死去”, 结果一语成谶, 次年 4 月 9 日, Hanff 离开了人世。

说了这么多 Hanff 的故事, 引几段《查灵歌斯路 84 号》中的信件吧。 这本书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也没有流行图书的其它要素, 有的只是年轻女孩 Hanff 的活泼俏皮, 英国绅士 Doel 的温文尔雅, 以及其他诸人的真诚友善。 也许正是这种普通人之间的真诚友谊, 才打动了如此多的读者吧。 当然, Hanff 的文笔也很好, Doel 妻子在 Doel 去世后给 Hanff 的信中曾告诉她 Doel 非常喜欢读她的信, 而她自己则非常羡慕她的文笔。 钟芳玲对那些信件的翻译也很优美, 我就偷个懒, 不另起炉灶重新翻译了。 当 Hanff 收到第一批图书时曾经这样写道:

书籍已安全抵达, 史蒂文森是如此的美好, 使我橘色的书架相形失色, 手捧着软羊皮封面及奶油色的厚纸页, 我几乎颤栗, 习于美国书死白的纸页及僵硬的纸板封面, 我从不知道抚摸一本书竟然可以是如此的享受。

钟芳玲那篇有关 Hanff 的文章有一节的标题就选了信中这句 “书籍已安全抵达”, 令书人 “以书为本” 的气质跃然纸上。 另一段信件也很优美:

纽曼约一个星期前抵达, 我才刚刚回过神来, 它放在我的桌上整天, 只要停止打字时, 我总是伸手去触摸它, 并非因为它是首版, 而是我从未看过一本如此美的书, 拥有它让我隐隐有一丝罪恶感, 那发亮的皮革封面与烫金及美丽的印刷, 应属于某个英国乡间房舍内的松木书房, 阅读它应该是靠在炉火旁、 坐在一个舒适的绅士皮椅上。

钟芳玲的娓娓介绍也使我对《查灵歌斯路 84 号》这本小书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在网上搜了一下, 我居然找到了一个完整的 Word 版本。 略作整理后, 我将之制成了 PDF 文件, 存入我的电子书阅读器, 在上下班的路上读了一遍 (没办法, “软羊皮封面”、 “奶油色的厚纸页”、 “发亮的皮革封面”、 “烫金及美丽的印刷” 那样的境界不是读 PDF 的 “理科男” 能望项背的)。 如果哪位读者也对《查灵歌斯路 84 号》感兴趣, 可以留言告知, 我会寄赠一份 PDF 版本。《查灵歌斯路 84 号》的电影是 1987 年拍摄的, 2002 年出了 DVD, 我也正考虑找来看看。

这篇本质上是读后感的小作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 也许有些读者会觉得乏味, 但书人生活的恬静、 淡雅对我有一种难言的感染力。 前几天, 一位朋友在本站留言表示自己的理想是赚些钱, 开一家书店, 自己乐, 也与爱书人乐, 让天下爱书者俱欢颜。 仔细想想, 我其实也有些羡慕那样的生活。 那位朋友住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我在他住处附近的小镇上逛过几家小书店, 很欣赏那里的氛围, 以及店主人那世外桃源般的恬静生活。 那位朋友若果真开书店的话, 我将赠一些书给他的书店, 以便沾一点书店的缘分 (可惜我的书多半是不容易卖出去的那种), 虽然我自己多半只能像绝大多数世人一样, 以更 “入世” 的方式度过庸碌的一生。

一个多星期前, 我在纽约一家中文书店里买了一本《独唱团》杂志, 在扉页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写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让作品不像现实那样到处遗憾, 阅读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 生活虽不能随心所欲, 但若常有这种 “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 作为人生的点缀也不失为是一种安慰, 钟芳玲的《书天堂》带给我的就是那样的安慰。 当然, 这篇短文只介绍了该书的很小一部分, 且远不如后者那样优美, 爱书的朋友可以找《书天堂》来看看。 最后, 让我用《书天堂》序言中的两段话来结束本文:

我本是一个孤僻、 有自闭倾向的人, 唯有与书相关的话题才能引发我的兴趣与热情, 我因此非常赞同英国十四世纪的德伦主教 (Bishop of Durham) 理查德 · 德伯利 (Richard de Bury) 在他传世之作《书之爱》(Philobiblion) 中提到的一段话: “凡是与书有任何关联之人, 不论性别、 阶级、 职位, 都最容易敲开我们的心门, 而且获得我们的热情与偏爱。”  

“书” 的定义虽然因时间与科技的演进而改变, 成长于数字时代的年轻一辈, 或许迷恋电子书更甚纸本书, 但无论是身处西方或东方、 旧世代或新世代, 无论是翱翔于书天堂或任天堂, 文字是亘古的桥梁、 阅读是共通的渴望。

相关链接

站长往年同日 (7 月 27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来自 123.138 的游客   (发表于 2011-07-27)

    不错, 好文, 有同感。

  • 来自 121.14 的游客   (发表于 2011-07-27)

    恬淡、 闲适的生活很多时候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不过内心有所念想总归是好的, 能保持那种心境更好。 过些天一定把这些书买来看看!

  • 网友: chang905   (发表于 2011-07-27)

    文章很感人。 确实, 爱书人, 的确也喜欢和书有关的故事。 这些年来不太注意台湾的作家, 这个钟芳玲过去没有听说过, 上网看了一下, 这钟芳玲,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真是令人羡慕。 84 Charing Cross Road 也孤陋寡闻, 没有听说过。 好奇上网查了一下, 这个地址如今是一家叫 Med Kitchen 的餐馆, 处于伦敦 Soho 闹区剑桥园环 (Cambridge Circus)。 据说门前的墙上有一块纪念牌。

  • 网友: 大漠孤狼   (发表于 2011-07-28)

    这篇恬淡的文字尤适合清晨来读, 经清静的头脑感受, 带来一天好心境。

  • 来自 140.109 的游客   (发表于 2011-09-14)

    版主是愛書之人, 我推薦傅月庵的兩本書《生涯一蠹魚》、《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 這兩本書是繁體書, 不過也有出簡體版, ISBN 分別是 9787806787380、 9787806788998, 有興趣可以看看。 繁體版的《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排版品質精良, 我建議買這個版本, 繁體版的《生涯一蠹魚》的排版則算普通。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