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09-09-23 以来
本文点击数
24,027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826,307
昨日点击数 2,590
今日点击数 2,414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庄严寺掠影

(2008.10.05)

- 卢昌海 -

庄严寺 (Chuang Yen Monastery) 是美国东部 (据说也是整个北美洲) 最大的寺庙, 位于纽约市以北约 100 公里处的山林中。 该寺由美国华裔航运业富豪沈家桢 (1913-2007) 出资数千万美元所建, 并由美国佛教会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管理。 我游览过的寺庙很少, 以前印象深刻的只有家乡杭州的灵隐寺。 但我对灵隐寺的记忆中始终有这样一幕不甚协调的场景: 那就是大雄宝殿内的僧人大声喝斥驱赶向殿内游客兜售香烛的小贩 (目的是将生意留在殿内)。 与之相比, 庄严寺虽没有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 同时却也没有叫卖的小贩和吆喝的僧人。 它有的只是开阔的山林, 清幽的环境, 以及远远传出的诵经的声音, 那样的氛围似乎更符合我对清修之地的想象。

从入口处远看庄严寺 (两侧为十八罗汉雕塑)

从入口处远看庄严寺 (两侧为十八罗汉雕塑)

庄严寺的主殿叫做大佛殿, 高约 26 米, 建筑面积约 2230 平方米,
大佛殿的建筑风格据说是效仿唐代古刹, 与灵隐寺完全不同。
大佛殿内除佛像外, 还有很多佛教书籍供游客免费拿取。

大佛殿内的毗卢遮那 (如来?) 佛的坐像高约 11 米, 据说是西半球最大的佛像。
由于佛像的体积太大, 无法通过殿门移入殿内, 因此大佛殿是在佛像之后才落成的。
相片底部的莲花基座后侧还有一面半圆弧形的画壁, 上面画有许多佛像, 可惜没能摄入。

大佛殿的左侧是观音殿及鼓楼, 其中观音殿是著名设计师贝聿铭的设计。

大佛殿的左侧是观音殿及鼓楼, 其中观音殿是著名设计师贝聿铭的设计。

大佛殿的右侧是一座钟楼 (与左侧的鼓楼相对称)

大佛殿的右侧是一座钟楼 (与左侧的鼓楼相对称)

观音殿背后的印光楼是僧人的住处

观音殿背后的印光楼是僧人的住处

庄严寺内的一些佛学讲座告示

庄严寺内的一些佛学讲座告示

庄严寺内的七宝池是一处环境优雅的去处, 池中有大量的金鱼,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某些时节蚊虫众多 (出家人不杀生所致?)。

庄严寺内的和如图书馆藏有 2500 册中文图书、 1000 册英文图书及其它资料。
图书馆的馆名 “和如” 是沈家桢妻子居和如 (1917-1988) 的名字。

庄严寺几公里之外的 Canopus 湖的湖水有如明镜

庄严寺几公里之外的 Canopus 湖的湖水有如明镜

打破宁静的涟漪

打破宁静的涟漪

站长往年同日 (9 月 23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网友: 大漠孤狼   (发表于 2009-09-23)

    貌似大日如来佛面前没有香案, 否则能保持如此洁白温润实属不易。 昌海兄, 大佛殿骨架是木结构吗? 看衔接处黑色部件, 不象凿榫。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9-09-23)

    的确没有香案, 而且传统的蜡烛已改为造型类似的电灯 (灵隐寺的大殿之内好象也已如此了), 游客仍可燃香 (香是免费提供的), 不过数量很少, 没什么污染。 另外庄严寺的历史很短可能也是佛像仍很清洁的原因之一。 建筑的骨架看来的确是木料所制。 北美的很多建筑 (包括很多民居) 都是用木料为骨架的。

  • 网友: 季冬   (发表于 2009-09-23)

    破坏平静湖面的涟漪是昌海兄造成的吧?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9-09-23)

    嘿嘿……

  • 网友: chang905   (发表于 2009-09-23)

    沈家桢, 浙江杭州人, 昌海的同乡。 已经在 2007 年 12 月 27 日去世, 享年九十四岁。 和如图书馆是他为了纪念先她而去, 五十年同修妻子居和如而建。 他的故事是不太为人知的, 但是非常具传奇性。

  • 来自 218.93 的游客   (发表于 2009-09-24)

    寺庙包括摆设都有变化, 不过形式并不重要。 现在网上都有虚拟寺庙可供朝拜。 佛教门派很多, 我觉得也应该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

    涟漪的制造打破了平静的湖面, 哪位老僧看到又可以说一段佛性故事了。 估计昌海兄有帮手, 一个人又拍又扔要计划好才行。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9-09-24)

    “寺庙包括摆设都有变化,不过形式并不重要”——阿弥陀佛, 来自 218.93 的施主很有慧根啊。:-)

    “估计昌海兄有帮手, 一个人又拍又扔要计划好才行”——得有双手互搏的功夫。:-)

  • 来自 125.120 的游客   (发表于 2009-09-26)

    沈先生的太太很节约的。 她会把一张不小心弄湿的纸巾, 贴在玻璃窗上晾干再用的。 呵呵, 很节约吧。 佛教中往往会把这种行为叫作 “惜福”——珍惜自己的福报。

  • 来自 222.240 的游客   (发表于 2009-12-03)

    你的身份是干什么的啊? 我好好奇啊!! 真的有些像苏辙说的通过游历 “养气为文” 的感觉。 网页也制作得挺简洁的。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