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在 Bluesky 新开了微博帐号 ▷▷▷ 敬请关注 ◁◁◁
手机版
《漫话科学哲学》自序
- 卢昌海 -
本书汇集了我所有单独成篇的科学哲学类文字, 其中一部分曾被收录于实体书
(本书也因此是我第一本跟实体书内容有显著交叠的电子书)。
之所以制作本书, 一个原因是收录于实体书的那些科学哲学类文字分散在几本不同的书里, 汇齐的读者应该不多;
其次是收录于实体书的科学哲学类文字——如前所述——本身也只占我此类文字的一部分, 哪怕汇齐也并非全貌;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 我对科学哲学类文字的写作兴趣在十余年前就已基本结束, 之后只偶而写过几篇,
今后再写的可能性也极小, 故而到了适合结集的时候——或者说, 此时之结集不仅是全貌, 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好奇的读者也许会问: 我对科学哲学类文字的写作兴趣为何会在十余年前就基本结束? 这个问题读完本书自然会有答案,
不过仍值得在这里作一个简短说明——不仅给好奇的读者一个说明, 对本书的意义也是一种说明。
因为本书的意义除体现在是全貌及具有稳定性外, 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貌究竟有多 “全”,
而后者跟我对科学哲学类文字的写作兴趣为何结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那结束若是仓猝或突然的,
由此形成的全貌自然也会带有仓促或突然的印记, 而不会太 “全”。
那么, 我对科学哲学类文字的写作兴趣为何会在十余前就基本结束?
最深层的缘由在于我对科学哲学的兴趣完全来自对科学的兴趣——或者说是科学兴趣的延伸,
因而集中在对科学有所促进或对理解科学有所助益的部分上。 这两个部分也是科学哲学这个挂靠科学的哲学分支对科学的价值所在。
但在这两个部分中, 前者——即对科学有所促进的部分——在我看来已客观退化 (这在本书中有专文说明, 就不展开了),
后者——即对理解科学有所助益的部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在我看来值得阐释。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我对科学哲学类文字的写作兴趣不会持久
(因为值得阐释的东西不多[注一]),
同时却也并非仓促或突然结束 (也因为值得阐释的东西不多——故可从容阐释之后自然结束)。
另一方面, 即便对值得阐释的东西 (多涉及科学的根本特征或科学与伪科学、 非科学、 反科学之别),
我也并不倾向于像科学哲学家那样进行冗长论述。 早在我的第一篇科学哲学短文——“科学的目的” (已收录于本书)——里,
我就写道: “科学的数学结构是抽象的, 但科学的理念却是朴素的……
一个真正朴素的理念是不需要用几十万字才能说清楚的”。 与之相关地,
在 “关于原则上不可观测的东西” 一文 (已收录于本书)中, 我则表示, “科学哲学之所以有那么多流派,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学哲学家们往往试图将一些没有可能、 或没有必要精确化的东西精确化。
对一个本质上模糊的东西精确化显然会有许多不同的做法…… 形成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
这些想法最终汇集成了我在科学哲学领域里的论述原则——引自 “小议科学哲学的功能退化” 一文 (已收录于本书):
对自己的科学哲学论述, 我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宜短不宜长。 写长了既耗费自己的精力,
也浪费读者的时间。 而且更重要的是, 科学哲学论述的每个推理环节都是不严格的,
环节少时基本有效, 环节多了往往会造成不严格性的累积放大, 从而看似是在论证,
实则凭借的是论证者对结论的直接认定。 冗长的科学哲学论述有时甚至是方向或出发点不妥的征兆。
值得阐释的东西不多, 加上 “宜短不宜长” 的论述原则, 使我在科学哲学领域里有兴趣阐释的话题
(即所谓 “全貌”) 可在很大程度上被一本像本书这样的小书所穷尽。 不仅如此,
本书甚至包含了我在某些话题上的阐释方式或阐释重点的变迁, 从而不仅在话题层面上是 “全” 的,
甚至在时间维度上也有一定的穷尽性。
当然, 这并不是说本书之外我就没写过其他科学哲学类文字了, 而是诚如本自序的开篇所言,
“本书汇集了我所有单独成篇的科学哲学类文字”——此处的援引重点为 “单独成篇” 四个字。 在 “单独成篇” 之外,
我的微博及其他 (并非科学哲学类的) 文章也偶尔会包含科学哲学类的文字——多为联系不同情境或不同例子而给出的主旨相同、
表述稍异的版本, 且多为片言只语。
本书是我制作的第十二本电子书。 在多年前的一次访谈中,
我曾说过 “我对以逻辑上尽可能优美的方式来表述内容一直有偏好”。 在制作这些电子书的过程中,
我越来越意识到, 如果说写作是以逻辑上尽可能优美的方式来表述内容,
那么制作电子书则可以说是以形式上尽可能优美的方式来呈示作品——两者皆我所好, 也希望能成为一部分读者之好。
>>>>>> 浏览样章
| 购书链接 <<<<<<
2022 年 5 月 7 日完稿 2022 年 5 月 8 日发布 https://www.changhai.org/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