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在 Bluesky 新开了微博帐号 ▷▷▷ 敬请关注 ◁◁◁
手机版
《最壮丽的世界线》自序
- 卢昌海 -
这是一本因实体书出版进程 “搁浅” 而转为电子版的书, 也是继《书海的另一边》
(2022年) 及《乱世学人》 (2022 年) 之后, 又一本收录所谓 “实体书素材”
的本站电子书。
本书的缘起可回溯至 2016 年 10 月。
那时候, 《Newton 科学世界》杂志的一位编辑来信邀我开专栏,
“内容只要与科学相关即可”[注一]。
不过那时候我正在撰写《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一书, 虽偶尔也撰散篇, 却无法定期分心,
就将开专栏的时间推后到了 2018 年。
但这一推后仍是过于乐观, 因为它是基于一个过于乐观的假设, 即《时空的乐章——引力波百年漫谈》能提前数月完稿。
一年后, 当《Newton 科学世界》的编辑再次来信, 试图落实我的 “空头支票” 时, 那个假设已彻头彻尾垮掉了,
于是我只能厚颜将开专栏的时间再次推后——推后到了 2018 年 7 月。
这一许诺总算没有再次 “跳票”。
本书就是那个专栏的文章合集, 而本书的书名——“最壮丽的世界线”——则是我提议过, 但未被采用的专栏名称
(编辑为专栏拟了个 “科史钩沉” 之名)。
明眼的读者也许看出来了, “最壮丽的世界线” 这一书名是效仿了美籍俄裔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 (George Gamow)
的自传书名 “我的世界线” (My World Line)。
“世界线” 是一个相对论概念, 是四维时空中的历史轨迹。 伽莫夫的世界线是他的个人人生,
收录于本书的这些文章则是试图为古希腊时期的科学历史勾画一条世界线[注二],
作为科学的世界线的一部分。 当然, 科学的历史远比个人的人生复杂, 涉及的世界线也并不单一,
收录于本书的这些文章只是择了一条大略的主线。 另一方面, 科学的历史远比个人的人生壮丽,
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也毫不为过, 因此我将科学的世界线称为 “最壮丽的世界线”, 并以之作为本书的书名。
说完了书名, 再谈谈体裁。
在《Newton 科学世界》开专栏的那段时间, 我在文字风格上做了一种尝试, 开始系统性地撰写被我称之为
“科学史随笔” 的文字。 这种文字顾名思义, 是以科学史为题材, 风格则近于随笔——后者按我的理解, 是轻松洒意,
避免艰涩, 不求全, 每篇只写一个点, 但尽量写透彻。 同时, 就像文学随笔多少会带些感想, 我的 “科学史随笔”
也不打算写成史料的单纯汇集和辨析, 而是会穿插自己的点评和感想——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兼有对史料的读后感或阅读札记的意味,
是一种读书随笔。
我的《Newton 科学世界》专栏从 2018 年 7 月开到 2019 年 12 月, 总计写了 17 篇 (照说该是 18 篇,
但其中有一个月实在抽不出时间, 缺了一篇)。 那之后, 觉得每月一篇终是过于机械,
对我这种非专职写作的人来说约束太大, 就向编辑 “告老还乡”, 结束了专栏。
替《Newton 科学世界》所撰的 “科学史随笔”, 其正文篇幅都在 3,000 字左右 (此为专栏之要求),
其中有一篇 (“第五公设的早期探索”) 分上、 下两部分, 另一篇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 分上、 中、 下三部分,
收录于本书时都作了合并 (故本书的篇目数由 17 减为了 14)。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 我写约稿有一个习惯, 那就是在大致参照约稿条件的情形下,
仍会依自己的风格和兴趣来写——宁可写完后略作 “削足适履” 再交稿。 因此, 我的原稿大都是比发表稿更令我满意的文字
(两者之差异取决于杂志对我的约束——约束越小, 差异越微, 反之则差异越大), 不仅内容略多, 且往往包含注释、 文献等。
本书跟其他本站电子书一样, 收录的是原稿。
如前所述, “最壮丽的世界线” 是指科学的世界线, 而科学的世界线不仅壮丽, 且漫长曲折。 因此我设想,
“最壮丽的世界线” 今后还会出 “二集”、 “三集”, 等等。 事实上, 当初考虑以 “最壮丽的世界线” 作为专栏名称时,
我曾有过一个宏大的设想, 就是将 “科学史随笔” 大致沿时间顺序写下去, 以每篇写一个点的方式,
从古希腊一直写到现代, 构成一个超长系列, 一部风格独特的科学史。
但遗憾却并不意外的是, 专栏一结束, 我的写作兴趣也就立刻 “漂移” 了。 虽然 “科学史随笔” 因其轻松洒意,
已成为我撰写科学史作品的主要体裁, 但题材和时间却出现了跳跃, 何时能连成当初设想过的贯通古今的世界线,
甚至是否会有贯通的那一天, 都成了未知数。
不过好在随笔的特点就是独立成篇, 能贯通固然理想, 如若不能, 每一篇——或每一个像本书这样的
“子系列”——依然可以有独立的意义, 可以作为独立的阅读。 “最壮丽的世界线” 系列的 “二集”、 “三集”
等等哪怕在时间上有所跳跃, 包含的都将是 “科学史随笔”。 这种写作若能延续足够长的时间,
那么最终也许会有机会重新排序成一个跟当初设想相近的超长系列。
当然, 那是远景, 而一切远景都只是 “愿景”, 能否实现殊难预料, 但它是我的一个愿望。
最后谈谈本书由实体书转为电子版的原委。
本书是 2021 年 3 月交稿的, 按照实体书合同, 出版时间应在确认收稿后的 6 个月内——也就是说,
应不晚于 2021 年 9 月。 当然, 这是理论上的速度, 哪怕在出版顺利的年代 (这口气仿佛在谈论很久远的过去,
其实直到 2019 年初都仍算那样的年代) 也很少实现过, 我也从未介意过。
不过本书出版进程的拖沓是创纪录的: 于交稿 13 个月之后的 2022 年 4 月才收到第一次校样。 校阅后又等了
15 个月——直等到今天——依然像一只 “薛定谔的猫”, 不知是 “死” 是 “活” (而且我感觉 “死” 的概率更大)。
于是才有了实体书转为电子版之举——也即本书。
本书的问世还有赖于我跟所有合作过的出版社 (及报刊杂志) 之间的一个约定, 那就是:
我的任何文字哪怕发表或出版之后, 我也依然可以保有主页版本。
本书正是来自主页版本——且本身也隶属于主页版本 (只不过格式不是 HTML, 形式不是免费而已)。
保有主页版本的约定原本只是由于我建主页比出书早得多, 在主页上寄托过情感, 不愿因出书影响主页,
甚至视主页重于出书, 而坚持的原则。 就内容而言, 早年 (即前文所说的 “出版顺利的年代”)
的实体书跟主页版本相差甚微, 保有后者几乎纯系怀旧。 但后来, 随着实体书内容审查之日益严苛,
两者的差异逐渐增大, 后者渐渐有了一重保留原稿 (或所谓 “本人文字之定本”) 的新意义,
而包括本书在内的本站电子书由于来自后者, 也就自动继承了这重新意义。
除上述本质上源于实体书内容审查的系统性的差异外, 本书跟迄今 “搁浅” 的实体书之间还有一个仅限于本书的特殊差异,
那就是: 实体书出于篇幅考虑, 在前述 “科学史随笔” 之外添加了几篇跟古希腊时期无关, 体裁等方面也不无差异的文章。
那些文章虽充实了篇幅, 对全书的结构、 体裁乃至书名却都是有所偏离的。 本书去掉了那些文章,
从而不仅在结构和体裁上更统一, 也更契合书名[注三]。
>>>>>> 浏览样章
| 购书链接 <<<<<<
2023 年 7 月 3 日完稿 2023 年 7 月 10 日发布 https://www.changhai.org/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