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4-04-14 以来
本文点击数
45,101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449,955
昨日点击数 6,661
今日点击数 7,253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微言小义 (2014.03)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X.com | Mastodon <<<<<<

全部 理科 文史 书话 其它

博 文

注 释

读一篇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短文, 提到他打字速度约每分钟 90 个词, 且思考与之同步, 随想随打, 直接成文。 忽然想: 大众好像对大脑的相对死板的功能更易留下印象, 诸如死记硬背、 速算等只要达到一定水准, 就能满座皆惊; 而充满急智地应付各种刁钻问题、 高速地构思及撰写文章等更需创造性的能力, 反倒不那么容易引起惊讶。

有博友提到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那故事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那恐怕主要是因为情势比较戏剧性 (做不出诗就会被杀)。 诗人聚会时随口吟诗、 对诗乃常有之事, 大都引不起惊讶。

发布于 2014-03-02

所提到的阿西莫夫短文为 "Spell That Word!"。

「我可以生活在怀疑、 不确定及无知之中。 我认为生活在无知之中要比拥有其实也许是错误的答案更有趣。 我……对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确信度, 但我不对任何东西绝对确信, 并且对许多东西一无所知。 ……我不一定非得知道答案, 我不会因为无知、 因为迷失在一个神秘而无目的的宇宙中而感到害怕。」——理查德·费曼

“无目的的宇宙” 这一提法也见于 Steven Weinberg 的名著《最初三分钟》(The First Three Minutes): “宇宙越是看上去可以理解, 也就越显得无目的”。 Weinberg 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很多争议, 比如越到晚年越会和稀泥的 Freeman Dyson 就认为宗教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宇宙的 “目的”。

发布于 2014-03-03

所引费曼的话出自《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写下这些时, 我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飞机里…… 下方, 是柔和的大地点缀着蓬松飘逸的云朵, 雪被夕阳染成了粉色…… 很难意识到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总体上严酷的宇宙中极小的部分。 更难意识到的是, 现在的宇宙是从一个陌生得难以言述的早期条件演化而来的, 并将走向无尽的寒冷或难以忍受的酷热。」——史蒂文·温伯格

这句之后, 便是我昨天所引的那句 “宇宙越是看上去可以理解, 也就越显得无目的”。

发布于 2014-03-04

据报道: 继上月遭黑客袭击, 损失 85 万枚比特币 (合数亿美元), 申请破产的 MtGox 后, 又一家比特币交易所 (Flexcoin) 宣布遭袭, 损失 896 枚比特币 (合数十万美元), 关门大吉。 事故之频繁简直像是在监守自盗。 吊人胃口的是, 此次报道还公布了被盗比特币的去向: 两串各 34 位的地址。 两串字符之别, 几十万美元就变得可望不可及了……

不过, 虽连遭重创, 比特币在我看来是不容易垮掉的, 因为它的很多支持者乃是技术粉丝及传统经济的怀疑者, 他们对比特币的支持并非完全出于经济利益, 而是有着近乎迷恋的热情。 凡受这种热情支持的东西, 都是不那么容易垮掉的, 就像宗教未曾因科学的发展而垮掉一样。

发布于 2014-03-04

编译一则调侃程序员不解风情的笑话 (看不懂的都是心灵纯洁的人, 适合当程序员:-): 程序员甲看见程序员乙骑了一辆很漂亮的自行车。「这自行车哪儿买的?」『不是买的, 是女朋友骑来给我的, 那天她脱光所有的衣服对我说, 我要什么她都可以给我。』「哦, 你选得很聪明, 她的衣服反正你也穿不了。」

发布于 2014-03-06

据 CNN 报道, 美国密歇根州一位女子的银行帐户替她自动缴付各种费用直至存款耗尽, 拿不到钱的房贷银行决定拍卖其房子, 派工人维修时赫然发现她六年前就已死在自己车里 (车则停在车库里), 成了一具干尸。 很多人感慨, 现代人跟社会的关系就是一串钱, 惟有钱的流动异常了, 别人才会 "关心" 你……

发布于 2014-03-07

该报道的标题为 “Michigan woman's auto-payments hid her death for six years”。

《笑傲江湖》第 36 章, 令狐冲与岳不群苦战, “渐渐的心中一片空明, 眼光所注, 只是对方长剑的一点剑尖”。 夜晚在高速路上开车时, 我有时会想起这句话, 因为两侧一片漆黑, 虽心中并不空明, 却无物可看, 又不能分神, “眼光所注, 只是前方车辆的两点尾灯”——好在那尾灯不像岳不群的剑尖那样乱晃。:-)

发布于 2014-03-07

有一天哈代去探望生病的印度数学天才拉马努金, 说起自己乘坐的出租车车号 “1729” 是一个无趣的数字。 “不,” 拉马努金回答说: “那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 它是能以两种不同方式表示成两个立方数之和的最小数字。” 我常想, 拉马努金若活在现代, 在微博上哪怕每天只拿粉丝数写点东西, 也一定能观者云集。

比如我此刻的粉丝数——“5678”——虽不是一个 “无趣的数字”, 但在拉马努金眼里恐怕还有一些更有趣但并非显而易见的性质吧。 (BTW, 像这种随便举个数字就能找到有趣性质的特点常被伪科学所利用, 可参阅拙作 数字拟合与神秘主义。)

看这种科学家逸闻还有一个小感想: 此类有个性、 有趣味的逸闻在外国科学家中很常见, 在中国科学家中则较少; 在民国科学家中有一些, 在 “解放” 后的大陆科学家中则凤毛鳞角。

发布于 2014-03-08

有博友替我——或替拉马努金?——找出了 “5678” 的一些有趣性质: 5678 = 122 + 23 + 74 + 55 (指数也是连续整数); 5 + 6 + 7 + 8 = 12 + 2 + 7 + 5 (右侧各数为前一性质中的底数); 5×6×7×8 能被 12×2×7×5 整除。

记不清是在中学还是大学的英文课上学过一篇课文, 讲一位穷作家请女粉丝吃饭, 女粉丝一边大谈吃饭宜少的道理, 一边点了很多东西, 穷作家则使劲盼望有些东西店里没有, 可惜店里什么都有, 使他 “大出血”。 我不喜欢英文课, 那篇课文却因幽默而有印象。 今天在书店翻看毛姆 (W. Somerset Maugham) 的短篇小说集时,才发现那原来是他的小说。

发布于 2014-03-08

那篇毛姆小说的标题是 “The Luncheon”。

笛卡尔认为, 物体被看见, 是因为其对 “以太” 的压力传到了眼睛。 年轻的牛顿评注道: “光不可能是一种压力, 否则我们在晚上也该能像白天那样、 甚至更好地视物。 我们该看见自己发出亮光, 因为我们在往下产生压力。” 他并且指出, 按笛卡尔的理论, 以太能透过天体, 从而光也应该能够, 于是日月食将不再可能。

笛卡尔号称 "现代哲学之父", 对摆脱经院哲学厥功甚伟, 在同时代人中也算是思维缜密者, 所提出的理论却破绽如此之大、 如此明显, 被二十出头的牛顿一抓一大把。 难怪爱因斯坦要羡慕牛顿那个 “科学童年” 时代的幸福了。:-)

发布于 2014-03-10

笛卡尔的理论及牛顿的评注皆引自 Joel Levy 的《Newton's Notebook》。

常有读者评论拙作 关于李杨之争 时提到我跟李的渊源, 其实那渊源并不大于任何一位普通 CUSPEA 留学生的。 但因同在过一系, 甚至有过一张合影, 这身份终是给了读者一个我不是局外人的印象。 这也是我虽收集过很多有关 “李杨之争” 的资料, 却未再在这一吃力不讨好的题材上着墨的原因之一。

发布于 2014-03-11

我念中学时, 咖啡刚进入中国的小资家庭, 我家不够小资, 但有亲戚够, 于是有幸品尝过几回。 那时就连调咖啡的糖在我眼里都透着异国风情——因为是方块形的。 口感则完全够得上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 味道好极了。 奇怪的是, 出国 20 年, 在咖啡大国美国喝了无数次咖啡, 却从无一次能接近昔日印象, 是记忆欺骗了我?

发布于 2014-03-13

去年的美国 Metro-North 出轨事件让人们惊讶于以技术先进著称的美国居然没有为火车安装足够有效的自动减速系统。 此次的马航 370 事故也有一点让我惊讶, 那就是连通讯系统的关闭是否系机内人员主动所为居然都成了未知数, 这说明现代飞机居然没有配备独立的 (即像黑匣子那样不能被机上人员关闭的) 位置通报系统。

发布于 2014-03-15

有博友提醒说黑匣子也是能被机上人员关闭的, 若如此, 则我得把这个也列为让我惊讶的地方。 我觉得飞机该有一套不受机上人员控制的独立数据系统。 或许此次事件会促使人们采用那样的系统。

顺便也侃几句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 普及该技术的最大困难在我看来是问责机制。 目前的车辆事故大都问责于驾驶者, 自动驾驶则不然, 一出事故显然要问责于公司。 若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与人工驾驶相当, 则仅美国一国每年就会有数百万次问责; 哪怕比人工驾驶可靠一万倍, 问责次数之多恐怕仍不是公司所能承受的。

发布于 2014-03-15

1954 年, 麦卡锡主义盛行期间所发生的奥本海默事件是一个不幸事件。 在听证会上, 氢弹之父泰勒作出了对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不利的证言, 这一做法使得包括朋友在内的很多人从此鄙视泰勒, 甚至与之绝交。 不过, 今天在书店看到了一张我觉得很珍贵的照片: 1964 年, 奥本海默接受费米奖 (Fermi Prize) 时, 泰勒向他握手祝贺。

我有奥本海默听证会的全记录 (一本 1000 多页的厚书), 但尚未读过。 从二手资料看, 泰勒证言中最严重的一句乃是 “我愿意看到国家的核心利益掌握在我更能理解, 从而也更信任的人手里”。 若放在中国的文革, 那简直是温和到能被打成同谋了, 比这卑劣百倍的落井下石也鲜有受害者以外的人基于道义与之绝交。

发布于 2014-03-15

阿西莫夫的书真多, 连我这样的 “大粉丝” 也只看过一小部分。 若问: 他的科幻小说中有 “性描写” 吗? 我原本会说没有, 最近才注意到不仅有, 而且是赤裸裸、 带细节的描写! 不过, 那又是儿童也可以看, 老师见了也不会没收的, 因为——算了, 先卖个关子, 看完全书再聊 (也许有博友已猜到我说的是哪一部了)。:-)

发布于 2014-03-16

半价买到了 Ray Monk 的新书《Robert Oppenheimer: A Life Inside the Center》(昨天那张奥本海默与泰勒握手的相片便出自此书)。 这些年有关奥本海默的传记出了很多, 数量恐怕仅次于爱因斯坦。 不过此前那些传记有一个共同缺陷, 就是侧重其政治及社会影响, 却忽略了物理。 此书宣称要在这方面起填补空白的作用, 且篇幅浩繁, 堪称全景式传记。

发布于 2014-03-16

很多媒体报道了发现引力波的消息。 我尚未阅读论文, 不便深谈。 从新闻看, 似仍属间接证实, 即证实了引力波和宇宙暴胀共同预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某些细致结构。 由于是共同预期, 它也是对宇宙暴胀的间接证实。 不过, 引力波和宇宙暴胀这两者都存在着其它间接证据, 媒体对此次观测的突破意义似略有夸大。

有博友问此次检测到的 B-mode 究竟是暴胀理论及引力波的 “直接” 证据还是 “间接” 证据。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 “间接”, 因为观测到的是暴胀产生的原初引力波对 CMB 光子极化的影响, 而非引力波本身。 不过, 请勿用我的个人倾向去否定别人的说法, 内容才是重要的, 用语是次要的。

发布于 2014-03-17

第二条微博发布于 2014-03-25

读书, 常能读到些触动我的小细节。 周作人妻子周信子 (羽太信子) 可能为知堂迷所不喜, 并可能在周的 “附逆” 及兄弟失和中扮演过负面角色, 周本人也在晚年日记里诉过其苦。 不过, 周的晚年朋友, 同戴 “汉奸” 帽子的钱稻孙披露过一个小细节: 信子弥留之际讲的是绍兴话, 而不是日本话, 这一点让周大为感动。

发布于 2014-03-19

#百字科普# 二战期间, 英国一些有幸躲过炸弹攻击的面粉厂的粉尘发生了 “自我爆炸”, 损失惨重。 粉尘为什么会爆炸呢? 原来, 固体表面具有表面能, 固体被磨成粉尘后, 颗粒越细, 总表面积就越大, 表面能也越高。 积蓄了巨大表面能的粉尘较容易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遇适当条件触发就会以爆炸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 (Ref: 宁建国《方方面面话爆炸》)

很多博友提到粉尘会爆炸是因为接触空气更充分 (总表面积大的另一推论), 完全正确。 不过, 所引图书的作者是爆炸力学专家, 所提供的应该是爆炸专业内的表述, 故介绍之。 一般来说, 强调能量是着眼于初末态——像古龙小说中的打斗, 强调接触是着眼于过程——像金庸小说中的打斗。:-)

发布于 2014-03-20

《自然》(Nature) 杂志今天发表了一篇论文, 宣布首次在小行星周围发现了环。 带环的小行星名叫 Chariklo, 线度约 250 公里, 被发现的环有两个, 离小行星中心约 400 公里, 宽度分别约 7 公里 (内环) 和 3 公里 (外环), 间隙约 9 公里。 这些环的形成、 维稳 (如果稳定的话) 及是否有代表性都颇令人好奇。

发布于 2014-03-26

所提到的论文为 “A ring system detected around the Centaur (10199) Chariklo”。

哈哈哈哈! 终于买到了曾被我称为 “有 Amazon 之后唯一难买的书”: Jagdish Mehra 的六卷九本的《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Quantum Theory》。 过程相当曲折, 不久将写一篇 买书记 详细叙述之。 此刻先晒一张图片。 以前晒书晒的都是便宜书, 这套可不便宜——不过相对于篇幅而言也不算过分。:-)

发布于 2014-03-28

马航的事不宜多说, 说了难免伤中国媒体之心, 伤乘客家属之心, 最终掉自己的粉。 但昨晚看了马航沟通会因未答关键问题致家属集体离场抗议的新闻, 实在有几句感想。 视频中家属表示的离场理由居然是 “飞机在哪里? 人在哪里?” 这两个全世界都没答案的问题未答, 这简直是近乎撒泼了——而且也太抬举马航了。

发布于 2014-03-29

人生以死亡为终点, 但人生作为一个区间在终点处是开的还是闭的? 这是个有点钻牛角尖的问题, 不过哲学家们看来有兴趣讨论。 比如 Ludwig Wittgenstein 认为 “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 古希腊哲学家 Epicurus 也持此见, 并以此教导人们不要害怕死亡。 这都是当开区间处理了。 转给博友们作谈资吧。

发布于 2014-03-31

所引观点转自 Warburton 的《A Little History of Philosophy》第 4 章。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您可在每月前七天参与对本站所有文章的讨论
目前距本文的讨论期满尚有 4 天, 欢迎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