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3-07-04 以来
本文点击数
36,142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980,651
昨日点击数 3,237
今日点击数 633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微言小义 (2013.06)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Mastodon | Bluesky | 新浪微博 <<<<<<

全部 理科 文史 书话 其它

博 文

注 释

忘了是谁, 表示改进张益唐的 “7000万” 可以作为研究生 (本科生?) 的工作 (论文?)。 现在看来没戏了, 貌似一些比研究生大牌得多的人物, 比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数学家 Scott Morrison, Fields 奖得主 Terence Tao (陶哲轩) 等, 也掺和进来了, 纪录每天刷新几次, 研究生怕是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发布于 2013-06-01

科学松鼠会转了拙作 谷歌背后的数学, 有网友对文末提到百度不以为然。 我对百度也没好感, 以前有网友 “先斩后奏” 替我在百度建词条, 我的反对理由之一就是不喜欢百度。 之所以还是提它, 在文末的 网友讨论选录 中曾作过解释, 那就是 “就我这些年听到的新闻而言, 百度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品行上的形象都不怎么样, 不过它好歹也是因算法而成就公司的例子, 而且它在中国乃是一霸 (再过若干年, 国内年轻一代有可能只知道百度而不知道谷歌了), 因此在文章末尾提它一句。”

发布于 2013-06-01

这是两条微博合并所成。

“名满天下的胡适之先生, 需要任何书籍, 只要一张条子下到琉璃厂, 全国的旧书摊便万头齐动, ‘上穷碧落下黄泉’,深山的藏书家、 穷乡僻壤的寡妇幼子之手都被探遍, 接着是书贾们客客气气的把书访来。 见到这光景的人, 才能真正明了前台大校长傅斯年的治史名言: ‘上穷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资料’” (《买书琐记续编》)

篇目作者为 “老雕虫”。 民国读书人居然曾有过这等派头 (当然, 得手头宽裕), 真是 “good old days”, 可以算是最早的 “人肉搜索” 了吧。

同一篇中的另一段逸闻 (复述): 蒋廷黻与藏书家袁同礼一同逛书店, 不好意思争抢, 决定只看不买, 蒋看到两本好书, 发现袁似乎并无兴趣, “心下大乐, 默不作声的把书放回原位”, 分手时蒋表示要去某俱乐部, 袁表示要去某图书馆。 “蒋且走且监视袁远离后, 又转回去买那两本书”, 但到达店里时, 店主说书已被袁先生买走了!

发布于 2013-06-02

有博友指出, 傅斯年的话其实应为 “上穷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东西”,《买书琐记续编》将 “东西” 误成了 “资料”, 特此说明。

作为 Star Trek 爱好者, 当然不会放过电影 Star Trek Into Darkness。 不过有一处没明白: Marcus 为何把 Khan 的同类放在鱼雷里? 要杀他们根本无需费此周章。 从情节上看, 他们的存在是 Khan 投降的原因, 但这首先是因为 Kirk 被人说服想抓活口, 而非 Marcus 的安排 (相反还导致 Marcus 被杀)。 不知有谁看懂了这一点?

发布于 2013-06-02

这个问题后来发现英文网站也有人在问, 看来不只是我一个人没明白。

疾病缠身的张爱玲与宋淇、 邝文美夫妇的晚年通信中充满了相互鼓励和安慰, 令人动容。 印象很深的是张的一个比喻: 当时 (1987年) 邝文美受胃癌折磨须用助行架走路, 张比喻说 “助行架像家具不像拐杖…… 而且有倚栏的情致”, 堪称是将小说家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的安慰语——当然, 除真挚友情外也透着深沉的无奈。

发布于 2013-06-05

Ref: 《张爱玲私语录》.

两本胡兰成书信集正在贱卖, 顺手买了。 胡的文笔十分独特, 那句关于张爱玲的 “临水照花人” 尤其经典。 但其实他《今生今世》中所述女子众多, 不仅见一个爱一个, 有时兼吃软饭 (这种经历他娓娓道来, 有一种厚颜的坦率), 而且对各女子都有独特评语。 假如出名的不是张爱玲而是其他某位女子, 相应的评语多半也能传世。 比如在武汉认识的护士 “小周” 若是出名了, 他的评语 “不觉她有怎样美貌, 却是见了她, 当即浮花浪蕊都尽”, “她的人就像江边新湿的沙滩, 踏一脚都印得出水来”, “非常艳, 艳得如同生, 如同死”, 以及张爱玲在《小团圆》中 “替” 他录的 “一件蓝布长衫穿在她身上也非常干净相” 等估计也就火了。

发布于 2013-06-05

这是两条微博的合并。 所提到的两本书是《天下事猶未晚——胡蘭成致唐君毅書八十七封》和《意有未盡——胡蘭成書信集》。

提到胡兰成, 顺便也说两句张爱玲的《小团圆》, 有评论称该书狠狠将了胡兰成一军、 “迟来的复仇, 仍是复仇”、 “籍小说之笔怨毒著书”。 这恐怕是将张爱玲写《小团圆》的心情及《小团圆》本身简单化了。 别的不说,《小团圆》结尾处的一个梦就恐怕就不是上述评论可以轻易涵盖的。 那梦是: “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 映着碧蓝的天, 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 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 都是她的。 之雍 (注:即胡兰成) 出现了, 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 非常可笑, 她忽然羞涩起来, 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 就在这时候醒了。 二十年前的影片, 十年前的人。 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

发布于 2013-06-05

这是两条微博的合并。 所提到的评语出自 (台湾) 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瑞芬发表于《聯合報》的文章: 張愛玲小團圓今生今世對照記。

常有人问: 你能断定上帝不存在吗? 我不能, 我也从不做这样的断定。 不仅如此, 哪怕有人说 “上帝喜欢吃狗屎”, 我也同样不会断定那是错的。 我只会认为那是证据极为薄弱、 成立的可能性极低的陈述 (后者的可能性更低, 因为首先假定了上帝存在)。

发布于 2013-06-08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提到自己落难时张爱玲接济过他, 与他分手时还寄了三十万给他, 此事令张迷在为张的痴情感动的同时更加痛恨胡的寡义。 不过据张的《小团圆》记叙, 胡在张困难之时也曾提供过巨额接济。 胡在此事中不提自己有恩于人处, 却记下别人有恩于己事, 做得很男人。

发这些有异于寻常评价的微博——比如以前所发关于 “76 号” 的微博——只是提供些在我看来易被忽略的信息, 而非意在翻案 (虽案未必翻不得, 但非这点信息可翻)。 有人说胡的钱来路不正不可多谈, 其实胡并不晦言替汪做事的经历 (他似有认为国、 共未必比汪强的意思); 也有人说提自己有恩于女人才丢人, 话虽不错, 但很多花心男人可做不到, 要以贬低女人或标榜自己为恩主来开脱。

发布于 2013-06-09

第二条微博发表于 2013-06-10。 关于 “76 号” 的微博发表于 2013-05-11。

好些天没怎么关注新闻时事, 刚才偶然一看, 居然再过几小时就要发射 “神舟十号” 了。 回想起小时候, 航天堪称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未来象征, 哪怕如今重看昔日那些宣传画, 于扑面的政治气息之中看到宇宙飞船拖着长长尾迹飞向星空的图画, 依然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预祝发射成功!

发布于 2013-06-10

买了一本书:《大逆转 1919——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 水平如何尚不得而知, 但题记醒目, 尖锐地批评了以政治舆论裁定历史研究的做法: “如果任何将法西斯主义 (和纳粹主义) 与历史中或者现代的一些现象作比较的尝试都被视做试图理解那个政权及其所犯下的罪行的话, 那么历史学家只能保持沉默了” (文句欠精炼, 不知原文如此还是翻译不佳)。

发布于 2013-06-11

我网站有网友留言提到, 张益唐事若发生在中国, 大家必指责体制, 在美国则只赞其努力, 言下之意是评论不公。 我的看法是此事除其导师或有可责之处外, 还真看不出体制层面有什么可检讨的。 没有成果不予重用; 有了成果即予承认, 公平社会只能这么做。 另外, 美国高校的透明度和独立性都很高, 本就适合就事论事。

发布于 2013-06-13

继上次离婚散财 17 亿美元后, 默多克与邓文迪的离婚预计将再散财 10 亿美元以上。 商场上的精明一世者在情场上屡屡败北, 甚至连邓这种拿到绿卡几个月就离婚的赤裸裸猎手嫌疑者都看不破…… 书店里到处是富豪成功秘诀, 其实富豪的失败秘诀又何尝不能是卖点呢? “独孤九剑” 可是靠对方的破绽才无敌天下的啊!

发布于 2013-06-14

多年前曾喜欢并看重科学哲学, 后来 看法变了; 当年所买科学哲学书多为中译, 后来 看法也变了。 不过出于怀旧, 仍保留着已带到美国的科学哲学书, 且看到相应的原版还会顺手买下 (虽然天知道还会不会看)。 最近就又在旧书店买了一本, 开本居然与中译本一模一样。

发布于 2013-06-14

所提到的书是 R. Carnap 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女儿告诉我 “plants vs zombies” (植物大战僵尸) 游戏中有一个 “看报纸的僵尸”, 报纸被砸破后会发怒, 并狠狠地冲上前来。 我大感好奇, 让她演示给我看, 还果真有! 不禁为游戏设计者的幽默喝彩, 同时荒谬地想: 倘若死人真会变成僵尸, 那像我这种人死了之后多半就会变成 “看报纸的僵尸” 吧。:-)

发布于 2013-06-17

我在 读武侠小说的日子 一文中曾说金庸小说对读者的正面影响胜过政治品德课上的说教。 最近在《武士道》一书中看到有趣的类似。 该书作者新渡户稻造提到一位外国朋友听说日本学校不授宗教, 就问无宗教如何进行道德教育? 新渡户稻造一时语塞, 后来才醒起日本的道德信条来自武士道。

发布于 2013-06-18

有博友问及我的书网站上的版本是否为全本。 答案是肯定的。 我迄今所有作品在网站上都有全本, 今后若无意外也将如此。 当然, 我乐见读者购买纸质书, 既支持出版社, 也间接增加我未来作品的出版概率。 这样若哪天我的网站因病毒、 黑客、 和谐社会、 服务商破产、 我自己破产…… 等原因消失了也没关系。

发布于 2013-06-18

外国版的 “推敲” 故事: 爱尔兰作家、 诗人王尔德 (Oscar Wilde) 因写作缺席了某个周末白天的社交, 晚宴时女主人问他白天做了什么, 他说: “上午我在一首诗中添了一个逗号”。 被逗乐的女主人略带揶揄地又问: “您下午的工作想必一样辛苦?” “是的,” 王尔德回答说: “下午我又把逗号去掉了。”

发布于 2013-06-19

这则故事出自 Edward Newton 的《Amenities of Book Collecting》p.332。

我在微型小说 二零五零 中曾提到 “太阳能继电站”, 之所以称 “继电站” 而非 “充电站”, 是因为当时设想的 “继电” 方式是换电池 (因觉得充电太慢, 普及前景不乐观)。 后来电动车由纸上谈兵走向现实, 然 “继电” 方式却是充电, 努力方向则是缩短充电时间。 没想到今天看到新闻, Tesla 公司有可能要以换电池取代充电!:-)

发布于 2013-06-19

晚上边吃棒冰边闲看了一会儿电视, 忽然意识到我从小到大, 吃棒冰好像从来没有一口不嚼地 “舔” 着吃完的。 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说法, 说性急的人 (或男人?) 开门前总是提前就把钥匙拿在手里了。 这 “嚼” 棒冰与 “舔” 棒冰之差异是否也在于此? 博友中有舔着吃完过棒冰的吗?

发布于 2013-06-19

Linus Torvalds 确实是个人物。 以他名字命名的 Linux 不用说, 我还记得前些年他因用非 open source 的 BitKeeper 招致非议, 于是 (一怒之下?) 决定创建一个新的 version control 系统: Git。 现在 Git 已火到了连 “头号大敌” 微软的人都开始讲授如何在 Visual Studio 中使用 Git 了。 Torvalds 当年创建 Linux 也有这种 “于是” 的情节。 我看过他的一次演讲 (只是录像啦), 他说当年 Unix 太昂贵, “于是” 他决定自己编一个操作系统。 “How hard can it be?”——豪气干云的一句话博得了满场听众的会意笑声。 DIY (Do it yourself) 是休闲, 但 DIY 到他这个水平就是事业了 (当然, 整个 open source 社群也功不可没)。

发布于 2013-06-20

这是由两条微博合并而成的。 所提到的 “微软的人都开始讲授……” 是指微软项目主管 Martin Woodward 的演讲 “Git Merge • Git in Visual Studio”。 另外要补充的是: Git 的问世与 BitKeeper 收回免费权限或许也有关系——虽然 Git 的启动比 Bitkeeper 宣布收回权限早了两天。

钟芳玲在《书天堂》中记述过一位令她迷恋的年轻藏书家: 生于费城首富之家、 哈佛毕业、 富有贵族气质, 名叫怀德纳。 未记述的是这位藏书家找书时的模样: 钻到书店的桌子底下, 从一堆尘封多年的旧书中挖出一本好书, 兴奋地叫道: “这可比在金矿工作还好!” 可惜, 这位藏书家 27 岁那年从欧洲掏书归来坐上了一艘船: Titanic。

这则故事记述于 Edward Newton 的《The Amenities of Book-Collecting》, 我在以前微博中提过此书。 钟芳玲在《书天堂》中也介绍过此书及来自此书的怀德纳 (Harry Widener) 故事, 只是未含这一条, 特予补充。 很喜欢有如此纯朴一面的 “富二代” (或 “富 N 代”)。 Titanic 遇难时, 怀德纳与父亲一同罹难。

发布于 2013-06-21

以前看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就觉得两岸在很多方面仍有不小的相似。 如今大陆高考刚毕, 转几句蔡智恒新作《阿尼瑪》中关于台湾高中联考的形容, 作个有趣的对照: “你问高三生今天是几月几号? 他会想三秒才回答, 而且未必答对。 但如果你问的是距离联考还有几天? 他会毫不迟疑說出正确的答案。 而且是用惊恐的语气。”

发布于 2013-06-21

武侠电视连续剧鲜有拍得好的。 就连当年让我迷醉的 83 版的《射雕》, 虽有 “永远的蓉儿”, 也难以耐下性子重看一遍。 但有两部貌似不太出名的连续剧却是例外, 我分别看过两遍仍喜欢。 一部是杨露主演的《甘十九妹》(1996 年), 另一部是于健主演的《多情剑客》(1990 年)——即《多情剑客无情剑》。

发布于 2013-06-22

董桥圈子里的文人雅士真不少, 他新作《一纸平安》中有位 “在一家外资机构做事” 的 “夏先生”, 有次与董桥一同回家, 走了一程忽想起老婆让自己买药, 便要董桥陪他走回一家药店。 “不要介意”, 他随口说道: “节外生枝多走一趟是小说, 有条不紊一程到家是论文”。 董桥费了时间, 却赚到一条漂亮的散文素材。

发布于 2013-06-24

讲点美国物理学家施温格 (Julian Schwinger) 的故事。 奥本海默曾经说过, 普通的物理学家做报告是为了告诉别人怎么做, 而施温格做报告是为了告诉别人只有他能做。 格拉肖 (Sheldon Glashow) 回忆说当年有十来人跟他抢做施温格的学生, 施温格给每人都出了道题, 其中给格拉肖的题是尝试用当时刚刚问世的杨-米尔斯理论统一电磁与弱相互作用! 这道题远远超越了时代 (因 V-A 与宇称不守恒等重要现象尚未被发现), 但 25 年后, 格拉肖正是因这道题获得了诺贝尔奖。 格拉肖的另一则回忆是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 答辩委员杨振宁与施温格发生了争执, 因施温格和格拉肖认为电子中微子与 μ 子中微子是不同的粒子, 而杨不认同。 三年后, μ 子中微子被发现。 这两则故事均来自格拉肖的《The Charm of Physics》一书, 这是 “现代物理大师” (Masters of Modern Physics) 系列中我所买的第三本。

发布于 2013-06-24

这是由三条微博合并而成的。

关于施温格的微博后面有博友提到大名鼎鼎的费曼 (Richard Feynman) 没教出过什么厉害学生。 我以前写过几句有关这一点的短评, 转在这里与博友分享 (略有修改): “教师与导师这两个概念应该做一个区分, 亲自带出几个得意门生的是好导师, 施温格是好导师。 但费曼是美国物理界公认最伟大的教师之一。 虽没什么单个学生在他直接指导下成为大物理学家, 但其讲义对后世学物理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且超越国界、 语言及时间的限制, 即便在他去世之后依然经久不衰。 这是一位教师所能具有的最伟大的成就。”

发布于 2013-06-25

这是由两条微博合并而成的。

在如今的纽约, 两个 “B” 开头的区: Brooklyn (布鲁克林) 和 Bronx (布朗) 属于不太好的, 但那里以前曾出过不少人物: 仅就我喜欢的人而言, 比如布鲁克林是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的成长之地; 而格拉肖和温伯格 (Steven Weinberg) 则是布朗科学高中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 的同学, 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恰为高中同学, 堪称少有。

发布于 2013-06-25

布朗科学高中出过的诺奖得主共有八位之多。

晒两本最近买的书: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灰皮本) 是当年口述的原稿, 与 1964 年 “按照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 而修订出版的版本很不相同。 莎翁传记《Will in the World》本不想买, 但此书先降价到 $5, 后又降到 $2.5, 太过分了, 终于忍不住还是买了。 据说昔日英语世界只有两 “本” 书可看: 圣经和莎士比亚, 此书权当我这理科男的文科扫盲材料吧。

有关溥仪的原始资料还有《爱新觉罗·溥仪日记》, 96 年出版, 但整理者在盛赞其珍贵、 真实, 及谦称自己为有幸参与整理而惶恐的同时, 宣布 “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略有删节”。 虽明知整理者只是权力链条中的小角色, 但每见此类自以为能替天下读者 “花季护航” 的口吻仍让我痛恨不已——当然, 更痛恨背后那根链条。

发布于 2013-06-26

第二条微博发布于 2013-06-30。

有博友留言说 “你微博的字数是写满的……了不起!” 我回顾一下, 还大体当得起这句赞语。 主贴有很大比例逼近字限 (至五字以内)。 所见博主中, 似乎只有李敖的这一比例比我还高。 几个月下来, 发现这种既掐字数而又须尽力保持含义完整的精简不无趣味, 仿佛小时候那种用少数指定工具完成一件事情的智力题。

发布于 2013-06-26

赞同美国高等法院新近做出的有关同性婚姻的裁决。 虽然我自己无法理解及体会以同性为对象的性取向, 但不认为应在法律层面上阻止同性恋者享受婚姻的权利或福利。 同性婚姻虽不是原始意义下的婚姻, 但正如领养后代不是原始意义下的后代一样, 法律既能认同后者, 也该能认同前者。

发布于 2013-06-26

流沙河《书鱼知小》将二十世纪比作一条大船: “船上先是爆发械斗, 从头等舱打到二等舱, 殃及三等舱…… 待我懂事以后, 第二次大械斗又爆发, 死了几千万旅客…… 创伤未愈…… 三等舱中又闹起来, 没有铺位的号召造反…… 又死了几百万…… 之后迷信打斗哲学, 年复一年打人成鬼, 斗友成敌…… 直到我已年届半百, 理智方才照亮昏愚。 遗憾的是巨船快到港了, 我已老了。”

发布于 2013-06-27

所引述的文字来自《书鱼知小》的末篇:告别二十世纪。

搞一个别有用心的 “梨花体” 诗评选, 请选出相对喜欢的。 因选项对字数限制太严, 只能写在这里 (请勿动用搜索引擎): A.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B. 每天/在生活中/都发生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段/内容; C.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时间到! 投票结果是: B、C 并列第一, A 以悬殊劣势列第三。 同时公布一下诗歌来源: A、 C 为国家一级作家、 “梨花体” 教主赵丽华的大作, B 为 2008 年北京高考零分作文中号称废话的第一句断句而成。 这结果说明什么呢? 是零分作文没那么烂? 赵大教主的诗很烂? 还是我等品味不对头? 就由博友们斟酌吧……

发布于 2013-06-28

这三首 “诗” 我曾在茶室 问及过, 但因回复数太少, 好恶难分。 此次在微博 12 小时内共有 41 人 (含我自己) 投票, 三个选项的得票分别为 9、 16、 16。

带小孩去 Six Flags Great Adventure 玩了一通。 入口安检照例排长队, 且不是一维队伍, 而是十几条平行队伍组成的密密麻麻的二维点阵, 人口密度与游乐场内最拥挤之处相比也毫不逊色。 排在队伍里, 忽觉得此类普通场所的安检实无太大意义, 盖若真有恐怖分子, 安检队伍的拥挤本身就提供了绝佳的攻击目标。

发布于 2013-06-30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