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22-06-04 以来
本文点击数
4,873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449,341
昨日点击数 6,661
今日点击数 6,639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微言小义 (2022.05)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X.com | Mastodon <<<<<<

全部 理科 文史 社会 其它

博 文

注 释

家里那位想要看片, 于是我随机选了一部本以为是浪漫片的 Midnight in Paris (午夜巴黎, 2011 年的影片) 陪她看, 结果是一部很难定性的片子, 浪漫? 反浪漫? 科幻? 都有一些。 倒是很合我口味, 不仅因为其中的科幻 (确切说是有 “幻” 无 “科”) 元素是我素来喜欢的时间旅行 (男主人公在连续几个午夜回到过去的巴黎), 而且涉及了过去时代的一些久仰大名的文豪 (演员挑得跟原型还真有些像)——我自己也曾设想过, 若能回到过去, 看看科学史上的著名人物或著名事件跟今人描绘之异同, 该多有趣? 另外, 如今让人高山仰止的巨人, 只要回到足够早的时代, 当能与之像跟普通人那样交往, 这层趣味在这部影片里也得到了体现。 这部影片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有趣之处, 是我在九年前的微博里曾经感慨过, 每个时代的人似乎都怀念某个更早的时代, 这部影片里的人物正是如此: 男主人公怀念 1920 年代的巴黎, 他遇到的一位 1920 年代巴黎的女子怀念 1890 年代的巴黎, 而 (他们一同回到的) 1890 年代巴黎的几位艺术家则怀念文艺复兴…… 总之, 这是一部有些浪漫、 有些幽默、 有些文艺, 同时也有些无厘头的影片, 但挺有趣。

发布于 2022-05-10

「Being free to live as I wished taught me quickly enough that I wished to live soberly and reasonably - exactly as my parents had always expected me to live. It was a dreadful disappointment.」—— Isaac Asimov

That was when Asimov, at age of 22, worked at a Navy Yard in Philadelphia and was away from home (New York)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Any intelligent kids with reasonably intelligent parents may discover the same though, perhaps even without "a dreadful disappointment". :-)

发布于 2022-05-11

一则关于同位旋这一术语的历史小争议: 该术语最早的版本是海森堡提出的 “isotopic spin”, 但不受欢迎, 于是费米提议了 “ispin”, 电子自旋概念的提出者之一古德斯米特则提议了 “T-spin”, 相争不下, 最终由后人折中为了 “isospin”。 这则小争议若发生在今天, 费米必胜。 就凭 iPhone、 iPad、 iCloud…… iSpin 焉能不胜? :-)

发布于 2022-05-18

早年读过一些关于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故事, 觉得很有传奇色彩, 细节却渐渐淡忘了。 日前在 John Derbyshire 的 Unknown Quantity 一书中重新读到那段历史, 在此摘个提纲, 以补记忆之不足。 那故事涉及的都是意大利人。 首先是 Scipione del Ferro (1465–1526) 于 16 世纪初得到缺二次项的所谓 “depressed” 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并于去世前传给了学生 Antonio Fior。 “秘籍” 在手的 Fior 听说 Niccolò Tartaglia (1500–1557) 也能解三次方程时, 悍然提出挑战。 两人于 1535 年进行解题对决, Tartaglia 彼时已得到了普遍三次方程 (跟 “depressed” 三次方程其实只差一个变量代换, 但时人并不知晓) 的求根公式, 故而轻松获胜。 1539 年, Gerolamo Cardano (1501–1576) 从 Tartaglia 处磨来了求根公式, 并承诺保密。 稍后, Cardano 将求根公式分享给了助手兼学生 Lodovico Ferrari (1522–1565), 后者以之为基础, 于 1540 年左右得到了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但恪于 Cardano 的保密承诺而无法发表。 1543 年, Cardano 在得知并确认了 Fior 的求根公式来自 del Ferro 后, 以之为由绕过了保密承诺, 于 1545 年在名著 Ars Magna 中公布了三次和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并将三次方程求根公式归功于 del Ferro, 将 Tartaglia 列为重新发现者。 Tartaglia 知悉后 “怒斥” Cardano, Ferrari 代师应对, 于 1548 年 “武力” 解决了争端——用一场解题对决击败 Tartaglia, 使后者在三次方程求根公式荣誉榜上一度 “落榜”。

发布于 2022-05-20

2022-06-05 补注:
→ → 本文之续篇

买了一本旧书, 收录的是有关希特勒的若干文章——包括他自己的文字, 身边人的观感, 及历史学家的评述。 封面上最后一句话咋译?——也许只能译为 “重大人生观察” 吧 (编者对此有一句解说:“The historian recogniz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eatness”)。 该系列中另一位拥有 “重大人生” 的人物是毛泽东。

发布于 2022-05-22

拙作“从‘αβγ’到‘超署名’”发布还不到两个月, 所提到的论文署名人数的 “世界纪录” 5,154 就被一篇题为 “Two-particle Bose-Einstein correlations in pp collisions at √s = 13 TeV measured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at the LHC” 的新论文大幅打破为了 8,778。 不仅如此, 新近得知, 被拙作揶揄为 “永恒的‘第一作者’” 的 “G. Aad” 的 “卧榻之侧” 居然出现了一个字母排序比他更靠前的家伙: M. Aaboud (虽不在这篇新论文里)。

发布于 2022-05-23

看到一套上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的韩国版韩战史, 感慨当时尚能基本不删改地出版此类译著。 此类译著照例要在译者序中先批一通, 但批过之后, 上等者是称其为反面资料, 维持原貌, 让读者 “自行分辨”; 中等者是宣布作了 “必要的删改” (起码让人知道有删改); 下等者是不宣而删 (读者往往不知或事后才知上当)。 至于现在, 基本出不了了。

发布于 2022-05-26

所提到的韩国版韩战史是 (中译名) 《朝鲜战争》, 共五卷,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1988 年出版。

读绫辻行人《暗黑馆事件》毕。 读到下册过半时, 之前馆系列里的重要人物越来越多地被串联了进来, 且线索细密、 悬疑满满, 使我对作者的景仰之心有如滔滔江水, 心说只差一个关节就可将此书推举为杰作了。 然而……那个关节楞是没圆上! 此书不是科幻、 不是玄幻, 而是推理小说, 因而必须有一个说得通的、 跟真实世界相容的逻辑, 悬疑之成为悬疑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约束, 否则简直辜负了读者的思考。 然而此书居然没对浦登家族的长生不老之谜作出澄清, 也没对江南孝明的 “视点” 何以能进入三十三年前的人物作出说明, 就结束了, 实在让我有一种失望和失落之感。 读者诸君若有读过此书者, 欢迎留言谈谈——但愿不是 (或毋宁说但愿是) 我读得不够仔细产生的误解。

发布于 2022-05-26

买到一本 G. P. 汤姆孙 (G. P. Thomson) 撰写的他父亲 J. J. 汤姆孙 (J. J. Thomson) 的传记 J. J. Thomson and the Cavendish Laboratory ($7.50)。 这对父子是物理史上的佳话, 不仅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J. J. 1906 年, G. P. 1937 年), 而且父亲发现了作为粒子的电子 (1897 年), 儿子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 (1927 年)。

发布于 2022-05-28

推特 follower 数目只差 25 就到 4,000 了, 要效仿那谁说一句: “I just want to find 25 followers...” :-) 4,000 虽然只及新浪粉丝数的 1/10, 互动数量却已相近了 (可见新浪粉丝数的水分有多大)。

发布于 2022-05-29

【小闲事】 早晨 10 时许出发, 赴 Montauk 游览。 这个面朝大西洋的长岛最东端景点疫情期间曾经去过, 印象极好。 此番重游, 途中在 Bridgehampton 的一家名为 Pierre's 的法国餐馆吃了午饭, 然后在 Montauk 镇中心稍作逗留, 用了些茶点。 这两座小镇前者系初次造访, 逊色于上次途经的 East Hampton; 后者上次已逗留过, 热闹而不拥挤, 有一种典型旅游小镇的闲适与活力, 系因喜欢而再次造访。 目的地 Montauk 州立公园也一如既往地让人流连——其中的灯塔上次因疫情之故只开放了底层的博物馆, 此次则已全面开放, 可惜排队要一小时左右, 我们到达时间偏晚, 决定放弃, 权当为下次留个念想吧。

发布于 2022-05-29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您可在每月前七天参与对本站所有文章的讨论
目前距本文的讨论期满尚有 4 天, 欢迎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