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22-10-02 以来
本文点击数
9,467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580,712
昨日点击数 5,942
今日点击数 1,239

站长在 Bluesky 新开了微博帐号
▷▷▷ 敬请关注 ◁◁◁

微言小义 (2022.09)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X.com | Mastodon <<<<<<

全部 理科 文史 社会 其它

博 文

注 释

#百字科普# 假如你被瞬间送到可观测宇宙的边缘, 往地球方向看, 会看到什么? 如果你有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高分辨技术, 也许你会看到温度涨落图中的一个极小的热斑——它是线度约 1,000 万光年的本星系群的 “前生”, 但你不会看到任何星系, 更遑论地球, 不仅因为它们太小, 更是因为它们的光还需数亿乃至数十亿年时间才能抵达你。

发布于 2022-09-03

Ref: The Little Book of Cosmology (by L. Page).

【小闲事】 午后赴 Old Westbury Gardens。 这是一个占地约 80 公顷的庄园, 八年前曾 “到此一游” 过, 印象很好。 此番重游, 则是因 Westbury 图书馆提供该园的免费入场券。 重游不同于初游, 捡精华之地略作怀旧后, 便没了具体目标。 于是先在园中的 Cafe in the Woods 吃了些茶点, 然后找一处阴凉的草坪撑开折叠椅, 坐下看书, 间或也陪儿子玩了会足球, 于五点半左右离园。 跟八年前相比, 唯一的差别是进庄园的主建筑 (系昔日园主之住所, 如今已是博物馆) 仍被要求带口罩——是我数月以来首次戴口罩 (当然, 口罩由馆方提供, 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早已没了随身备口罩的习惯)。 这庄园离家甚近, 环境清雅, 今后或可常去借地看书。:-)

发布于 2022-09-03

【小闲事】 再次赴 Connecticut。 此次走陆路, 从 Throgs Neck 大桥绕过长岛北侧海湾。 中午时分抵达 Greenwich。 这是 Connecticut 最富裕的小镇之一, 从爱看车子的儿子频繁报出的豪车品牌就可看出 (素来不识豪车的我从中归纳出了豪车的初步甄选特征: 越扁越有可能是豪车)。 我们沿该镇主街走了个来回并吃午饭, 街景和人气都不错。

离开 Greenwich 后, 东行数分钟至 Cos Cob 公园。 这公园毗邻河湾, 园内建有一个透明结构的世贸双塔形的 “911” 纪念碑, 网上有图片显示其在晨曦或晚霞下通体橘色, 十分漂亮, 可惜我们造访时的光照并非如此。 下午三时许抵 Stamford, 在旅馆 check-in 之后到 Mill River 公园走了走, 然后重回旅馆用餐及休憩。

发布于 2022-09-04

上次赴 Connecticut 参阅 2022-08-13 及后续两天的微博。

在旅馆大堂看 US Open, 一号种子 Daniil Medvedev 被 23 号种子 Nick Kyrgios 击败, 让我想起《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天下第一被天下第二所杀, 天下第二被天下第三所杀。 在倚重体力的领域里, 顶尖高手不仅能力接近, 动作也雷同。 比如网球的发球, 连站位都几乎一模一样。 不像智力领域, 哪怕齐名的高手, 风格也往往迥然有异。

发布于 2022-09-05

【小闲事】 离开旅馆启程返家, 中途在 Lyndhurst 庄园略作逗留。 这庄园位于 Hudson 河畔, 核心建筑是一座 19 世纪的城堡。 这庄园并非初游, 不过此次才注意到一条延伸向北的步道, 遂走了走。 另外, 在一座附属建筑的有可能新近装修的木结构房间里, 木料的清香像极了多年前时常造访的一位纽约上州朋友的林间住所的气息, 令我怀念。

发布于 2022-09-05

此系昨日行程之延续。

翻阅 “读库·哲学系” 之《死亡》毕。 此书没什么超越我所知所思之处, 但有两段话仍值得一转: 一段是引述法国作家波伏娃的话 “虽然有宗教的准备, 但 ‘一些圣人还是呼号着、 痉挛着死了’”; 另一段是说和平社会里英雄主义的最后所在是勇敢地面对死亡, “但奇怪的是, 这些垂死的典范都被称为 ‘生命的主人’”。

发布于 2022-09-07

阿西莫夫在 Isaac Asimov's Treasury of Homor 中表示, 每种语言都有一些幽默是无法译成外文的, 这让各个国家的人都觉得外国人缺乏幽默感。 不过这感觉对中国人也许是陌生的——起码在我所熟悉的中国, 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有幽默感才是常识。 这常识不是偶然的, 正所谓: 民主产生幽默, 专制产生嘲讽。

当然, 专制达到一定境界后, 将会连嘲讽也难以产生。 而恰恰在那样的情形下, 也许连承认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有幽默感也会变得有风险。

发布于 2022-09-09

本条微博的新浪版一发布即遭屏蔽。

我在新浪发微博后会扫一眼阅读数。 按经验, 机器屏蔽的阅读数会凝固在个位数, 若发布后的阅读数立刻有几十, 就算闯过机器关了。 之后则是小粉红的 “天罗地网”, 但那是人工举报, 比较慢。 不过昨天的微博破坏了经验: 发布后的阅读数立刻有几十, 但今晨一看, 仍是几十, 不知是超慢的机器屏蔽还是超快的人工举报……

发布于 2022-09-10

【小闲事】 下午赴法拉盛 (此为纽约的第二唐人街) 办事, 顺道在一家中餐馆的三楼天台吃晚饭。 这一两周纽约的天气已不甚热, 傍晚的轻风尤其惬意。 从天台望下去, 街上的车水马龙成了一幅市井长卷。 返程路上夜幕降临, 偶尔出现在高速路尽头的中秋之月又大又圆, 让我想起了 Neil deGrasse Tyson 在推特上新近贴出的月亮视觉大小示意图。

发布于 2022-09-10

说说幽默和嘲讽的区别——就当我的 “定义” 吧: 幽默往往发乎自然, 是轻松的, 没有强烈的针对性, 更非意在算计 (哪怕幽了谁一默, 也并非出于针对或算计); 而嘲讽是有针对性的, 且往往有刻意目的。 由于发乎自然, 幽默可成为气质的一部分, 嘲讽则不然, 气质里是没有所谓 “嘲讽感” 的。 政治笑话大都应算嘲讽, 幽默的典型例子则可举出我旧微博里提过的 Friends (老友记) 片段: Joey (男) 语出惊人地表示自己到过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女厕所, Monica 很配合地诧异道 “你到图书馆去干吗?”

发布于 2022-09-11

本微博可视为对 2022-09-09 微博的补充。

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第 4 季第 10 集 Our Man Bashir 毕。 这一集虽细节有颇多可议之处 (这似乎是该系列的通病), 比如 holosuite 的控制明明已失灵, Dr. Bashir 何必还开枪阻止 Garak 关闭 holosuite? 比如 Dr. Bashir 通过夸 Prof. Bare 几句, 就能让对方放了自己, 也不太说得通。 但总体而论, 将 transporter patterns 紧急抢救到 holosuite 里, 由此展开虚拟与现实相交织的故事, 堪称该系列最别出心裁的构思之一, 值得赞许。

发布于 2022-09-12

我的墨菲定律: 经常是刚刚喝了一口水, 就恰好有人随口问候 (不外乎是 “Hi”, “Good morning” 之类), 害我不得不急速咽下, 然后回礼。

发布于 2022-09-13

偶然读到已故美国物理学家 Heinz Pagels 的一篇题为 “A Cozy Cosmology” 的文章, 其中提到, 如果引力比实际更强, 太阳就会更快地耗尽燃料, 从而不会有足够时间抚育高等生命; 如果引力比实际更弱, 则太阳会更暗, 地球会太冷, 同样无法抚育高等生命。 这是对 “人择原理” 的一种过于狭隘, 狭隘到堪称是错误的表述。 “人择原理” 虽是以人类这一我们迄今所知的高等生命的唯一样本为参照, 但太阳这个特定恒星, 地球这个特定行星在其中并无重要性。 如果引力比实际更强, 太阳虽会更快地耗尽燃料, 但质量更小的恒星完全可以有足够长的寿命; 类似地, 如果引力比实际更弱, 地球虽会太冷, 但离太阳更近的行星, 或比太阳更大的恒星周围的 “地球” 未必不能有合适的温度。 当然, 物理世界是一个整体, 引力的改变会产生各种连带影响, 引力的强度也确实只在一定范围内才满足 “人择原理”, 但像 Pagels 那样的表述或推理毕竟仍是似是而非的, 是关于 “人择原理” 的诸多 “迷思” 之一。

发布于 2022-09-16

Ref: Modern Cosmology & Philosophy (Edited by J. Leslie).

值得一转的趣事: 1922 年爱因斯坦访问日本时, 因没有现金付小费给旅馆侍者, 于是就在旅馆便签上随手写了几行字相赠。 据说他曾告诉侍者, “有一天这些会值点钱”。 2017 年, 那便签以 156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发布于 2022-09-17

转 (意译) 自推特帐号 @AlbertEinstein。

1960 年, 稳恒态宇宙理论垮台前夕, 该理论的核心支持者 Hermann Bondi 发表了题为 “The Steady-State Theory of the Universe” 的短文, 信心满满地宣称, 稳恒态宇宙理论是现代物理的重大成就之一, 对物理学的贡献超过了相对论宇宙学。 Bondi 并且暗示, 物理规律的不变与宇宙的可变并不匹配。 这算哲学理由。 但物理规律的不变难道不是跟现象的可变更匹配吗? 现象若不变, 还要规律做啥? 反之, 若现象可变意味着规律也可变, 那还叫规律吗? Bondi 文章的另一个要点——被他视为稳恒态宇宙理论的优点——则是: 稳恒态宇宙能自动给出宇宙膨胀——因为否则会遭遇类似奥尔伯斯详谬的问题。 这种思辨性推理其实是宇宙膨胀成为已知事实之后的附会, 之前的 “稳恒态” 宇宙是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 是不膨胀的。 而且即使采用这种思辨性推理, 也得不出哈勃定律——因为任何足够快的宇宙膨胀都能起同样作用。 稳恒态宇宙理论的垮台是科学史上旧理论遭淘汰的无数例子之一, 本身既不罕见, 也不丢人, 但像 Bondi 那样的信心满满则是一种反面教训, 它启示人们, 哲学推理和思辨性推理是很靠不住的, 哪怕要用, 也切莫信心满满。

发布于 2022-09-18

Ref: Modern Cosmology & Philosophy (Edited by J. Leslie).

看了那么多集 Star Trek, 聊聊对那些在飞船或太空站上长期共事的人物的一般观感。 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是: 那些人物几乎个个都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真诚。 哪怕像 Odo 和 Quark 那样堪称互为 “天敌” 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也比现实世界里哪怕只是稍有过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诚多了。 我有时会想, 那些跟现实世界相差如此之大的人物为什么没让我觉得失真? 那个虚拟世界究竟有什么特点使那样的人物变得自然? 答案也许是在理性和职业精神: 在那个虚拟世界里, 人物立场虽五花八门, 却大都不失理性和职业精神, 不会为面子而胡扯, 更没有痞子和杠精, 从而既可交锋, 亦可交流。 不失理性和职业精神, 大约也是我欣赏那些人物, 乃至喜欢 Star Trek 的根本原因吧。

不过, Star Trek 的人物塑造也有一个虽谈不上硬伤, 但在我看来有些欠缺的地方, 那就是高度尚武, 经常 “打熬气力”, 且体型壮硕的 Klingon, 在格斗时居然跟其他种族差不多, 甚至拿着明晃晃的 Bat'leth, 也常常被徒手的敌人一脚踹翻, 仿佛横店日军……

发布于 2022-09-20

读黄易《盛唐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天地明环》——毕。 此书因黄易中风猝逝而未完, 绝笔于第二十三卷第二章开首的 “第二章” 三个字。 这皇皇五十八卷的三部曲读下来, 对书中很多人物都有了亲切感, 读到那笔力依旧的绝笔处, 想到才华横溢的作者已然逝去, 想到永远不可能知晓那些人物的下一步了, 不禁怅然若失。

发布于 2022-09-22

昨天读完了黄易的《天地明环》, 这里聊聊具体感觉。 黄易此书最别处心裁之处, 是以符太的 “实录” 串联起平行情节, 且跟主线匹配得宜, 技巧非同小可。 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跟《龙战在野》一样, 依然是龙鹰和符太, 我最欣赏的也依然是对这两人友情的刻画。 这里举一个例子: 第十一卷十三章, 符太陷入重围, 对方杀招破空而来, 这时书中有这样两句:

  符太朝龙鹰瞧来。
  他从符太眼里看到诀别的意味。

知道符太是怎样一个人的读者, 当能为这短短两句动容。 黄易这《盛唐三部曲》的情节繁复到了惊人的程度, 且视角高度立体: 同一件事, 不同的人从不同视角给出不同计谋 (人物本身也因此而鲜活起来), 都相当缜密, 常有超乎我思虑之处——当然, 情节繁复到如此程度的书很难有时间细读 (我以前说过, 这其实是黄易小说在我心中超越不了金庸的主要原因, 可谓过犹不及), 但粗读之下无破绽已足让我由衷钦佩。

发布于 2022-09-23

也聊聊黄易《盛唐三部曲》的小瑕疵。 黄易的武功描写是其亮点, 可以说是集金庸和古龙的特色于一体: 既有金庸式的招数描写, 又有古龙般的气势刻画, 但亦有类似情节繁复的过犹不及之弊。 比如常会对一方的招式作出大量描述——甚至从对手视角形容其凌厉, 但就在你以为对手要玩完时, 却看到对手 “哈哈一笑” 破解了此招。 这种转折看多之后, 容易对先前的描述生出一种类似 “虚假广告” 的感觉。 另一个瑕疵是《盛唐三部曲》有一个跟早期作品不同的 “共识”, 即特级高手极难被杀——哪怕在同级高手的围攻之下也往往只能重创, 难以击杀 (甚至被形容为 “想都别想”)。 但凡击杀则全靠机缘和运气——甚至离奇的运气。 这种 “共识” 本身就不太合理, 因无非是说特级高手往往能激发潜力逃亡, 但追杀方的同级高手何以就不能激发潜力追杀呢? 这倒罢了, 更不合理的是: 龙鹰和符太在特级高手中也被公认为最难杀的, 却屡屡因着离奇的运气才保住了小命, 这大约是意在渲染两人使命之不易, 却无意中跟那 “共识” 不甚一致。

发布于 2022-09-24

在 Netflix 上看影片 The Giver 毕。 这是一部 2014 年的反乌托邦影片, 描绘了一个强行消除一切差别并剔除了人类历史和情感的 “乌托邦”。 那些被剔除的历史和情感由一个传授者 (即片名所指的 “Giver”) 所保存, 并由一个记忆传承者 (Receiver of Memory) 所继承。 最终, 传授者和传承者合伙颠覆了 “乌托邦”。 这部影片在很多细节上乏善可陈, 比如完全没有交待何以一旦有人穿越所谓的 “记忆边界” (Boundary of Memory), “乌托邦” 里的所有人的记忆就会瞬间恢复; 比如传授者在缅怀历史上的思想自由时, 屡次将代表思想禁锢的 “信仰” (faith ——且配以教徒一齐跪拜的镜头) 作为思想自由的代表, 堪称不伦不类。 不过影片对 “乌托邦” 的刻画, 及影片中记忆传承者从一个 literally 黑白的大同世界逐渐接触和理解各种概念和情感的过程有一定的引人入胜之处, 也是我看完此片的原因。 这部影片在中国大陆应该不可能完整上映, 因为在传授者传授勇气这种情感时, 有一个被中国大陆剔除了的个人挡坦克的历史镜头。

发布于 2022-09-24

从本日起, 我开始在主页实时发布微博 (之前亦作过尝试, 但不曾持续)。

相应地, 全文的 “发布” 时间变成了一个预设时间 (因为我的程序要求文章有一个发布时间), 文末 “网友讨论选录” 里的留言时间则变得可以早于 “发布” 时间。 特此说明, 以免被视为破坏因果律。

有网友问起美国天文学家 Neil deGrasse Tyson 是否做过重要工作, 以及是否——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把冥王星踢出行星行列的人。 在这里答一下: Tyson 作为天文学家谈不上有重要的学术贡献, 但作为科学传播者或科学媒体人则有不小的份量。 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是国际天文联合会投票决定的, Tyson 只是赞成者之一。 不过他比投票早了六年就表示过意见, 且表示方式十分轰动 (可参阅拙作 “冥王星沉浮记”), 不排除对事态的后来发展起到过某种间接影响。

发布于 2022-09-25

【小闲事】 午后赴曼哈顿 Pier 76。 这是旧码头拆建成的休闲地——基本就是一块空地, 除少数玩滑板的人外, 没什么游人, 也没什么可游。 不过因延伸向外, 提供了看曼哈顿——尤其 Hudson Yards ——的新视角, 还是值得打个卡。 离开后, 沿 High Line 走到 Hudson Yards。 彼处人气恰到好处——热闹而不拥挤。 因多人自杀而关闭逾一年的 The Vessel 旁支起了大屏幕, 百十来张折椅上坐了些人在看橄榄球赛。 我对橄榄球毫无兴趣, 但世界杯期间若仍有此种设置, 则自当前来, 那时带点吃喝, 半躺着看球该多惬意。 顾虑着天气预报称晚些时候有雨, 进店—— Hudson Yards 购物中心的名字超土, 就叫 “The Shops and Resturants”——喝了杯咖啡读了会儿书就返程了。

发布于 2022-09-25

在 Netflix 上看了今年上映的影片 The Adam Project, 很喜欢。 这部诙谐科幻可以说是集烂片与好片的品质于一体: 烂片部分尽显最后一秒钟死里逃生, 坏人永远打不着好人之类的老一套; 好片部分则是极好地刻画了 40 岁的主人公经时间旅行回到过去, 跟 12 岁时的自己, 跟当时关系有些紧张的母亲, 跟当时已故但经再次时间旅行后重逢的父亲的相聚。 那些相聚幽默、 真挚, 并且感人, 大大超出了我对诙谐片在情感深度上的预期, 也大大盖过了烂片部分, 故而很喜欢。

发布于 2022-09-25

继续在 Netflix 上看片, 今晚看了 Enola Holmes, 也很不错——不过别以为我看一部爱一部, 其实每看一部之前都剔除过好几部, 有些只看几个镜头, 听几句话就剔除了。 不过这部正相反, 片头一小段动画介绍就吸引了我, 女主人公的哥哥 Sherlock Holmes 登场时我以为旁边的人是 Dr. Watson, 结果居然是 Mycroft Holmes, 更勾起了我的兴致。 情节也还行, 虽没什么复杂推理, 但人物关系处理得不错, 有些对白也很有韵味——比如 Enola 跟中途所救的 Tewkesbury 分手时的对白:

『Thank you, Enola Holmes, for helping me here.』
「You were supposed to have forgotten that name.」
『Then you'll have to find another.』

发布于 2022-09-26

2022 年 9 月 26 日美国东部时间 19 时 14 分, NASA 的 DART 航天器经过 10 个月零 3 天的飞行, 成功击中了小行星 Didymos 的卫星 Dimorphos, 成为以往只出现在科幻影片中的 “地球防御” 手段的初次试验。 此次撞击相当于是用一个冰箱大小的航天器, 以每秒约 6.6 公里的速度, 撞击一个金字塔大小的天体。

顺便说一下, DART 是 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双小行星改道测试”) 的缩写, 既是项目名称, 也可以表示项目中的航天器。 同时, 这个词 (“dart”) 恰好有飞镖之意, 可谓一语数关。

发布于 2022-09-27

谷歌的幽默: 今天搜索 “NASA DART”, 显示搜索结果的页面上会有一个 “DART” 航天器飞过, 然后在一个轻微 “爆炸” 之中, 整个页面会倾斜一个小角度。 真喜欢这种充满灵气的幽默。

发布于 2022-09-27

在电子书阅读器上读著名魔术师兼反伪科学人士 James Randi 的 Flim-Flam!。 先读引言, 一读就合胃口, 且越读越合胃口, 心想: 这文字风格我喜欢, 简直就像阿西莫夫的…… 片刻读至文末, 才发现这引言原来就是阿西莫夫写的。 :-)

发布于 2022-09-28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往年同日 (10 月 2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