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22-04-04 以来
本文点击数
5,508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825,285
昨日点击数 2,590
今日点击数 1,392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微言小义 (2022.03)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Mastodon | Bluesky | 新浪微博 <<<<<<

全部 理科 文史 社会 其它

博 文

注 释

一则有关英国物理学家威廉·汤姆孙 (开尔文勋爵) 的八卦: 汤姆孙授课时爱做一个危险的演示实验, 用来福枪轰击弹道摆。 结果有一次打偏了, 子弹穿过黑板打到了隔壁教室。 汤姆孙冲到隔壁查看。 万幸, 那边的老师未被伤着。 但那边的学生对他大喊: “没打中, 再试一次吧!”

发布于 2022-03-01

Ref: A Random Walk in Science.

阿西莫夫绝大多数科幻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没有 “外星人”。 他在自传里解释了这一特点的由来: 因为不想把地球人写成优于外星人 (当时科幻的习惯是但凡同时有地球人和外星人, 最终大都由地球人占主导——就像某些当代科幻喜欢吹捧本国人)。 他不在乎把人类写得优于机器人, 因此他的科幻里有机器人。

发布于 2022-03-03

Ref: In Memory Yet Green.

The vastness of ocean made it convenient to mystify ship and airplane accidents, and created popular myth such as the "Bermuda Triangle". Carl Sagan once commented in a TV program by saying it is strange for ships and airplanes to disappear mysteriously but never trains.

BTW, as Sagan mentioned in his book Broca's Brain, after he made his point, the host of the TV program counter-commented: "I can see you’ve never waited for the Long Island Railroad." :-)

发布于 2022-03-04

2nd tweet was posted on 2022-03-05.

绵延数十公里的俄军车队停滞在乌克兰北部已有多日, 各界猜测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企图重组; 二是缺乏油料; 三是用了中国山寨轮胎, 无法泥地行进。 无论哪一种, 都是很出丑的: 倘若是一, 显示训练水平低下 (多长时间才能重组?); 倘若是二, 显示后勤补给太差; 倘若是三, 显示军工自给能力滑坡。 也不排除两者或三者并存。

前不久看一则访谈, 谈到北约是否会军事干预俄乌战争时, 有专家在表示不会之后补充说, 这就是很多穷国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的原因 (当然, 人家说话没这么粗, 是我盗用了某国元帅的话)。 确实, 像俄军这种车队, 若遇空袭, 会死得比当年沙漠溃败的伊拉克车队更难看, 但由于是核武国家, 就只是出丑而已。

发布于 2022-03-04

几年前买过一本 The Mark Twain Anthology, 收录了几十位著名作家对马克·吐温的评介。 今天随手翻了其中鲁迅的一篇, 是 “《夏娃日记》小引”。 这本 Anthology 的编者为每篇文章都添了引言。 由于编者是老外, 我原以为对鲁迅文章的引言不会有料, 但扫视之下, 发现它居然提到《夏娃日记》是鲁迅两岁的儿子在隔壁刚搬走的西人留下的垃圾里找到的。 我粗略查了下, 这则花絮在中文文献里多数是援引《夏娃日记》中译者李兰在鲁迅去世后所撰的回忆, 或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 两者都比这本 Anthology 所用的 “《夏娃日记》小引” 的英译更晚——后者系 1931 年 Gongzhao Li 所译。 那老外编者能挖出这则花絮放入引言, 颇有两下子 (毕竟, 鲁迅此文只是该书几十篇文章之一, 且不算最有份量, 编者若每篇引言都如此着力, 大是了得)。 又莫非是那 1931 年的英译已包含了花絮? 若如此, 那是比李兰和许广平都更早了, 译者莫非是鲁迅的熟人? 从时间上看, 鲁迅此文撰于 1931 年 9 月 27 日, 英译当年就问世, 译者是熟人的可能性还真不小。 若哪位读者知道 Gongzhao Li 是何人, 望不吝提醒 (那译者若真是鲁迅的熟人, 说出来我可能是知道的, 看拼音却想不起来)。

发布于 2022-03-05

曾经考虑过写一本书, 用真实事例来评析各种逻辑谬误及诡辩。 但考虑归考虑, 从未付诸实施, 一是从未认真汇集过真实事例, 等到要写的时候再回想, 难免挂一漏万; 二是写这书得阅读无数脑残言论, 实在不想吃这苦; 三是所谓真实事例, 十之八九有敏感词。

发布于 2022-03-08

本微博系转发语, 所转微博参阅文末 “网友讨论选录”。

2020 年, 我写过一篇 “Lorenz 规范简史”。 在其中, 我将文章的缘起回溯为 “8 年多前” (也即 2012 年), “一位友人在我主页……发帖说 ‘Lorenz 规范’ 被许多人错成了 ‘Lorentz 规范’”。 但今天, 在制作新电子书《我的 “航海日志”》 (2002 - 2007) 的过程中, 我发现, 早在 2004 年 (即比那位友人还早 8 年), 我就在日记里记叙过从 Relativity, Groups, Particles 一书中知悉了 “原来 ∂μAμ = 0 是 Lorenz condition, 而不是 Lorentz condition”, 甚至还 “查了一下”。 这样一件事, 到 2012 年友人发帖时居然变得毫无印象, 更不用说 2020 年写文章之时了, 真是太意外了! 当然, 这倒也意味着 “Lorenz 规范简史” 一文不必修改, 因为那篇文章的缘起确实是友人 2012 年的帖子, 而不是彼时已遗忘的 2004 年的记忆。

发布于 2022-03-09

细心的读者也许还会注意到, 我在主页上整理 2004 年日记的时间只比写 “Lorenz 规范简史” 早了数月。 但这倒不算奇怪, 因为 2004 年日记是电子版, 整理时无需重新输入, 虽然过目, 印象却不深。 而此次之所以被注意到, 是因为写过文章的题材易引起我的注意。

在网上看到一些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的《少年科学》杂志, 出于怀旧下载几册翻了翻。 有一点很感慨: 那些杂志配有大量依内容而创作的插图。 反观如今的中文科普杂志, 经费和技术虽远胜往昔, 插图却基本都是从网上搜来的, 契合度大为不如, 特色更无从谈起。 或许是不再有百废待兴时期的职业热情和使命感了。

发布于 2022-03-10

「读书未必有成, 因之也未必有用, 但我以为这总是人间最好的东西, 值得用最热切的感情去爱。」——谷林 (1992 年 4 月 26 日致扬之水信)

发布于 2022-03-11

Ref: 《爱书来》.

偶然看到一位人文领域的写作者晒自己的稿费: “没有一年到过六万”, “自由职业 15 年了……年收入还不及 15 年前的 1/3” (以前是程序员兼平面设计师)。 发现原来自己也能靠写作在国内 N 线 (N ≫ 1) 城市当个自由职业者——没留意他在哪个城市, 看他时常远游, 在咖啡馆写作, 不到六万能这么滋润估计不会是一二线城市吧。

发布于 2022-03-12

本月——尤其是最近一周——以来, 我主页的访问数有一个显著下降, 降到了类似春节的程度 (那一向是最冷清的时段)。 从地区数据来看, 下降主要体现在中国大陆 (那是我主页的最大读者来源地)——从原本约为美国的 200% 左右, 降到了 140% 以下。 不知是否反映了疫情、 经济, 或影响网络访问的其他层面的变化?

发布于 2022-03-13

【别书记】 读马嘶《学人藏书聚散录》毕。 书已太多, 此书当不会重读, 别前撰此札记。 此书介绍了 20 世纪数十位学人的聚书失书之事。 其中聚书故事五花八门, 失书却基本源自两场共同劫难: 一是战争 (抗战), 二是文革。 其中有三则哭笑不得的故事值得一记。 一是文革后阿英的部分藏书被归还时, 一些古籍上多了几种藏书章, 分别是 “江青藏书”、 “伯达藏书”、 “康生” 等。 二是 1957 胡适在遗嘱里表示 “确信中国北平北京大学有恢复学术自由的一天, 我将我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不得已离开北平时所留下……的书籍和文件交付并遗赠给该大学”——这话在我看来有一定歧义, 是说已确信北大会有恢复学术自由的一天, 还是说等到能确信的那一天? 前者意味着当时便可交付, 后者则直到今天仍明显不合条件。 当然, 北大用了第一种诠释。 但胡适藏书早在北大知晓遗嘱之前就因批判胡适而被瓜分了, (截至此书撰写之日) 未能合并。 三是 1966 年红卫兵抄没周作人藏书时, 顺便把 “大汉奸母亲” 鲁瑞的牌位砸了, 却不知鲁瑞也是鲁迅的母亲。

发布于 2022-03-19

关于 “别书记” 这个系列, 可参阅 2020-12-13 的微博。

一则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的趣事: 1940 年, 去完奥本海默学生们的一个报告会后, 费米对好友 Emilio Segre 说: “Emilio, 我老了, 落伍了, 再也跟不上奥本海默学生们的那些高端理论了。 我去了他们的报告会, 却为无法理解他们而沮丧。 只有最后一句话让我振作了起来, 它是: ‘这就是费米的 beta 衰变理论。’”

发布于 2022-03-20

Ref: Enrico Fermi: Physicist (by E. Segrè).

俄国《共青团真理报》日前一度披露了一组数小时后即遭删除, 之后则宣称是黑客所为的俄军伤亡数字: 死 9,861, 伤 16,153。 该数字是否系黑客所为不得而知, 但攻势受阻及大量其他证据显示, 这支号称世界第二的军队在短短数周之内确已受到重创。 俄军这些年频繁动武, 它的 “世界第二” 并非纸上谈兵, 而且它若强撑到底, 或许终将达成某些战术或战略目标。 但乌克兰这样一支弱旅, 在仅仅得到一些单兵层级的防空及反坦克武器援助的情况下, 就能让俄军受到如此重创, 在很大程度上提示了这样一个有可能不受欢迎的事实, 即起码就常规军力而言, 俄系装备已远远落伍了, 军力排序的 “1” 和 “2” 之间已不像数字本身那样紧邻, 而是一条鸿沟。 夸示军力, 用阅兵激励自豪感是几乎所有威权或极权国家的嗜好, 那些国家宜以俄军的受创为清醒剂 (何况那些国家的装备——并非偶然的——多为俄系装备, 或以俄系为基础研发的)。

发布于 2022-03-22

读绫辻行人《水车馆事件》毕, 感觉有颇多不合情理之处 (以下有剧透, 未读而拟读此书者慎阅)。 比如杀了水车馆主人藤沼纪一并顶替其身份的正木慎吾居然想让岛田洁助他找寻密道, 就很不合理——尤其是他明明怀疑藤沼纪一进了密道, 而藤沼纪一身有残疾且已负伤, 若进密道, 有很大可能死在那里, 既如此, 他又怎敢让外人助他找寻密道?

此外, 在岛田洁解开水车馆事件真相的过程中, 身为凶手的正木慎吾没有用其所顶替的主人身份进行干预, 也很不合理。 还有一个不合理——确切说是不应该——之处, 是作者居然用上帝视角误导读者, 屡次用正木慎吾的第一人称心理活动暗示自己的面具之下是一张残疾毁容了的脸 (后者是藤沼纪一才有的特征)。

发布于 2022-03-24

读弦论 “教父” Edward Witten 的自传, 读到他说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天文学家, 却又担心自己长大后, 天文学家都得到外层空间去工作, 太危险了…… 不仅哑然失笑。 想起我小时候对长大后的世界也有过种种想象——倒都是美好的, 比如以为癌症什么都不是事儿了, 尤其憧憬外层空间 (没觉得危险)。 唯一相同的是, 都跟后来的现实大相径庭。 :-)

发布于 2022-03-25

Ref: "Adventures in Physics and Math".

乌克兰近日在局部地区改守为攻, 俄国则阿 Q 式地宣称第一阶段目标已然达成, 将转为以控制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为重点。 这是战争风向的首次转变——是俄国向着我之前分析的 1B 方向转变, 有可能祸延世界的 2x 基本可以排除了。 不过俄国若为颜面之故定要拿下一片乌克兰领土, 则长期走向有可能会是 1A。 技术水平远胜于俄的北约军援会从西侧源源进入乌克兰, 这将是俄军在以往侵略别国时从未遇过的情形; 同时, 俄国所受之制裁亦史无前例, 若不快速以 1B 告终, 军事和国运将双双惨败。

发布于 2022-03-26

读绫辻行人《迷宫馆事件》毕 (以下有剧透, 未读而拟读此书者慎阅)。 很早就猜测了宫垣叶太郎装死杀人, 及模仿死者撰写中的小说片段杀人乃假象 (片段实系凶手所撰)。 结果前者遭反转 (反转的线索——即宫垣年老病重, 我也想到了, 但以为是作者的破绽, 反转的真相则有赖上帝视角, 无从猜测), 后者则猜对了。

发布于 2022-03-30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卢昌海   (发表于 2022-04-04)

    2022-03-08 微博是转发友人微博时的 “按语”, 友人微博本身的内容如下:

    @万精油微博 (2022-03-07)

    #学单词# :whataboutism (whataboutery): 在辩论中不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而是采用 “你也如此” 的手法。

    知道这个单词很多年了, 一直不能在中文里用, 因为不知道中文对应的词。 如果按字面翻译, 那就失去了缩写单词的味道。 今天却意外地发现中文已经相对应的单词, 叫 “臭虫论”。 对人性有深刻洞察力的鲁迅先生在他的《外国也有》文章里对这个单词做了详细阐述。 鲁迅先生讽刺当时的中国人, 被批评时会声称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错误, 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其名句:「凡中国所有的, 外国也都有。 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 但西洋也有臭虫。」。 (卢注: 鲁迅的另一句话也许更精辟:「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 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 实在也不大舒服的, 但捉起来却也真费事…… 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 而竟发见了就更好。」)

    鲁迅先生的洞察力是很强的, 他文章中所阐述的许多人性弱点几十年后也仍然适用。 这个 “臭虫论” 在现在的微博上就非常流行。 从来不正面讨论问题, 总是用 “臭虫论” 来辩护。 你说俄军侵略乌克兰, 他就说美国侵略伊拉克; 你说新冠防疫的一些政策不科学, 他就说美国死了 80 万; 你说铁链女不应该在文明社会出现, 他就说美国也有贩卖人口…… 似乎指出别人的缺点自己的缺点就不是缺点了。 打岔说一下, 美国侵略伊拉克, 各大媒体都在辩论, 支持的反对的都有, 中国官方媒体只有一种声音。 美国的新冠政策批评的拥护的都有, 还有人抗议, 示威游行、 骂街的都有, 中国的官方媒体也只有一种声音。 美国的人口贩卖被抓住以后, 判刑很重。 前一阵有一个人被判了 400 多年。 中国的铁链女主犯现在只是虐待家庭嫌疑而已。

    英文把 whataboutism 归结为 logical fallacy (逻辑谬误)。 我觉得还是 “臭虫论” 比较精辟。 以后我微博再出现这种 whataboutism, 一律以臭虫视之。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