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3-07-22 以来
本文点击数
56,287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826,522
昨日点击数 2,590
今日点击数 2,629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第三只眼看《圣经》 (引言)

- 卢昌海 -

据说《圣经》(The Bible) 是人类历史上印刷最多、 流传最广、 读者最众的书。 在数学或自然科学中, 也许只有欧几里德 (Euclid) 的《几何原本》(The Elements) 有时会被拿来与之相提并论。 比如数学史学家希斯 (Thomas Heath) 在《希腊数学史》(A History of Greek Mathematics) 一书中就曾写道: “除《圣经》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书能 [比《几何原本》] 在世界上流传、 编辑或研习得更广”。 不过, 这种相提并论将各自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或有合理之处, 单以直接读者的数量而论, 则恐怕是对《几何原本》的明显抬举, 因为在这方面《几何原本》与《圣经》相比可以说是差之甚远的。 事实上, 就连我这种素来喜爱数学、 且书架上就有《几何原本》的人都不曾真正通读过《几何原本》(而今, 我甚至要进一步拉大两者的差距, 因为我要写一个系列品读《圣经》, 却起码在近期内绝无为《几何原本》撰写类似东西的打算)。 也许——并非出自偶然地——只有同为宗教典籍的《古兰经》(Quran) 等, 或个别人口大国的领袖选集才是在这方面能与《圣经》相匹敌的。

由于印刷最多、 流传最广、 读者最众, 再加上历史悠久,《圣经》对西方文化的许多层面都有着巨大影响, 是许多名称、 典故、 语言、 风俗等的集中来源。 因此, 对有兴趣了解西方文化及其渊源的人来说, 无论是否信奉以其为经典的宗教,《圣经》都几乎是一种值得了解, 甚至不可或缺的背景资料。 不过对我来说, 写这个品读《圣经》的系列还有另一个动机, 那就是我曾写过几篇泛评宗教的短文 (汇集于 论宗教), 而在读者留言中时常见到这样一种观点, 即《圣经》是博大精深的, 要品读过了才知真味——言下之意: 若未曾品读, 则最好勿加评论。 甚至某些很可能仅从翻译链末端的中文版了解《圣经》的教徒, 也以权威的口吻质问我对《圣经》是否了解。 对于这种观点或质问, 我曾作过间接但系统性的回应 (可参阅 关于批评的资格)。 不过, 即便在当时, 我也萌生过念头, 那就是若能抽出时间, 不妨与读者共同来品读一下《圣经》, 看它究竟是博大精深, 甚至如某些宗教书籍——比如《麦克阿瑟研用本圣经》(The MacArthur Study Bible)——所述, 是 “真理的源泉” (source of truth)、 “权威而终极” (authoritative and final)、 “严整性绝对无误” (infallible in its totality)、 “各部分绝无差错” (inerrant in its part) 的, 还是如历史学家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所述, 并经多数其它同等古老的文献所示范的, 是由 “胡乱消化的民族史片断、 可疑的爱情诗、 半疯癫的先知给出的含糊愿景” (scraps of ill-digested national history, doubtful love poems, the inarticulate visions of half-demented prophets) 组成的。 那样的品读既是对质问的更直接的回应, 也可作为对我那些泛评宗教的 短文 的补充。

关于写作动机还有一点可略作补充。 据《怀疑论者的注释版圣经》(The Skeptic's Annotated Bible) 一书的作者, 曾经是教徒, 后因通读《圣经》而转为怀疑的威尔斯 (Steve Wells) 回忆, 当他还是教徒的时候, 实际上并不通读《圣经》, 而只读教士 (clergy) 精心挑选出的片断。 威尔斯并且表示, 多数教徒对《圣经》的了解都是如此, 而他们不愿承认的事实乃是: 通读《圣经》反而会造成信仰的动摇。 威尔斯这一说法中有关 “多数教徒” 的部分是否可靠, 我不愿因他的怀疑论立场与我相近而随意采信 (事实上, 我起码对 “通读《圣经》反而会造成信仰的动摇” 这一点深表怀疑, 这似乎既低估了教徒的信仰, 也高估了他们在信仰上的自省能力和反思意愿)。 不过, 无论 “多数教徒” 是否通读过《圣经》, 我想通过这个系列引导出的事情是通读《圣经》并予品评, 看看这本让数以亿计——乃至十亿计——的人如此深信, 其程度被房龙概括为 “每一个字母, 每一个逗号, 每一个分号和感叹号都是由受神默示的人写下来的” 的超级经典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真理性或逻辑上的严整性, 以及被教徒视为至善的上帝的行为究竟如何。 这也许是很多读者都会有兴趣了解的。 之所以说是 “引导”, 是因为《圣经》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书, 品读的篇幅更将远远大于原文, 再加上长期地讲,《圣经》绝非我的主要写作题材, 因此以我一人之力完成此事是不太可能的。 有鉴于此, 我真正希望的是这个系列能激起某些读者的兴趣, 撰写风格类似的文章, 以相互接龙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品读。 当然, 这个希望能否实现非我可以左右, 我只希望当我自己还在品读的时候, 始终有读者跟我一起进行这场马拉松。

在开始这个系列的正文之前, 有两点需要说明。 首先是: 本系列并非意在抹黑《圣经》, 这不仅因为本系列的品读将包含文字及文化层面上的解读及背景介绍等完全中性的内容, 而且也因为我虽不是教徒, 且对传教逻辑颇为不屑 (我以前那些 短文 大都是针对传教逻辑的), 却并不认为《圣经》本身是一部荒谬作品 (起码并不比我喜爱的《西游记》之类的经典更经不起推敲), 若视之为古代史, 也未必比中国的上古历史更不靠谱。 如果说《圣经》有什么荒谬之处的话, 那与其说是来自《圣经》本身, 不如说是来自教徒对其真理性的过分标榜, 把一部千年古书硬 “穿越” 成时至今世仍可——甚至必须——字字遵循的真理, 就难免让原本符合时代水准——甚至是其中佼佼者——的正常作品变得荒谬了。 当然, 说明归说明, 对教徒来说, 也许不崇敬就等于黑, 从这个角度上讲, 哪怕是本系列最中性的内容, 或许也依然会被视为是对《圣经》的冒犯。 但对于仅仅将《圣经》视为一本古书——甚至喜爱这本古书——的读者来说, 我相信本系列——虽然风格因效仿教徒读经而显得也许比普通品读更为细密——将不会是冒犯, 正如我相信若以同样风格写一个品读《西游记》的系列, 是不会冒犯到《西游记》的喜爱者那样。

其次要说明的是版本。《圣经》作为 “权威而终极” 的 “真理的源泉” 的一个起码略有些尴尬的地方, 是它乃是一本经过长期删改、 拼接及翻译的经书, 不仅作者众多 (数十人以上), 成书过程漫长 (千年以上), 而且各部分的风格、 体例、 甚至原始语种都彼此不同。 比如旧约 (Old Testament) 以希伯来语 (Hebrew) 为主, 同时包含亚拉姆语 (Aramaic); 新约 (New Testament) 大体为希腊语 (Greek), 其中的马太福音 (Matthew) 却很可能源自希伯来语或亚拉姆语。 公元 1 世纪末左右, 旧约的内容开始固定, 形成了所谓的正典 (canon), 公元 4 世纪左右, 新约的正典也开始形成。 《圣经》正典的形成本身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没有很截然的界限, 而且所谓正典也并非唯一, 比如新教、 天主教、 东正教三大派别所认可的旧约正典的内容就各不相同。 另一方面, 正典大体形成之后, 原先与正典一同流传的许多 “兄弟” 经卷就被打成了异端, 甚至被迫 “失传”, 成为所谓 “失落的圣经” (The Lost Bible)。 正典的这种极具排他性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圣经》的继续演变, 从而如化石般地保留了古代作品难以避免的种种野蛮色彩和逻辑荒疏之处, 这些在我们的品读中将会具体介绍。

在《圣经》的流传过程中, 翻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比如旧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左右被译成了希腊语, 拉丁语 (Latin) 版本的《圣经》则是公元 4 世纪左右出现的。 再后来, 自公元 15 世纪起出现了先由拉丁语转译, 后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直接翻译的各种英文版。 到了今天,《圣经》已被翻译或转译成数以千计的大小语种, 几乎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这样的成书、 翻译及流传过程, 实在是一个非常凡人化的过程, 各种凡人化的错误也层出不穷, 比如在因误印而被称为 “邪恶圣经” (wicked Bible) 的版本中, “不可奸淫” (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 错成 “必须奸淫” (Thou shalt commit adultery) 就是一个著名例子。 曾经是基督教牧师 (preacher) 及基督教学院教师, 后转为怀疑, 并撰写了《我为什么成为无神论者?》(Why I Became Atheist?) 一书的美国作者劳夫塔斯 (John Loftus) 认为, 很多研究者正是从深信《圣经》开始, 在了解了《圣经》的成书过程后对其神圣性转为了怀疑。 这个看法与前面提到的威尔斯的看法颇具互补性, 若联立起来, 则意味着对《圣经》的真正钻研——无论钻研其历史还是内容——都会对信仰构成威胁。 当然, 那都是 “叛徒” 之言, 而且如我前面所述, 有可能既低估了教徒的信仰, 也高估了他们在信仰上的自省能力和反思意愿。 那么, 真正的教徒怎么看呢? 从前面引述过的房龙对教徒信仰程度的概括, 以及《麦克阿瑟研用本圣经》等宗教书籍的表述来看, 他们认为, 所有正典的内容——包括所有的翻译——都是由受神默示的人写下来的, 从而无论过程如何都是绝对正确的。 不过有趣的是, 对《圣经》的新近翻译似乎已不再享有这种 “受神默示” 的尊贵, 而会受到教徒的质疑, 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推出的 “新詹姆斯国王版” (New King James Version), 简称 NKJV, 就遭到一些教徒的质疑。

在那些被认为是 “受神默示” 的《圣经》版本中, 有一个地位相当特殊的英文版叫做 “詹姆斯国王版” (King James Version), 简称 KJV, 被很多研用本 (study Bible) 和注释本 (annotated Bible) 所采用, 并被誉为 “钦定版本” (Authorized Version), 简称 AV (跟某不良词汇的缩写切勿混为一谈)。 这个问世于 1611 年的版本经过了诸多译者近百年的努力, 不仅是最重要的《圣经》版本之一, 还对英文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甚至对许多其它语种的译本也有很大影响, 可以说是对《圣经》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 颇具讽刺意味但绝非偶然的是, 这个版本的历史却非常坎坷, 遭遇过很大阻力, 甚至付出过鲜血代价——而阻力的来源不在别处, 居然就在教会本身。 在教会具有极大世俗力量的年代, 为垄断对教义和教徒的支配权, 它曾主张个人只能以教会为中介, 而不能私自与上帝发生关系。 这种垄断的好处之一, 是教会可以利用其唯一中介的地位, 及教徒对《圣经》的无知, 通过出售在《圣经》中并无依据的所谓 “赎罪符” (indulgence) 等来敛取财富。 在这种主张下, 私自阅读《圣经》或阅读不被教会首肯的《圣经》都是非法的, 更遑论未经教会许可而翻译《圣经》。 1535 年, 对英文版——尤其是 “詹姆斯国王版”——《圣经》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英国学者丁道尔 (William Tyndale) 因私自翻译圣经而在流亡多年之后终被捉拿归案, 并于次年 (1536 年) 遭绞死并焚尸。 但人虽 “正法”, 影响却已无法剿灭, 丁道尔翻译的《圣经》当时就已流传出了上万本, 75 年后问世的 “詹姆斯国王版” 也是以他的译本为主要参考而完成的。 “詹姆斯国王版” 经过了 400 多年的岁月, 其英文虽与今天的英文存在一定差异, 却依然是最流行的英文译本之一, 且具有独特而典雅的文字魅力。

本系列采用的版本就是 “詹姆斯国王版”。

不过, 考虑到读者的母语是中文, 本系列对《圣经》的原文将采用中英文对照, 即在 “詹姆斯国王版” 之外, 逐句给出相对应的中文 (若对应本身有值得点评之处则略加点评)。 本系列所采用的中文译本是成书于 1919 年, 流传最广的《和合本圣经》。 除此之外, 我们还将参考前面提到过的 “新詹姆斯国王版” 或其它译本, 并对其与 “詹姆斯国王版” 的若干差别进行标注或点评。 “新詹姆斯国王版” 虽受到某些教徒的批评, 但它是由 100 多位《圣经》研究者、 牧师和神学家以希伯来语、 亚拉姆语和希腊语组成的原始版本为基础, 费时 7 年完成的。 在翻译过程中,该版本既参照了 “詹姆斯国王版”, 也参照了 1947 年发现的《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 并将一些古英文表述换成了现代英文, 其流传度目前已相当可观。

以上就是对本系列的基本介绍。 由于本系列的正文将由 “创世记” (Genesis) 开始, 从而将会缺失对书名——The Bible (圣经)——的品读, 因此在结束这篇序言之前, 我们先品读一下书名。

英文词 “Bible” 源自拉丁语的 “biblia”, 后者又源自希腊语的 “biblos”, 含义为 “书” (因此《圣经》也被称为 “The Book”)。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问: “biblos” 这个表示 “书” 的希腊语本身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个问题目前只有一个猜测性的答案, 那就是它很可能是来自一个港口的名称——“Byblos”。 这个位于今天黎巴嫩 (Lebanon) 的港口曾是古希腊从埃及进口莎草纸 (papyrus) 的港口, 而莎草纸是当时制书的原料。 正是这层历史关系使得原料名称 “papyrus” 成为了表示纸张的 “paper” 一词的来源, 而港口名称 “Byblos” 成为表示书的 “biblia”、 “biblos” 等词的来源, 并间接成为了《圣经》的名称。 “Bible” 一词在这一意义上的使用被认为可追溯到公元 4 世纪的希腊神父屈梭多模 (John Chrysostom)。 那么, 在公元 4 世纪以前人们又用什么来称呼《圣经》呢? 是 “Scriptures”、 “Holy Writ”、 “Sacred Writings” 等。 这些名称迄今仍有一定程度的沿用, 中文也均可译为 “圣经”。

虽然《圣经》曾给历史上许多其它书造成过不小的麻烦甚至灾难, 它跟 “书” 的这种渊源却已牢牢植入了英文之中, 比如在表示 “参考文献” 的 “bibliography” 中就能看到它 (“bible”) 的影子。

最后, 对本系列作一个一般性的声明:《圣经》是一本号称神圣的书, 但本系列绝不神圣, 不仅资料差错、 陈旧过时或笔误都大有可能, 甚至如 “邪恶圣经” 那样的严重错误也未必能免, 读者若发现了, 请随时指正。

创世七日谈 >>

第三只眼看《圣经》正文目录

参考文献

  1. The Holy Bible: King James Version, Barnes & Noble, Inc. (2012).
  2. Bible Dictionary & Concordance, Castle Books (2009).
  3. 《新旧约全书》(和合本).
  4. R. Alter, Genesis: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96).
  5. T. Aquinas, Thomas Aquinas I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ume 19),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89).
  6. Augustine, Augustine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ume 18),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87).
  7. I. Asimov, Asimov's Guide to the Bible, Wings Books (1988).
  8. I. Asimov, In the Beginning, Crown Publishers, Inc. (1988).
  9. J. Barton (ed) and J. Muddiman (ed), The Oxford Bible Comment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 T. Cabal (ed) et al, The Apologetics Study Bible: Understand Why You Believe, Holman Bible Publishers. (2007).
  11. N. Conner, Classical Mythology: From Mount Olympus to the Underworld, Fall River Press (2010).
  12. M. Coogan, 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 with Apocrypha: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13. J. A. Coyne, Faith Versus Fact: Why Science and Religion Are Incompatible, Penguin Books (2015).
  14. H. Ellerbe, The Dark Side of Christian History, Morningstar & Lark (1995).
  15. E. M. Good, Genesis I-II: Tales of the Earliest worl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6. R. H. Green, The Born Again Skeptic's Guide To The Bible, Freedom from Religion Foundation (1999).
  17. G. Greenberg, 101 Myths of the Bible: How Ancient Scribes Invented Biblical History, Bristol Park Books (2014).
  18. Holman Bible Staff, Holman Study Bible: NKJV Edition, Holman Bible Publishers (2013).
  19. W. Hone (compile), Lost Books of the Bible, Konecky & Konecky, (2010).
  20. J. L. Kugel, The Bible as it Wa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1. J. W. Loftus, Why I Became an Atheist?, Prometheus Books (2012).
  22. J. MacArthur, The MacArthur Study Bible: Revised & Updated Edition, Thomas Nelson, Inc. (2006).
  23. D. MacCulloch, Christianity: The First Three Thousand Years, Penguin Books (2011).
  24. M. H. Manser (ed),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Bible: A Literary Reference, Facts On File, Inc. (2009).
  25. D. Plotz, Good Book: The Bizarre, Hilarious, Disturbing, Marvelous, and Inspiring Things I Learned When I Read Every Single Word of the Bible,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9).
  26. J. R. Porter, The Lost Bible, Metro Books (2010).
  27. J. R. Porter, The New Illustrated Companion to the Bible, Chartwell Books (2012).
  28. N. H. Steneck, Science and Cre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76).
  29. L. Stone, The Story of the Bible: The Fascinating History of Its Writing, Translation & Effect on Civilization, Thomas Nelson Inc. (2010).
  30. H. W. van Loon, Tolerance, 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 (1998).
  31. S. Wells, The Skeptic's Annotated Bible, SAB Books, LLC. (2012).
  32. Zondervan, NIV Study Bible, Zondervan (2011).
  33. Bible Hub: Online Bible Study Suite.

相关链接

站长往年同日 (7 月 22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网友: 权权   (发表于 2013-07-22)

    虽然对宗教话题木有兴趣, 但还是果断沙发占座。

  • 网友: labniz   (发表于 2013-07-22)

    居然开始了这么一个系列, 有些意外。 不过这个话题必然会带来很多争议的, 信仰这东西, 很难容得下质疑。 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持续下去, 我等当好好研读……

  • 来自 8.35 的游客   (发表于 2013-07-22)

    太好了, 这个系列必须跟下去。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3-07-22)

    对本系列的参考文献略作一点说明: 目前所录 15 本都是我自己书房里的资料 (是的, 我确实购买过这么多跟《圣经》有关的书:-), 随着品读的开始, 我会通过购买、 借阅, 或在书店阅读等方式参照更多的资料, 届时将会添加到这里。

  • 网友: Chang905   (发表于 2013-07-22)

    Grand plan! looking forward to it. Two books can be good references: (1)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by Bertrand Russell, listed in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s list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ooks of the 20th century. (2) "The God Delusion", by Richard Dawkins, the famous atheist and biologist.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3-07-22)

    谢谢 905 兄, 那两本书我家里也有。:-)

  • 网友: markcheung   (发表于 2013-07-22)

    昌海大哥, 可以预料到这个系列一出来应该会有大量教众来诘问你。 要挺住啊呵呵! 非常赞同你对基督教的观点。

  • 网友: 龙珠雷达   (发表于 2013-07-25)

    说实话, 昌海兄写这个实在是抬举基督教了。

  • 卢昌海   (发表于 2013-07-25)

    没关系, 套用 Linus Torvalds 自传的书名来说, 写作乃 “Just for Fun”。

  • 网友: atreess   (发表于 2013-09-02)

    快更 O(∩_∩)O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