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5-05-04 以来
本文点击数
16,655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3,580,053
昨日点击数 5,942
今日点击数 580

站长在 Bluesky 新开了微博帐号
▷▷▷ 敬请关注 ◁◁◁

微言小义 (2015.04)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X.com | Mastodon <<<<<<

全部 理科 文史 书话 其它

博 文

注 释

#旧信拾趣# 瞧瞧爱因斯坦是怎么写情书的: 1899 年 8 月 (爱因斯坦 20 岁), 在给米列娃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 “在我第一次阅读亥姆霍兹 (Hermann von Helmholtz) 的时候, 您不坐在我身边, 我就一点也不能理解它……”——那些宣称狭义相对论来自米列娃的 阴谋论者 要是注意到这句话, 怕是要更振振有词了吧。

发布于 2015-04-02

拿到一张 Barnes & Noble 书店的 20% 折扣券, 想起我垂涎已久的牛顿通信集的第一卷 (该通信集前两卷是科学方面的, 其中第二卷我已有), 便上网去买。 岂料结帐时发现折扣券不能用于此书。 仔细看说明, 才注意到折扣券不能买教材, 而牛老先生的通信集居然算是教材! 气死我了! 神马学校会拿这书当教材??

发布于 2015-04-04

所提到的 “牛顿老先生通信集” 是 The Correspondence of Isaac Newton

陪女儿看——对我来说是重看——《星球大战》第二部 (Attack of the Clones), 最精彩处当然是 Master Yoda 跟 Count Dooku 的对决。 Dooku 最后用一根巨大的钢柱去压 Obi-Wan 和 Anakin, 趁 Yoda 救两人的空隙脱身而去。 看见 Yoda 吃力地托住钢柱并将之推开, 女儿评论道: “干吗这么费力地推那个柱子, 把两个人推开不是更容易吗?”

发布于 2015-04-04

晒一套我比较喜欢的三卷本的哲学史。 此书特别合我胃口的是在可用图表及数学公式来阐释概念时, 能 “悍然” 动用那些工具。 此书的引言也颇有趣味, 提到大量的早期哲学文献已经散失, 否则哲学史也许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样子, 被今人视为极具原创性的某些伟大哲学家也许实际上只是对前人成就的有天赋的阐述者。

发布于 2015-04-05

所提到的 “三卷本的哲学史” 是 Anders Wedberg 的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牛顿等科学家的信神常被教徒拿来说事, 著名物理学家温伯格 (Steven Weinberg) 对此有一句精彩的评论: “牛顿、 法拉第及其他过去的科学家深信宗教这一事实, 表明宗教怀疑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统治科学的偏见, 而是通过对自然界几个世纪的研究所得来的教益。”

发布于 2015-04-06

Ref: Facing Up。 另: 我自己对此也有过评论, 可参阅网友讨论区的 一个回复

“请不要讨厌穆斯林或基督徒等。 如瑞奇·热维斯 (Ricky Gervais, 英国演员兼导演) 所言, 假如你讨厌癌症, 那并不意味着你讨厌得癌症的人。”——理查德·道金斯 (这比喻其实不太贴切, 把癌症换成某种有一定几率使人产生暴力倾向的疾病或许更有可比性。 不过, 赞同其不因讨厌宗教而笼统地讨厌教徒的立场。)

人们爱说 “求同存异”, 我却喜欢 “存异而不求同”。 世上没有人在所有观点上与我一致, 这其实是好事 (否则我会为自己的不够独特而遗憾), 信教与否作为歧见之一, 本身并不足以使我讨厌。 教徒中我讨厌那些试图强加教义于别人者, 但对于 “存异而不求同” 者, 他们自己爱信不信, 我是不讨厌的。

或者换一个说法: 我对宗教的不以为然只是针对其在我眼里形同骗术的思维和传教方式。 至于教徒, 那些学了只是自欺的, 我谈不上讨厌; 我只讨厌试图将骗术强加于别人, 甚至试图灭了不受骗者和揭露者的那些教徒。

发布于 2015-04-08

所引 Richard Dawkings 的话来自其 2015 年 4 月 3 日的 twitter。 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13。

著名物理学家温伯格 (Steven Weinberg) 这样评论牛顿的《原理》: “阅读《原理》对现代物理学家来说是很困难的, 因为它的风格太几何了”。 我记得他在另一本书——《Dreams of a Final Theory》——里则说过他读海森堡的矩阵力学论文也觉得很困难, 我想也许可以替他补上一句 “因为它的风格太代数了”。:-)

太 “代数” 很困难, 太 “几何” 也很困难, 大概唯有 “分析” 恰到好处吧。 不过更新一代的物理学家可不买账, 他们是既 “代数” 也 “几何”, 还要 “代数几何”。:-)

发布于 2015-04-09

Ref: Facing Up

「我不知道有比通过科学史更好的办法来向本科生讲授科学。 毕竟, 科学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并且我认为不是最无趣的部分。」——史蒂文·温伯格 (Steven Weinberg)

很赞同他这个看法。 我写科普时也喜欢侧重科学史, 倒不是因为那样最容易介绍科学知识 (单纯地侧重逻辑也能介绍后者), 而是因为那样最能凸显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最能让人看到科学如何通过犯错和纠错而进步, 也最能传递一个也许比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教益: 科学不是 “伟光正”, “伟光正” 不是科学。

发布于 2015-04-10

Ref: Facing Up

北京时间 2015 年 4 月 10 日晚 10:35 分……

发布于 2015-04-10

昨晚睡觉前翻阅奥威尔的杂文, 发现他在读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Mein Kampf) 的英文全译本之后, 于 1940 年 3 月 21 日撰文表示, 希特勒的思想多年来鲜有改变, 德国多半早晚仍会如该书计划的那样攻打苏联: “也许, 在希特勒自己心里, 苏德条约所表示的仅仅是时间表的变更。”——此时距苏德开战还有一年多

发布于 2015-04-11

Ref: Essays (by Orwell)。 另: 我在 2014-06-02 的微博中也提到过 Orwell 对未来局势的预见性见解。

读民国文章, 鲁迅、 周作人、 胡适等常有针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极严厉的批评, 虽也有反对意见, 但大都能算正常争议。 换作是在今天, 别说那样 “一竹篙打翻一船人” 的批评, 哪怕谨慎得多、 范围有限得多的批评, 也往往会招来大批辱骂。 究其原因, 恐怕是很多文盲级的人终于会识字、 打字, 并且有地方发布文字了。

由此生出的另一点感想是: 写作者不宜学政客去顺应所谓民意, 若有独特见解, 无论会惹多少人不高兴, 都该照自己的见解去写。 顺应民意的东西往往是多数人已经认同的东西, 在人人都能码字的今天, 反倒没必要写了。

鲁迅自己也说过这样一句话: “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 倘一知道, 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 我之得以偷生者, 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 不知道, 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 如一箭之入大海。 否则, 几条杂感, 就可以送命的。 民众的罚恶之心, 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答有恒先生》)

发布于 2015-04-11

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12。

#旧信拾趣# 爱因斯坦在 1899 年 9 月 10 日致米列娃的信中提到: “下周之内市立图书馆就能把我预约的 Helmholtz、 Boltzmann 和 Mach 的书寄往米兰”。——赞一个! 不过不是赞爱因斯坦的勤奋 (他写完这句随即就向米列娃保证了会抛开功课与她共度一天), 而是赞一百多年前的图书馆服务就已这么周到。:-)

发布于 2015-04-12

“市立图书馆” 指苏黎世市立图书馆。

常有想学物理的网友让我推荐教材, 我一般会推荐《费曼物理学讲义》, 昔日读这套书的感觉真是一种享受。 比如第二卷第 25 章那个包含一切物理定律的方程式 U=0 大家还记得否? 费曼由此引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结论: 绝对明显的是, 仅仅把复杂性隐藏在符号的定义里的简单表述并不是真正的简单性。

另外, 在第二卷的开头费曼表示, 从人类历史的长远视角来看, 19 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将是麦克斯韦理论的发现。 与之相比, 发生在同一个十年里的美国南北战争将作为一件地区性的琐事而黯然失色。 这句话当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原来教材也可以有如此鲜明的个人风格, 而非相互传抄或集体编撰。

我欣赏费曼的这句话是因为它突破了当时接触到的教材的刻板风格, 并凸显了科学的持久价值。 至于从人类历史的长远视角来看, 19 世纪最伟大的事件本身则完全是可以商榷的。 有博友提到进化论, 考虑到其对宗教教条的沉重打击, 我也倾向于认为它比麦克斯韦理论更伟大。

发布于 2015-04-12

后两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13。

常有人把道德归功于宗教, 我对这种与天堂的引诱及地狱的恐吓有关的道德的信任度是赶不上对以理性方式建立起来的道德的。 在现代发达国家里, 两者也许有一定的殊途同归性。 但有盲从色彩的前者不如后者可靠, 比如昔日十字军东征时, 在上帝会赦免战士之罪的谎言诱导下, 十字军群体性地丢弃了道德, 烧杀淫掠、 无恶不做。

有博友说基于理性的道德也是靠不住的。 我不否认理性也是可以沦陷的, 但关键是崇尚理性的人通常有较为独立的思维, 较少迷信权威或从众。 虽然每个人的理性都未必牢不可破, 但不容易凭某个权威的蛊惑或人云亦云的气氛就大面积地颠覆一群理性思维者的观念。

发布于 2015-04-13

后一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14。

象棋大师、 格鲁吉亚象棋冠军 Nigalidze 日前在迪拜象棋公开赛 (Dubai Open Chess Tournament) 上用 iPhone 作弊被发现并遭驱逐。 想当年, 击败卡斯帕罗夫 (Garry Kasparov) 而轰动一时的 “深蓝” (Deep Blue) 乃是位列全球 500 强之列的巨型计算机, 现如今居然手机程序也能有一国冠军之实力了…… 有人甚至戏称用微波炉芯片也能打败世界冠军!

我很期待人工智能的发展。 不过以下棋而论, 现有的程序恐怕太借重存储和计算速度, 部分依赖于穷举手段, 跟建立在有限且不可靠记忆之上的人类智慧走的是不同的路子。 我希望有一种计算机棋赛, 对存储和计算速度——尤其是前者——作出苛刻限制, 逼程序设计往更接近人类智慧的方向努力。

发布于 2015-04-14

《Star Trek》有一集讲到飞船上的一种实验物因产生出 “集智”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而获得了与其他智慧生物一样的对待, 被送往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 我想, 若有朝一日人工智能与人类产生了智力竞争, 且有了自行开采原料、 复制及进化等能力, 也未必该被继续视为工具, 而应该送往适合他们但未必适合人类的环境 (比如火星), 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一个人临死前, 想到自己的后代还生存着常常是一种安慰。 若果真有那样一种被送往其他地方自行发展的人工智能, 在遥远的未来, 若人类这种脆弱的有机生物灭绝了, 而那些人工智能还存在, 对人类来说是否也有一种后代延续般的安慰呢?

发布于 2015-04-15

所提到的《Star Trek》中的剧情出自 “The Next Generation” 中的 episode: “Evolution”。

偶尔有博友问我为何删他的评论, 在这里说明一下: 我从不删任何人的评论, 就连被拖黑的人, 我也会让其人 “死” 观点在 (哪怕这 “观点” 除了辱骂别无一物)。 不过我常删自己的微博——主要是两类: 一是转发数少的; 二是我自己的回帖式微博 (我有时候以之作为将原贴暂时置顶的手段)。

网上有少数我想关注却没有关注的人, 没有关注的原因是每个回帖都作为独立帖子发布, 且数量极多, 一旦关注了整页都会是信息量不大的回帖式微博。 因此我自己虽偶尔也将回帖作为独立帖子发布, 一般只留存一小段时间。 碰到这类帖子, 诸位若想避免 “一损俱损”, 可将评论发在原帖后。

发布于 2015-04-16

拉普拉斯之问: 如果连续 N 次官员自杀都是 “畏罪” (或连续 N 次宝马肇事都跟富二代有关、 连续 N 个女官员都有权色交易、 连续 N 次辟谣都是说谎……), 请问下一个官员自杀是 “畏罪” (或下一次宝马肇事跟富二代有关、 下一个女官员有权色交易、 下一次辟谣是说谎……) 的概率有多大?

发布于 2015-04-16

背景新闻: 不要一看到官员自杀就想到 “畏罪” (《中国青年报》2015-04-16)。

晒一本新近买的书: 2010 年菲尔兹奖得主之一、 法国数学家赛德里克·维拉尼 (Cédric Villani) 的自传性作品《Birth of a Theorem》, 讲述其获奖工作的研究历程。 维拉尼的获奖工作是关于朗道阻尼 (Landau damping) 和玻尔兹曼方程 (Boltzmann equation) 的, 属数学物理。 此书为新书, 但购于旧书店, 半价。

发布于 2015-04-17

某日在旧书店翻看一本书话的第一篇, 作者说自己和老公都是书迷, 结婚时庆幸结婚誓言只涉及贫富、 疾病之类的 “小事”, 而没说书得合并, 否则誓言会更有分量, 婚可就未必结得成了。 然后记叙了结婚五年后两人终于作出了将书合并的戏剧性决定及合并的过程, 非常有趣, 当即买下。 后又从 Amazon 买来了姊妹篇。

发布于 2015-04-18

所提到的书话及姊妹篇是 Anne Fadiman 的 Ex LibrisAt Large and At Small

转一幅被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称为 “我见过的最诙谐的卡通之一” (one of the wittiest cartoons I've seen), “确实非常有趣” (Very funny indeed) 的作品, 大家欣赏一下, 能看懂否?:-)

发布于 2015-04-20

三年前, 《星球大战》导演 George Lucas 想在自己的地块上扩建电影制片厂, 遭邻居阻挠而未果。 如今, 他决定在同一地块上建 “经济适用房”。 他否认是报复, 不过这对富人为主的邻居是一个打击。 我支持他的做法, 如今很多打着环保、 维权等旗号的团体常显露出宗教式的偏执, 以合法手段杀杀他们的气焰也不坏。

发布于 2015-04-20

News Ref. e.g.: “George Lucas strikes back...with affordable housing” CNBC, 17 April 2015.

我有时会想——作为一种科幻题材: 环保、 维权、 动物保护…… 这些意识的流行若是早上两三百年、 力度再激进一点, 如今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工业革命及大规模的能源开发、 基础建设等可能会因环保组织的抗议而夭折; 对医学研究至关重要的尸体解剖和动物实验等也许会因维权团体及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而停滞……

近日, 美国历史上首次, 法官判决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动物实验室的两头黑猩猩有像人一样出庭的权利。 动物权利组织 NhRP 的负责人表示: “我们的脚已经进了门, 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 门不可能再完全关上了”。 有评论者猜测, 这类进展有可能扩展到涵盖更多的实验动物。

很多博友认为没有工业革命, 就不会有环保、 维权、 动物保护之类的意识。 我倒不这么看。 诚然, 这些意识的实际产生与看到了工业革命的后果大有关系。 不过, 出于其他理由, 比如宗教理由, 认为同属上帝创造物的动植物乃至人类尸体都神圣不可侵犯等, 起码作为科幻题材不是不可思议的。

发布于 2015-04-21

News title: Judge’s ruling grants legal right to research chimps (Apr 20, 2015).

民国是乱世, 不过有些服务的水准却让我感到意外。 比如读鲁迅、 许广平《两地书》时有个印象: 他们在京沪、 厦广等地间的信件常常几天就能送达。 回想我自己 1990 年军训时, 杭州大连间的信件也往往要耗时一周; 更惊讶的是: 王辛笛在《夜读书记》中说他向英国、 日本书店购书时, 居然能货到付款——时为 20 世纪 30 年代。

小时候也有一个感慨 (这个跟民国无关), 那就是: 古装片——比如《水浒》——里店小二的服务态度真好, 比当时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自己去过的餐馆好太多了。 另: 前贴所说的 “京沪” 中的 “京” 是北京而不是南京, 我没按旧习惯说成 “沪平” 而已。

发布于 2015-04-21

后一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22。

“童年也许可以定义为玩耍的年代; 从而有些孩子从未年轻过, 而有些成人从未老去过。”——威尔·杜兰特 (Will Durant)。 杜兰特是 1968 年的普利策奖得主, 11 卷巨著《文明史》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的作者之一 (另一位作者是他妻子 Ariel Durant)。 那套《文明史》我曾从旧书店淘过几卷感兴趣的。

上面的引文来自《Fallen Leaves》 (不妨译为《落叶集》), 是他去世 32 年后才被发现的遗作, 被誉为他最私人的一本书 (他在其他书中叙述的大都是别人的观点)。 我虽有他《文明史》的某几卷, 但只是备为参考, 并未读过。 倒是这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已读了一部分, 发觉文笔相当优美。

他对年轻的描述也很有趣, 他说年轻人喜爱新奇与冒险, “a man is as young as the risks he takes” (一个人冒多少险, 就有多年轻); “The tragedy of life is that it gives us wisdom only when it has stolen youth” (生命的悲剧在于, 它只在偷走年轻之后才给我们智慧)。

发布于 2015-04-25

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26。

科学的发展可以远溯到希腊之前很久, 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 也许还有亚洲的古文明。 那么希腊科学独特在哪里呢? 是在于她不像以往那样偏于实用或宗教式传统, 而是更多地基于思考者的个人好奇心, 具有整体视野, 且勇于构筑体系。 这是 “思想史上的一个新开端”。

发布于 2015-04-26

此处介绍的是我在 4 月5 日微博中提到过的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一书的观点。

威尔·杜兰特 (Will Durant) 遗作《落叶集》 (Fallen Leaves) 的发现者 John Little 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写道, 杜兰特目睹了人类文明的剧变: 1885 年出生时, 城镇间的主要交通还靠马车; 1981 年去世时, 人类已登上月球。 想想我自己, 出生前人类已登上月球, 直到去世也未必有机会看下一次登月。 当然, 其他玩意儿改变不少。

发布于 2015-04-26

我对哲学的个人口味如下: 古代哲学 (史) 因涵盖古代科学 (史), 我最感兴趣; 现代哲学中, 在我眼里较无价值的是科学哲学 (因哲学的思辩式思维几乎全面弱于现代科学); 较有价值的是科学以外学科的哲学, 如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道德哲学等, 因那些学科也是思辨型的, 且还时常掺杂学术以外的因素, 哲学式思考不无令人耳目一新处。

这本是对旧作 小议科学哲学的功能退化 常被视为轻视哲学的辩白, 但看来是越辩越黑了。 这么说吧, 我视哲学为人类文明最古老而可敬的传统。 虽然时至今日, 在科学这一领域中她的参考价值已极少 (这可视为她的一个子女在其擅长的领域全面超过了她), 但在很多其他领域仍有出色之处。

发布于 2015-04-27

每本哲学史都会讲泰勒斯的 “万物本源于水”, 这种反直觉的观念从何而来呢? 多数书都语焉不详或言之不成理。 就连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只作了堪称拙劣的附会式夸奖: 现代科学表明万物都由氢组成, 而水有三分之二是氢。 相比之下, Anders Wedberg 的《A History of Philosophy》一书中的说明还不错 (可惜字数所限写不下了) :-)

发布于 2015-04-28

我在本月 5 日与 26 日的微博中介绍过 Wedberg 这套书。

“对于深信不疑的东西, 我们手里的证据越少, 面对异见者时就会维护得越激烈。” (The less evidence we have for what we believe is certain, the more violently we defend beliefs against those who don't agree.)——泰森 (Neil deGrasse Tyson,美国天文学家)。 这话倒过来说也大致不差: 越是被激烈维护着的东西, 它的证据往往越薄弱。

博友转的一句罗素的话也可译成中文分享一下: “有证据时没人谈信仰。 我们不谈对 2 乘 2 等于 4 或地球是球形的信仰。 我们只在想用情感取代证据时才谈信仰。” (出自 “Will Religious Faith Cure Our Troubles?” 一文, 收录于《Why I am not a Christian》一书)

发布于 2015-04-28

Tyson 的话引自他 4 月 27 日的 twitter。 后一条微博发布于 2015-04-29。

“对于深信不疑的东西, 我们手里的证据越少, 面对异见者时就会维护得越激烈” 这句很像古龙小说《武林外史》中快活王的赌博手法: 手里的牌越差, 越会狠狠下注, 要将对方吓退。

其实, 若果真信仰一种东西, 连证据的缺乏、 甚至相反的证据都可以视若无睹, 又何必在乎别人的不信呢? 难道说别人的不信比无证据甚至相反的证据更能动摇自己的信仰吗?

发布于 2015-04-29

看 BBC 系列片《Generation Earth》, 讲到香港时有句话印象颇深:“(香港) 将近 300 万人住在 14 层楼以上, 比整个芝加哥的人口还多”。 在香港看那无数的高楼时只觉得壮观, 这几个数字一摆则是不同的感觉。 如果有人说要建一个城市, 让芝加哥所有人都住到 14 层楼以上的 “高空” 去, 我一定会以为是痴人说梦。:-)

发布于 2015-04-30

中学时, 非常喜欢一位名叫秦关根的先生撰写的两本传记: 《爱因斯坦》和《法拉第》, 也喜欢他为前者撰写的后记 (参阅图片)。 多年后, 纯粹出于怀旧目的还买了那两本书 (可惜《法拉第》没能买到当年的版本)。 迄今也不知秦关根究竟何许人, 但在这里发微博怀念并感谢一下这位曾带给我快乐阅读时光的作者。

发布于 2015-04-30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往年同日 (5 月 4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