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文
|
|
【镜像历史】 1927 年 8 月 1 日:『午夜 1 時, 以周恩來爲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指揮下, 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等率領黨所掌握的軍隊 2 萬余人在江西省南昌發動暴亂, 大肆劫掠, 爲中共武裝暴動之開端,
史稱「南昌暴動」。 (中共建政後定本日爲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及「建軍節」。)』——《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
|
过去数月, 陆续发过几条有关美国天体物理学家 Neil DeGrasse Tyson 的 Starry Messenger
一书的微博, 今天再发一条, 罗列一下该书对美国社会政治版图的若干介绍——都是一定程度上打破 stereotype 的:
1. 反疫苗人士如今集中在共和党阵营里, 但不久之前则是以民主党阵营为主的, 导致了诸如 2019
年若干蓝州麻疹流行那样的后果。
2. 如今民主党是更支持种族平等的政党, 但在历史上, 解放黑奴的是共和党的林肯总统,
最早的两任黑人国务卿都是共和党任命的 (2005 年的 Colin Powell 和 2009 年的 Condoleezza Rice),
而民主党则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是一个更偏于种族主义的政党。
3. 共和党是偏于保守和宗教的政党, 但在转基因食品方面, 反而是共和党阵营与科学界站得更近,
民主党阵营则偏于抗拒。
4. Fox 并不只是声名狼藉的 Fox News, 而是也包括了跟自由派色彩浓厚的好莱坞密切合作的 20th Century Fox,
且发行过科学系列片 Cosmos (2014 年) 等。
|
|
看了一部讲述 James Webb 太空望远镜研发历程的纪录片
Unknown: Cosmic Time Machine。
看这部纪录片时, 很自然地想到了同为 “大科学” 项目的 SSC (超级超导对撞机)。 跟那个花费 20 亿美元后黯然下马的项目相比,
James Webb 其实是更有风险的, 能导致整体失败的所谓 “single point failure” 多达 344 项, 是火星探测器项目的 3-4 倍,
甚至比 Apollo 登月项目还多, 是有史以来风险最大的科学项目。 而且跟 SSC 哪怕出问题也可以维修不同, 距地球约 150
万公里的 James Webb 一旦出问题, 是人类目前的航天技术无力维修的。 在这种情况下, 历时十几年, 耗资 100 亿美元的
James Webb 能够完成堪称奇迹。
|
|
聊几句中国经济。 去年中国出现了长期以来的首个人口负增长, 各路评论都提到中国已结束人口红利时代,
也结束了经济高速增长期。 不过跟这个本质上意味着劳动力短缺的因素相反,
中国经济的当下问题却是劳动力过剩——突出表现之一是大学毕业生的超高失业率 (官方数据约为 20%, 北大学者张丹丹的估计是接近
50%, 而我一位在国内高校任职的友人则提到某顶级高校有 60% 的新毕业生没找到出路)。 这个当下问题跟人口负增长无关,
肇因是东西方脱钩和产业链转移等造成的国外订单减少, 及房地产暴雷和地方财政吃紧等造成的国内消费疲软。
人口负增长只是在当下问题之上叠加了一个长期阴影, 相当于 “双保险”——只不过是负的。 当然, 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依然庞大,
局部的繁荣是少不了的, 端看镜头往哪儿拍; 而有 “世界一流” 的统计局和网信办保驾护航, 整体的数据亦不至于难看。
其实别说中国, 哪怕制裁下的俄国, 若要拍几集 “舌尖上的俄国” 一类的岁月静好片也是不成问题的,
而朝鲜人民的 “幸福生活” 更是从来不曾中断过……
|
|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 意识到我居然跟前天 (8 月 4 日) 发生在曼哈顿 Union Square 的一场小骚乱擦身而过:
那天午后我在 Strand 逛书店, 于 3 时许在 Union Square 乘地铁转长岛火车回家。
进地铁站前, 看到广场上聚集了很多年轻人, 从地铁站亦源源不断有年轻人出来。 当时不以为意,
但今天偶然在新闻上看到, 那天的聚集酿成了骚乱, 场面于 3:30 左右开始失控——距我离开该地仅隔半小时。
最终, 聚集规模达到数千人, 纽约警方派出了上千警员 “维稳”, 骚乱导致包括纽约警长在内的多人受伤,
若干商家及 Union Square 地铁站一度关闭。 诡吊的是, 年轻人聚集的原因是 Youtube “大 V” Kai Cenat
宣称于当日下午 4 时赠送一批 PlayStation 5, 骚乱的原因却不甚明了, 既不是为了哄抢赠品, 也不是因
“大 V” 食言而 “民变” (骚乱于 4 时之前就已开始)。 从新闻的所见来看, 这是一场无头苍蝇式的骚乱,
不是出于诉求, 甚至不是为骚乱而骚乱, 而是人数达到 “临界质量” 就自动失控。 这也许正是某些
“挺能搅儿” (teenager) 的特点。
|
|
友人在微博里分析成都 “大运会” 美国以一枚金牌位居 No.24 之事, 提到了
“美国国家游泳队说他们不派队伍参加 (虽然队伍里大学生很多)”, “篮球没有组联合队,
就一个学校的校队去了” 等零星信息, 及美国国务院在旅游建议中将中国列为 “level 3”
(即建议不要去) 这样的系统因素。 我转发时写了几句转发语:
「在美国国务院 level 3 的 “危邦” 建议下, 一边是举国体制外加职业选手, 一边是真正的大学生且很多是
“散客”, 也许是一边倒局面的根本原因。 重视及参与程度悬殊到这种地步, 胜利也就变成 “独乐乐” 了。
这就好比我在街上若自个儿跑起来, 可以超越所有人, 却没什么可嗨的。」
|
|
在 Mastodon 看到一句话, 说得不错, 一针见血地戳破了某些伪善的 “好意”:
「叫台湾人 “同胞”, 台湾人不乐意, 以后别这样叫不就行了? 一个普遍的原则是:
如果你因为自己是好意而对别人的拒绝不乐意, 那这个好意本身也很可疑。」
|
|
依照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在足够复杂的数学公理体系中, 必定存在不可判定的命题。
有人也许会想: 把那个命题 (或其否命题) 当成公理添加到原先的公理体系不就行了吗? Nice try!
但还是不行, 因为在添加后的公理体系中, 依然会有新的不可判定命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 社会现象里也有这种怎么修订都会有问题的情形: 比如我们可以为某种职业的工资垫底,
从业者都是穷人鸣不平, 认为应予提高。 但只要不是主张彻底的大锅饭, 则提高了之后,
在所有职业里依然会有新的工资垫底的职业, 那里的从业者是新的工资分布里的穷人。
当然, 讨论社会问题的风险在于很容易踏入道德陷阱, 因此必须澄清说: 这不是试图漠视穷人问题,
而至多是说, 不能把工资垫底, 从业者都是穷人当作质疑某种工资分布的唯一理由, 否则只会导向大锅饭。
很多其他社会理念肤浅化、 教条化之后亦会如此。
|
|
在如今这种经济下行, 数字难看的情形下, 中国宣布暂停发布青年失业率等信息。 对此, Mastodon
上有一句评价非常形象:「这很像恐怖电影里的桥段: 怪物正向你冲过来, 与此同时灯在一盏一盏地熄掉,
伴随着呯、 呯的音效……」
|
|
【通告】 各位网友, 我在 Threads 上也注册了帐号——不过不打算搞成 Mastodon
和 “X” (即曾经的推特) 的镜像,
而将用来发纯英文贴。 那里的英文贴将大都不是中文贴的英文版,
而会是一些在我看来更适合发英文或译成中文会有失韵味的内容。 欢迎感兴趣的网友关注这一
Threads 帐号。
除上述网址外, 没有 Threads 帐号的网友也可在我主页的 “All English Contents”
(任何主页页面的左侧信息栏里都有指向该页面的链接) 上看到当前最新的 Threads 帖子, 及指向 Threads 文字合集的链接,
欢迎造访。
|
|
晒一本新近买到的数学书: Mathematics Today: Twelve Informal Essays。
此书收录的文章皆出自名家, 比如介绍四色问题的是该问题的解决者 K. Appel 和 W. Haken, 介绍时空几何的是
R. Penrose, 介绍计算理论的是对希尔伯特第十问题作出过重大贡献的 M. Davis。 该书在引言中提到,
跟物理、 化学、 生物等领域的概念具有物质基础, 从而相对容易说明不同, 数学术语高度抽象,
连构建比喻和隐喻都很困难。 这说得当然没错, 比如 cohomology、 meromorphic 这样的术语,
科普起来那叫一个头大。 但另一方面, 有些看上去很不抽象的数学术语实际上更让人吐血,
比如 building 和 apartment ——不信的读者不妨查查它们作为数学术语的含义, 看会不会吐血。:-)
|
|
梅西率 Inter Miami 队以全胜战绩夺得了该队历史上首个美墨联赛杯 (Leagues Cup) 的冠军
(今天在谷歌上搜 “Leagues Cup” 可看到焰火)。 在梅西 “入伙” 之前, 该队是垫底球队,
正谱写着惨不忍睹的连败记录, 梅西的到来真可谓扭转乾坤。 不过这也反映出北美足球实力跟欧洲的巨大差距,
换作是在知名的欧洲联赛里, 再厉害的球星也不能让垫底的球队一跃成为冠军吧。
|
|
看十集系列片 Japan Sinks: People of Hope 毕, 很喜欢。
这已是第 N 次看日语原声英文字幕的片子了, 不再有早先的费劲,
甚至已有些喜欢了——因为尽管听不懂原声, 但其所传达的语气却胜过翻译配音。 这部片子据说是基于小松左京 1973
年的小说《日本沉没》, 但显然作了 “现代化” 改编, 比如关于疫情的部分有可能是因片子问世于疫情期间的 2021
年而添加的, 激进分子用无人机攻击日本总统则肯定为原著所无。 这部片子很好地融合了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
既有微观上的众生百态 (包括略带喜剧色彩的地震科学家——但他与论敌重归于好的情节却处理得真诚而感人,
堪称亮点), 又有宏观上浓重的灾难和悲剧大氛围,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这部片子最幼稚的部分则是将中国塑造成了接纳日本移民的 “领头羊”, 甚至出现了借助中国前元首的情节
(如果是在锦涛同志被 “护送” 离场的事件之后才拍摄, 也许就不会有后者了)。 当然, 元首的个体偶然性不足深究,
真正幼稚的是: 片子里的让日本移民以建设 “日本城” 的方式保持日本文化的设想在连香港都容不下的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
遑论当 “领头羊”, 导演未免太一厢情愿。
|
|
看了一段解密中国网红富豪的节目, 真是大开眼界。 我原本以为, 网上的 “美好生活”
是源于两个因素: 一是生活好的人更倾向于晒生活, 二是晒生活时更倾向于晒最拿得出手的部分, 由此导致了类似
“幸存者偏差” 那样的结果。 看了节目才知道, 这仍大大高估了 “美好生活” 的成色, 也大大低估了中国人民的 “智慧”
——后者才是 “美好生活” 的更实质来源。 具体地说, 节目里提到的例子包括: 组团租名车炫富 (因车牌相同而穿帮后,
倒使得车子比 “富豪” 更出名了), 合租名牌服装拍照 (闹出过因合租丝袜而致大批 “富豪” 感染脚气的事件)。
当然, 简单粗暴的 PS 大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的民间 “智慧” 可跟官媒及统计局鼎足而三了, 共同成为拉动未来
“中国梦” 的三架马车。
|
|
刚看到突发消息, 有 “普京的大厨” 之称的俄国雇佣兵瓦格纳集团首领普里戈津 (Y. Prigozhin) 的专机在莫斯科北部坠毁,
机上十人全部遇难, 普里戈津本人也在乘客名单上。 这个日子距离普里戈津的未遂兵变正好是两个月。
严格讲, 普里戈津是否已死除取决于消息的可靠性外, 还有赖于乘客名单的准确性, 但悬念已不大,
因为很多人——包括我——都不看好他的长期存活率 (有我两个月前的微博为证)。
普里戈津这名字对我而言是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才听说的。 初次听说时, 联想到的是化学家普里高津 (I. Prigogine)。
后者的出生地也是俄罗斯 (国籍则是比利时)。 普里高津是 1977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耗散结构理论的奠基人。
我书架上现在还有他的《从存在到演化》和《从混沌到有序》, 印象里是中学期间所买。
离题了, 回到普里戈津上来: 此人的一生倒也是 “白手起家”, 先后当过盗窃犯 (坐过十几年牢)、 热狗小贩、
餐馆老板…… 结识普京后涉足军政, “转型” 为雇佣兵首领, 最终则是兵变和 “陨落”, 大起大落, 堪称做了一场
“俄国梦”。
|
|
普里戈津之死是多年来一系列普京政敌之死的最新例子,
显示俄国的洗脑及言论管控虽逊于中国 (毕竟还能有电视台员工及大批科学家公开反对俄乌战争),
知名政敌的生存却比中国更有风险 (因为会遭境外追杀), 可以说仅次于朝鲜 (在朝鲜基本逃不到境外)。
值此之际, 我们来对中、 俄、 朝轴心三国的若干特色做一个小排序:
洗脑程度: 朝 > 中 > 俄
言论管控程度: 朝 > 中 > 俄
知名政敌生存风险: 朝 > 俄 > 中
经济实力: 中 > 俄 > 朝
核武规模: 俄 > 中 > 朝
常规军力: 中 > 俄 > 朝
军事冒进程度: 俄 > 朝 ≈ 中
|
|
听说中国又开始抢盐了, 并且要拒吃日本海产品了。 其实更应该拒吃中国海产品——因为中国的核废水排放量比日本大得多,
排放标准则更低 (不单核废水, 在任何关乎民生的事情上, 中国的标准都比日本低)。 退一步说,
哪怕只盯日本而不介意中国的核废水, 由于海水是相通的, 也应该拒吃中国乃至一切的海产品。 如此,
倒不失为海洋生物之福 (中国的嘴巴数量毕竟是高居世界第二的)。
上点数据。 为了给顾头不顾腚的炒作遮羞, 中国自己的核废水数据多半要成为新一轮国家机密了,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抢购一本《中国核能年鉴》……
BTW, 这里贴的虽是日本提供的数据, 但日本跟国际原子能机构说的是同一种语言, 信誉更是远胜中国。
其实中国也曾说过同一种语言, 且中国虽一向是造假大国, 昔日的数据仍比今日的数据 (如果还有的话) 稍强,
所以才建议大家抢购《中国核能年鉴》。 另: 我用 “核废水” 一词表示经处理后最终排放入海的水
(换成其他名称也行, 只要保持自洽, 别耍那种拿中国处理后的水跟日本处理前的水相比较的下三滥手法即可)。
|
|
本周看了两部以时间概念为核心的影片。
一部是 The Age of Adaline, 讲述因离奇车祸停止生长, 从此固定在 29
岁的 Adaline 的故事。 Adaline 不断改换身份以求不被发现。
她也不敢追求爱情——用她的话说, 不能跟所爱之人一同老去, 爱情只能让人心碎。
当然, 实际上她还是两度陷入爱情, 并因此而穿帮——因对方恰好是一对父子。 这片子情节尚可,
但缺陷在于过分依赖巧合, 最后居然以另一次离奇车祸使 Adaline 恢复了生长。
另一部是 Paradise。 该片的大背景是: Aeon 公司发明了交换年龄的技术,
使捐献或出售年龄成为了产业。 影片的主要故事是 (效力于 Aeon 公司的) 男一号 Max 试图替妻子 Elena
挽回后者遭算计而失去的年龄, 但人物、 情节、 立场皆反转得有些混乱: 原本不惜牺牲无辜的
Max 放弃了计划, 原本爱心满满的 Elena 倒一意孤行, 成功后甚至另觅了新欢。 Max 最终加入了对抗
Aeon 公司的 Adam Group, 后者主要是通过杀人维护 “公义”——不知导演让 Max 加入是否意味着认同其
“公义”, 但在我看来 Aeon 虽非善类, Adam Group 却更糟糕, 实为恐怖组织。
两部影片里的时间概念都还有趣, 但演绎水准都只能打六七十分。
|
|
在 Mastodon 上看到一句 “韭菜上网指南”, 很是精辟, 适用于一切靠垄断话语权煽动起来的民情:
「要关注但不要细想, 要声讨但不要追问, 要愤怒但不要上街, 要自嗨但不要自测。」
BTW, 其中的 “不要自测” 是针对中国民众因官方炒作日本核废水而踊跃购买核辐射检测仪,
专家却不鼓励自测一事。 事实上, 中国的事大都是不宜民众主动的, 比如民众一旦展开辐射自测,
测不出来固然难堪, 若在中国自己的建筑或核电厂周边测出什么亦很尴尬, 自然是不能鼓励的。
|
|
聊几句美国政治。 明年的总统大选如果共和党上台, 在我看来将对美国政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原因是: 2021
年围攻国会的旷世丑闻只有在以特朗普同志为核心的主要涉案人员得到法律惩处之后,
才有可能翻篇, 也才算较为完整地体现出 “三权分立” 机制的纠错及制衡能力 (在这点上我曾大大高估了美国民众的素质,
以为 “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遗臭万年的角色”, 哪怕支持共和党的人也起码会唾弃这个践踏民主的特定共和党人,
没想到他的基本盘几乎纹丝不动, 更没想到他还能卷土重来)。 如果明年的总统大选共和党上台,
几乎铁定会赦免特朗普等人的联邦罪, 美国的 “三权分立” 将在党派乃至总统本人的自我赦免之下沦为笑话,
而且将留下一个围攻国会不受惩处、 践踏民主依然掌权的恶劣先例, 贻害深远。
|
|
看了一部讲述 AI 研发历程的侧重军事应用的纪录片 Unknown: Killer Robots。
有两个观点印象颇深: 一个是擅用 AI 的军队会像坦克击败骑兵一样击败不擅用 AI 的军队 (让我想起 ChatGPT
问世后屡次听到过的一句话: 即便 AI 尚不能取代人类, 但擅用 AI 的人将会取代不擅用 AI 的人);
另一个是 AI 的应用降低了战争门槛 (因发动战争的最大门槛是生命投入, 无人机等 AI 技术的使用降低了这种投入)。
这后一个观点很发人深思, 而且跟核武器的作用恰好相反 (后者大大提高了战争门槛——虽然只限于核武国家之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