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文
|
|
看日语原声英文字幕的系列剧 Fermat's Cuisine 毕。
这应该算是一部轻喜剧, 主人公 Gaku Kitada 从小立志要当数学家, 但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不足以支持这一梦想。
正当他的数学之路陷入危机时, 名厨 Kai Asakura 发现了他的厨艺潜力。 之后, Gaku 跟随 Kai, 将数学融入到厨艺里,
逐渐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当然, 剧中的数学虽是重要元素, 却纯属虚构, 细节上只能是 “姜萍式” 的,
不过这对娱乐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昔日《排球女将》里的 “晴空霹雳” 之类的虚构球艺不妨碍娱乐一样。
这个系列剧的很多人物都塑造得不错, 也很契合细节上精益求精的日本匠人精神——这种社会文化上的契合是极其重要的,
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片子成败, 像这类片子如果在浮躁且欺诈横行的中国翻拍,
很可能会像昔日的中国版《深夜食堂》那样沦为东施效颦。
|
|
在现代传媒时代, 科学家因科普而崛起颇引来过一些非议——或许也是一种 “羡慕嫉妒恨”。 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初,
美国天文学家 Carl Sagan 的 Cosmos 一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 100 周之久,
引来了公共声望反比于学术成就的所谓 “萨根效应” 之讥。 不过继萨根之后, 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英国物理学家
Stephen Hawking 的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一书雄霸《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达
200 周之久, 倒是对公共声望反比于学术成就之讥有一定的消解作用, 因为霍金的学术成就跟公共声望相比虽远低于正比,
却也绝非反比, 他的学术成就在我看来不亚于 Roger Penrose,
而后者已是 “诺奖级”。
|
|
美国最高法院有关总统司法豁免权的裁决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里结合我所知道的信息做一个简单介绍。
首先值得澄清的是: 美国总统在核心职责方面的绝对豁免权 (absolute immunity)
原本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美国总统作为行政权的最高执行者,
在三权分立体制中确如裁决所言, 享有某些不受另两种权力管辖的特权, 比如否决权 (veto power) 和赦免权
(pardon power), 此次裁决是否扩大了范围则尚待观察。 此次裁决的最大问题出在另一个方面, 即宣布美国总统在
“外围职责” (outer perimeter of his official responsibility) 方面享有 “推定豁免权” (presumptive immunity)。
这个 “推定豁免权” 意味着只要跟公务扯上——哪怕用特朗普所擅长的胡扯的方式扯上——任何关系,
美国总统的行为就可以预先假定为拥有豁免权, 任何问责必须首先推翻这种预先假定。 不仅如此,
此次裁决还宣布总统行为背后的动机不能用来推翻 “推定豁免权” (因此裁决一出,
连特朗普为掩盖向色情女星支付封口费而伪造商业记录之事也立刻被扯成了公务)。 这个具有无穷混淆潜力的
“推定豁免权” 极大地削弱了美国司法对总统的约束, 用 NBC 法律分析师 Danny Cevallos 的话说,
是此次裁决中的关键词。
诡吊的是, 如果拜登是像特朗普那样的泼皮, 那么实际上可以利用此次裁决及特朗普的一系列出格言论
(比如表示会在重返白宫的首日做独裁者; 比如宣称自己若败选, 美国会血流成河),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由 “合法” 除掉特朗普——哪怕事后有人想问责, 在不能涉及动机的情况下想推翻 “推定豁免权”
也将非常困难。 这个先例一开, 美国的体制距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特朗普吃定了拜登不会这么做,
才能视此次裁决为胜利。 但潘多拉盒子既已开启, 拜登不做不等于未来的总统不做,
不做这件破坏体制之事不等于不做别的同类事情。 如果那个 “未来的总统”
是特朗普的话, 更是几乎必然会很快做出某些同类事情。 这一裁决的危害会到什么程度, 美国的体制会走向何方,
皆不容乐观。
|
|
看影片 A Tourist's Guide to Love 毕。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以当代越南为背景的影片。
越南是一个曾经让中国人很有优越感的国家: 社会制度不比中国优越, 经济则比中国落后。 不过最近几年, 一些中国
YouTuber 在游历越南时已注意到了越南的社会风貌比目前的中国更友善、 更阳光, 戾气和欺诈则少于中国。
这部影片展示的风貌也大体如此。
|
|
【小闲事】 今天的最高气温约为 32 度, 是入夏以来较热的, 午后乘长岛火车赴曼哈顿 (因为有月票, 周末常会去转转——大都只是在
Hudson Yards 一带喝喝咖啡看看书而已)。 忽然注意到路过无数次的 Moynihan Train Hall
的餐饮区有一家爱尔兰酒吧, Menu 上有爱尔兰咖啡, 便点了一杯。 这是我第三次喝爱尔兰咖啡——算是第三次向蔡智恒的同名著作致意吧,
因为我原本不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咖啡和威士忌混合而成的鸡尾酒。 之所以记得次数, 则是因很少喝到,
以至于每次都留下了文字记录: 第一次是 2013 年在浦东国际机场, 第二次是 2015
年乘坐游轮时, 第三次则是今天。 三次之中, 前两次都是不易重现的偶遇,
只有这次在 “家门口”, 大约会从此摘掉 “很少喝到” 之头衔吧——不过或许也意味着从此会很少再诉诸文字了。
|
|
读叶永烈自传《华丽转身》毕。 叶永烈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作家, 也是体制内相对而言较有独立性的作家。
他这本自传有不少直言不讳之语——其中某些当时尚可出版, 如今则恐怕已通不过审查。 比如记叙了不少文革遭遇;
比如将文革史比喻为 “一片浓雾迷茫、 ‘透明度’ 甚差的 ‘百慕大’”; 比如不客气地披露撰写钱学森传记期间,
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筹备处不愿提供资料 (“我从此再也没有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筹备处发生任何联系”);
比如称 “中国大陆的出版环境虽然比过去有所进步, 但是对于图书的审查、 控制仍是很紧的, 条条框框甚多,
‘禁区’ 甚多, 我写作时不得不句斟字酌,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是很难写出舒展的好书” (尽管 “句斟字酌”,
他钱学森传记里涉及 “亩产万斤” 和 “人体特异功能” 等敏感话题的部分依然遭到了整体删除)。
不过叶永烈作为中国最高产的作家 (大概没有 “之一”), 一个涵盖此书但也许不限于此书的缺陷是:
某些内容是从他的其他著作里复制过来的——有时甚至不同章节复制了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结构显得有些粗糙。
|
|
郭德纲相声里有个小段子: 顾客在一碗面条里夹出一只蟑螂, 老板吓得赶紧给顾客换了一双筷子。
最近的油罐车拉食用油事件曝光后, 有关方面吓得赶紧关闭了油罐车轨迹查询功能, 堪称这个段子的现实版。
关于此事的另一则 “花絮” 是: 一位健康饮食博主说自己多年来科普怎样吃油, 哪种油更好, 等等,
在油品安全无保障的大背景下全是白忙活。 这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的现实版。
|
|
【小闲事】 赴新泽西造访了一家新开的 Barnes & Noble ——据说是去年关闭的那家
Barnes & Noble 的异地重开。 由于重开不久, 店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料清香。
这书店的内外风格都跟其他分店颇不相同, 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 最欣喜的单纯就是该店的异地重开。
唯一的遗憾则是昔日那个旧书卖场没有恢复。
|
|
昨天是看球最过瘾的一天: 分别于下午和晚上在家看了欧洲杯决赛 (西班牙 vs 英格兰) 和美洲杯决赛
(阿根廷 vs 哥伦比亚)。 前者我估计的西班牙赢面为六七成, 但私心里因喜欢英国这个国家而希望英格兰能创造小概率事件,
结果技术性估计胜过了 “wishful thinking”。 后者我的技术性估计和 “wishful thinking” 都倾向阿根廷 (前者幅度较小),
与实际结果相一致。 这两场赛事让西班牙和阿根廷分别缔造了历史: 前者成为第一支 4 次夺得欧洲杯的球队,
后者成为第一支 16 次夺得美洲杯的球队。 不仅如此, 阿根廷还以 2021 年美洲杯、 2022 年世界杯、 2024 年美洲杯的
“三连冠” 形式再现了西班牙曾经有过的 2008 年欧洲杯、 2010 年世界杯、 2012 年欧洲杯的 “三连冠” 壮举。
不过跟西班牙的 “少壮派” 蒸蒸日上不同, 阿根廷在梅西和迪马里亚之外 “后不见来者”, 未来可能要沉寂一段时间了。
考虑到乌拉圭在苏亚雷斯之外也后继无人, 巴西队目前更是一塌糊涂, 下届世界杯多半是欧洲队的天下。
|
|
读《百年科学往事:杨振宁访谈录》毕。 关于此书, 之前已写过若干微博,
今天再写一条——也许是最后一条。 先前说过, 此书有很多地方谈及丘成桐先生,
使后者大感震怒, 甚至将昔日学生季理真逐出了门墙。 不过读完之后, 觉得其实没什么太出格之处, 只是没有
“为尊者讳”, 采取了旁观平视的视角而已——考虑到杨振宁跟陈省身同辈, 比丘成桐高出一辈,
臧否其人时想到什么说什么也很正常。 不过这种直言不讳在当事人眼里显得刺目也可以理解, 就像很多人看自己的相片总觉得拍得不够好。
另外, 季理真谈到丘成桐时常常像杨振宁一样对之直呼其名, 可能是惹怒后者的另一个原因。 作为比较,
丘成桐在中文版自传里提到陈省身时, 除非是本就适合用全名的场合 (比如资料性的介绍或采取客观视角时),
否则都会尊称陈先生或陈省身先生。 最后再谈一下此书的编校: 此书的文体可谓高度原汁原味, 彻底口语化,
连误听误答或漏听不答也一应照录, 好处是逼真, 坏处则是造成了一些前言不搭后语、 牛头不对马嘴的谈话。 当然,
原汁原味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杨振宁提到台湾时居然像外交部发言人一样开口闭口 “台湾地区”, 应该是经过了更动。
|
|
读董桥《英华沉浮录》毕。 此书分六册收录了董桥 1995-1997 年间在香港《明报》的同名专栏上发布的文章,
以谈文化与文字居多, 也有一定比例涉及时政——后者如今读来虽无可避免地有时过境迁之感, 却也不乏卓见和预见。
比如关于 “一国两制” 的这句就颇为精准: “「一国两制」能不能落实…… 中国的那一「制」才是关键所在。
只要中国坚持现在的司法制度和思维方法, 香港这边的「制」肯定要变。” 这套书大陆也出过, 但多半不会是全本,
删节多寡, 则取决于何时出版。 严苛的时期连上面这句也未必能留。 普通的时期或许会删 “高阳说,
杨绛本来怕鬼,「三反」后一点不怕,「正以经历了三反时, 中共干部比鬼还可怕的狰狞面目; 相形之下,
鬼就毫不可怕了」。” 但哪怕宽松的时期也多半起码会删 “六四: 永不犯黄的新闻”。 有大陆版的读者不妨印证。
|
|
今天早晨查看长岛火车时刻时, 发现屏幕上出现一段 “警告”, 称因受 “全球性技术故障”
(worldwide technical outage) 的影响, 无法提供实时信息。 上网一看, 好家伙, 航空、 金融、 商场、
媒体…… 乃至医院、 “911”…… 都受了影响, 简直是科幻片里的全球网络崩溃场景的小规模预演。
此次事件的 “肇事者” 是一家名为 CrowdStrike 的网络安全公司, 该公司的网络安全软件被很多大公司所采用,
而它的一次新近软件更新造成了很多 Windows 系统的崩溃, 导致了此次混乱。 网络安全软件一向是一柄双刃剑:
为了保护系统, 它自己必须拥有极高的权限——跟它的 “敌人” (黑客、 病毒、 恶意软件等) 试图获取的权限一样高。
正因为如此, 它一旦出问题, 造成的危害可以不亚于 “敌人” 的破坏。
|
|
突发消息: 拜登退选 (“I believe it is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my party and
the country for me to stand down”)。 自从美国大选定格为 “老朽 vs 老赖” 以来,
这是首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消息。 尽管在这个阶段换人有不利之处, 但跟拜登的近乎死路一条的年龄问题相比,
这种不利之处要轻微得多。 而且如我先前所说, 今年的选情有一个特殊之处,
那就是两党候选人的基本盘都有些动摇 (其中民主党的动摇因素主要就是拜登的年龄问题), 相应地, 谁能巩固基本盘,
谁就会处于有利位置。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拜登以外的所有民主党候选人——包括我先前认为跟拜登
“一损俱损” 的 Kamala Harris (因为再损也损不到年龄上)——都比拜登有利得多。 当然,
共和党阵营的特朗普遇刺幸存对巩固他的基本盘或许也有助益, 鹿死谁手还难说。 不过有句评论说得很对,
即特朗普只有跟拜登站在一起才不显老, 拜登一退, 特朗普在一屁股其他问题之上自动多了一个年龄问题。
|
|
几乎铁定成为民主党新总统候选人 (因为已得到了足够数量的 delegate 支持) 的
Kamala Harris 曾经担任过检察官 (prosecutor) 和检察长 (attorney general),
她日前在竞选总部用轻松而非激烈煽情的语气说出的这句话掷地有声: “In those roles I took on
perpetrators of all kinds. Predators who abused women. Fraudsters who ripped off consumers.
Cheaters who broke the rules for their own gain. So hear me when I say: I know Donald Trump's type.”
(大意是: 我对付过各种各样的罪犯: 虐待妇女者, 诈骗犯, 违法谋私者, 我知道特朗普的类型)。
尽管年龄已由特朗普手里的大牌变成了软肋, 但出于对拜登的维护, 民主党大概不会太多地打年龄牌,
取而代之的估计会是这张 “检察官 vs 罪犯” 牌。
|
|
看日语原声英文字幕的系列片 Antihero (反英雄) 毕。
之所以对这部系列片产生兴趣, 是因前一阵看到一个视频, 称日本的司法体制是所谓 “Hostage Justice”
(人质司法), 特点是: 能长时间羁押嫌犯 (羁押期远比欧美的长, 羁押期间可以不让嫌犯见律师和家人,
羁押期满还能找借口再次羁押), 一旦被起诉, 则定罪率高达 99% 以上——用视频里的话说,
日本这个最发达的民主国家有着比大多数极权国家更高的定罪率。
这部系列片大体印证了上述特点, 片中的 “反英雄” 也正是意在挑战 “Hostage Justice”。
不过日本的司法哪怕在民主国家中似乎也并不以黑暗著称, 因此我估计高定罪率的背后应该也有取证更谨慎的特点。
这在新近所读的大泽在昌的推理小说《新宿鲛》中有所印证: 该书提到, 除非是自首犯,
否则警方连暴力团伙的人都不会轻易逮捕, 更不敢轻易起诉, 因为怕证据不过硬而遭检察官的白眼。
当然, 影视和小说皆属虚构, 作为印证是很弱的, 但考虑到情节虽属虚构,
其所依托的社会背景当有一定的写实度, 就姑妄看之, 姑妄言之吧。
|
|
哈哈哈哈, 这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乞丐: 举一块写着 “哪个宗教最关心无家可归者?” 的牌子,
将路人的执念转变为金钱。
|
|
我在社交平台上素来只关注很少的帐号——相应地, 尽管不刻意, 也自然会对这些帐号的发帖频率留有印象。
以前在新浪时, 我曾引述《笑傲江湖》里七岁时的任盈盈的一句话——“爹爹,
怎么咱们每年端午节喝酒, 一年总是少一个人……”——来比喻那里动不动就有我的关注对象被禁言或销号的情形;
我也曾提出过一个 “微博 3σ 定则”, 即经常谈时事的帐号如果平均发帖间隔是
σ, 则若 3σ 时间内没有发帖, 就很可能是被禁言或销号了。 这些在移师 Mastodon 后几乎忘却了,
但近来注意到一个我关注的帐号——“与我周旋一二” (是我迄今在 Mastodon 所见的最有水准的中文时评帐号)——已十几天没动静了,
远远超出了 3σ 时间, 不知何故 (自然不会是禁言或销号, 希望不是人遭遇了麻烦)。
|
|
我不下围棋, 但喜欢读——并且读过不少——围棋和棋手的故事, 觉得跟武侠故事有些异曲同工。
新近读完的是芮乃伟江铸久合著的《天涯棋客》里的芮乃伟部分。 芮乃伟于 1988 年 (25 岁) 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九段女棋手,
于 1990 年 (27 岁) 移居日本——肇因是与张璇一起跟访华的日本男棋手在后者的房间里下棋, 被定性为 “行为不检点”
(芮乃伟回顾当时的舆论时用了一个后来完全巧合地在美国大火了的表述 “我无法呼吸”)。 芮乃伟的回忆很坦率,
比如忆及自己早年布局不好时写道 “有评论说, 我很顽强。 其实换句话说, 就是前半盘的形势不好了,
后半盘只好努力寻找各种办法, 把棋赢回来。 顽强是好事, 但老是顽强就说明前半盘有问题了”。 另外,
她对自己旅居日、 美、 韩三国的经历 (与书名里的 “天涯” 遥相呼应) 及跟江铸久的婚恋的回忆,
在情感的流露与文字的质朴之间有一个不错的平衡; 对当年中、 日、 韩棋界众多高手的回忆更是为该书增色不少。
芮乃伟这部分文字的缺点是结束得太突然——写到 2000 年 LG 杯世界棋王赛的下一个对手是李世石三段后就突然结束了,
简直要怀疑是电子版没有录全。
|
|
-
新浪网友: 万精油微博 (发表于 2024-07-05)
好文章, 推荐。 这个 “推定豁免权” 的危害程度 (是否被滥用)
完全依赖于总统的无赖程度。 拜登不会无赖到去抓川普, 但川普会。 所以现在民主党的新口号是:
“为了不出现这种滥用, 大家应该选一个按规矩办事而不是无赖的总统”。
-
Mastodon 网友: 拔刀问路 (发表于 2024-07-07)
最新消息是已经有中国人偷渡到越南打黑工被捉遣返的事了。
-
网友: tjlaoji (发表于 2024-07-08)
个人觉得,《小灵通漫游未来》大概属于时代红利, 文学性甚差。
-
卢昌海 (发表于 2024-07-08)
我小时候看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连环画, 有好几个版本, 都爱不释手
(但可惜都已不存), 甚至模仿过那些画。 读文字版是很多年后, 纯粹出于怀旧。
-
X 网友: Chengavin (发表于 2024-07-09)
家里一箱子八十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 很多他的作品, 前几年才看到他去世了。
-
新浪网友: 万精油微博 (发表于 2024-07-22)
拜登退选一下引进许多变数, 不确定因素太多。 有一个好处是,
川普的战法一直是针对拜登的衰老, 现在一下没有了目标, 自己的衰老更明显了。 不过, 我不是很看好
Harris。 我以前曾经提到过, 换一个摇摆州的民主党州长胜算还大一些。 现在要看民主党 8 月份的提名。
-
卢昌海 (发表于 2024-07-22)
“换一个摇摆州的民主党州长胜算还大一些”——如果 Harris 成为总统候选人, 这个思路可能会靠副总统候选人来实现。
一般估计, Harris 会选一个摇摆州的 white male 州长作为副总统候选人, 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两人合在一起的代表性和吸引面。
-
新浪网友: 万精油微博 (发表于 2024-07-23)
“检察官 vs 罪犯” 好。 川普的整个竞选战术都是围绕着拜登的 “老” 这个弱点, 包括选
JD Vance 为副总统搭档, 用年轻活力来暴露拜登的 “老弱”。 现在拜登退出, 他们失去了目标, 抓瞎了。
川普已经开始后悔选 JD。